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构建农村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引领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对农村金融市场重构也将产生重大影响。2019年6月,湖南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印发《湖南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湘农发〔2019〕79号),开启全省改革试点工作。根据湖南省委今年1号文件关于“有序推进‘村社分账’,在每个市州选择2个县开展试点”的工作部署,省农业农村厅要求28个试点县(市、区)要在2022年年底前、非试点县(市、区)要在2023年底前完成“村社分账”改革任务。
为尽快满足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应用急需,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湖南农信认真思考,主动作为,坚持便民利民惠民原则,深度思考业务融合场景,果断决策、全力推进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并于2022年6月底成功上线。该项目极大地推动了村集体“三资”制度化、规划化、信息化监管进程,也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生态场景,为老百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捷。
二、项目方案
“三资”监管平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结合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可视化等先进技术,将传统业务数据及流程迁移到线上平台运行,通过制度化、信息化、流程化手段,构建起村集体“三资”日常监管规范运行模式,全面提升了村集体“三资”监管规范性、穿透性和有效性,切实保障村民村集体财产收益权。同时,依托项目平台,搭建村级资金7×24小时实时支付结算渠道,致力于丰富和完善农村金融供给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架构设计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设计为互联网业务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后台系统部署于湖南省农信联社云平台。系统采用多层微服务架构设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支撑层、应用层、用户层及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二)主要业务功能
平台主要包含: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金融服务、监督预警、阳光村务等功能模块。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建设领导决策驾驶舱,完成数据图形化展示。
1.资金管理。基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场景,搭建“银农直联+村务卡+网上银行+福祥e站”支付结算渠道,为客户提供资金收支双向无缝衔接、7×24小时无障碍在线交易便捷服务。同时,集成了批量转账、银行对账等功能,为村会计、第三方财务监管人员提供柜面式的银行服务。
2.资产资源管理。以资产资源卡片为唯一标识,联动交易、合同、折旧等管理数据,自动更新资产资源属性数据,实现对资产资源开展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监管。同时预留数据接口,以实现后期与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全国清产核资系统等实现数据对接。
3.财务管理。强制关联资金交易和资产资源数据信息,自动挂接生成财务凭证,自动勾稽、互相校验,确保财务数据及报表真实可靠。提供多种财务账套,实现对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村办企业等多个会计主体支持,统一村级财务管理平台。提供强大的自动汇总、分级汇总、自定义汇总等功能。
4.预警监督。基于省市县乡等主管、监管部门业务监管要求,建立多项预警监督规则,设置资产资源监督、资金监督、财务监督、审批监督、合同监督等监督项目。触发预警规则,自动产生可溯源预警信息,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嵌入式精准监督。
三、创新点
根据政策制度要求,结合湖南省实际,湖南农信“三资”监管平台在业务场景建设、平台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多创新应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1.建立“G端+B端+C端”三端融合的全流程监管体系
平台集成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产权制度改革、银农直联、预警监督、三务公开等服务功能,打通了农业农村部门、纪委监委等G端,赋能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B端,联动股民、村民等C端,建构起多方参与、权责明确、一网统管、流程互嵌的制度化、融合式监管体系。同时,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设置多项预警监督规则,自动生产可溯源、不可篡改的预警信息,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嵌入式监督,做到实时监控报警,精准穿透监督,有效防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的“微腐败”。
2.搭建“银农直联+网上银行+福祥e站”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场景
依托平台系统,以生态场景建设为重点,搭建了“银农直联+网上银行+福祥e站”三位一体便民惠民利民支付结算渠道,实现对全省绝大部分乡镇村社区的广覆盖。村级资金经“三资”监管平台在线审核后,通过网上银行实时划转至村民账户,村民在村组福祥e站即可完成资金收付。同时平台提供信贷服务、生活缴费、金融知识宣传等金融服务项目,丰富和完善了湖南农信“基础金融不出户、非现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金融服务体系,老百姓不用来回跑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3.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平台推广应用机制
