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赫克托·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善于应用新形式、新材料和新技术,体现了其突破传统的渴望和勇气;吉马德强调摒弃传统的建筑样式,赋予现代建筑以新的形式,提倡朴实自然的装饰风格;巴黎地铁口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标志,也是吉马德个人风格的集大成者;在家具设计上,吉马德欣赏可塑性的家具形象,他利用新工艺塑造了至今闻名于世的梨木咖啡茶几;吉马德是提倡“总体艺术”的先驱之一,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他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
关键词:赫克托·吉马德;新艺术运动;总体艺术;地铁风格;可塑性
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领军人物,赫克托·吉马德主张拒绝传统样式,但并非一味地直接模仿自然的表象和动植物造型,而是穿透表象以意象的线条来勾勒自然的内在特征,将线的组合和变化方式发挥到极致。[3]
图1赫克托·吉马德
赫克托·吉马德(HectorGuimard,1867~1942)(图1)出生于法国里昂,1882年(15岁)吉马德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écolenationalesupérieuredesartsdécoratifs),在那里他结识了维欧勒·勒·杜克注3(EugèneEmmanuelViollet-le-Duc,1814~1897),了解了杜克的理论,这些理性主义思想为他日后的新艺术风格提供了依据。在1885年(18岁)他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écoleNationaledesBeaux-Arts)深造,期间他获得了一份建筑师的工作,因而在没有获取文凭的情况下离开了学校。[4]1888年(21岁)他获得了人生中第一项设计任务——海王星大饭店(GrandNeptuneRestaurant)的室内设计,在设计中吉马德采用大量的木材作为室内主要的装饰材料并以灵动柔美的曲线作为主要的装饰风格。1891年(24岁),吉马德在巴黎装饰艺术学院(écoledesArtsDécoratifs)担任绘图助理教授,并在该学院工作了十年之久。
赫克托·吉马德不仅是伟大的建筑设计师,还是非常卓越的家具设计师与装饰艺术家,他被公认为是法国在20世纪新艺术运动中最杰出的代表。吉马德坚信优秀的设计源于对自然的探索与理解,他曾写道:“自然这部伟大的巨著是我们灵感的唯一源泉,而我们要在其中寻找出根本原则,限定它的内容,并按照人们的需求精心地运用它”。[5]通过取法于自然,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吉马德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当巴黎地铁入口落成之后,人们又称之为“地铁风格”,并一度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名词。
图2贝朗谢公寓(1898)
巴黎拉封丹街14号贝朗谢公寓(CastelBéranger,14RueLaFontaine,图2)是巴黎第一个以新艺术运动风格建造的住宅公寓,也是对法国新艺术运动的最佳诠释。原本,吉马德是为一个名为安妮·伊丽莎白·福尼尔(AnneElisabethFournier)的寡妇设计了一个传统风格的公寓住宅项目。但当他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参观学习完维克多·霍塔的塔赛勒饭店(TasselHotel,1892~1893)回来后,他决定重新设计该项目,让其拥有新的建筑形式与结构。当建筑完成后,吉马德没有忘记霍塔的帮助,吉马德在建筑的外墙上题到:“杰出大师和朋友,维克多·霍塔,一名仰慕者的深情致敬。”[6]
图3贝朗谢公寓的非对称大铁门
在20世纪初,30岁出头的吉马德年轻气盛,与墨守成规的学院派决裂,并凭着贝朗谢公寓一举成名,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他找到了自己的设计方向。建筑的外观材料开始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材质和结构不再隐藏,而是恣意暴露在外。设计这座公寓时,他所用的材质和构思都很特别,包括陶土、红砖、白色大理石以及青绿色铁栏杆等,而且许多细节上受到新哥特主义神秘风格的影响,使用了很多诸如鬼神头像等古怪的装饰,正因如此贝朗榭公寓也被称为“魔鬼之家”。1898年(31岁),贝朗谢公寓外墙还被巴黎市授予“最美外墙”奖。它的非对称大铁门(图3)极具特色,它由红铜金属装饰,金属勾勒的轮廓与镂空的图案穿过用绿色釉面砂岩装饰入门走廊(图4)一直延伸至建筑的内部装饰,预示着一个颇为神秘的内部世界,是典型的新艺术风格。
图4贝朗谢公寓的入门走廊
在巴黎布兰查广场(SquareduDocteurBlanche),吉马德的亨利海涅街公寓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拉罗什别墅(VillaLaRoche)仅有几步之遥,拥有装饰外墙和弓形窗的亨利海涅街公寓与洁白平整外观的拉罗什别墅,让人明显感受到新艺术运动与现代派建筑的差别与联系,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从传统建筑形式过渡到现代主义建筑的过程。正如后世对新艺术运动的评价中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新艺术运动被看作是二十世纪所有取代西方传统建筑的新形式的源泉;另一方面,新艺术运动被认为是僵化在铸铁和石头中的被错置的理想主义的象征。而吉马德对当时建筑装饰的看法是对于正在兴起的机器时代的艺术持迟疑态度,1925年他曾经说:“今天的无装饰风尚符合了这样一种思想状态:我们从此不再相信神秘。”正是因为如此,吉马德的建筑外表褪去了繁冗华丽的外衣和沉重的枷锁,没有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恣意与奢华,回归到最初的简约与朴实。
