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案(精选14篇)

教材分析:这一学段的《确定位置》是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会用第几排第几列的方式表示位置。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了解学生的已有基础。就地取材,结合教室这一具体情境,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平面图上使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的确定位置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渗透数学“符号化”思想,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简洁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列、行的含义,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阳光小学要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坐各自孩子的座位,这可愁坏了张梓健同学,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和妈妈说才能使妈妈“对号入座”,你能帮帮他吗?

2、把你的想法写在老师发的纸上。(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三种写法,其中一个包括用列、行的方式来描述的。)

3、投影展示三个同学的写法。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同学的写法,你觉得他们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引出用行和列来表述更清楚,明确。

二、教学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一)座位图中认识列和行

1、谁能说说什么是列?(老师板书列)

生:竖排叫列

老师明确小结:人们习惯上把最左边的一列看作第一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2、那什么叫行呢?(老师板书行)

生:横排叫行

老师明确小结:在说行时,人们都习惯把最前面的一行叫第一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二)逐步抽象,在圆圈图上认识列和行

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课件出示)在这个圆圈图上找一找张梓健的位置。(老师板书:第5列第3行)

三、教学用数对表示位置

1、用列和行确定位置更准确,但是数学家们又想出一种更简洁的方法,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次当数学家的机会,你们也来想一想有没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写在另一张纸上。

2、学生上台表示(5/35列3行……)

3、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有5和3)

4、师:你认为哪个更简单呢?请这位同学说,为什么把5和3隔开,

5、应该先写列数,再写行数,张梓健现在的位置是在第5列第3行,所以应先写列数5,再写行数3。中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再加上小括号,完成板书:(5,3),像这样的表示方法我们叫“数对”,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五三”。

6、提问:你能理解这个数对的含义吗?谁来说一说。写数对时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现在你们能用数对表示这个同学的位置吗?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3,5)

指名板书提问:“为什么同样的两个数字5和3,表示位置的位置却不同呢?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有的同学已经累了,那我们来放松一下。我们的座位也是按照列和行的规则来排列的。现在老师面向大家,以老师为观察者,数列应该从哪边数起,数行呢?

下面听口令做动作(看谁反应最快)

请第二行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三列的同学站起来。

请第五行的同学拍拍手。

请第四列的同学跺跺脚。

2、出示甲壳虫地板图,用数对表示一些甲壳虫地板的位置(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在同一列上,第二个数相同表示在同一行上。)

3、会说话的字母

4、你们很优秀,老师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为大家带来了排着整齐队伍的小贴画,如果你能按照老师的数对找到相应的贴画,它就是你的了?谁来试试?

四、总结、谈收获

1、师: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谈自己的收获。

2、师: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比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在浩瀚的宇宙绕地球14圈后,在内蒙古安全着陆,科研人员能迅速的找到返回仓就是应用了蕴含着数对原理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关于数对的其他应用。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5列第三行先写列

(5,3)后写行

课后反思:

较好之处:1、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巩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变换不同的观察者,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3、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经历自我探索、发现的过程。

不足:1、虽然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但是,却没有给学生搭建探索的平台。

2、怎样从第几列第几行到数对的形式,应该先让学生体会以前的表述形式不够简洁。记录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找一种新的表示形式。

教学内容:

本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要求热设计的。本单元学习实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和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1),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本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上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编排是在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绘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也为后面六年级进一步学习方向与位置打下基础。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

3、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不同的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或根据物体的位置来确定物体。教学难点:对物体位置的正确描述。

教学准备:纸片、课件等

一、复习导入:

看到这两个字(位置),你头脑里马上想到了什么(复习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请-第组第排的同学回答!能描述一下你现在的位置吗

二、探究新知:

1、列和行:

你是怎样确定组的(从左往右为列)你是怎样确定排的(从前往后为行)

学生手势指座位的列和行,

电脑演示列和行

2、数对表示:

随机:第---列的同学站起来,第---行的同学站起来。你为什么站了2次(确定位置需要2个数据)

