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多年能量,时尚创意产业迎来“爆发年”
每到3月,新一届的上海时装周,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热火朝天的景象都如期而至;今年,“上海时装周:MODE”正式开启了它与上海世贸商城第三年携手的新征。曾令人无比好奇的城中秘境“上生新所”,眼下已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一角,并以一场极具风情的泳池大秀为今年的上海时装周留下了惊艳的一笔。首次登陆长宁的上海时装周时尚周末,则走进了商业地标尚嘉中心,让时尚T台、showroom真正成为普罗大众共享的盛宴。
在这样的氛围下,今年4月25日,长宁区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紧随其后则是又一重磅消息:人们期待已久的“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将于今年5月15日正式成立。
长宁区委书记王为人表示,长宁区将结合区域实际争取先行先试,努力形成先发效应,同时打好上海“四大品牌”的“组合拳”,加快从管理者思维向“店小二”理念转变;以绣花功夫绣出长宁营商环境的卓越品牌,让长宁城区品质优势更优、强项更强。
根据上海市和长宁区“十三五”规划,以及关于加快建设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要求,虹桥时尚创意产业联盟将打造以时尚创意产业为主题的政府、企业、社区共建平台和发展枢纽,形成党建共建、发展共建、治理共建于一体的联盟生态。
长宁区区长顾洪辉表示,长宁将充分培育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促进贸易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提升消费品牌集聚度和商圈能级。进一步改善城区形态、提升城区品质功能等“软件”环境,营造长宁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好城区形象。
作为长宁区“十三五”三大重点产业之一,2017年,长宁283家时尚创意重点监测企业共实现税收49.8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9.43%。2018年,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税收增速目标将达到12%以上。大力引进时尚文化创意龙头企业成为长宁推动“上海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累计引进和培育3家时尚创意龙头企业、建成2个时尚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则是长宁为自己制定的“作战方略”。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长宁的“时尚金三角”、“一圈三轴”时尚地标已渐显特色。其中,虹桥舞蹈演艺集聚区充分发挥了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等院团资源优势,一批丰富的演出内容和高质量演出使得“长宁、舞蹈、艺术”这一关联概念在不少上海人心中生根发芽。借助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这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演出场地,一批舞蹈大师工作室也将有望落地长宁。
在延安西路另一头的刘海粟美术馆,海派文化艺术街区正展露新颜。利用刘海粟美术馆藏品丰富、展览水准高的特点,长宁区正不断支持其重要场馆发挥在美术领域的引领作用,并将“艺粟工坊”作为活动内容输出,配送到商场、社区和园区。
依托全区12家活跃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长宁充分调动知名创意办公园区品牌德必、弘基、幸福里等企业效应,集聚了一批时尚创意活动,包括弘基园区愚园路艺术生活季、德必国际社群节,创邑源锦辉可当代锦辉城市演艺孵化中心、映巷创意产业园区(上影特艺影视后期制作、上戏舞台定妆实训基地)等新兴活动品牌。
在社会活力的映衬下,长宁通过推动政府职能创新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如允许集团化时尚文化创意企业汤美费格(上海)服饰有限公司、笛克恩唯(上海)服饰有限公司(DKNY)等参与“一照多址”政策试点,为企业在上海乃至中国扩大市场赢得先机。
多项功能提升,老场馆、新产业纷纷登上大舞台
位于延安西路上的上海世贸商城,一直是上海对外贸易和营商环境的一扇亮眼窗口。今年,长宁区将继续支持这座“资深”场馆的转型调整,打造一流的全球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如何聚焦大时尚产业、实现世贸商城作为时尚贸易产业平台升级版的提升?已经连续三年在世贸商城举办的“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是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