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论文(设计)
题目
论纪录片解说声音的运用
学生姓名
郑怀健
学号
201103010397
所在院系
广播影视系
专业(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目录
关键词:纪录片;解说;声音;同期声;运用
前言
一、纪录片中声音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纪录片中声音的重要性
现在纪录片的人声大多采用同期声,同期声是纪录片在声音方面体现真实性的最重要的元素,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运用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和主持人的现场解说同期声能够很好地表现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话说长城》中主持人沿着长城边采访边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真实地为人们介绍了长城脚下各地的生产、生活情景和长城的过去与现在。
1.在纪录片中声音表现真实性和地域性
目前的纪录片的人声多以采纳同期声,在纪录片中的同期声在声音能充分的展示出真实效果。最能触动观众的内心,通过主持人的现场采访与同期声的现场采访两面的结合起来,更会使纪录片锦上添花。例如《话说长城》在片中的主持人身临长城边采访长城当地的风土人情,使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长城脚下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和长城悠久的历史等。同期声能在实地实时现场录制,能及时的控制现场和变化,抓住现场采访对象的对话、语气以及动向,大大增加了现实性和地域性。
2.用人声表现时代背景
(二)纪录片中解说声音的特点
1.非独特性
纪录片解说具有与图片、文字和其它元素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我国纪录片的共同性就是从独立的篇幅形成特定完整的纪录片解说,然而,当中国的纪录片,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超前的思维,却忽视了纪录片和电视等媒体的艺术本质特征。
2.故事性叙述
在整部纪录片中,一些小故事往往会成为整部片子的主线,引出重要人物或历史事件,使观众增加观看欲望。解说所具备很高的概括性,从而进行背景延伸等细腻描述。假设我们用讲故事这种解说方式来解说,合理把握故事的特性、注重情节推动,将悬念巧妙设置,就能紧紧的扣住观众的心弦,引发观众的求知欲望。比如在纪录片《国宝档案》中,有一期说的是“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纪录片以张骞在外漂泊十二年之久后回到长安,回来之后不顾劳顿马上向汉武帝禀报了一份秘密的情报作为故事的开始,先引入了悬念。然后又接着这个秘密情报展开叙述,原来在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接着又叙述了张骞在出使西域时的所见所闻,整个纪录片以张骞经历的一些小故事作为主线,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一步步揭开了这条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这样的手法总可以让观众产生好奇的心里,这些小故事之间又环环相扣,不断引出主题,推动着解说者不断地展开叙述。
3.设置悬念
纵观上述,悬念能引发观众期盼的心理活动。片中的悬念可以文字、画面、声音等元素共同构成,其中,在纪录片中设置悬念,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使观众对片中的人物的境遇、推动情节发展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收看纪录片的过程中,以达到饱满的状态和欣赏效果。比如在纪实节目《档案》中有一期说的是太平轮沉没之谜。解说者先是讲述了在浙江舟山群岛海域有一个叫白吉山的小岛,在大年三十的一天晚上有几个渔民准备收网回家快靠岸的时候,伴随着潮水,有一大批的东西涌了过来。有珠宝首饰,古玩字画以及金圆券等等。用渔民打渔回家无意中捡到宝贝作为悬念,从而拉开了太平洋沉没之谜的解说序幕。
4.渲染情感与意境
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记录真实,与新闻讲究事物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可是,纪录片还有一点与新闻的本质不同那就是艺术性,可以利用一切的视觉元素来为片子服务,可以借助文学、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在纪录片中,绝大部分以故事叙述的方式来组织整部片子。其中含有故事情节、冲突、细节、情景、情感等意境描述。这些效果通过解说与画面、音乐等元素结合来体现出来。例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者就很善于把握画面、意境与声音之间的结合。从扑捉美味,制作美味以及享受美味等一系列画面中结合意境去解说,跟随美味的每一个过程去运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方式,从而达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的融合。不仅体现了食物的美味,也体现出了人文情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二、纪录片中的声音的分类
(一)纪录片中的人物声
人物声音在纪录片中多以对白、旁白为主。在录制纪录片期间,用采访这种特有的同期声对白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更加直白的了解被采访者的观点和评价。用采访的方式比原声配音的旁白更显自然、突出主题、更贴近观众心理需求。后期制作中的配音要紧紧切合画面。在配音过程中,在特殊的环境氛围中,站在不同的角度,尝试以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解说或者不同的人称,采用这种方式处理纪录片的解说,会使其表现力更加生动形象,更会达到一种还原再现的效果。例如在纪录片《中华之剑》中,解说者深入到吸毒人群的生活当中,从吸毒者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以及犯毒瘾时的痛苦来展现吸毒对人们的危害,通过对画面的形象表达,它能够更形象生动的向观众说明吸毒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另外,在片中也采用了同期声的方式直接采访了吸毒者和其家属,通过吸毒者和家属切身的感受以及描述更能够感染观众,从而也就深化了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二)纪录片中的音乐
