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立过案的P2P平台:投资者的钱拿回了多少?

回顾:东方创投,2013年6月成立,2013年10月即宣布停止提现。同年11月,东方创投负责人邓亮和李泽明相继自首。2014年7月15日,东方创投案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结案,历时9个月。

结果: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以下简称判决书)显示,截至2013年10月31日,该平台吸收投资者资金共1.26亿元,其中已兑付7471.96万元,实际未归还投资人本金5250.32万元。

在目前查明的犯罪所得中,已有2200万元的购房款和318.2万元的李泽明的个人银行卡存款遭到法院冻结,总计2518.2万元,占未归还投资人本金的48.7%。

在追回钱财的问题平台案例中,东方创投投资者追回本金比例算较高的。

案例2:铜都贷

按12.3%的比例退赔历时14个月

回顾:铜都贷于2013年5月上线,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整,企业法人代表为陈玉根。2013年11月2日仅运行半年,平台因为资金链告急而被警方介入调查。

2015年1月14日,铜都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开庭审理。起诉书显示,铜都贷实际投资会员2685人,尚未归还资金近亿元。

结果:2015年12月22日,安徽铜陵铜官山区人民法院正式公告披露,铜陵苏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玉根、吴晓军等涉案人员应退赔1682名受害人近1亿元的经济损失。截至目前,可执行退赔总金额约为1200万元左右。

按照法院规定,所有受害人均按约12.3%的比例退赔。每个受害人的退赔比例乘以自身经济损失总金额即为每个受害人本次的退赔数额。法院方面在公告中也附上了详细的“受害人退赔表”。

案例3:优易网

已退还投资者本金40%历时31个月

回顾:木某于5年半前注册了江苏“优易公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为木某、黄某。该公司经营网上团购衣服,注册后因生意不好,基本闲置。2012年7月,木某通过某网络科技公司设计借贷平台网站,以优易公司名义开办优易网P2P平台。

2012年8月18日至2012年12月21日,木某以优易网从事中介借贷为名,在未取得金融业务许可的前提下,编造“优易公司”系香港亿丰公司旗下成员,谎称亿丰商城商户需要借款,在“优易网”上发布“秒标”,承诺即时还本付息,公开利诱投资人,向45名被害人合计非法集资人民币2550万余元。

提醒

万一“踩雷”投资者如何维权

1、第一步要搜集和保存证据

一旦踩“雷”了,投资人不要过度惊慌和焦虑,首先要马上搜集证据、保存证据。一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理财投资的证据,包括合同协议证据,理财资金支付证据、理财过程中的交流咨询证据等等。此外,还有互联网金融公司经营和业务宣传的证据和截图。

2、尽早申请冻结问题平台资产

提现困难初期,很多投资人希望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获得相应的赔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肖飒表示,如果发现债务人下落不明的,投资人可到债务人原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管辖法院起诉。“但是民事诉讼立案难度较大,需缴纳诉讼费用,花费不菲”。

不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发现P2P平台已经触犯刑法,则面临的是刑事责任的追究。肖飒表示,一旦立案,由公安机关侦查布控,效率高,花费少。“但进入公诉程序后,不能再撤诉,无法把控案件进度,投资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根据新快报记者上述案例,投资人要做好至少等个一年半载的准备。

3、“受害人”法律地位难定,增加维权难度

实际上,目前就法律而言,投资人的维权依据也并非健全。肖飒透露,2014年3月25日,最高院、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将受害投资人定位于“集资参与人”而未明确给予“受害人”的法律地位,导致实际案件维权中存在一系列难度和问题。

肖飒表示,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投资人委托的律师很难看到卷宗。“如果给予投资人‘受害人’地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聘请‘受害人’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印案卷,代为出具法律意见等。”各地公检法部门对于投资人地位的理解有不同,有的地方允许投资人的律师阅卷,有的地方不允许。法院开庭时,也常不允许“受害人”代表上庭,而仅仅让他们坐在旁听席,不能发表个人观点和意见。

