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
申报推荐评审表
教材名称:数控加工技术训练(第2版)
申报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出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行指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单位(盖章):江苏省教育厅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教材类型:纸质教材
教材种类:国家规划教材
专业(大)类代码及名称:05加工制造类
推荐序号:Z32X19(用于推荐参加国评)
一、教材基本信息
教材名称
数控加工技术训练(第2版)
适用学制
三年制
课程名称
数控加工技术训练
课程性质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代码及名称
051400数控技术应用
编写人员数
6
审核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
2019年10月
著作权所有者
白桂彩
2015年12月
申报方式
单册
内含分册数
1
(分册)册次
书号
版次
印数
发行量
ISBN978-7-5682-7794-5
第2版
第1次
2019.10
2015.12
8000
6000
教
材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获奖
时间
种类
等级
授奖
部门
2020.11
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目录
中职类
教育部
二、教材简介
1.教材简介
(1)坚持全面育人理念。教材编写组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方针,培养工匠精神。挖掘加工制造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如选取中国传统非遗的“空竹”全民健身器材作为项目任务,深受学生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爱国情怀。
(2)注重工作任务导向。教材体现了以案例和项目为载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改革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知识的积累,有效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项目融入教材。注重爱岗敬业、沟通合作等素质和能力培养以及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养成。各项目的评价评分表,不仅覆盖了项目质量完成情况,还包括了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安全文明生产、操作规范、自我评价等综合素质养成方面的要求;促进养成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推动教材与职业标准、岗位素质、工作规范的全面对接。
(3)校企共建编写团队。展现校企深度融合,其中第一主编为江苏省职教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大赛一等奖主持人,有丰富的规划教材主编经验,多次参加国内外高端培训。编者中多人来自教学、生产一线,其中唐艳是“江苏省大工匠”;严文杰是无锡市“数控技能大师”。企业大师与院校教师的配合,使教材呈现出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特色,为在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促进校企合作提供了教学保障。
(4)服务多元立体学习。教材注重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配套建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PPT、教案、习题及答案、虚拟仿真软件、微课视频等,方便学生学习、方便教师使用。通过立体化出版的方式,促进了多维学习的构建,帮助学习者展开线上线下立体式的学习活动。
2.教材设计思路与内容编排
(1)整体结构严谨、体系合理,体现适用化
一是以模块项目为载体,体现模块化、系列化。内容上由“任务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等环节组成,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知识和技能,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二是以任务为组织教学单元。每个任务都通过知识链接、练习与实践、评价评分表等步骤,引导学生明确课题目标、聚焦知识技能与拓展、强调操作注意事项。例如,任务实施中有针对性的提示,强调任务实施的要求、关键点、注意事项等,对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意义重大。
三是项目和任务的设计由简及难递进。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教材对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如数控铣削加工调整为: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平面铣削—轮廓铣削—槽铣削—刀具圆弧半径及长度补偿应用加工—复合固定循环应用加工—特殊型面加工等,选择加工任务由简到难,梯度明显。
(2)内容实用新颖、层次分明,控制难易度
一是教学内容涵盖数控加工的典型工作任务,融入生产实际、生活实例。如模块三中的子程序应用,以铣削向日葵模型为例,进行数控编程加工中各节点数值的计算和编程方法介绍,将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融入实际生产项目,体现了产教结合和学以致用。
二是根据数控加工元素的特征分配教学任务。遵循数控加工的生产规律,根据零件加工元素的特征设计教学训练。本教材以9个项目21个训练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描述”、“任务实施”、“任务拓展”等环节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与职业责任感,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情感态度培养有机结合。
三是将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融入教材内容,让学校能实施、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例如,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合理分解,各项目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实用而精炼,便于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快速体验到学习成果,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学习兴趣。
(3)呈现形式科学、注重规范,突出交互性
一是版式生动,图文并茂。考虑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教材采取生动的形式,大量使用图片、实景、表格,增强内容的直观性。例如,教材将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基本操作程序等以实景图形式呈现,避免了文字描述,便于学生掌握。
二是遵循最新国标对教材所用名称、术语进行规范。如:表面结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等一些专业术语及符号标注均以国家最新标准为准。
三是在语言表述上更符合中职学生年龄特征,行文简洁、通俗易懂,彩色印刷增强体现了教材的亲和度,为学生所乐于接受。
3.教材特色与创新
本教材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服务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教材体系。在编制中力求趣味性与习得性相统一,注重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内容上凸显“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是2013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编写的数控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编写组根据行业标准和学生成长规律,归纳课程核心知识和岗位能力要求,把握学科知识逻辑顺序、学历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校企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具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性质的教材。教材融入诸多院校多年课程改革经验,设置了大量实践性学习活动,构建开放的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渠道及将其综合应用的机会。同时,还以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让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来组织教学活动,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2)着力聚焦实践教学。本教材是以工作场景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设备实际情况,每台数控车床安排2-3人,便于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例如,教材对每个教学任务都以工艺分析、刀具选择装夹,切削用量、坐标原点选择、程序编制、加工操作、检验评价等环节建立工作过程,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进行理论学习和通用技能的训练,整个学习活动始终能够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
