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特种作战平台简述水面舰艇潜艇美军舰船舰艇

水下特种作战是利用特种作战兵力从水下渗透对敌停泊舰船、水下设施、海上经济设施、以及港口、基地等沿海陆上要害目标实施侦察和破袭。这种作战形式具有天然的隐蔽性,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战果,对敌人构成一定的心理震慑效果,自二战以来一直受到世界许多国家海军的重视,许多中小国家甚至将其作为应对强敌的重要非对称手段。

一、发展现状

蛙人运载器,又称蛙人助推器(DPV)一般是指能够运载1-2名蛙人的小型水下输送工具。

蛙人输送艇,指输送蛙人特种作战分队或一个班组规模蛙人的较大型水下输送平台,按照蛙人在水下的输送形式可分为湿式蛙人输送艇(SDV)和干式蛙人输送艇(DCS)两类,根据推进模式又可分为水下输送艇和水面/水下混合输送艇两类。

潜艇干甲板隐蔽舱(DDS)

潜艇干甲板隐蔽舱(DDS)是安装在潜艇上用来运输蛙人及载具的一种特殊舱体,通常安装在潜艇指挥室围壳后方,与潜艇有特殊通道连接,蛙人可通过通道进出潜艇,并能与蛙人载具一同离开甲板干舱去遂行任务或撤回。

特种作战潜艇,通常是指排水量在几百吨以下,专用于水下渗透破袭特种作战任务的袖珍型潜艇;另外,有的国家对现役潜艇进行改装或设计新型潜艇时增加特种作战载荷模块,用以进行或支持特种作战,也可以归类为特种作战潜艇。

特种作战UUV是指能够遂行侦察、破袭、运输等特种作战任务的无人水下特种平台。

以美国海军特种部队水下特种作战平台体系为例,目前在役的主要有DPD系列小型蛙人运载器、MK-8型湿式蛙人输送艇、干甲板掩蔽舱、REMUS小型侦察UUV、海狼级潜艇搭载的特种作战舱段等,在研的主要有MK-II型湿式蛙人输送艇、轻型干式蛙人输送艇(DCS-L)、中型干式蛙人输送艇(DCS-M)等。

1、蛙人运载器

DVP

蛙人运载器主要用于运载蛙人及装备完成“最后几千米”渗透任务的水下运载工具,按蛙人操纵姿态可分为手持式和骑行式两类。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装备了约30多个型号。目前使用广泛的主要是DPD系列(美),Protei(俄),SEABO(德),ZEUXO(意)等系列产品。该类平台的主要特征是:重量在20-80下克之间,搭载1—2名蛙人,最大航速3-6节,巡航速度1.5~2.5节,通常装备有简易水下导航、通信等信息系统。

2、蛙人输送艇

(1)湿式蛙人输送艇

MK-8MOD

湿式蛙人输送艇是在二战“人操鱼雷”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用于从较远距离输送一个班组蛙人及携行装备至近岸的水下特种作战平台,可由潜艇、水面舰艇、飞机等平台远距离投送。二战后,美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等同都在加紧秘密研制和发展蛙人输送艇,并将之与潜艇组合使用。

Cos.Mos.S.CE4F

意大利科斯莫斯公司生产的CE系列蛙人输送艇在技术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型号有CE2F、CE4F、CE6F等。其中,CE2F可以携带特种作战装备或者230千克的重型爆炸物或者150千克的水雷及微型鱼雷。CE2F系列曾出口到希腊、哥伦比亚、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埃及、韩国等多个国家。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也拥有自己的湿式蛙人输送艇。如瑞典“潜水海豹”“鱼雷海豹”;德国的GablerSDV;俄罗斯的“赛丽娜”-UME和在其基础上改进研制的三座型“玛丽娜”以及“海神-IM'和“海神-Ⅱ”;伊朗的阿尔萨伯哈小艇、阿联酋的Class级水下载具、克罗地亚的R-I和R-2MalaSDV等。

(2)干式蛙人输送艇

AdvancedSEALDeliverySystem(ASDS)

