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PC的发展历程,家用电脑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并不长。联想于1992年首倡家用电脑的概念;1997年推出功能电脑;1999年底又推出因特网电脑。到了2000年下半年,各种家用因特网电脑纷纷出现,包括体现“应用网电脑”理念的方正电脑;诠释“家庭服务器”设计理念的海信电脑;强调增值服务与整体应用解决方案的TCL新概念电脑;体现“因特网生命”价值与“互联的个性电脑”的联想电脑等等。联想是国内典型代表,注重发展因特网电脑和个性化电脑;方正与海信重在家庭智能控制,使家用电脑以“家庭服务器”的身份出现,以无线与有线的方式与家庭内各种家用电器、通信设备以及其他数字化产品连接,完成对它们的操控。与国内大多数PC厂商不同,国外如IBM新推出的NetVista电脑,其含义是用户通过IBM新的个人计算设备可对网络(net)风景(vista)一览无余,倡导将家用电脑与商用电脑相结合的理念,提出网络边际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环境进行细分。
3.家居网络的现状与未来
4.Home.Net模型/架构的提出
二、模型/架构体系
1.总体框图
Home.Net模型/架构的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从大的方面看,可由2部分组成:家居网络中心(HNC)和普通家用电脑(PC)。本文将重点讨论家居网络中心的模型/架构,即如何构造适合现代家居的网络体系结构(至于普通家用电脑,需要一般硬件配置即可);着重于应用软件的功能,即如何充分发挥与利用Home.Net平台的功能资源,以及采用何种方式与家居网络中心接口最好。
从图1看,普通家用电脑部分很简单,主要是与家居网络中心的接口。家居网络中心包括几大部分:主控单元;简单的LCD显示与人机接口;与普通家用电脑的接口以及网络接口。下面重点讨论网络接口部分。
2.硬件平台
3.软件模块
软件包括2部分:家居网络中心的系统软件和运行于家用电脑上的家居智能控制软件。家居网络中心的软件平台有2种:一是购买通用操作系统软件;二是利用Linux软件进行裁减开发。最好采用Linux,因源代码开放,可以按照需要对系统结构进行改动,形成专用的操作系统,更能发挥系统硬件功能。
4.网络体系结构
三、总结
Home.Net模型/架构体系只是提出一个大概的开放的模型/架构网络体系结构构思,无论在硬件与软件平台上都很浅显,须要更进一步在技术上、结构上等多方面进行补充、提高、充实。本文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责任编辑:gt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