怎样表示张亮的位置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展示

书上有规范的写法,自学p19例1:张亮的位置表示为“(2,3)”,能写成(3,2)吗写数对时要注意什么你还能写出谁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教师收集)----抽中的站起来,其他同学用yes或No判断

2、点名游戏3、对号入座4、拓展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要先确定。

2、小军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6行,用表示;

3小红的位置为(3,4),表示她坐在第行,她前面的同学坐在第第行,用表示,她右面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用表示。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

1、探究新知

1)学生看图,收取有用信息。

2)学生用工具测量它们的方向。

3)把学生获取的信息综合起来。

2、出示情境图:

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大鸣山在大本营的什么方向?

3、完成试一试中的第一题。

1)师生按要求共同演示。

2)同桌互相摆、说。

3)全班交流。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5、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

1)同桌互相讨论。

2)意见反馈,相互补充。

学生动手测量

小组交流讨

学生自己演示,逐步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和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从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体会两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

理解到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6、课堂小结。

7、作业布置:练一练的第二题。学生思考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

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2、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

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

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学习这节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

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描述,体会必须通过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描述事物的位置关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在小组合作中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会辨别方向和位置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同时让学生眼、口、脑并用,在积极探究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量角器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六一儿童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他们可以去哪些景点游玩?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它们的位置吗?(学生自由回答)

2.激趣导入。

师:我们该怎样描述这些景点的具体位置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一)]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课件出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带给学生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进一步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物体的具体方向。

(1)分组讨论:此时,怎样描述各景点的位置?

(2)汇报想法。(学生可能想到用方向或其他方法来表示位置,教师要及时确定正确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明确要用方向表示位置,必须先确定一个观测点)

(3)引导思考。

①提问: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方向?[引导学生说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也可以说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

②提问:狮虎山也在喷泉广场的北边再往东,怎么区分这两个地点呢?(使学生想到结合角度来确定位置)

教师说明: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为标准,北偏东就是正北往东偏,北偏西就是正北往西偏,南偏西就是正南往西偏,南偏东就是正南往东偏。

(4)探究结合角度精确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

①结合情境图中熊猫馆的位置,明确物体精确方向的描述方法。

(指出:熊猫馆在喷泉广场北偏东20°的方向上和熊猫馆在喷泉广场东偏北70°的方向上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确定角度可以借助图中的角度线,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

②根据情境图描述狮虎山的精确方向。

[狮虎山在喷泉广场北偏东50°(或东偏北40°)的方向上]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

①提问: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60°(或西偏北30°)的方向上,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

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③教师明确:知道各景点在喷泉广场的哪个方向后,必须同时知道各景点到喷泉广场的距离才能确定它们的具体位置。

(2)结合具体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北偏西60°(或西偏北30°)的方向上,大象馆距离喷泉广场1000米,长颈鹿馆距离喷泉广场500米]

(3)小结。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首先要找准观测点,然后明确方向和距离。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行走路线。

课件出示:参观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一说他们的行走路线。

(1)议一议:怎样才能说清去猴山所走的路线呢?

①明确出发点和目的地,以及按什么方向行走,走多远,途中要经过哪些景点。

②明确以斑马场为观测点时怎样描述喷泉广场所在的位置。

(2)说一说同学们从斑马场去猴山的行走路线。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观察、发现、思考、交流中认识方向、距离对确定物体位置的作用,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描述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经历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识图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一、情境导入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确定位置的知识?(东南西北,第几排第几个,数对等)

2.如果一个物体处在没有竖列没有横行的环境中,比如在海上、空中,又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互动新授

1.用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

(1)教学北偏东(西)、南偏东(西)

①出示第50页例1的情境图。

提问:一艘轮船在正北方向航行,你能说出灯塔1和灯塔2分别在轮船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用学过的东北、西北来描述灯塔1和灯塔2的位置。

②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东南、西南方向又叫作什么方向?

