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异军突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新媒体的运用绝不是单个行业的单独行为,而是各行各业与互联网重新组合、深度融合的结果。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或多或少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高校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少不了新媒体的参与。近年来,长春光华学院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适应新媒体教学环境,优化专业课程教学。
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学院总结并执行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新媒体背景下专业能力积累,带比赛、带项目进课堂的“一搬两带”教学模式全面铺开。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亚洲环艺等专业赛事,参与长白山池南文化旅游创业产业园区空间设计、吉林省跨境电商物流厂房沙盘、五矿地产商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地产样板间设计等实体项目,真正做到将线上课堂搬到工作室和实践教学基地,提升学生的职业水平与专业技能。
促进新媒体意识养成
提升景观设计教学实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具备较强的新媒体意识,能够提升景观设计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长春光华学院聚焦教师新媒体意识养成,多措并举,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第三,在教学评价方面,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大数据手段引入景观设计教学评价,借助“互联网+”所具有的资源共享、实时处理、存储记忆等功能,收集和整理学生对新媒体教学的反馈,使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动态信息收集等形式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师网络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准确掌握课程教学动态,反思总结新媒体背景下景观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的新问题,形成问题导向思维。
利用新媒体技术
提升学生景观设计技艺
学生进行景观设计创新需要建立在创新意识的基础上,长春光华学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基本准则,积极与新媒体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更多接触时代前沿的新媒体技术,并指导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专业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艺术设计学院与无方(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实行“文创+空间、文创+视觉、文创+产品、文创+摄影、文创+新媒体”的以产业为导向的“一实两创”培养方式。学院依托校企合作模式,承接美化校园环境、研发校园文创产品,为长白山区域旅游文创产品开发、东北民宿、特色小镇等进行探索性创作开发。
第二,学院围绕“聚集新业态,促进新消费”,致力于培养更多在摄影、平面设计和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的优秀人才。学院师生走进长春市儿童摄影行业的领头企业长春俏皮家族儿童摄影·影像机构,开展“深调研”活动,双方就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整合教育资源和俏皮家族儿童摄影·影像机构的行业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具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内容与项目机会。
第三,学院与吉林省海行敬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搭建合作平台,找准校企合作的契合点,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经验和行业影响力,通过企业提供的自媒体培训、直播电商人才培养、“个人IP孵化”等课程,将新媒体行业与专业设计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企业用人需求和学院培养人才的无缝衔接,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