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是“非主流”海报设计的呈现所在,任何形式的“非主流”海报设计的表现都需要有新奇并且独特的创意来作为其设计内涵的支撑和出发点所在。这种设计功归于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善于原创性的解剖,还归功于设计者对时下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做深入的研究。“非主流”海报设计它是在一定的版面空间之中富有幽默感,而且具有破坏性,能体现出海报最初的设计意图与需要传达的信息。这跟主流海报设计不同,需要大量的文字及十分具象的图片信息活生生的强扭在一起。
在海报设计上,为扩大其宣传功能,更好地凸显其社会价值,从而出现了“非主流”海报,它的出现是为了丰富文化的内涵。从设计学的角度来看“非主流”海报设计与“主流”海报设计的不同,“主流设计方法”是一种层层推进的思维模式,更偏重逻辑思维性的运用,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前要做足够有关产品的调研,对调研的结果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使设计有根有据。
但“非主流”海报设计却是一种跳跃性的思维模式,“非主流”设计比主流设计更符合人们对艺术活动的看法,突发的灵感是“非主流”设计活动的源泉。“非主流”设计的优势是思维模式的不同,设计活动更具创新性。
三、“非主流”海报设计的发展
“非主流”海报设计并不是某一时期内所出现的特殊产品,它将长期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并不断发散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非主流”海报设计与“主流设计”是相互协调发展的,“非主流”设计是以主流设计为依据,保证在不脱离正常的道路上来扩宽海报设计的内涵和延续其的思维,并不是为了改变现代海报设计的主要排序。它们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主流海报设计更侧重使用价值,而“非主流”海报设计更注重于精神价值。
(一)汉字构成之六书法制。汉文字基本包括了“象形、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六种文字构成组合方式,即“六书”。它阐明了汉字的结构形体和使用方法的造字规律。汉字在其演化进程中始终维持了象形符号的基本形态,有着诉诸直觉的审美特征。并在原有的构成基础上以六书法则进行多种不同组合,不断丰富着汉字的信息传达容量。
(二)汉字构成之永字八法。汉字结构基本是由笔画构成。“永字八法”中包含了点、横、竖、撇、捺、折、弯、钩等笔画。通过笔画的不同组合搭配,加上不同字体的运笔变化,使汉字的书写富有气韵生动的形式美感。汉字结构决定了字符的基本形态,是在平面上综合基本笔画并且和谐构建的体势空间。认识汉字结构,实际上就是培养超前的形象空间和构图意识。书法的顿挫徐缓则代表中国所特有的线条抽象造型艺术。这种书写文化,重视线条的排列组合与构成意境,凝聚着国人对美学原则的把握。其秩序的明朗均衡、比例的疏朗严谨,构成为一种流动的视觉感受。由于汉字具有独立的形态和概念,并始终保持了象形符号和图像图式的基本要素,汉字中独特的造型艺术以及所凝聚的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我们的渊远的文化历史,也能够直接影响和启发现代人的设计思维模式。因此,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最为成功和伟大的图形符号设计,可将其纳入平面设计的概念和范畴之内。
二、汉字的平面设计特征
笔画是汉字构成的最为基础的元素,汉字结构的方式不外乎为独体与合体,两者同时具有文字和形态意义上的完整性。其中按形式又可分为半包围、全包围、左右、上下等等。每个汉字的结构组织均演绎着和谐、平衡、对称等构成形式美的原则。
(一)汉字的点线面。汉字的笔画和部首即是点线面,是基本构成要素。在汉字的视觉设计中,将长短曲直不一的点线进行安排,集点线于面,进行有序同构。汉字笔画具有宽窄、高矮、圆方等不同特征,点和面分布在方块的面之中,有着疏密有致的错落。再由书写到书法,由篆写到各种印刷体,风格迥异,均体现出汉字构成中点线面的可塑性与多样化。
(二)汉字的设计构成。汉字笔画结构严谨,体现了自然的平面构图美学价值。其讲究均齐、对称、平衡美,富有节奏和韵律,在视觉上有着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汉字的整体构型呈现二维的平面,秩序井然。多种笔画和结构的组合方式分布在同一平面里,不越雷池地同构与组合,体现了空间布局的逻辑合理性。在组合上则具有相交、相接、相离等变化形式,多种灵活的排列方式丰富了汉字的可设计性。汉字的笔锋粗细、紧松疏密、间架结构等因素构成了变化万千的动态空间。尤其是中国书法,具有谋篇布局的结构“章法”;注重对位置和势的经营;有着刚柔相济的线条流动而形成的法度动势以及意形感。