学生思考后回答:东南方向也叫作南偏东,西南方向也叫作南偏西。③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手指快。

教师说方向,学生在图中指一指。

(2)教学用角度确定位置。

①如果老师现在告诉苏我你还有一个灯塔A也在北偏东方向,你能在图中指一指吗?

请多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

提问:如果灯塔1和灯塔A都在轮船的北偏东方向,但是位置却不同,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呢?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根据它们偏离角度的不同来区分。

②问:怎样测量灯塔1和正北方向偏离的角度呢?

课件演示并强调: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0刻度线对准轮船的正北方向,观察灯塔1所在的边,读出度数。学生先在图上量一量灯塔1偏离正北方向的角度,说出度数,然后在书中填一填。

2.用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1)提问:是不是知道灯塔1在北偏东300方向就能把它具体位置确定下来了呢?

课件演示:画出北偏东300这条射线,并提问:这条射线上的点都在北偏东300方向,哪个点是灯塔1的位置呢?还需要知道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测量灯塔1到轮船的图上距离,计算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3厘米310=20(千米)

学生汇报: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300方向30千米处。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要确定物体的精确位置需要具备两个要素,即方向和距离。

三、巩固练习

1.做第51页练一练。

提问:(1)本题中以哪儿为观测点?

(2)要求灯塔2在轮船的什么位置,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3)如何求出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

学生在小组交流,动手测量,完成计算。

2.练习九第1题。

提醒:这道题内容比较多,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提问:(1)图中以机场所在地点为端点,向四周画出了许多射线,每相邻的两条射线的夹角是多少度?

(2)每相邻两个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飞机A在屏幕上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回答问题。

独立完成填空。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38-39页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第4列第3行。提问:所有表示形式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2)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数对中4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

3.教学例题2。

(1)认识方格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99页例题2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1”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98页“练一练”。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99页“练一练”。

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3.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习目标:

l.知识目标:能准确描述地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要素。

2.能力目标:能够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画出简单路线图。

3.情感目标:愿意把自身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他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

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另一个物体作参照物,以和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距离关系。

能够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准备:学习用具。

一、课前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活动1──记忆游戏

1.活动要求。

A、描述物体位置时,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

B、想一想,你是怎样才干准确描述出物体的位置的?

2.游戏活动汇报。

桌子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说说你是怎样描述的?

3.活动小结。

三、活动2──“我在哪儿”

1.学以致用。用所学方法描述学校所在的位置(小组讨论)

2.分组绘画。

要求:①路线图要简单、明了,能利用我们所学知识。

②相互交流,使你的路线图更准确。

3.活动汇报。

4.活动评价。

四、课堂延伸:卫星定位系统介绍。

和板书:

确定位置

参照物

方向

距离

执教人:李亚楠

单位:北京市海淀区彩和坊小学

适教年级:四年级

开发区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认位置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课时,本课第1课时

参加备课人员

课题:

认一认5

教时:

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图形对照,认识16个常用汉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记住16个汉字的读音。

一、审题

1、教师读题。

2、说明本课要求:看图认识汉字。对16个汉字都要求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认清字形。

二、指导

1、看上排左起第一幅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范读,指名读:刀。

3、齐读,指名读:刀。

4、按上面步骤学习其余15个汉字,均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初步认清字形。

三、练习

1、出示卡片,个别、集体练读。

2、集体、指名认读这16个汉字。

四、反馈

评价学生的认读情况,正确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正确的及时校正。

板书作业:

熟读16个汉字。

教学后记: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26名同学,如果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但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位置》这节课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学生始终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前后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下面是我对《位置》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游戏活动带给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在这方面,我会更加努力,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点。

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以及简单的路线之后,对其内容的一个发展,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来表示具体的方位,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够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3、能够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培养和发展山学生的空间观念;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数

确定位置(一)1课时

确定位置(二)1课时

确定位置(一)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先玩寻宝的游戏,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2、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1)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数对学习

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

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

6、巩固练习

1)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2)把地图填写完整

三、学生小结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二)

