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度审计报告中的研发费用VS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的研发费用,金额不一致?
2、高新技术企业评审过程中的研发费用VS符合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金额不一致?
3、为什么不同口径的研发费用差别会这么大呢?如何理解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又该如何调整?
今天让我们来针对以上三个问题聊一聊。
(一)研发费用的归集口径分类
一是会计核算口径,依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
三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规定口径,依据财税〔2015〕119号文件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财税〔2018〕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8号等文件。
(二)三种不同的归集口径不同费用项目对比
1、人员人工费用归集口径
2、直接投入费用归集口径比较
3、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归集口径比较
4、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归集口径比较
5、设计试验费用归集口径比较
备注:
(三)三个研发费用归集口径差异原因
三个研发费用归集口径相比较,存在一定差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会计口径的研发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核算研发活动支出,而企业研发活动是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判断的,除该项活动应属于研发活动外,并无过多限制条件。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口径的研发费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科技实力是否达到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因此对人员费用、其他费用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四)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及附件要求
1、人员人工费用
(1)每年研发人员人数须占总职工人数10%以上;
(3)研发人员须尽量满足入职缴纳社保或个税183天以上;
(4)凭证后附件含工资明细表(包括工资、社保、公积金等明细,可与其他部门在一张明细表列支,标注部门名称即可);
(5)研发人员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加班餐费、补充养老保险等均不计入;
(1)对于已入库材料:研发材料领用明细表、材料领用单(最好由研发人员领用签字、有项目名称);
(2)对于未入库直接领用由研发人员申请采购时,由研发人员填写请购单(凭证后附发票、请购单有研发人员签字和相应购买明细);
(4)研发活动的固定资产租赁费:凭证后附合同复印件、发票、研发人员领用签字、固定资产照片;一般为房租(以研发部门面积占比、人员占比均可),物管费不包括。
(5)其他检测及维修费:后附合同复印件、发票、研发人员签字报销。
选取部分研发用机器设备进行研发费用的归集,后附该资产折旧明细表。(以比例进行分摊也可,但是分摊比例要合理,如:工时、功率)分配表上有审核签字、按月分摊;
(1)重点在于研究开发活动过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后附无形资产摊销计算表。
(2)土地使用权、用友软件不算。
(1)关于差旅费、通讯费、培训费等费用应归集属于研发人员部分的金额,报销单上注明研发部门研发人员;
(2)其余专利申请费、代理费等需附上合同复印件(如有)、发票等凭据;
(3)办公费、业务招待费、运费、车辆使用费、审计费、环境保护费等均不计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