(3)突出生产实际案例。教材通过[任务目标]、[任务描述]、[知识链接]、[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练习与实践]、[任务拓展]等建构,把数控专业规定的教学内容融于实际生产任务模拟之中。通过任务为载体的实施,培养学生工艺分析能力、正确编写加工程序能力、加工与操作能力、产品检测能力等,最终促进学生顺利形成岗位职业核心竞争力。
4.教材实践应用及推广效果
(1)聚焦校企用户需求,赢得良好社会效益。
自2015年首次印刷以来,在全国近百所职业院校数控专业使用,仅省内就有连云港工贸高职校、无锡交通高职校、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等30多所,6000余名学生使用了本教材。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无锡富科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将其作为新员工培训教材使用,项目为主线、工作任务为驱动的编写方式,完全适用于员工岗前培训,是良好的培训速成教材,也是生产中的参考资料。教材在服务教学改革、规范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引导数控加工训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广受学校和企业欢迎,社会效益良好。
(3)引导模式方法改革,促进创新能力培养。
教材倾力促进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协同发展,引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新方法,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生产案例式的学习单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教材中的情景创设,则有利于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使之在真实训练中提高加工技能。使用本教材后,如东中专数控专业在近三年职教高考中,本科录取率达35%以上。盐城机电高职校数控专业近年来毕业生技能水平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一次签约率达96%以上。连云港工贸高职校数控专业的学生社团常年钻研创新项目,近三年连续获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4)服务数控技能培养,助力示范专业提升。
三、编写人员情况
主编
姓名
性别
女
身份证号
320705197211150049
国籍
中国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族
汉
工作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职务
处长
最后学历
大学
职称
正高级讲师
专业领域
机械工程
13812347610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教育部
2016年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人才办
2018年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教育厅
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信息化教学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厅
2014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名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要教学、行业工作经历
1995.08-1999.03连云港石油化工机械总厂技术科工作。
1999.03至今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依次担任专业教师、教研室主任、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校企合作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教科研处处长、机电一体化省示范专业负责人、江苏省机电一体化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先后承担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装配钳工、机械机构与零件等教学工作,曾获江苏省教学大赛一等奖。
服务企业,深度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拥有发明专利《一种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1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机电一体化搅拌机》等3项。兼任中国职业教育机电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中心组组员、连云港市科技咨询专家库成员、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等。
教材编写经历和主要成果
教材编写与评审工作中,致力于推动将信息化理念融入新形态教材建设:
主编《数控加工技术训练》,2015年1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版于2019年10月出版,并在2020年11月入选“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目录。
主编《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教材,编写模块二、模块三共19个任务18万字,2018年6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副主编《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负责全书编写方案、编写样张及内容选定,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参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负责编写第4章、第5章、第7章共8万字,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此外,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专家委员,负责2本教材的主审工作。
主要研究成果
潜心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果丰硕。2016年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加工制造类一等奖第一名;2018年创新成果《信息技术条件下机械专业教学设计研究》获江苏省优秀论文二等奖;2020年主持课题《虚拟现实技术下仓储管理员岗位培训系统建设》获教育部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立项。
投身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社会效益显著。2015年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革新并获专利三项;2016年撰写《变速系箱双层套环式组合密封结构有限元分析》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2017年主持完成《基于CDIO理念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获得中国职业协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本教材编写分工及主要贡献
本书由白桂彩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交通分院姜爱国担任主编,由连云港工贸分院王志慧、江苏省无锡机电分院姚晨光担任副主编,镇江分院赵光霞教授担任主审。连云港港口集团“江苏省大工匠”唐艳、锡申锡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技能大师严文杰参与教材的编写修订。
白桂彩在《数控加工技术训练》教材编写中负责确定方案、编写样章、内容选定及全书统稿,并负责模块一、模块二的部分编写。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吴海宁经理的帮助与支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猛教授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参考了许多文献。书中选取了大量典型实例,是编写组多年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结晶。
本人签名:
年月日
姜爱国
男
320201196508080018
群众
汉族
江苏省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实训中心主任
本科
副高
机械电子工程
13961834805