4、能描叙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

一、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1、学生看图,收取有用信息。

2、学生用工具测量它们的方向。

3、把学生获取的信息综合起来。

4、完成“试一试”中的第一题。

5、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6、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

练一练的第二题。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

1、温度。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2、负数。这部分教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1、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以及表示方法。

2、使学生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

温度1课时

正负数1课时

温度(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1、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难点: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全国各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

一、引入课题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引入负数。

让学生说说课后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的调查结果。引入负数。

2、认识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谁能说说-2°c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2°c表示零下2°c,即比0°c还低2°c。

(教师边说边板书,-2°c,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2°c。)

(2)练习。让学生写出一个用负数表示的温度,并说一说这个负数表示的意义,再读一读,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一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3)试一试。引导学生完成课本90页“试一试”练习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1、2题。

1、本课你学到了什么?

2、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第91页“小调查”。

2、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正负数(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负数的实际意义)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银行存折卡、天气预报图。

一、引入新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生活中的负数问题。(板书课题)

1、认识正负数

出示教学情境挂图。让学生观察。

(1)提出问题怎样把图中出现的温度进行分类?,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

(2)组织交流指名汇报讨论结果,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温度有零上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我们刚认识的-2,-5,-20等负数可以表示零下的温度。

(3)归纳概括

教师指出:像5、7、6、20、100……都是正数;有时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7,+6,+20,+100;像-2,-3,-4,-5,-20,……都是负数。

教师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法

(1)举例说明

教师以+5和-2为例子说明正负数的读写法。

(2)自主练习让学生随意写出两、三个正负数,并读一读。

3、试一试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2页“试一试”中的1、2题。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7页“练一练”中的1、2、3题。

四、自学“你知道吗?”

(1)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第87页“你知道吗?”

(2)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通过交流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还用到负数?

六、布置作业。

整理和复习(二)

1、通过回忆、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将图形变换、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这四个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想化。

2、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变换、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等这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指导复习与整理

一、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变换、除法、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负数这四个单元,在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

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图形变换

●认识简单图形旋转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了解图形变换的操作过程

●欣赏简单图形旋转中形成的美丽图案。

2、除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三位数除以二位数的除法

●体会万、亿的实际意义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方向与位置

●用数对表示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

4、生活中的负数

●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了解生活中常见负数的实际意义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88页至90页“你会做吗”第1题至第7题。

五、布置作业。

第八单元:统计

本单元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的栽蒜苗活动,把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融汇在一起。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本单元教材编写将统计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了三个情境活动:栽蒜苗(一)(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栽蒜苗(三)(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1、通过具体的情景,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

3、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栽蒜苗(一)1课时

栽蒜苗(二)1课时

数据告诉我1课时

栽蒜苗(一)

条形统计图

1、通过处理试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一、通过实践,体会劳动的乐趣。

生:谈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课前布置的实践活动)

二、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辛苦的劳动,收获不少,一起来交流你们的观察记录。

生1:我每天放学后都要观察,然后量一量它生长的高度,并记录下来,一共记录了15天,第15天蒜苗高15㎝。

生2:我发现前三天长的不快,后十天比前几天快,最后三天最快。

师:**同学注意了数据的分析,并发现了一些规律,非常好。下面讨论如何一起来表示小组内每个同学栽的蒜苗的生长高度。

生:填写统计表(第十五天的记录下的数据)

师:巡视

生:汇报填表情况。

师:从表中你们发现谁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的长的最矮。

生:自由发言。

师:谁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反映出蒜苗生长的情况。

生:画条形统计图

三、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呢?

生:自由发言

师: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出示例图)

生:动手制作

(学生提出途中遇到的问题)

师: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生:总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师:小结

四、练习

五、总结(学生谈收获)

六、作业

栽蒜苗(二)

折线统计图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绘制折线统计图

一、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了直线统计图,说一说直条统计图的优点,学生自由发言。想知道蒜苗的生长趋势该用什么方法。

生:用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

师:出示笑笑的蒜苗生长情况,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边讲解、边画图。每一个小组发一张方格纸。

师:从刚绘制的图上,你能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吗?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把上面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从上面的图你能发现到什么?

