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到阳春三月,梨花迎春初绽,梨花的颜色并不如紫罗兰般娇艳,却是人间最纯净的色彩。一簇簇雪白的梨花迎风而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粉的清香,不计其数的翩翩彩蝶随风飞舞,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日,甘洛县团结乡瓦姑录村,4000余亩梨花递次竞相绽放,十分惹眼。美丽的春潮花讯,吸引了成都、石棉、汉源以及甘洛本县等地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们纷纷前来观赏、拍摄。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瓦姑录村梨李芬芳产业园区核心区位于甘洛县团结乡瓦姑录村,距县城18公里。2021年12月成功创建3A景区,属于甘洛县首家A级景区。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景区以赏花、采摘、农事体验、亲子游乐、康养为一体,在全区内打造了不同景观景点,包括设施农业区、梨资源展示区、采摘区、,有乡村公园、亲子乐园(在建)、主题公园、垂钓区、人均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振兴学院(在建)、观景平台等,区域内主干道及游览步道形成环线。园区围绕农旅融合发展思路,以梨种植为产业核心,并开展乡村味道(特色餐饮)、周末亲子(亲子游乐)、山地运动(跑步、自行车)三大休闲经营业态。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了甘洛县城,沿着西南方向甘石路到田坝镇小河口岔路口左拐2公里处,便到了瓦姑路梨李芬芳游客集散接待中心;也可以沿着国道245越西方向到双河桥岔路右拐,行驶至3公里到玛麻村村委会分路处再右拐前往丛林方向2公里也可以达游客集散接待中心,交通便利,四通八达。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几条通道的道路两旁交替盛开的樱花和观赏桃花很快就能找到瓦姑录村,成片的梨林映入眼帘,美不胜收。在瓦姑录村,一树树梨花形态优美,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清纯,把山头染成一片雪白,形成一片“梨园花海”。走进梨林,一朵朵俏丽的梨花开在枝头,在明媚的春光下,格外耀眼。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游客徜徉在梨花的海洋中,只见在虬曲的梨树枝条上,洁白的梨花静静地开放着。有的低垂着脸颊,羞涩地藏起盛开的花朵;有的挺直了花枝直对着你,骄傲地冲着你微笑;有的却像调皮的孩子,躲在新长出的嫩芽后面,偷窥着你,满眼的梨花让人陶醉。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村支部书记张德弟介绍,目前全村共种植梨树2600亩,(其中老品种冬梨树1000亩,新种植梨树1600亩,包含高标准区种植360亩翠冠梨树,),新种植1700亩新梨7号、苏翠1号、翠玉、秋月等新品种。配套建设400平方米梨膏加工厂,建成游客接待大楼750平方米,冻库4000立方,主要用于水果临时转运、存放、包装。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悉,景区以团结乡瓦姑录村当地众多的老梨树与数千亩优良新品种梨树为基础,与田坝镇兰池村的千亩脆红李遥相呼应,每年从三月至五月都可以观赏梨李花开。瓦姑录村种植有多种优质梨树品种,花期长达3个多月,每年三至五月梨花盛开时,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短短数月鲜梨成熟,届时到瓦姑录村采摘游,也是不少人消夏首选计划,景区既是当地旅游、餐饮、住宿和游玩地,又成了当地居民平日健身散步聚集地。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三月开始,这里的梨花陆续进入盛开期。由于瓦姑录村梨林种植面积广,远远望去就像一大片茫茫雪域。这片软软糯糯的白色也开启了瓦姑村加速发展的“春天”。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瓦姑录村依托农户种植梨树资源,结合国家3A级景区建设,摸准乡村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路子,整合集体和村民资源,建成主题公园、梨花驿站、观光步道、观景平台、游客集散接待中心、旅游特色水果交易区等服务设施、亲子游乐、人均环境提升项目建设等,逐步形成了集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农旅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川产业振兴集团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张豪熹介绍:我们按照“规范标准、分类经营、统一管理、集中营销”的运营模式,注册成立了甘洛县团结乡瓦姑录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与农户建立合作共享机制。依法将资源性和经营性资产经营权采取承包、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进行经营。村民则以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土地、房屋等入股村集体经济经营项目。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春天梨李芬芳,夏天森林葱茏,秋天鲜果飘香,冬天温暖阳光。让我们相约甘洛,共赏一场“农旅康养”之花,开启一段“春花烂漫”之旅。PMv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