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紧张,服化道精美考究,让人大呼是国产良心之作。
而其中的一幕,让乾隆皇帝在两百多年后登上了微博热搜
乾隆和恩爱的富察氏皇后收到高贵妃献上的《快雪时晴帖》,看到上面已经被一位藏家题字“山阴张侯”,随即吐槽可惜了画,四个字把意境都破坏了。
这下子所有观众都不干了:你有资格说人家吗?!
“盖章狂魔”、“弹幕始祖”、“弘历拔罐”、“爱新觉罗牛皮癣”……隐忍了两百多年的槽,在2018年的今天,终于一吐为快。
盖了朕的章,可就是朕的宝贝了
乾隆皇帝到底干了什么,会让大家如此群情激愤?到底是人性的缺失?还是道德的沦丧?
就拿《快雪时晴帖》来说:
《快雪时晴帖》局部
据不完全统计,《快雪时晴帖》上共有220枚印章,而乾隆自己盖了172枚……最夸张的就是题写帖中这个大大的“神”字。
王羲之亲笔写的,能不神?
我们不知道吗?
拜托藏在心里好吗?
理性追星OK?
别的名画名帖也没有逃出乾隆的“魔章”,下面是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中秋帖》
《中秋帖》局部
《中秋帖》全文三行,共22个字,乾隆盖了80多个章……
另外乾隆还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最强迷弟,赵孟頫叫得上来名字的画,基本都被他盖了一个遍。
赵孟頫《人骑图》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红衣西域僧图》
其他的名画还有什么《五牛图》《上阳台帖》《富春山居图》(幸亏是赝品)全部盖章,无一幸免。
画家赵孟頫
“盖章狂魔”养成记
盖章一开始只是为了将书画分类,不过后来暴走了
书画多了,虽然皇宫房间多放的下,但总需要整理的。于是第一次规模浩大的书画目录整理作业正式在乾隆的宫廷展开。
整理主要分成两个品项进行,分别是《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前者是宫内收藏的佛、道性质的宗教画,后者则是清代历代皇帝的墨宝以及历代名人书画。几千件的作品的分类和编纂,最能一目了然的方式就是盖分类印章。
一般来说,纳入编目的作品基本都要盖以下三种印章:
收藏年代印章:"乾隆御览之宝"
所属项目印章:"秘殿珠林"或"石渠宝笈"
收藏位置印章:养心殿等等。
另外,书画还会依照美术风格和珍贵程度,分成"上品"或"次品",颇有今日电商选品的风格。
纳入"上品"的作品,为了显示他的不凡身价,在上述三种印章之外,还会再加盖三种印章:"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总共六种,而次等品就不会有这种待遇,只会有三种印章。
唐怀素的〈论书帖卷〉上盖有乾隆五玺:从右至左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再加上「养心殿鉴藏宝」,共六玺,看的出来是上品,辽宁博物馆藏
如何?以后只要展开书画,这幅书画的美术价值、收藏年代、收藏位置以及分类都一目了然,看完后要归位也可以马上找到位置,算是很科学的方式了。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系统化的编目需求的话,基本上盖章是不会构成弹幕的,但乾隆皇帝后来还是暴走了。
这其实跟乾隆的个性有关,前面已经说过乾隆是个对传统书画热情(zilian)的君主,他的热情燃烧到自己的诗集。
当初宫内编辑印刷皇帝的御诗时候,采取一个前所未有的体例,那就是把皇帝的大头画像,直接印在书一翻开的扉页之上,活脱脱就是现代偶像签名书的态势。
乾隆御制诗集,连诗集都要印上自己照片的人,也难怪会把印章视作分身,无限增值下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偏偏他又很长寿,活到八十几岁。
年老的乾隆已无年轻时骑马纵横的威力,后来更让位给嘉庆帝,自封自己为太上皇。此时他卸去了政务负担,人生的消遣大概就只有展玩书画了。
于是七十岁大寿新刻的"古稀天子之宝",(引用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涵义,用来炫耀他七十岁的长寿生命),活到八十岁以后的"八征耄念之宝"等印章又纷纷出现,如洪水一样在画面上肆虐。
(东晋)王珣,《伯远帖》上的「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征耄念之宝」,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另根据《乾隆宝薮》记载,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就有500多个……
朕有特殊的盖章技巧
1.死了都要盖
乾隆皇帝到底有多爱盖章呢?据说他在去世前,最后做的一件事情是,打开《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子明卷)的边上题"以后打开也不能盖了,好伤心"(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是的,即使他要驾崩了,他最遗憾的还是不能盖章,这究竟是怎么样的执念……
富春山居图边缘的"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
2.出去玩也不忘记盖
受害者《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但是,有部作品例外,就是《富春山居图》,乾隆一辈子没去过富春江,但是他真的太爱富春山居图了,连下江南都不放过它,每次出门都要展开,打开就要盖章,不然写诗。
他自己在富春山居图上写:"我实在太爱这幅图了,它充分引起我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作诗欲望,所以我越做越长,连沈德潜都叫来一起。"(然爱其溪壑天成,动我吟兴,乃有长言,亦命德潜和之。)
不过幸好,最近的研究显示,乾隆盖章的这幅是仿品。
3.养生也要盖
受害者《快雪时晴图》
《快雪时晴帖》中间那个大大的"神"经病字,已经引起广大的吐槽了,更别提被乾隆硬是搞成大长篇的内容。
这么受到皇帝青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快雪令人想起瑞雪,而瑞雪往往寓意着皇帝善政的印象,所以皇帝碰到下雪就会想去把玩一下快雪时晴帖,顺便自己为自己歌功颂德一番。
乾隆皇帝本人也证明:玩赏文物(gaizhang)的确是他消除压力的方法。他很喜欢明朝养生家高濂的《遵生八笺》,这部书所讲的"养生之道",除了基本的饮食与运动之外,连"古物鉴赏"都是延寿秘方。
看到乾隆的长寿,应该真的有用了,只是可怜那些文物瑟瑟发抖了。
男孩子盖点章怎么了?
跟着乾隆盖章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乾隆和富察皇后的爱情。
其实这样看来,乾隆皇帝的内心除了每天要担心家国天下之外,还要忍受心中所爱之人的离世的悲痛。除了这些心爱的字画,满朝文武,谁又能真的懂他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在位期间仍然还是做到了平定准噶尔、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