师: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生: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预测事物发展趋势,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完成试一试。

四、总结。

怎样制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根据在校学生数,制成表,然后制成折线统计图。

数据告诉我

1、利用网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学生从网上收集数据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利用网络教学

一、谈话导入。

师:栽人航天飞船飞入太空这是历史上罕见的说明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能说一说你从哪儿还知道祖国发生的变化?

生1:我从国庆六十周年大庆上知道祖国强大

生2:我从新闻上知道了……

生3:妈妈告诉我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二、网络信息

1、回收易拉罐。

生:出示网上关于回收易拉罐的资料。

生:自由读资料,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通过计算上面的数据我知道了要节约资源。

2、人们生活大变样。

生:出示网上查找国民收入方面的变化。

生: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应的问题并按要求制作统计图。

生:谈自己的感受。

3、交通四通八达

要求学生出示自己的网上查找关于交通发展的数据

生:把自己从网上查到的数据读给大家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生: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感受。

三、节约用水

1、生:学生出示自己上网查找的节约用水的资料。

2、生:根据计算每天流失的水是多少?一年又将流失多少?

生:针对计算结果,谈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教学课题

东南西北

课时进度

1

课型特点

1.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够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位置。

教学难点

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挂图、剪好的各种标志。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看望老人

教学目标1.根据地图上的方向,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四个方向进行描述。2.借助现实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借助“看望老人”这一情景,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用四个方向词进行描述。

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一、情景创设

引入:同学们每天上学从家里到学校怎么走?大约走多少米?(给学生一个比较对象,从教学楼大门到样门口大约是100米)

敬老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示画面)星期天,小明、小刚和小红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但不认识路,只有一张图,请大家仔细观察势挂图,请大家仔细观察挂图,帮助他们找到所走的方向和路线。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小红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东走50米到敬老院;小刚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完成说一说:请大家算一算谁家离敬老院远,谁家离敬老院近?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走才能回到自己的家。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说出:小明回家要先向西走60米;现、再向南走20米;小刚向增走50米,再向东走30米。