1999年9月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八五期间为江苏交通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1983年起从事机械类生产实训的教学活动,期间进行了内燃机,船舶机舱,管系,推进装置的管理维护维修,钳工实训,数控车和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数控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数控机床的精度调试与维护,进行现代制造的探究,多次深入无锡机床厂、一汽柴油机厂、无锡威孚等企业进行生产体验与调研。
1.主编《数控机床技能实训》2006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副主编《FANUC数控车削高级工理实一体化教程》2007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主编《数控加工技术训练》2015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
1.2007年担任总教练,我校组队参加江苏省无锡市高职组数车比赛获第一名。
2.2005年起取得了加工中心高级考评员资格。
3.在省级以上刊物《科技资讯》、《价值工程》《现代装备与制造》等杂志上独立发表专业论文6篇。
4.2013年担任无锡技能技工大赛裁判组副裁判长。
5.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3D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6.2017年担任无锡数控技能精英大赛命题组出题专家。
7.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款创新设计的“多功能路沿机”获得一等奖(龙鼎奖)
副主编
王志慧
620421197511241828
共产党员
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副主任
机械
13611551870
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
王志慧,工程硕士,1999年进入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主要从事机械类专业教学,承担过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测绘、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任务。迄今为止,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0年,一直奋斗在教学教育第一线。取得数控车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在任教期间,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参与产品改革研发。同时,热心校企合作工作,以工作室为平台,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等工作,多次参与教材编著工作。
2005年10月出版了《高职高专机械系列教材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参编,编写三章内容;
2010年9月出版了教材《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第二主编,主要是负责机械制图部分内容的编写和校对工作;
2016年2月出版了《铣削加工技术训练》,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二主编;
参与编写职业教育精品规划教材《数控技工技术训练》,2015年1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10月第二版;
参与编写高等职业机电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数控机床操作加工技术实训》、《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2018年月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自工作以来,主编、参编多本教材,业已正式出版;经常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将企业新产品、新工艺融入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
2015年10月参与连云港市统计局课题《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以连云港市机械行业为例》结题;
2015年12月参与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基于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技能培养实践研究——以机械测绘实训为例》结题;
2017年4月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学会《基于CAIO理念的五年制高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结题。
本书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工贸分院白桂彩、无锡交通分院姜爱国担任主编,由连云港工贸分院王志慧、江苏省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南分校姚晨光担任副主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分院赵光霞教授担任主审。连云港港口集团的“江苏省大工匠”唐艳、锡申锡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技能大师严文杰参与教材的编写修订。
在《数控加工技术训练》教材编写中,本人负责模块一、模块三的部分主要编写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连云港机床厂有限公司吴海宁经理的帮助与支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王猛教授的帮助与指导。同时参考了许多文献,在此向文献的编者及所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书中选取了大量典型实例,是编者多年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结晶。
姚晨光
320923198508170313
无锡机电高职校
教师
数控技术
15261550079
2014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工铜奖,获“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标兵”称号
2017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教师组铜奖,获“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标兵”称号
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综合教师组铜奖,获“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标兵”称号
本人从2008年江苏盐城技师学院毕业后在苏南企业从事模具、数控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工业产品设计能力、智能精密制造技术及解决在数控加工中出现难题的能力,通过几家企业的锻炼学习,使我对数控技术有了进一步提升,先后在无锡宏源技师学院、镇江高职校、无锡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工作学习。在教学工作中,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并且在2014年完成高级技师的技能鉴定,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加工制造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学习,2018年参加省高技能人才英国研修班,去英国考察学习。在校积极参加学校的专业教学、教科研工作,认真完成班主任工作。
热心校企合作工作,系部专业与多家企业深度择作。
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工作,学校先后部分课程获得市优秀课程、数控专业被评为省重点专业。
近几年主持、参与校级课题编写的工作。并组织指导学生参与省、市职业院校数控技能比赛。
积极参与教材编著工作,2015年参与了江苏省高职规划教材《数控加工技术训练》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4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数控铣工二等奖
2015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数控铣工三等奖
2015年第二届无锡技能精英大赛学生组数控加工中心四轴优秀奖
2015年无锡市第八届职业院校创新大赛发明创造中职组一等奖,获伯乐奖。
2016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模具教师组一等奖。
2016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数控铣工中职组三等奖,获优秀教练称号。
2017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比赛模具教师组二等奖
2017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模具中职组三等奖,获优秀指导教练称号。
2018年无锡市教育“用友无锡畅捷”创新大赛指导中职组创造发明二等奖
2018年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综合教师组三等奖
2020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综合教师组三等奖