“干式”蛙人输送艇是一种干式、常压战斗潜水器,水下重量通常在几十吨左右,长度在20米以下,舱内为常压状态,可载几名到十几名蛙人及其装备。由于湿式蛙人输送艇中的蛙人在航渡过程中完全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身体承压,依靠呼吸器呼吸,体力消耗极大,到达目的地后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战斗,给特种行动增加了风险。因此,一些国家的海军投入了更多精力开发干式蛙人输送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干式蛙人输送艇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研制了两代共四型干式蛙人输送艇原型艇。分别为先进“海豹”运送系统(ASDS)、干坞式舱罩(DCS)。其中DCS又可分为DCS-L.DCS-M两种子型号。

(3)水面/水下两用蛙人输送艇

STIDDMRCC

MultiRoleCombatantCraft

水面/水下两用蛙人输送艇是一种兼具水面高速航行和水下隐蔽机动双重功能的蛙人输送平台,可以搭载特战队员在水面实施高速机动至目标区域附近潜入水下,将人员从水下隐蔽输送至目标区域实施特种作战。根据下潜特战队员是否浸泡在水中,也可将其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

目前,美国、俄罗斯、瑞典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此类平台的研究,努力提高蛙人多模式机动作战能力。2010年,美国STIDD公司专为特种作战研制了一型中型尺寸的湿式军用刚性多用途水面/水下两用蛙人输送艇——MRCC,它具有水面、半潜及水下三种航行模式,并可坐沉水底。水面最大航速32节,水下最大航速大于5节,水面最大航程达200海里,水下达40海里,可通过舰艇、飞机和陆地车辆运输。瑞典DCE公司为英国皇家海军研制的DGB也是一种湿式水面/水下两用蛙人输送艇,水面航速大于30节,水下3节,最大下潜深度25米,能输送6名特种作战人员及其装备。DGB主要应用于对水面、水下能力有快速反应需求的特种部队、海岸护卫队、海港当局等,用于运送蛙人部队及装备执行各种任务,它可通过直升机、水面船只、潜艇或拖车进行运输。

此外,典型水面/水下特种作战艇还有荷兰的P-7、的“海神-HH”美国的marionHSPD公司正在研发的一种名为“Hyper-sub”的水面/水下快艇。

3、潜艇干甲板掩蔽舱

DDS

潜艇干甲板掩蔽舱(DDS)是一种由潜艇背负,用于船输送蛙人载具、蛙人、小型UUV等的特种输送平台。严格意义上讲,DDS并不是蛙人水下机动装备,因为其本身并无动力,只是搭载在潜艇甲板上,由潜艇运载。目前,世界海军中只有美国和英国装备有此类装备。美国海军的DDS主要由攻击型核潜艇和改装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来携带,可装载1具MK-8Mod.l型SDV,或装载充气橡皮艇及小型蛙人运载器等。英国的DDS主要由机敏级潜艇携带,也是主要用于装载MK-8Mod.l型SDV。另外,美国目前正在对其DDS进行现代化改装,适应携带MK-11和未来发展的DCS-L。

4、特种作战潜艇

MG110

特种作战潜艇通常是指排水量在几百吨以下,能够提供常压环境,专用于水下渗透破袭特种作战任务的袖珍型潜艇;另外,有的国家对现役潜艇进行改装或设计新型潜艇时增加特种作战载荷模块,用以进行或支持特种作战,也可以归类为特种作战潜艇。典型的特种作战潜艇是意大利科斯莫斯公司设计的一系列微潜艇,主要有MG120/ER、MG-130ER和MG-110/LR等。因为与美国不同,欧洲国家奉行地区控制与威慑战略,不需要很远的投送距离,因此在蛙人的隐蔽投送工具方面选择自航出行的微型潜艇(MidgetSub)。MG120/ER特战潜艇配备了简易的AIP系统,可持续潜航33小时,携带的燃料与补给可提供连续20天作业。潜艇有6名艇员,另外可搭载8名特种部队蛙人队员。该艇适合在浅水或狭窄水道中作战,它的噪音很低不易被敌方探测到,适宜向敌后渗透。MG130/ER潜艇配备了简易的AIP系统。艇长29.7米,直径2.3米,排水量134吨,作战深度可达150米,潜航最大航速10节左右。AIP水下续航力为400海里,综合续航力为2400海里。潜艇有6名到10名艇员,另外可搭载15名特种部队蛙人队员,可以搭载两艘CE2F系列SDV。

