相反,娱乐文本的版式设计往往跳跃灵动,图文并茂,予以轻松之态。这都反映版式设计对交流环境的适应性设计的重视。同样版式设计也注重与文字载体的物质环境相适宜的设计原则,中国的早期古文本版式设计中是无空格无标点断句的,后来为了阅读的方便顺畅及充分表述文本意义,文本有了空格与标点断句。信息时代,电子显示屏中的文本阅读通常使用滑条进行阅读的调节控制,这种设计往往造成换行换页时识别的混乱。所以在电子文本版式设计时往往设计一个浮标点,以助于在阅读电子文本换行换页时查找定位。
3字体样式的丰富多彩
4总结
作者:魏力敏廖宗珩单位: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汉字字体造型中情感的表现基础及表现方式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汉字字体设计作为一种文字造型和图形符号既是为了传达文字含义,也是为了从视觉和认知心理的角度营造特定的视觉氛围。以汉字的含义、情感、造型和音调为立足点,主要从汉字的象形性、传情性、图形性、音调性四个方面进行汉字字体设计中字体造型的情感化表现的设计方法的研究。
(一)文字含义——象形性
1文字含义
汉字是象形表意性文字,现代汉字具有抽象概括的象征性。而字与字组合而成的词语,又因双重含义的组合而具有了复合性的更复杂含义,且汉字组合灵活多变,结构独特,含义传达隐晦,善用借喻移情。人们将两个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名称组合在一起,使其表示特定的概念,如“糖葫芦”,这是取其外在形象的含义组合,而“瓜分”则是取其内在属性或规律的含义组合,形象生动。又如“细心”和“心细”由一组相同的文字组成,但因排列顺序的不同形成了两个词性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的词语。
2象形性的表现方式
(二)文字情感——传情性
1文字情感
汉字中有一些是客观表达某一具体事物的词汇,如“腿”“苹果”等,这类词汇在某一区域文化中可能具有某些感情倾向,甚至会在历史传承中形成某些特定的含义,如“桃子”放在民俗情境中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长寿”。但是还有一些词汇自产生之日起便具有相应的心理感应,如“飞”、“跳”、“推”等表示动作的词汇,使人自然而然地产生“动”的联想,这使得某些文字在进行字体设计时应考虑到动势的传达;在设计“喜怒哀乐”等表达情绪的词汇时,要考虑到汉字的视觉形象对情绪的影响;在设计“威严”等表达综合类情绪感受的汉字时要考虑到字体形象的视觉效果对心理感知方面的影响。
2传情性
汉字对情感的传达以及设计的需要,使得汉字的字体设计不仅是象形性的字体造型更是传情性的图形符号。在文字的造型方面,如果说象形性的体现更重形似,那么传情性的体现则更重神似。通过笔画的粗细、曲直、润涩、点线面、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影响,形成或舒缓、或险峻、或内敛、或飞扬、或质朴、或秀丽的视觉感受,传达压抑、轻快、活泼、张扬等视觉信息。例如:柔美的汉字形象,优雅纤细,富有亲和力;强硬的汉字形象,视觉冲击力明显,笔画厚重有力,节奏分明,富有张力;带有哀伤情绪的字体设计,有一种无力感,且字形内敛。如图2“.战斗”两字刚强有力体现了战斗双方毫不退让、勇争胜利的战斗特点以及混乱惨烈的场面感。
(三)文字造型——图形性
1文字造型
汉字的形态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独体字没有偏旁,而组合字则是由两个以上的单体组成,且组合形式丰富,可分为上下组合、上中下组合、左右组合、左中右组合、全包组合、上包组合、下包组合、左包组合、右包组合、半包组合,而点、横、竖、撇、捺、提、勾、折是汉字的基本笔画。
2图形性
针对汉字字体设计造型中情感的表达,从视知觉的角度将汉字视为图形进行设计,在遵循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组合形式的同时也应顺应设计的需要进行组合结构的变形,夸大、缩小、简省、位移、共用、替换;笔画的粗细变化、拉伸、缩短、变形和共用等都会造成汉字通过视觉所传达情感的不同。有意识地改变某些笔画和结构特点,可以达到从视觉角度传达情绪的目的。例如,将日常使用的点、横、竖、撇、折勾等笔画概括为圆形、直线、曲线、方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几何图形或其变形形式。通过叠加、合并、破除等手段,利用力场、体积、空间、光线的不同,结合具体的表现要求,辅以相应的色彩和机理,进行概括组合或细化处理。根据汉字字体设计所体现的内容、主题、情绪和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此达到通过视觉感受传达汉字情感的目的。如图3.