在几位编者的研讨下,参与了本书的编写,主要针对数控铣床实训加工部分的编写,编写部分注重“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提供简单典型的趣味性题目为主,如外形为飞机、向日葵、空竹等吸引学习者注意力,采用项目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实践中完成表格填写、自检、互检等工作,通过任务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的工艺分析能力、正确编写加工程序能力、加工与操作能力、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等,培养企业本岗位工作流程,贴近实际生产,培养操作者严谨、认真的工匠精神。编写内容将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
参编
唐艳
320703197009191020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副队长
高职(专科)
正高
装卸机械
0518-82382886
2017年江苏大工匠
201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201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7年当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担任江苏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马腰作业区机械一队党支部书记、副队长,先后总结出装卸氧化铝、胶合板等15个货种先进操作法在全国交通系统推广。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多次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称号。在交通运输部“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中,代表连云港推广她的“叉车节能操作法”。先后成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第六届十大女杰”、江苏省第一届“大工匠”、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交通行业十大巾帼标兵”、江苏省“青年五四奖章”。
“唐艳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级大师工作室”称号。
热心校企合作工作,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人培方案、课程标准等修订,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工作。
多次参与教材编著工作,先后参与了江苏省高职规划教材《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江苏省中职规划教材《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并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注重科技创新促生产,2010年,省级"唐艳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工作室不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承担着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为其所在公司培训各类技能人才600余次。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先后申报科技进步奖项60多项,获得集团以上奖励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为港口创造效益1000余万元。工作室也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大师工作室称号。
严文杰
320211196307083413
申锡建筑机械有司
班长
高中(含中职)
13606117547
无
本人1980年入职军工企业,从事数控加工工作,具有一定的数控加工及解决在数控加工中出现难题的能力,在军工企业中是首席技师,同时兼任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指导教师。2010年2月入职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任数控班班长,负责数控加工中的编程、调试、工艺、夹具设计等工作。2014年获得无锡市数控技能大师称号。
热心校企合作工作,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和人培方案的修订工作,为职业学校聘请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多次参与教材编著工作,2015年先后参与了江苏省高职规划教材《数控机床机械装调与微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训练》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分别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技能型规划教材《数控编程与加工一体化教程》,担任主编工作,2017年8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6年全国数控大赛江苏赛区教师组加工中心优胜奖;
2006年指导学生参加无锡市数控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
获无锡市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竟赛数控加工中心教师组二等奖;2007无锡市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竟赛中获得数控加工中心教师组二等奖;
2006年担任无锡市数控专家委员会会员;
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模具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2013年担任无锡技能技工大赛裁判组检测裁判长;
2015年担任“海力士杯”第二届无锡技能精英大赛裁判组检测裁判长;
2019年担任无锡数控技能精英大赛裁判组检测裁判长。
2015年担任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加工制造专家组成员;
2014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术院校模具技能大赛学生组“注塑模具CAD/CAE/CAM”二等奖;
2014年获无锡市数控技能大师。
全书共由3个模块21个任务组成。本人参编模块二的部分编制。
四、出版单位意见
出版单位名称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有限责任公司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YA3500178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5层
联系人
王艳丽
教育出版中心副总编
13581534034
178785192@qq.com
编辑人员
承担工作
陆世立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中职分社总编辑
策划编辑、责任编辑
周瑞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校对员
初级
责任校对
赵光霞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督评处主任
主审
丛磊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社长
中级
出版单位意见
本教材以项目构建教学体系,以具体任务为教学主线,以实训场所为教学平台,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作者用21个项目,巧妙地将知识点和技能训练融于各个项目之中。
本教材将车削、铣削技术等内容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应用性。教材的实训环节更是特色明显。内容编排兼顾了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和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五、申报单位意见
单位名称
江苏省
张建明
校长、书记
13912156379
3461289384@qq.com
连云港市海州区
霞辉路1号
邮政编码
222061
申
报
单
位
意
见
本单位承诺以上填报内容真实、准确,并按规定进行了公示,无异议,同意该同志主编的《数控加工技术训练》(第2版)申报全国优秀教材。
六、初评推荐意见
初评
专家组
意见
省级
党委
宣传
签字人:
教育
行政
该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全面体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教材在服务教学改革、规范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引导数控加工训练等方面发挥作用,社会效益良好。教材全面服务三全育人,通过对专业内容的优化,营造企业岗位场景,有效引导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经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江苏推荐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推荐其申报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