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流弊关于“在祭台台面上放置鲜花”答读者问

2017年1月26日,读者“迷航”留言,询问关于“是这样的,最近教区在祝圣教堂,祭台和读经台放了一些花,这样是否符合教会规定?”以下是本公众号的答复:

大陆教会在隆重的庆典时,为突出礼仪的华丽与教堂的美感,乐于在堂内(尤其是圣所内)使用装饰物进行装扮,常见的装饰物便是鲜花;在历史悠久的教堂中,若堂内有多个祭台,通常这些祭台上的装饰物都是同步的,但着重突出正祭台的华丽程度远高于侧祭台;

但关于在何处摆放装饰物,及应布置哪些礼仪物品更符合礼仪的严肃和规范,未引起各地教区的注意,或他们根据“本地化的庆祝习惯”进行了个性化的,明显脱离梵二文献要求的“礼仪创新”(梵二精神),违背了教会的明文要求,显露出明显的流弊问题,为教友带来严重的误导;

北京教区西什库教堂的新礼祭台台面,常年在弥撒时摆放花瓶;开弥撒时虽然已经不再使用拉丁祭台(固定祭台),但老祭台仍遵守教会的先前规则,装饰物摆放在山台上(不占用祭台台面)。这是很矛盾的做法,就好似教会的行事方式是相反的,“一个教会却有两个相反的规则”。

一、祭台上摆放装饰物宜遵守相应规则

【117.祭台上至少要铺一层白色的祭台布(tobalea)。在弥撒中,祭台上或祭台旁,至少要放两支点燃的蜡烛,但也可放四支或六支,尤其在主日或法定节日;若教区主教献祭,则可点燃七支蜡烛。同样,祭台上或祭台旁要有十字架,十字架上要有「被钉的基督像」。蜡烛及有「被钉基督像」的十字架,亦可在进堂游行时带进来。有别于其它《读经集》的《福音书》(Evangeliarium),若不在进堂游行时恭捧进来,则可放于祭台上。】

在使用的祭台台面上,放置鲜花或假花,祭台的布置过于强调美观,而忽略历来的方式;更有让人咋舌的情况是,有司铎将奉献的礼品直接放置在祭台台面上;针对以上两个问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如此写道:

【73.在感恩(圣祭)礼仪开始,把即将成为基督圣体圣血的礼品送上祭台。首先,准备祭台。这祭台是主的餐桌,是整个感恩礼仪的中心[70]。将圣体布(corporale九折布)、圣爵布(purificatorium)、弥撒经书(Missale)及圣爵放置在祭台上(除非圣爵是在祭器桌abacus上准备)。然后送上礼品:最好由信友献上饼和酒,并由主祭或执事于适宜的位置接受,然后送到祭台上。虽然信友不再像往昔一样,献上自己为庆典带来的饼酒,但这呈献礼品的仪式,仍具有同样意义和精神价值。此刻也可以接受或收集信友为济贫,或为教会所带来的献仪和其它礼物;但不可将它们放在祭台上,而应置于其它适宜的地方。】

关于祭台装饰的意见如下:

【305.祭台的装饰,应朴实有节。将临期间,以花卉装饰祭台时要有节制,一方面要表达这时期的特色,但又不可提前尽情地展现圣诞节的喜庆(Plenalaetitia)。四旬期间,禁止以花卉装饰祭台;但「喜乐主日」(四旬期第四主日)、庆日及节日例外。花卉装饰常应适可而止,最好置于祭台四周,而非放在祭台的桌面上。】

对于以上条文进行总结归纳,可看得更加清晰:

(1)送上礼品的人以平信徒最为妥当;

(2)主祭或执事在适宜的位置接纳礼品并拿到祭台,而不是信友直接送到祭台前(信众不可以进入圣所);

(3)不能将献仪或礼物放置在祭台台面上;

(4)祭台的花卉装饰,在将临期与四旬期(喜乐主日除外)不能使用;

(5)花卉装饰应放在祭台四周(而不是祭台台面之上);

一张照片的三个问题:1、祭台上摆放装饰物。2、开弥撒时没有撤掉祭台罩布,而是在罩布上直接铺祭台布,这项举动很难有依据。3、祭台台边的假花装饰有损审美;

二、祭台台面放置装饰物违背百年来的规则

在传承中进行礼仪改革,是梵二会议对礼仪改革的根本原则;梵二文献涉及改革的章节,通常先叙述曾经教会在历史中的要求,再论及现今的改革方向和表现形式。这与“梵二精神者”的盲目且无约束的自我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初的祭台极为简单、无任何装饰,但因祭台的象征意义和在祭台上所举行的感恩祭具有无限的价值,而促使信友以贵重的建材和饰品来建筑祭台。公元11世纪,天主教的拉丁祭台开始具有多种不同的风格和尺寸,它与教堂的整体建筑风格相吻合。在此时期,大幅的圣像开始与祭台和墙体相连接。公元16世纪,在祭台的背部出现了有呈阶梯状的区域,称之为“祭台后牌”或“山台”;在正祭台的造型中,山台的样式通常是三层阶梯状,但若祭台较小,它也可能只是单层的,但山台永远高出祭台台面。从16世纪开始,固定祭台的装饰物,开始大范围的放置在山台上。而后圣体柜也被保存在山台上,或与山台融为一体,并在圣体柜上放置十字苦像。此种情况在欧洲很多古老的新教教堂中也可看到。但我们没有任何先例用来验证“祭台台面上可以放置除礼仪用品以外的装饰物”的话题;