巴黎地铁口(图4)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巅峰之作,至今还在伴随着巴黎人民的日常生活。当时巴黎地铁的建设是为了迎接1900年(33岁)巴黎世博会,对于巴黎决策者来说创造有美感和艺术效果的地铁入口是这场国际竞赛的政治筹码。在第一轮竞选中学院派一致否决了吉马德设计的方案,扬言要阻止金属和玻璃杂交的怪物赤裸裸地站在巴黎的街头。在最后关头,巴黎市议长力排众议,让巴黎民众一起来投票选择,这位年轻的建筑师才得以奇迹般地逆袭。
图5巴黎地铁口
吉马德还为巴黎地铁专门设计了同样是“地铁风格”的字体(图5)。字体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有机形态化”——所有笔画都是用自然界植物形态的曲线形式构成,而几乎不用几何水平、垂直线与圆弧线,为了与金属立体构筑物的“铸铁”外观相协调,字体的颜色也采用了铸铁的颜色达到互为印衬、融为一体的视觉效果。吉马德在字体风格与环境统一、平面与立体配套的整体处理上是设计得非常成功的。
新艺术运动中的家具设计无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新艺术理念与制作实践中也体现得淋漓精致。吉马德设计了大量新艺术风格的家具,它们造型独特,且强调单个作品的独特性,以自然主义的装饰风格为主,充满了大量相互缠绕的植物花卉图案。这使得他的作品难以批量生产,而且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他不得不亲力亲为,进行细节装饰的处理,因而他的设计也被视为可塑性的雕塑艺术品。
图6“地铁风格”的字体
在吉马德的设计之中非常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主张家具设计不仅仅要让家具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而且还要通过对材料的精心筹划与处理使其赋予更多的艺术美感,让它看上去是一件完美的类似雕塑的艺术品。在材料的选择上,吉马德没有选择新型材料(如铸铁),而是继续选用传统的木材。与此同时,他通过崭新的设计语言与技术手法,为传统的木材赋予更多的可塑性与变幻性。1908年吉马德设计的梨木咖啡茶几(图6)无疑是其经典作品之一。咖啡几呈三脚支撑结构,支撑腿细长且赋有律动感,显得轻巧雅致、韵动柔美;同时造型呈轴对称的几何布局,形成了三个三角结构,又让其显得稳重华丽、坚固耐用,凸显出一种艺术美感与实用功能的碰撞与融合。顶部则结合雕刻的手法,雕刻出两枝抽象的花朵,点缀其上。整个作品运用圆滑温润的曲线条营造了柔和惬意的氛围,并且使用诸多流畅灵动的浮雕花纹创造出了可塑的生命载体。不仅如此,吉马德创造性地在咖啡几台板下面设计了一个隐藏式的抽拉置物台面,使其作品又充满了现代设计感与实用感。
图7梨木咖啡几(1908)
吉马德通过取法于自然,强调作品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的和谐统一,他的设计风格自成一派,形成了“吉马德风格”。为巴黎留下了一处处浪漫的建筑,为世界留下了融实用性、美观性、艺术性于一身巴黎地铁口。这样的经典将会被永久的保存下去,并影响着后人。
注释注1: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的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注2:象征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注3:维欧勒·勒·杜克(EugèneEmmanuelViollet-le-Duc,1814~1897),生于巴黎,逝于瑞士洛桑,法国建筑师与理论家、画家,法国哥特复兴建筑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曾经一度启发了现代建筑,最有名的成就为修护中世纪建筑。注4:总体艺术(totalworkofart),德国作曲家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RichardWagner)在1849年首次使用这个术语,后逐渐被用于建筑领域。该理念的支持者认为建筑师负责设计并监督建筑内饰、家具、外观和室外景观物的整体性。
作者:张以达吴卫(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412007)作者简介1、张以达(1993~),男,湖南湘潭人,2015年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现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河西校区学生宿舍25栋209室,412007。TEL:13574057273.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湖南省包装设计艺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AStudyoftheNewArtofFranceRepresentingHectorGuimard’s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