ASDV-800

比较著名的还有“海上短剑”系列特战潜艇,由瑞典考库姆公司研制,主要用于特种部队的隐蔽输送。艇件由四个不同功能的模块组成,各模块都由艏部、艉部和中体三部分组成,区别就在于中体。其中的一个模块为自主式蛙人输送艇(ASDV),能够搭载、输送、回收作战蛙人,最多可搭载6名蛙人,有一个封闭舱室允许4人同时进出。为了满足执行特殊任务需求,美国海军在第三艘海狼级多用途潜艇“吉米·卡特”号的舯部加入了一段30多米长的特殊模块舱段,内部具有中间细两头粗的特殊结构,称为多任务平台(MMP)。该平台除了可容纳特战队员外,还具有大型加/减压出入舱和释放回收接口,不仅可与先进“海豹”输送系统对接,还可释放回收蛙人输送艇、遥控水下机器人和无人潜航器这种内嵌式设计对潜艇的水下运动特性和噪声特性影响小,非常适合执行特种任务。此外,朝鲜、伊朗等国家也根据自身情况,发展了独具特色的微型特种作战潜艇。

5、特种作战UUV

二、发展趋势

1、通过母平台灵活立体投送

2、湿式干式并举

DCSUOES2

干式环境下,蛙人在输送艇内呼吸的是常压空气,且易于保持体温与战斗力,蛙人只有进出舱和遂行水下作战时才会暴露在水中。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个国家开始发展干式蛙人输送艇。美国的ASDS是采用的是干式设计,蛙人所处空间划分为蛙人住舱和蛙人出入舱两个舱段,蛙人在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处于干式环境,只有在遂行任务时蛙人才由出入舱转换进入湿式环境,每次可出入2~3名蛙人。虽然ASDS项目最终被迫终止,但美国军方一直在需求干式蛙人输送艇的替代方案,于2009年左右开始了干式战斗潜器(DCS)的研发工作,并且开发了UOESl、UOES2、UOES3三型样艇。目前,世界上干式蛙人输送艇还出现了蛙人住舱与蛙人出入舱合一的设计理念,因为这可以减少蛙人输送艇的体积和提高蛙人出入转换时的效率。

3、不断优化系统

如直接用潜艇投送小型蛙人运载器,由于其作战半径仅为1.5~3海里,因此潜艇不得不前出很近的距离才能对其进行投送,使得潜艇被发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目前蛙人输送平台需要更元的航程和更大的作战半径,但也需要与蛙人在水下的承受能力和能源消耗比进行综合考虑,也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点,达到系统更优化。

4、多功能模块化发展

原来的蛙人水下机动平台,主要功能或唯一功能就是输送蛙人。近年来,随着应对多模式威胁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由水下单一模式输送向水面水下复合输送、由输送型向输送与攻击结合型发展、由有人作战平台向有人与无人相融合式的发展趋势。

此外,蛙人输送平台在承担特种作战任务的同时,还逐渐具备了水下救援、水下施工等多样化任务功能,各国正纷纷发展各自的水面/水下复合型蛙人输送艇。其中,美国的MRCC“多功能作战快艇”,其可承担水上侦察、濒海战斗、水下渗透与撤出、非战斗撤退、智能侦察与信息管理等多项功能。美国的“Hyper-sub'艇具备水下救援和兼顾实施水雷战的能力。意大利的CE2F/X100-T型SDV平台,除具有蛙人输送功能外,还能携带5枚微型鱼雷,用于实施水下特种攻击。美国正在开发的PROTFUS是一种双模式水下平台,既可以作为湿式蛙人输送艇,又可以作为水下无人航行器,携带装备物资或小型鱼雷等各种武器。