尽管有很多地区在使用这样的规则,或不能称其为“流弊”,但它是容易引起视觉上的混乱,且很不相称于礼仪的布置方式;

这项建议是无害的:

若新礼祭台没有适合存放装饰物的区域(即便是四周),便不放置装饰物。至少不放置装饰物有据可循,而在祭台台面放置装饰物,则没有教会明文的支持和许可,从此角度看,没有比有更好;

特殊形式弥撒,装饰物未占用使用时的祭台台面。

装饰物未占用使用时的祭台台面。

即便装饰物再多,也未占用使用中的祭台台面;

单独的例子:美洲地区的某教堂,可看到在圣体降福时,将装饰物放置在拉丁祭台台面上。看似这与传统方式不符。但照片却表达的很清楚,拉丁祭台没有覆盖祭台布,是为表明该祭台已经不再用于举祭(或至少此时此刻不用于举祭),这些装饰物也没有放置在新礼祭台上,用于突出圣体的尊贵;

THE END
1.天主教礼仪以前,祭台上不供彩花,礼仪中不奏音乐;现在稍有 改变。新订《主教行礼规则》第 236 号称:“将临期中风琴或其它乐器均可用,祭台上亦可用花装饰,要符合本时期的特点,但应避免超过圣诞节圆满的喜 乐。” 礼仪日历关于弥撒中用乐器仍加以限制:为支持歌唱时才可用,独奏则禁止。这说明, 将临期虽是一个充满喜乐的https://doc.mbalib.com/view/3a9c19f0c66b46d601971aa0748e4cba.html
2.道明的共享空间CulmenetFons这与教会官方文件的说法也是一致的:圣诞期从圣诞节第一晚祷开始 直到主显节或一月六日后的主日止。常年期从一月六日主日后的星期一开始直到圣灰瞻礼前的星期二为止;又从圣神降临节后的星期一开始到将临期第一主日前的第一晚祷为止。(教会礼仪年及年历总论33,44)。 Comments (2) ? https://dominiczyf.wordpress.com/
3.《礼仪》宪章(SC)天主教温州教区,天主教,温州天主教,天主教报刊四、在隆重庆节的前夕、在将临期和四旬期的若干平日、在主日及庆节,尤其 在没有司铎的地方,应提倡地区或民族,尤其是在传教区,留下合法的差异与适应的余地。这在装饰礼节与制订 礼规时,更好也注意到一祭台,实在是教会的主要表现(三五)。 42 因为主教在他的教会内,无法随时随地管理全部羊群,必然的要http://www.tzjwzjq.com/wenxian.aspx?MID=22
4.信友弥撒经文唱奉献咏,如不咏唱,无须诵念。【18】 辅礼人员预备祭台上各应用物品。信众呈献饼酒或其他献仪。供奉祭饼【19】 如不咏唱奉献咏,主祭可高声朗诵下列经文。主祭:上主,万有的天主,您赐给我们食粮,我们赞美您;我们将大地和人力的产物,呈献给您,使成为我们的生命之粮。 信众:愿天主永受赞美。https://www.eie.polyu.edu.hk/~hhachan/catholic/mass/prayer-mass.htm
5.天主教从圣枝主日开始到复活主日的一周称为圣周:圣周四举行祝圣圣油弥撒和纪念耶稣建立圣体圣事(主的晚餐);圣周五是耶稣受难日,传统上会将教堂的大部分装饰撤去,教友会抬着十字架公拜苦路,纪念耶稣受难的经历;圣周六是复活节前夕,纪念耶稣在墓中复活的前夕,会举行守夜礼,并为慕道者举行入门圣事,接纳他们进入教会,寓意https://vibaike.com/428065/
6.将临期必做的三件事信德文化学会就如祭台旁边摆放的将临圈一样,新的礼仪年周而复始的循环着又开始了!对于我们信仰基督的人而言,将临期意味着,基督就要来临,圣诞节即在眼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步入了将临期,打算如何善度每一天呢? 首先,用心准备。心灵的准备极其重要。进入将临期,我们必须有意识、有计划、有打算,怀着感恩的心,https://www.chinacatholic.org/News/show/id/26899.html
7.主教礼弥撒礼仪程序.doc(将临期、四旬期不念) (见专用经文) (主教戴高礼冠) 主日弥撒中的读经通常包括四篇圣经,分别选自旧约、圣咏、书信及福音。司仪员总结当日读经的意义后,宣读读经一、答唱咏及读经二时,全体坐下留心聆听及回应天主圣言。在较隆重的礼仪时,适宜由辅祭引领读经员到读经台宣读圣经,辅祭宜站在读经台旁,当宣读完https://www.taodocs.com/p-104767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