掌握汉字元素的基本构造和内在意义,从而可以衍生其信息解读与传达的优势。找到汉字内部构造的关系,在线条的搭配和构成的安排上,运用对比、对称、均衡等原理,或者与其它元素的穿插重叠,在汉字固有字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解、同构、置换等,以达到有意的繁与简、断与连等,形与结构的再造和延异。运用笔画潜在的关联性,违背和颠覆其排列逻辑而形成新视觉形式,让汉字意义的识别以及其文化的显像成为新的艺术载体。在海报设计中应着重把握汉字的笔画、组字及结构规律,理解中国哲学审美中节奏韵律、变化对比等法则,考虑它的字符意义和形态意义的协调统一,以有效地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一)分解分割。将汉字笔画进行分解,以点、线、面的元素形式呈现,或是有目的地将其打散并加以分割破坏。汉字每一笔画都具有独立和完整性,都有其局势的不同构成。对字符进行一定裁剪取舍,打破完整性但保留可识别的基本特征,或是截取笔画局部来形成画面的分布,利用汉字本身的形态意义达到信息传达目的。如田中一光《新古典主义》海报,印刷字体进行切割放大,用汉字主体本身独特的布局和构造形象充满整个空间,笔画被作为海报的主要构成要素,字体缺失后依然表意完整,并赋予招贴现代设计与构成的美感,而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加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二)解构置换。将汉字笔画进行解构,将汉字结构形式与其它不同字体进行置换或更改,发掘文字隐蔽在逻辑定理之下的相互联系,形成另一种完整的字体或字组的形式表达。找到事物内部构造类似或雷同的关系,使其进行信息的更改交换,达到沟通及共通的目的,从而使达到元素之间的融合。这就是利用解构主义手法使汉字图形具有鲜明的可视性和可读性。国际海报双年展中,孔森的海报《OLYMPIC-北京》和《HAPPY-乐》,跨越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沟鸿。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抽象线条,远观为小篆体的中国汉字“北京、乐”,与此同时勾勒出了HAPPY和OLYMPIC的英文单词。两种文字的在书写上有机同构。它充分运用汉字的语言图像化、物象符号化特征,以两种文字笔划形象的置换而得到富有情趣和明了直接的结构体现,传达了“奥运无国界、沟通无障碍”的运动会理念。
(四)将虚拟实。汉字的虚是相对于实空间而言,就如古老的阴阳太级图一般,“以白计黑”,实与虚的互为补充,构建出汉字字形的虚实相济效果。从笔画入手,削弱局部,将某一部分细节的减少和省略而保留汉字的关键部位。以部分的缺失因为视觉的惯性而触发对该字的整体识别思维,这是一种以有限创造无限的创作手法。西湖湖心亭有乾隆皇帝所题的奇怪文字“二”,意为“风月无边”,实质是“风月”的繁体字去掉外包围结构而保留的字芯,意喻引起无边无际的怡人情感,这种启人智慧的暗喻手法让人领略到汉字博大丰富的底蕴。靳埭强的个人展览海报中,将汉字笔画省略,去掉“国”字的全包围结构,保留其中的玉字部分和纸边形成的隐形的方框,代表引发无限想象空间,隐喻设计无边界的理念。国字中“点”这一笔画变化成晕开的红色水墨,不但表现自我风格的设计意境,还象征了展览的成功圆满。这是突破汉字常规结构秩序,形成简约的国际化设计语言风格。
(五)重构变异。即把原有的字形解体,在破坏中进行再造和重建,并在文字原形的意境空间内进行突破和重新规划调整,延伸笔画内容并使其形态变异。运用不同书体的笔画更换,亦字亦画的穿插,在辨识中产生意趣,丰富汉字结构,从而为原来单调的视觉形象添增变化的生动情境,以此提升汉字传达的视觉冲击力。靳埭强作品《互动》中,“互”字的笔画通过重构和变异,形成了人们在进行交流时不可或缺的目光互动。同时“互”字的交叉连接的笔画象是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八卦,象征无穷和相生相克,引喻互动的辩证哲学含义,贴切地传达了互动的微妙性和重要性。经过替换扩张的笔画不但丰富了画面效果,而且还加强了视觉流程,使得海报主题信息鲜明而集中。
(六)字图结合。从广义的视觉效应角度来说,由于汉字源于象形文字,任何一种形式的汉字字体都可以视之为已经规范化规律化的图式造型。以字作为图形绘制的点线面进行装饰,突出形式功能,图意与字意相互映衬,形成新效果,可以将文字形态进行气象万千的编排,从而将原本平铺直白的字体语言进行生动的表述。汉字凝结了中国人长于整体把握和形象感悟的思维方式,是从具象到象形、从象形到抽象的艺术造型,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意境的表达,它的任何一种形态都富有生命的张力。汉字以一种最为简单纯粹的要素,运用最为丰富多变的构成方式,设计出了架构完美并且具有深刻内涵的视觉符号,其字符之间具有递增和开放性的同构能力,展示了中国东方的文化智慧。汉字元素在现代海报中的造型创作,是利用汉字丰富的秩序和结构关系作为视觉语言元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颠覆和悖逆,着力于拥有本土文化内涵,却赋予现代设计观念的诠释,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立象以尽其意的艺术境界。