THE END
1.P2P常见的诈骗手法套路及典型案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P2P常见的诈骗手法、套路及典型案例 现在P2P圈内对于诈骗平台的定义比较混乱,无论是逾期坏账多的,还是运营策略有误的,或是挪用资金补了窟窿的,只要是最后雷了,都会被视作是诈骗平台。这些诈骗平台,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简单无脑的也有套路深厚的,投资人一旦选择了这种平台,就会有血本无归的风险。平台如果把诈骗两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796413
2.宜信P2P信用贷款服务平台案例分析(通用8篇)宜信P2P 信用贷款服务平台案例分析 摘要:宜信是中国领先的从事个人信用贷款咨询与管理的专业性服务 机构,在中国率先推出“个人对个人”“Peer to Peer” 或称“P2P”()的信用贷款服务平台。引入国外先进的信用管理理念,结合中 国的社会 信用状况,为平台两端的客户提供包括信用咨询、评估、信贷方案制定、协议管理、回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svh3qka.html
3.p2p理财诈骗案例分析p2p理财诈骗案例分析2 1、润通财富,上线时间:2016年7月,暴雷时间:2016年11月,诈骗手法:老雷台借尸还魂 润通财富是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前预警过的一个诈骗平台,可惜很多人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觉得一个有国资包装的新平台不会那么轻易就雷,结果惨遭打脸。说起来也巧,润通财富的幕后老板以前曾开过一个叫京浙贷的https://www.jy135.com/licai/71910.html
4.重庆大圣贷P2P金融平台电商平台案例金澜(重庆)软件有限公司,电商平台案例展示频道,关于[重庆大圣贷P2P金融平台]的相关介绍https://www.cqbnn.com/case/p10.html
5.爆雷的P2P平台能主动退钱给你?又是个骗局,千万别上当啦!近年来,P2P投资平台频频爆雷,P2P平台投资受损人因为无法挽回自身投资损失无果,频繁在网络社交平台串联维权,犯罪嫌疑人则利用该人群急切撤回投资资金的心理实施诈骗犯罪。不法分子冒充投资平台客服,打着落实“国家政策”旗号,以“清退回款”为由联系在该平台有投资经历的受害人,谎称给他们退款,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诱骗其http://ga.wuxi.gov.cn/doc/2022/10/01/3810642.shtml
6.P2P功能介绍及经典案例(48页)P2P功能介绍及经典案例 .pptx,高达星 梦上海高达星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王荣华2015.4互联网金融服务第一品牌,国内最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平台2015年梦想1、完成100家网贷平台2、众筹平台10家、股票配资平台异军突起3、通过第三方支付,在支付流量领域分一杯羹4、产品标准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28/8060105073002127.shtm
7.全国首例P2P网贷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评述专业论文本案是我国首例P2P网贷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案例,对于本案的解读,无疑对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参照价值。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其规定于我国《刑法》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https://www.lawyers.org.cn/info/59c4ace3541d430fa61c50f9e8756b27
8.揭开新型金融骗局的面纱:案例分析与防范策略其他描述:通过虚构的创业项目在众筹平台上吸引投资者,项目方拿到资金后消失。 防范:对项目进行深入调查,核实项目方的背景和项目的可行性。 案例五:伪装的P2P借贷平台 描述:一些P2P平台以高利率吸引投资者,但实际上存在自融、资金池等问题,最终导致平台爆雷。 http://www.xdsqh.com/investor-news-details.aspx?pid=74&category=74&id=1391
9.p2p爆雷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为啥P2P接二连三爆雷?)(三)P2P爆雷案例 自2018年7月开始,一批网贷平台以疾风骤雨之势纷纷炸雷,这些平台的相似点逐渐被扒出,比如"国资"站台、实际控制人层层隐藏。众多平台的实际操盘方纷纷指向卢立建、卢智建及关联人群。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过公开报道已经炸雷的和卢氏相关的P2P平台,包括壹佰金融、投之家、坚果理财、聚胜财富、翡翠岛理https://www.pangbaike.com/changshi/EqkR113RPO.html
10.P2P爆雷与监管P2P网贷在中国被异化,缺乏监管,很多沦为庞氏骗局。P2P原本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P2P平台是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定位为“信息中介”,“小额分散”。P2P作为源于英美等国的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四大特点:1)规模爆发式增长,成交量、投资人数https://www.gelonghui.com/column/article/206811
11.p2p理财跑路案例p2p理财跑路案例 p2p投资理财平台跑路有哪些因素 有以下6个原因。 1、纯诈骗平台 此类平台建立目的就是为了诈骗,虚构借款人信息,以高利率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秒标等形式,吸引投资者大量投资后卷款而逃。上线时间短是这类纯诈骗平台的一大特点,目前国内最快的跑路平台为“恒金贷”,上线时间仅半天。https://www.cdjxtjd.com/licai/595768.html
