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核心课,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会化学工程的精髓——“三传一反”,实现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传递过程等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工程思维方法和工程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对专业毕业目标的达成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激发大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的理解,锻炼大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分析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中国化工学会定于2022年5月至8月举办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大学生课模设计大赛,本届竞赛由华东理工大学承办。
欢迎全国高校师生报名与参与。参赛详情请参见附件。
附件:
1.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参赛说明
2.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设计任务书
2022年4月6日
附件1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参赛说明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
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竞赛委员会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四川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大赛专家组:由全国高校《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专家组成。
二、参赛对象和形式
2.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最多四人,每位同学只允许参加一支代表队,鼓励多学科组队参赛。
三、竞赛作品主题及要求
2.作品要求:需提交参赛设计作品,并附作品说明书。
参赛设计作品展示时长要求不超过5分钟,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最终提交作品需转换为exe格式或mp4格式(网页作品除外),要求图片清晰、音视频同步,参赛作品需提交作品源代码。参赛作品支持多系统下运行(Windows和MacOS等系统),展示中无意外中断,响应及时有效,无错误链接或空链接(不得链接到其它网站)。作品说明要求提交pdf格式。如参赛作品为可操作性动画,请单独联系组委会提交作品。
四、竞赛日程
1.网络报名:2022年5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各高校参赛者可在大赛网站上进行注册报名,获准参赛的团队名单将于6月2日在大赛网站上公布,并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指导老师及参赛团队队长。若有团队成员因故退出时,最多允许替换或缺席1名队员参赛,否则作弃权处理。
4.作品完善:2022年7月13日至2022年7月20日,作品合格的参赛队伍根据预审评审意见及建议修改和完善作品,并于2022年7月20日18:00前通过大赛网站上传并提交作品。
5.作品终审:2022年7月21日至2021年7月28日,大赛组委会将组织化学反应工程专家对通过预审合格作品进行终审,根据各队提交的设计作品质量、作品创意等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评审提议的获奖名单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15天),公示期结束后将公布正式获奖名单。
6.颁奖:具体颁奖事宜将提前15个工作日另行通知。
五、联系信息
联系人:四川大学唐思扬13980733507
华东理工大学曹约强18317053726
中国化工学会胡琴010-64440548
通信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邮编200237
附件2
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化学反应工程”课模设计大赛设计任务书
本次竞赛作品应以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案例分析、工程设计原理等基本教学内容为主题,通过课件、动画教学和动漫、工程案例3D动画等软件制作完成互联网+作品。
一、建议选题:
1、从独特的视角清楚地讲解一个反应工程的基本概念。
2、利用图片、视频、3D动画等生动地表达反应工程原理和模型。
3、巧妙应用反应工程原理和方法解决工业和生活中的问题。
注:不鼓励使用化工设计大赛作品中的反应工程内容参赛。
二、设计内容:
设计作品建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选题背景
阐述作品选题背景及意义。
2、选题介绍
阐述作品选题的主要内容。如存在假设,应先对假设进行说明。选题包含公式说明或推导时,应阐述公式对应的物理或化学意义及使用条件。
3、选题应用
说明该类选题的意义及潜在或已有应用。
三、作品说明书
作品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两部分:
1、作品设计及使用说明
设计方法,使用软件,作品视频及音频结构,作品使用方法。
2、作品内容说明
说明作品意义,设计基础,展示作品逻辑,作品内容及应用等。如涉及引用,须标注出处。
四、提交基本材料
1、设计作品通过视频、动画和图片与音频同步展示,需保证作品图像及音源清晰。参赛作品需提交作品源代码。
2、设计说明书。
注:
1、最终提交作品需转换为exe格式或mp4格式(网页作品除外)。参赛作品需支持多系统下运行(Windows,MacOS等系统),展示中无意外中断,响应及时有效,无错误链接或空链接(不得链接到其它网站)。
2、作品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建议配音语速为每分钟200-280字。
3、设计说明书均要求提交pdf格式。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3号化信大厦B座7层(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