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通辽市政协立足职能定位,注重实践拓新,把创建委员履职平台作为完善民主监督、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委员之家和界别活动室建设,在市县两级建成了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履职平台,有力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不断促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全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坚持高位谋划,平台建设有声有色
通辽市政协系统两级委员履职平台建设使用现场观摩会
按照“一委一家、一界别一室”的原则,截至目前,全市共规范创建委员履职平台96个(委员之家43个、界别活动室53个),其中市本级建成委员之家7个、界别活动室21个,基本形成面向界别群众、覆盖全体委员的履职平台新架构。
一是统筹谋划、市县联动。针对基层政协委员和界别“有组无地难集中”的难题,召开旗县市区政协主席座谈会,组织2次现场推进会,结合通辽实际,深入研究谋划,制定出台《通辽市政协创建界别委员履职平台实施方案》《界别委员履职平台考核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明确委员之家、界别活动室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纪律,明确了履职平台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标准和方式,确保工作开展有的放矢。
二是明确任务、细化标准。平台建设坚持以政治引领、委员主体、整合资源、一家多用、彰显特色、注重实效为原则,聚焦“四新”目标(学习交流新载体、协商议政新平台、凝聚共识新桥梁、展现风采新窗口),明确“六有”标准(有组织、有标识、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有考核),以财政经费为保障,与党员活动室、政协书画院、职工之家等场所相结合,做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不给基层和委员增加负担。
三是突出特色、风格多样。平台选址突出特色。为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平台选址均建设在界别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集聚区内,让协商议政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比如,科尔沁区政协、科左后旗政协突出特色抓创建,在街道、社区选址建设履职平台,实现了“一家一室一特色”的目标。建设模式风格多样。根据界别工作各有特点的实际,鼓励平台设计风格体现界别特色、突出协商氛围。通辽市政协7个专委会均结合自身特色,将履职平台分别建在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界别群众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到一室多用、共建共享。开鲁县政协文化新闻界别活动室建在县文化健体中心,日常接触群众上千名,成为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打卡地”。
通辽市政协妇联界别围绕“家校社”协同育人进行座谈协商
二、坚持守正创新,平台管理有章有法
如何让履职平台有效运行,真正成为委员和群众的纽带桥梁,通辽市政协紧盯管理机制这一抓长抓常的关键,创新管理方式,重点通过解决好“平台干什么、怎样干的好、委员认真干”三大问题,让管理为平台赋能。
一是创新履职要求,明确平台“重点干什么”。明确委员之家每年至少专题学习、协商座谈、联谊交流、为民服务各1次的“四个一”履职要求;界别活动室每年至少专题学习、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协商座谈、提交集体提案、专题调研、为民服务活动各1件(次)的“六个一”的履职要求。按照分管主席联系指导、专委会具体负责、牵头人组织实施的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履职平台开展活动不走样、出成果。比如,市政协农牧委围绕“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科尔沁牛用标发展,分别与市农牧局、农研所和科左中旗政府以及20多户用标企业进行了3次界别协商,促成了丰盛物流园1.5万亩蔬菜种植协议签订实施。科尔沁区政协进一步丰富履职实践,提出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计划”的履职要求。市县两级履职平台融协商建言、凝聚共识于一体,通过正面发声、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通辽市政协农牧林界别聚焦“菜篮子”进行协商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双向激励“委员认真干”。各履职平台根据政协年度工作安排,突出界别特色、委员专长、工作特点,定期开展履职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记录、年终有总结。市政协成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履职平台管理办法和考评细则,实行季度统计、年末汇总,量化打分、严格考评,对排名靠前的予以通报表彰,对排名靠后的予以黄牌警告,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将被摘牌,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促进平台规范高效运行。比如,将考核成绩与经费分配挂钩,对委员之家每年3万元、界别活动室每年2万元的管理运行经费,不搞平均,鼓励先进,干的好多得,干不好少得,有效调动了平台组织开展活动和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三、坚持实用为先,平台使用有质有效
履职平台建是基础、用是关键,在使用上重点突出“实”字。从建设初衷到活动设计、制度制定等各方面,始终把学习培训、界别工作、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与平台职能相结合,推动委员履职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平台真正用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孟宪东出席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
二是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大幅提升。在委员履职考核、平台年度考核中,均列有提交提案、社情民意信息考核指标。双考核的机制倒逼委员重视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2022年,借助履职平台,各界别委员集中研究集体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9件提案被列为政协“一对一”督办重点提案,17件被列为市长领办提案。今年上半年共征集社情民意信息391篇,其中报送自治区政协130篇,被采用33篇;报送市委政府128篇,采用20篇。市政协办公室被评为2020-2022年度全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并获第二名的好成绩;8篇稿件被评为全区优秀社情民意信息。
通辽市政协教育界别围绕职业教育发展集体提案进行协商
三是界别工作和两商衔接水平大幅提升。履职平台抓住民生实事这个突破口,使“两商衔接”更加贴近基层群众生产生活。年初以来,市县两级政协依托平台先后组织了“菜篮子工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一系列基层民主协商,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00余次、为民服务近400件次,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推动解决了事关老百姓的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比如,科尔沁区政协围绕团结路贸易区停车难问题协商出“十分钟违停驶离免罚”的便民举措,被交管部门采纳并在中心城区推广;霍林郭勒市政协依托平台推出“为民办实事”清单和“七办”法,委员跨小组、跨界别合力促成果蔬批发商与菜农的长期订购协议,帮助低收入家庭稳定增收;库伦旗政协利用界别活动室就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议题进行专门协商,助力乡村振兴。委员履职平台像一座座“连心桥”,成为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的“前哨阵地”,汇集了团结力量,凝聚了发展共识。
科左后旗政协围绕肉牛产业发展开展协商
扎鲁特旗政协组织界别委员调研“粮改饲”有关情况
霍林郭勒市政协组织界别群众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五是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大幅提升。强化专委会指导、界别活动组落实、政协机关服务保障,通过抓实抓细委员履职平台的建设、管理、使用,让政协机关干部职工参与其中,做好协调保障,既突出专委会“专”的特色,又促使机关干部在沟通、联络、服务方面发挥作用,真正让干部忙起来、让工作实起来、让成效显出来,推动平台工作与机关经常性工作共同进步、提质增效,使政协两支队伍特别是机关干部得到实践锻炼,学习意识、服务理念、奉献精神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