12.网贷平台起诉欠款人案例分析与分享逾期资讯一、P2P网贷平台起诉案例: 1. 北京世金融集团:该平台因违法经营被上海警方查封,被多名借款人起诉,需求平台偿还本金和利息。 2. 平安贷:该平台涉嫌非法吸,被多名投资人起诉,需求平台退还投资本金和收益。 3. 毅远航平台:该平台涉嫌非法吸,被多名投资人起诉,请求平台赔偿损失。 https://www.jiceng.org/post/zixun/1943546.html
13.网贷手册P2P平台合规实操营销理财案例中国式金融正版包邮现货 P2P网贷平台合规运营实操手册 互联网营销 金融理财书籍 中国式P2P网贷 网贷平台合规营销,案例解说,实操手册风格: 网贷 手册 P2P 平台 合规 实操 营销 理财 案例 中国式 去购买 收藏 图文详情 本店推荐 图文详情 【当当正版】 P2P网贷手册 书籍\/杂志\/报纸/经济/中国经济/中国https://www.zhe2.com/note/532958370578
14.盘点P2P平台常见的10种骗人套路(上篇)案例:小宝金服和稳银在线 年初时候暴雷的盈泰系,大家应该还有印象。 盈泰系的其中两家平台——小宝金服和稳银在线有一个共用的担保公司——贵州美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在小宝金服的官网里,小宝金服的企业贷项目都由这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但在后来小宝金服和稳银在线相继出事后,不管是P2P,还是这家融资性担保公http://m.jpm.cn/article-41129-1.html
15.p2p金融风险案例P2P金融平台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平台为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融资渠道。然而,由于监管不严和管理不善,P2P金融平台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最近几年,P2P金融平台的风险事件频发,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是“E租宝”事件。2016年,E租宝平台爆发了一起巨额非法集资案,涉案金额高达500亿元,涉及投资https://www.xyz.cn/toptag/ppjinrongfengxiananli-582926.html
16.百姓理财网,P2P百姓个人理财平台炒股配资以下是一位投资者的真实案例,以展示百姓理财网的可靠性和高收益。小王在百姓理财网投资了一款定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一年,年化收益率为6%。在投资期结束后,小王获得了按时支付的本金和利息,满意度极高。 总结观点和结论 百姓理财网作为一家备受认可的P2P百姓个人理财平台,在个人理财市场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其严格https://www.peizimenhu.com/article-38043-1.html
17.观点教授/研究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根据网贷之家的相关数据,采用对已披露的问题平台的共性归纳,并结合对e租宝问题平台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识别问题P2P网贷平台特征信息,为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选取截至2015年10月31日网贷之家网站公布的P2P网贷平台披露信息进行统计,获得样本平台2646家。剔除缺失数据后获得的样本数量为2475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3989.html
18.构建高效安全P2P金融平台,专业网站建设方案新闻动态三、P2P网站建设案例分析 1、陆金所:陆金所作为中国领先的P2P平台,其网站建设在功能、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其成功经验为其他P2P企业提供了借鉴。 2、人人贷:人人贷网站界面简洁,功能完善,深受用户喜爱,其通过不断创新,提升用户体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https://vip.tacywl.net/post/8443.html
19.P2P重组调查:业内不看好司法追欠案例渐增业内:追回一点是一点 目前来看,如果P2P平台无力兑付投资人资金,投资人可以选择的追讨方法并不多。除了接受重组方案以外,还有一些投资者选择向警方报案,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虽然此前出现过的案例,最终投资人也较少能够全部拿回资金。但相关案例正在逐渐增多。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5,20150520508412067.html
20.20092018:中国互联网十年百大事件刘兴亮的财新博客短短两个月,二百多家P2P平台集体爆雷,这意味着成百上千万的投资人或将难逃血本无归的厄运。 ▎6.顺风车事件背后的人心善恶 8月24日下午,浙江乐清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时遇害,距离郑州空姐遇害案仅百天时间,震惊全国、令人心痛。这一件事件将滴滴和网约车安全问题推到了社会话题的新高度,也迫使滴滴顺风车无限期下线https://liuxingliang.blog.caixin.com/archives/195001
21.P2P首涉非法吸存罪恐成行业标志事件每经网在部分法律界人士看来,上述乐贷网的案例揭开了这样一个似乎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尴尬局面:如果严格按照目前的司法标准判断,几乎所有的P2P平台都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部分坚持居间模式的平台,资金直接从投资人转入借款人账户,平台不经手资金,可否规避上述法律司法解释?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律师戴辉勇表示,借款人通过这个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14-01-27/806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