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

海洋历来是引领和推动高新技术聚集发展的重要领域,深海更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和制高点,深海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随着深海智能化技术的不断突破,深海自主化武器装备正大量涌现,一旦形成深海智能化力量体系,将产生巨大威慑力。以深海作战为重点方向,科学分析判断深海科技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加快推进深海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突破深海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提升进入深海与利用深海能力,可为建立建强深海作战体系,实现“以深制浅、以深制海、以深拒止”战略,有效抵消制空权和制海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深海科技的发展趋势

(一)作战平台向更大深度、无人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

深海犹如太空,武器平台下潜越深,占据的空间优势就越大。目前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都已具备万米级载人深潜能力。可以预料,作为未来水下作战核心装备和主要力量的无人潜航器也必然向更深、更智能方向发展。

(二)海洋环境与目标信息获取向水声与非声探测多源融合发展

水声与各型声呐系统仍然是水下环境目标信息获取和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但是,随着安静型潜艇以及无人潜航器、智能水雷、蛙人等微小型水下目标的增多,潜艇全电及无轴推进动力系统、声隐身与海洋生物仿生技术的广泛应用,仅依赖声呐,通过声纹特征识别目标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水下探测将向电磁、激光、生物、化学等非声探测和多源信息融合探测方向发展。随着弱磁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导以及量子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被引入到磁探测领域,未来将出现极高灵敏度的磁探仪系统,以实现对极其微弱的磁信号进行检测。

(三)海底观测与水下监视向“深网”和机动分布式网络发展

载人或无人深潜器、深海钻探船和联网的海底观测系统并称“三深”,是深海探索最重要的手段。“深网”即联网的海底观测系统,可以进行长期连续的实时原位观测。自1996年美国建成LEO-15海底生态观测站以来,“深网”只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美国于2016年建成了海底观测系统(OOI),包含区域网、近岸网和全球网,其中最大的是俄勒冈海岸外的深海区域网;日本于2015年建成太平洋海底地震海啸观测网(S-net),缆线长5700km,最大水深达8000m,号称世界最大的地震观测网。海底观测系统不仅可以连续观测海洋环境,也可以通过接驳盒加装声、磁、电等水下目标探测系统,实现远程水下监视体系。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沿太平洋岛链建设了三条岛链水声监听系统(SOSUS)。近十年来,除部署升级岛链海底固定探测系统之外,美军还在不断发展更多更先进的水下探测系统,重点发展广域分布式深海探测系统等。

(四)基础研究、学科交叉、政府主导的作用与特点更加突出

深海是当前及未来各种通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综合试验场、基础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也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黏合剂。随着陆地资源与能源的逐渐枯竭,各国纷纷将海洋尤其是深海作为地球上最后待开辟的疆域,展开激烈的争夺。深海技术不仅是一个国家开发新资源、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也是涉及国防和海洋安全的战略屏障。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主导深海技术,纷纷出台相应的中长期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海洋领域的竞争实质上正演化成为国家之间、利益集团之间海洋高技术能力和装备技术手段的竞争。

二、推进深海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首先,创新深海军事战略理论。深海空间大、隐蔽性强,敌我技术力量相对比较接近,将深海作为重点突破方向,有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出奇制胜,快速抢占“制深海权”。建议在深海实施“以深制浅、以深制海、以深拒止”战略,通过创新深海作战理论和作战样式,加强深海进入、深海存在、深海感知、深海通信等体系化能力和前沿科技发展,经略深海、把握先机,夺取深海单向透明的非对称战略优势空间,形成深海威慑与控制能力,实现从深海空间制约浅海作战、主导海上作战、拒止强敌介入的战略目标。

其次,以需求牵引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深海是由海洋物理场、海洋化学场、海洋生态、海洋目标与深层海洋环境复合作用的极端环境空间,比其他任何空间都更复杂、更难探明。要以进入深海、利用深海和经略深海的前瞻需求牵引深海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把深海作战保障需求贯彻到科技创新发展的全过程。瞄准深海高技术和智能科技发展趋势,推动深海领域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加强“国家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攻关,抢占国际深海科学前沿制高点。力争在深海装备、深海探测、深海通信导航、深海动力能源和深海装备材料等重大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带动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跃升。重点发展深海环境监测感知、激光通信、水下GPS级精度的量子导航等前沿技术,加强深海协同探测、组网通信、能源自给技术研究,构建透明海洋和全息海疆,形成深海区域控制能力。