五、总结
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与自己血脉相融的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他们不仅形式丰富,而且还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无论是设计者本身还是海报的欣赏者,都无法摆脱生存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这种思想源于我们传统的审美理念,即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审美意识。将我国这种特有的传统美学原理融入到海报设计中,一定会给海报设计带来新鲜的血液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够主宰和支配其他民族文化。而海报设计应把中国传统的艺术与现在平面思维相结合,不仅仅表现在对传统图案的简单引用,还是升华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设计者只有对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有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领悟到如何广泛地去创新;如何利用传统艺术的特点来表现现代的精神观念;如何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推动传统艺术的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海报设计应当在世界多元化交融中,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本土化设计风格。在文化创新的审美理念中,海报设计作为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品位的设计活动,更需要积淀丰富的本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审美观念。
海报设计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需要把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到现代的审美中,海报设计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功能上、语言表达上应该充分地利用本民族文化的优点和国外设计理念的精华。而且海报设计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海报设计要有新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大胆进行理论研讨和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具有海报设计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不同方面的需求。
每种形式的文化、每个地域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要想健康地、持续地向前发展,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从而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认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海报设计发展中,我们既要尊重本土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艺术,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取向。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教育也经历了“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的转变。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创新,才不会被淘汰。
二、电影海报设计构图——基础构图
三、电影海报设计构图——特殊构图
1、留白留白是现代电影海报惯用的一种形式
2、正负形正负形是平面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