THE END
1.岚图申请汽车座椅靠背小桌板调整专利,提高后排乘员乘坐体验金融界2024年12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汽车座椅靠背小桌板的调整方法、控制设备及汽车”的专利,公开号CN 119142234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小桌板的调整方法、控制设备及汽车,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汽车座椅靠背小桌板的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ROLB9L0519QIKK.html
2.PPT打造个性不规则图形秘籍结语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你可以轻松在PPT中制作出各种不规则图形,为你的演示文稿增添无限创意与活力。无论是利用填充功能将规则形状改造成个性图案,还是通过图片与形状的组合创造独特交集,都能让你的幻灯片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视觉焦点。现在,就动手尝试吧,让你的PPT从此不再平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554401917988375&wfr=spider&for=pc
3.婚宴座位如何安排新人不可不知的婚宴座位安排如果婚宴能够提供小型的儿童游乐设施,也可将一些席位安排在设施附近。 七、制作座位图 一张座位图表,可以让婚礼井然有序,还能彰显出新人的品味。图上有客人的姓名及餐桌的编号,以便让客人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如果有领位人最好,宾客们会觉得自己受重视。图表放在婚礼迎宾区通往来宾席的位置。https://m.xyxww.com.cn/content.jspx?contentId=190472
4.南航网上付费选座旅客在此座位图上选择喜欢的座位,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5、预留成功 此页面显示旅客的付费选座号。 三、取消座位 如需取消已经预留的座位,请先执行“付费选座方法”的第1、2步,选择订单和航段,然后在“旅客信息”页面勾选需要取消座位的旅客并点击“座位取消”按钮。座位成功取消后,对应旅客的“预留座位”变成https://www.meipian.cn/taedp76
5.如何用wps制作圆桌座位图年会座位表!ppt搞定!#ppt #职领office 好,大家好,我是秦老师,今天继续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干货啊,我们小伙伴问啊,怎么来做一个这个年会的这个吃饭座位表啊,使用 ppt 就可以快速搞定,怎么来做呢啊, 你可以把这个内容呢先导入到https://www.douyin.com/shipin/7265184246233417791
6.小学三年级心理降教案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到5课)第一课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养广泛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字谜答案 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 四组数学口算机 录音机 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http://xinli.yjbys.com/jiankang/185335.html
7.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演唱会座位图,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演唱会座位图最全面的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演唱会座位图查询服务,提供最新最准确的座位分布信息,让您轻松选座观演。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opics-6838154.html
8.飞机安全座位图飞机安全座位图,指飞机出事时,飞机座位相对安全的位置,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位置生存率都有所不同。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中文名 飞机安全座位图 制作 格林威治大学 1简介 编辑 飞机安全座位图飞机安全座位图,指飞机出事时,飞机座位相对安全的位置。但其科学性还有待证实。 https://baike.sogou.com/v60828968.htm
9.小学生心理降教育教案(通用20篇)字谜答案扇形的小苹果找座位图四组数学口算机录音机配乐录音带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今日我们先来听一段录音故事。(播放麦克斯韦小时候的故事配乐录音) 2、学礼貌理 提问:谁来说说小小的麦克斯韦为什么喜欢提出许多问题 (学回答后教师小结)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麦克斯韦对什么事情都好奇,都想明白究竟,这是一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an/325573.html
10.礼宾礼仪常识外事知识(四)会见、会谈场所应安排足够的座位。如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主谈人说话声音低,宜安装扩音器。会谈如用长桌,事先排好座位图,现场放置中外文座位卡,卡片上的字体应工整清晰。 (五)如有合影,事先排好合影图,人数众多应准备架子。合影图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礼宾次序,以主人右手为上,主客双方间隔排列。第一排http://www.swswwb.gov.cn/swwqj/wszs/201712/f9d62e7567ba4a528ab970d17fe22f25.shtml
11.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精选14篇)5、初步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的统计图绘制方法。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圆、7课时左右。 第二单元:百分数、15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比例、12课时左右。 第四单元:圆柱、圆锥、10课时左右。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1556520.html
12.商务接待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商务接待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商务接待方案1 应我公司邀请,xx酒业公司总经理等一行3人,将于本月6日到达我公司洽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3010606.html
1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2篇)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https://www.unjs.com/jiaoxuejihua/202009/2560853.html
14.六年级数学教案13篇画图的方法: 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么放?(课件) 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 (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 (2)探究新知。 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 https://www.cnfla.com/jiaoan/2912825.html
15.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0篇){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616927.html
16.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15篇)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228193720_2464814.html
17.降教育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健康教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1、幼儿对拍球滚球有一定的练习基础,有个别幼儿能很好的掌握了运球的技巧。 https://www.jy135.com/jiaoan/711578.html
18.钩沉丨新政协筹备会的七个细节随着手势的落下,梁思成在桌上的一张彩纸上,几笔就简约地将“折扇”落在勤政殿会场的布局上。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发现,梁思成先生几笔草绘的“折扇”简图,其实很不简单,因为在图中标记的数据,正是施工时的实际数据尺寸。随着会场座位的设计、制作、就位,钟灵再次为会场写下会标,至此新政协筹备会会场布置完毕。 https://www.icppcc.cn/newsDetail_1118178
19.会议实施方案(12篇)(四)参会领导安排主席台桌椅,各市级部门和县(市)区领导在观众席前排就座,其他人员依次就座。印制全体参会人员座位图,确保对号入座,并装入文件袋。参会各单位座签核对、增补及摆放,段瑛琦负责; (五)会场安排4名服务员负责茶水服务,发奖仪式安排礼仪小姐,**负责; https://www.liuxue86.com/a/502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