(四)文字发音——声调性
1文字发音
汉字的读音具有声调性,声调是指发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同一种发音有平调、升调、上音、去音、轻声五种不同的调性。同一个汉字作为不同的句子成分或处在句中的不同位置,即使发音相同,音调也可能为了整体的“平仄”而发生改变,其原则是保证语句的响亮清晰,易于分辨和传达,在客观上造成了汉语发音抑扬顿挫、节奏鲜明的特点。既然声调造就了汉语的语调节奏,而语调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文字信息的感情色彩,那么声调与情感表达间也必定存在一定的联系。如“郁闷”两者均为短降调,给人消极沉闷的心理暗示,而“开心”为具有长短变化且由低到高的平调与升调,给人积极活跃的向上感。借助这种读音间的声调变化进行的设计也是表现文字视觉情绪的一种方法。
2声调性
在汉字字体设计中,尤其是针对所暗含的情感较强烈的字体设计中,汉字发音声调性的辅助功能愈加强烈。在视觉上表现为笔画上的结构变形(省俭、添加、曲直变化等)造成的字形疏密的变化对视觉空间的影响;以及在多个文字的排列组合中上下错位,疏密不一,大小多变的情况下对视觉感受的影响,造成人的视觉情感的变化。如图4.
(五)综合性的表现方式
以上表现方式,在字体设计中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一方式为主,设计者在有意或无意中利用了其它手法作为辅助,以更好地表现主题。这些方式互相结合,交替使用,才能设计出在视觉上更具情感表现力的字体。
二、原则
以上是针对汉字字体设计中文字造型的情感化表现的一些方式方法研究,除此之外,字体设计还有其必须遵守的原则。可读性:可读性是字体设计应遵循的基础原则,失去可读性的文字只是装饰图案;个性化:个性化是在保证可读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同时,它又不是为个性而个性的行为,它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设计的主题及文字的含义和情感;适合性:字体设计要配合所要表现的主题,形式要与其内容相吻合,不能相互脱离、相互冲突,破坏文字的诉求效果。应用性:视觉传达设计是为具体应用而存在的,字体设计作为它的一部分更是如此,设计应考虑其具体的应用环境,这一环境既包括其呈现载体也包括其应用的文化环境。艺术性:文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传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在视觉上一定要有美感,才可以引人注意。字体设计造型的巧妙、新颖、独特,能引人入胜,使人们产生良好的印象,并能获得美好的艺术及情感体验。
三、小结
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汉字字体设计既是视觉上的装饰设计,也是文字内涵的视觉化传达,其中包含了文字内容及其表现主题的感情色彩。利用人的视觉感知对字体设计所进行的指导,是基于文字的涵义及其情感的基础上的,在看似严谨或随意的设计中,总有一条线索牵引着设计的进行。
作者:杨丽瑄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第三篇
一、中国传统元素在字体中的设计
二、字体设计中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应用
1.避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化应用
例如,现如今,许多组织单位会选择在游乐场里开办庙会,于是,最终只沦落为一场“视觉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很多,形式也很具有创新精神,但却是为雷人而创新,没有任何文化意味,甚至称得上是暴殄天物,不堪入目。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味生硬的照搬、滥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根本就是极其错误的行为,只会导致设计的字体令人乏味,甚至流于低俗,令人作呕。所以说,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流于表面,生搬硬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有深入分析,潜心研究各种文化元素的内涵,并加以精到的运用,使其可以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才能真正的做到与字体设计的浑然天成。例如,有字体设计者巧妙的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元素融入自己的多种设计中,并积极的研究中国传统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以及行草书法的结体。并最终将多种传统的文化元素巧妙而大胆的运用到自己的字体设计作品中,创造出一种兼具西方理性美与东方传统感性美、艺术美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风格,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还有2010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等的设计。
2.加强传统文化方式的应用
3.实现中国传统视觉与国际化的创新应用
当前国内外众多时尚品牌标志字体的设计主要有拉丁文字母和汉字标志两种字体。使用拉丁文字母作为时尚品牌标志字体的多以欧美时尚品牌为主,汉字标志则是中华文化圈内时尚品牌的选择。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实现中国传统元素与国际化的创新应用。欧美时尚界引领时尚潮流的是众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品牌,它们作为全球时尚界的风向标,无一不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与底蕴,设计传统也根由品牌文化而生,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众多后来起步较晚的时尚品牌争相模仿和超越的典范。不同的时尚品牌在设计风格上也不尽相同,有些力求简洁,色彩低调,造型简单大气,有些则设计优良,重视传统,一些时尚品牌在自己的标志字体设计方面都别具特色。在汉语文化圈,多数时尚品牌设计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汉语作为品牌标志字体。
当前所使用的汉字字体主要以宋体和黑体为主,在设计方面还与欧美的纯熟范儿有些差距,不少设计显得生硬、干涩,与自身品牌文化还不甚相符,不过随着标志字体设计创新应用越来越深入,也涌现出了不少新想法,出现了不少出众的设计作品。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同时设计了汉子标志字体和拉丁字母字体,针对国内外时尚实施针对性宣传,比如海尔品牌,中文手写体标志海尔与拉丁文小写体haier,在展现民族个性的同时也迎合了欧美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之后,为争取消费者青睐也设计了多套字体,比如美国两大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专门中文汉字字体,在设计方面确实别具一格。当然,字体设计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所以十分积极的从中汲取营养,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字体设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十分明显的误区。例如,一些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元素认识的不够深入,应用态度不端正,还有一些设计人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流于表面,生搬硬套,甚至不注意方式方法,大肆滥用传统文化元素,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结束语
字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在视觉实际上的合理性,文字的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出现,目前人们对于文明的追求越来越看重,因此在字体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拿注重对传统视觉文化元素的应用,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的误区,以上我们就针对实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字体设计与中国传统视觉文化元素进行更好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