立足第三方行业服务软件的功能定位,全面发力提升用户覆盖宽度和运用频度,彰显平台价值效能。一是构建了上下协同合作框架。湖南农信系统与省、市、县农业农村部门逐级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作银行。二是建立了三级联动推广机制。按照“省联社主导推动、办事处挂牌督办、农商银行具体落地”推广模式,省联社从省级层面沟通协调,建立专职团队分地区负责系统推广、培训及全程技术支持等工作;办事处从市级层面发力,建立重点工作督办机制,及时调度推进;农商银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攻城拔寨,实现具体业务的逐项突破。
四、技术实现特点及优势
“三资”监管平台基于湖南农信福祥行业云IaaS基础设施环境,采用大数据、云计算、GIS等技术,实现与本行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了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常态化监督和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资“三资”管理和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水平。
1.高性能技术框架,为平台大范围应用奠定基础
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的web技术架构和微服务框架设计,支持分布式多实例部署,服务可按照业务需要进行组合,结合工作流引擎、报表分析、消息队列等中间件服务应用,可最大程度实现软件模块公用,做到服务高可用、高并发和灵活扩展,为平台在湖南省的大范围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底座支撑。
2.资产、资源的空间化管理
平台基于GIS、矢量切片技术,提供资产、资源的空间标注、动态切片和在线制图工具,可实时动态展示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的空间位置和范围,为主管部门对各区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的监督和管理提供更加直观、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3.创新“银农直连”技术应用
平台通过服务接口实现了与本行系统的安全对接,通过网银验签、电子签章、移动审批等技术应用,实现对农村集体资金的在线结算和全流程追踪溯源,使监管部门对农村集体资金使用的监管从事后监管变成了事前监管和过程监管。平台同时支撑了村务卡直连、资金支付审批、批量代发、银行对账等多个业务场景应用。
五、项目过程管理
为满足业务发展急需,湖南农信按照“急用先行、抓紧推进、优势明显”的要求,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2021年末,启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准备工作。
2022年3月,完成项目立项。
2022年7月,在湖南省平江农商银行成功试点一期功能。
2022年8月,完成领导驾驶舱功能上线。
后续,将持续进行系统优化升级及迭代更新。
六、运营情况
目前该系统处于全省推广启动阶段,自系统成功试点上线以来,推广应用进展有序、成效显著。截至8月末,农商行与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实现了100%签约;已完成全省14个市州38县市区试运行,上线农村经济合作社817个;实现开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账户9088户,占全省账户总数的33.96%,开户数较系统上线前增加4199户,增长85.88%,是湖南省银行同业中推广应用区县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
七、项目成效
通过平台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湖南农信系统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发优势,丰富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服务生态,巩固了湖南农信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优势地位。
1.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利于助推“三变”改革实施。借助平台监管,实现了三资管理信息、要素流转登记、客户行为数据、惠民利民政策、融合金融服务等“五项平台化工程”,为助推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打通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有效预防村级领域“微腐败”。通过构造“资产+产权交易+资金监管+财务统计+村务公开”大监管循环体系,实现资产、产权交易和资金的全流程实时监管,通过实施农村集体三资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防范村级领域“微腐败”。
3.丰富了农村金融服务场景,有效缓解了“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搭建“村财管理系统+银农直联+村务卡+福祥e站”金融服务渠道,形成了村级财务收支闭环,提供了便民惠民资金无感快捷收支,丰富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户,非现金金融服务不出村”的金融服务生态。
八、经验总结
通过项目实施,主要获得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2.以服务客户为驱动,致力完善农村金融业务生态。项目以客户便利化为目标,搭建了“村财管理系统+银农直联+村务卡+福祥e站”支付结算渠道,形成了村级财务收支闭环,在解决政府对村财无现金化管理难点痛点的同时,提供了便民惠民资金无感快捷收支,丰富了“基础金融不出户,非现金金融不出村”的金融服务生态,积极助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3.以行业应用为目标,实现业务场景批量推广复制。项目构建的“线上监管+银农直联+企业网银”全流程资金监管模式,得到了用户单位的认可。目前,已有部分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希望使用该监管模式对村办企业等农村集体经济主体进行监管。该项目不仅丰富了湖南农信服务行业客户的思路和经验,也为后续教育、医疗、移动、公共交通等行业客户服务场景的批量搭建积累了宝贵经验。该平台的全流程资金监管模式与支付结算渠道为中西部地区农信系统切入“村社分账”,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可复制的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