THE END
1.海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是()。海上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是( )。 A. 提高机动能力 B. 提高隐身能力 C. 提高集成能力 D. 提高作战能力 E. 提高适应能力 题目标签:信息化趋势发展趋势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B C D E 复制 纠错 举一反三 电https://www.shuashuati.com/ti/637bac5e266844839c07ba44ced8a0fd.html?fm=bdd99c635a665ce7f8cfd997633350c7c6
2.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真题,事业单位考试试题,教师招聘试题,湖北事业单位常识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 https://hb.huatu.com/changshi/1601234.html
3.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能力。 A、机动 B、制海 C、打击 D、登陆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采用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能力。”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水面舰艇的发展趋势是()。 A.重视航空母舰的建造 https://www.educity.cn/souti/9333DAAE.html
4.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 参考答案:对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https://m.ppkao.com/tiku/shiti/92c89153c2d84f9a9a78fb257c3688a5.html
5.课程《信息化武器装备》课程共讲授九章节内容,包括第一章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概念、分类、发展历史、以及信息化装备对作战的影响、信息化武器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陆上作战平台,包括轻武器、士兵系统、军用车辆、火炮、坦克和装甲车辆;第三章海上作战平台,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两栖舰艇、勤务舰艇、军用快艇和潜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2aca5abee70ef79f4421d8
6.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更加注重多用途作战能力。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更加强调隐身性能。 判断题 海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研制新型导弹发射装置,提高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 单项选择题 陆上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在研制新一代陆上作战平台时全面应用先进()技术。 A.网络 B.工业 C.农业 D.信息 https://m.zhaokaoti.com/shiti/7a41a903863b4b40ab358543568af030.html
7.大学军事理论第五章13节空军信息化作战平台发展趋势 1.更加重视发展隐身化、离机动、多用途 2.更加重视智能化、无人化 3.更加注重电子对抗能力 4.发展高超声速军用飞机 第三节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一、指挥控制系统 概念 指挥控制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已方所有武装力量和作战要素实施指挥https://www.yoojia.com/ask/17-12086731025542904661.html
8.智能化海上作战的主要趋势无人系统资讯无人系统网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往往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海军无人化陆战体系依托海上两栖攻击舰、登陆舰等,构建以察打一体无人机、中近程精确制导火力、无人艇、无人两栖车、无人潜航器、地面无人平台和人机混编单兵系统等力量构成的新型海军陆战体系,主要实施无人化登岛、对陆攻击、海岛防https://www.youuvs.com/news/detail/202009/11050.html
9.外海军无人水面/水下作战系统发展趋势与启示按照目前水面无人艇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等无人平台的技术水平,未来我海军需构建岸基有人-无人协同指挥控制、编队有人-无人协同指挥控制和无人集群自主协同控制三层作战体系,使用“无人对无人”的策略,以抗衡外军正在发展的无人作战系统。无人水面/水下作战体系如图2所示。 https://www.fx361.com/page/2020/1128/7630546.shtml
10.信息化作战平台有哪些④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 三、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发展趋势 1、一体化建设趋势 2、集成化提高作战效能 3、嵌入式信息 4、“信息化”带动“多元化”发展 5、智能化技术前景广阔 6、从渐进式走向跨越式 四、发展方向 太空化是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空间特别https://worktile.com/blog/know-932/
11.军势2023海军装备:无人艇广泛参战,无人机航母亮相澎湃防务自杀式无人机艇广泛参战、无人机航母登台亮相、攻击型核潜艇扩散……2023年海军装备发展值得关注。 无人作战平台仍然是发展热点 2023 年度,全球海上无人装备发展和应用进程加快,特别是无人水面艇在俄乌冲突中展现出的作战潜力,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 就乌克兰方面而言,尽管其海军主力在俄乌冲突早期就损失殆尽,却成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35484
12.科学网—航空母舰技术发展趋势航空母舰技术发展趋势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0 前言 航空母舰是一种舰机一体、攻防兼备的大型综合武器系统。它具有机动和迅速的打击能力,可以有效地夺取作战海域的制海、制空权;它充分地吸收和融合航空、航海等多方面当代科技的最新技术;以它为核心配置多种舰艇而形成的海上作战群体,能够执行多种复杂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151-133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