再次,军民一体推进能力和产业体系建设。深海领域具有天然的军民融合特性,军民两用技术占比高、互用性强。应加快建立健全涉海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军民一体化创新体系,以深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发展带动战略竞争能力的形成,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创新成果向深海力量和能力建设转化运用力度。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整合国家涉海人、才、物、机构等资源,军民一体推进深海前沿科技攻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大幅提高深海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引导民方科技资源和人才力量积极参与深海国防科技创新,推动深海作战保障能力需求与民方科技创新和服务保障能力有效对接;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培育深海新域新质作战能力、打造深海战斗力新增长点。

作为地球上最后待开发的“新疆域”,深海既是已知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人类未来延续的希望。得益于国家重大专项、大科学工程、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有力支持,近十年来,我国在深海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为促进海洋经济与实现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面向深海的每一步探索都注定是艰难和漫长的过程,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发展机遇,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坚持开放引进与自主可控相结合,加强创新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与产业化推动并举,实现在深海科技领域的赶超和引领。

作者:张卫华,系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研究员;郭继周,系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副研究员

THE END
1.海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是()。海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是( )。 A. 提高机动能力 B. 提高隐身能力 C. 提高集成能力 D. 提高作战能力 E. 提高适应能力 题目标签:信息化趋势发展趋势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B C D E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电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7bac5e266844839c07ba44ced8a0fd.html?fm=bdd99c635a665ce7f8cfd997633350c7c6
2.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事业单位考试试题,教师招聘试题,湖北事业单位常识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 https://hb.huatu.com/changshi/1601234.html
3.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能力。 A、机动 B、制海 C、打击 D、登陆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能力。”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是()。 A.重视航空母舰的建造 https://www.educity.cn/souti/9333DAAE.html
4.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 参考答案: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s://m.ppkao.com/tiku/shiti/92c89153c2d84f9a9a78fb257c3688a5.html
5.课程《信息化武器装备》课程共讲授九章节内容,包括第一章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以及信息化装备对作战的影响、信息化武器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陆上作战平台,包括轻武器、士兵系统、军用车辆、火炮、坦克和装甲车辆;第三章海上作战平台,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舰艇、勤务舰艇、军用快艇和潜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2aca5abee70ef79f4421d8
6.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更加注重多用途作战能力。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更加强调隐身性能。 判断题 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 单项选择题 陆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在研制新一代陆上作战平台时全面应用先进()技术。 A.网络 B.工业 C.农业 D.信息 https://m.zhaokaoti.com/shiti/7a41a903863b4b40ab358543568af030.html
7.大学军事理论第五章13节空军信息化作战平台发展趋势 1.更加重视发展隐身化、离机动、多用途 2.更加重视智能化、无人化 3.更加注重电子对抗能力 4.发展高超声速军用飞机 第三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一、指挥控制系统 概念 指挥控制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已方所有武装力量和作战要素实施指挥https://www.yoojia.com/ask/17-12086731025542904661.html
8.智能化海上作战的主要趋势无人系统资讯无人系统网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往往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海军无人化陆战体系依托海上两栖攻击舰、登陆舰等,构建以察打一体无人机、中近程精确制导火力、无人艇、无人两栖车、无人潜航器、地面无人平台和人机混编单兵系统等力量构成的新型海军陆战体系,主要实施无人化登岛、对陆攻击、海岛防https://www.youuvs.com/news/detail/202009/11050.html
9.外海军无人水面/水下作战系统发展趋势与启示按照目前水面无人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等无人平台的技术水平,未来我海军需构建岸基有人-无人协同指挥控制、编队有人-无人协同指挥控制和无人集群自主协同控制三层作战体系,使用“无人对无人”的策略,以抗衡外军正在发展的无人作战系统。无人水面/水下作战体系如图2所示。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128/7630546.shtml
10.信息化作战平台有哪些④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三、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 1、一体化建设趋势 2、集成化提高作战效能 3、嵌入式信息 4、“信息化”带动“多元化”发展 5、智能化技术前景广阔 6、从渐进式走向跨越式 四、发展方向 太空化是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空间特别https://worktile.com/blog/know-932/
11.军势2023海军装备:无人艇广泛参战,无人机航母亮相澎湃防务自杀式无人机艇广泛参战、无人机航母登台亮相、攻击型核潜艇扩散……2023年海军装备发展值得关注。 无人作战平台仍然是发展热点 2023 年度,全球海上无人装备发展和应用进程加快,特别是无人水面艇在俄乌冲突中展现出的作战潜力,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 就乌克兰方面而言,尽管其海军主力在俄乌冲突早期就损失殆尽,却成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35484
12.科学网—航空母舰技术发展趋势航空母舰技术发展趋势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0 前言 航空母舰是一种舰机一体、攻防兼备的大型综合武器系统。它具有机动和迅速的打击能力,可以有效地夺取作战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它充分地吸收和融合航空、航海等多方面当代科技的最新技术;以它为核心配置多种舰艇而形成的海上作战群体,能够执行多种复杂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151-133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