在纪录片中恰当的运用音乐能起来锦上添花的的效果,对于音乐的把握及其重要。在现场录制的片子,音乐就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恰当好处的为故事增加真实感。例如在《毛泽东》这类纪录片中运用音乐以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拍摄地点到了陕北当地,收录了当地最具特色的陕北民歌,充分体现出时代效果。采用《东方红》的原生态本色,从而丰富整部记录片得效果。
(三)纪录片中的效果音响
在采用音响的纪录片中多以自然音响为主,音响存在于现实生活,在诸多纪录片中采用声像音响来显示片中的真实性。从而使观众在观看记录片中带入身临其境的情景中,以呈现出事物的还原性。在纪录片中合理采用音响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整部片子的真实感和特有的含蕴。
三、纪录片声音的要求
(一)审美体验
任何一部纪录片新模式的出现,最终目的都是以别具一格的审美为标准,不断的改革和演变。纪录片制作的初期,那些富有创作精神的前辈先驱们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制作指导和培训,那些创作者们累积了诸多独特、新鲜的审美体验。以前的作品也没有纪录片制作的功利思想和精英艺术家想到成名为主流的纪录片,所以很容易通过法律的思想桎梏,在西方思想的影响,大众审美和纪录片,创造了打破旧新模板的纪录片模式。
(二)创作水平
因为纪录片的图像(电影和纪录片)在国际电影声名日隆,甚至法国FIPA这样的顶级国际电影节也开始接受这样的作品在大赛。但是纪录片电影节也面临着难以名状的尴尬。由于缺乏技术、资金、经验和粗糙和幼稚的叙事技巧造成的,真正要达到学术著作是非常困难的。缺乏面部图像的专业知识。其中许多条目都可以找到相同的非专业纪录片,故事片与视频叙事技巧和制作水准竞争。因此,非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者的学术著作的工作表明,当混合在一起,粗糙和招标,通过对比更明显,难以忍受的方式,甚至是笑声不断。纪录片的美,是不是应该更多地融入一些巧妙的影像和叙事技巧,以提高生产标准!
四、解说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一)用解说弥补、补充纪录片
(二)用解说整合画面信息、衔接内容
纪录片是由画面组合呈现出来的,如果没有解说的衔接、组合,画面则会成为一套没有主题思想、过度连接显得错综复杂的。有了解说、画面与内容的合成,能完成很好的衔接和转场。解说对整部纪录片的内容流畅、自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引导想象、加强参与
解说并没有所谓的形象,但它可以通过主持人的声音、结合画面以传达出去。采用接近、相似、对比、关系等联想思维方式,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调动观众的记忆,从而吸引观众。通过语言描述营造出的环境,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五、纪录片得发展趋势
(一)现阶段我国纪录片的发展
多年来,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创意都在不断变化创造性的方法来更新,并进入一个新的纪实手法,新的思路,新的内容,电视纪录片提供了一个新的时代的形成。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纪录片呈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趋势。
(二)现阶段我国纪录片的多元化
结语
纵观上述,以声音、音乐和人声纪录片等多方面描述了纪录片声音的设计和应用。从纪录片营造的氛围、纪录片反映的时代、地域、民族风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来阐述声音的运用。另外,导演和录音师在声音的选择上,从不同种类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出发,展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性、时代性、地域性。因此,要把握好声音的处理、主持人的情感交流以及文字的图片显示等,只有把握好这之间的关系,在合理营造气氛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展示出渲染作用,声音才能够充分显现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还要注意有效利用声音,要注意合理使用节奏,不要过度使用声艺术语言。
参考文献:
[1]刘楠.纪录片声音要素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王思薇.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岳海菁.国内电视纪录片市场化发展探析[D].南昌大学,2006.
[4]张利.浅论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作用及配音方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
[5]曹坤.浅谈不同类型纪录片对声音的运用[J].当代电视,2004.
[6]王思薇.中国独立纪录片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7]方秀莲.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创作[D].扬州大学,2010.
[8]张利.浅论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作用及配音方法[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
[9]唐淑良.纪录片创作的表现性方式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10]王莹,朱荣清.解读纪录片解说词的亚语言及特性[J].电影文学,2010.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向东和石沛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很大帮助,感谢广播影视系11级8班全体同学的关心、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