也是我们常说的图底关系,正负形能给电影海报带来一种艺术性、时尚性和设计感;同时,正负形自身所拥有的一种图底关系转换的神秘感,也能表现在海报当中,非常适合惊悚类、恐怖类电影的海报应用。如果能达到图底关系转换的正负形设计,也能给观众带来一种欣赏海报的乐趣。同时正负形的海报设计,在“负”形的衬托下,能更清晰明了的展示“正”形的内容,“正形”作为画面的视觉中心能更好的突出电影所要宣传的主题。现代电影海报为了在有限的海报空间更多的表现电影情节,有些海报设计还会利用正负形的特性,在正形的焦点集中区映衬电影剧照,以剧照的拼合取代“正形”的色块区,从而达到艺术性与传播内容的完整性结合。如电影《让子弹飞》海报。
3、小品式构图小品式构图是将生活中一些小的
甚至不起眼的景物或特写,进行构图设计,达成一种艺术性的意境,使画面变得富有趣味并具有深刻意味。小品式构图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致、精巧。品的是精巧画面下所深藏的深情厚意。文艺清新的气质扑面而来的,特别适合文艺性的电影。如电影《AMERICANBEAUTY》(《美国美人》),《AMERICANBEAUTY》有多款海报设计,最受欢迎的一副就是采用了小品式构图。海报中,只有一个特写镜头表现了一个女人精致的手拢着玫瑰,放置在的肚脐之下。由的肚脐、手、玫瑰作为主要的三个特景置于画面,除此之外,只有一行电影名称置于海报左边靠上的位置,右下角的文字字块组成出品人等信息。安静、文雅、性感揭示了美国美人的主题,让观众产生无尽遐想,急不可待的想要购票观影,了解电影详情。
4、特异构成特异构成是平面构成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羌族地区,随处可见穿着着本民族服装的羌族人,衣服上漂亮的图案,大多为手工刺绣,便称之为“羌绣”。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强烈对比,但又十分和谐。其中挑花和刺绣,是羌绣中的特色。挑花有三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羌绣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世代流传,同时又能装饰美化生活。
二、传统羌绣在选材上多选取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以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其代表与意义各有不同
三、构思设想
四、结语
而创意海报设计,是将一个宣传目的通过某种新鲜的角度表现出来,这种表现不仅要具备视觉美感,同时要突出创新意识。
一、创意海报概述
从海报的应用范畴来加以区分,一般可以将海报设计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商业海报”、“文化海报”、“电影海报”、“公益海报”。我们所说的“创意海报”是根据作品的创作形式来界定的,即通过创意思维的组织或创作技法、材料的表现,恰当地传递宣传主题的核心含义,得到富有艺术美感的、新鲜的视觉感受。它或许是来自“商业海报”,或许是“文化海报”中的案例,只要海报的创作手法是新鲜的、有创意的,我们就称之为创意海报。
二、创意海报设计的难度
视觉艺术设计的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被拓展,从个人名片到国家形象无不通过视觉传达的方式进行展现。每个视觉传达行为或许都在研究视觉外化的理想形式,但是设计项目的不同,它们研究的重点也存在差异。在创意海报设计这个分支上,除了版式美学原理的要求之外,如何获得好的点子是设计的中心任务。
三、“巧妙性”在创意海报中的作用
优秀的创意海报在“巧妙性”上都有很好的表现。或许我们不能列出产生创意的绝对方式,但是“巧妙性”却在所有的创意海报中普遍存在。“巧妙性”是连接海报主题与表达方式的剂,创意点子能不能恰当合理地表达,就看他们之间的巧妙性是否自然流畅。如果创意主题与表现方式没有一种合理自然的巧妙性,那么二者之间的对接是生硬的,同时也是失败的。只有主题与表现方式具有了巧妙的结合点,双方的结合才符合人的视觉心理。
四、创意海报设计中“巧妙性”的实现
在设计作品中,图像或者其他视觉符号在作品中的意义只是一种“隐喻”,它一定是依附了某种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目的。“隐喻”制造了视觉元素与传播主题之间的联想,而这种联想是受众自己完成的,巧妙性是决定这种联系是否顺畅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陆著.《符号学原理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D].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2008.
[2]彭芳燕.《机趣、深邃——永远的思考者福田繁雄》[J].大众文艺,2010,(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