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书目文献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前身)正式成立。
45年来,一代代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人接续奋斗,与时代同行。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扎根图书馆行业,坚守专业和优势出版领域,逐步成长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出版机构;始终坚持“传承文明、服务学术”,不断在珍稀古籍、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等历史文献整理,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著译作学术出版,书目索引与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出版等三大出版领域推出新成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文化数字化与融合出版,不断推出资源型、知识型数字出版精品,助力读者征文考献、学术研究。
值此建社45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特分批回顾历年优秀出版成果,旨在站在新起点,回首过往、面向未来,不断为文化传承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1980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系列
1985
图书馆学概论
1985年11月出版。吴慰慈、邵巍编著。本书最早作为电大教材出版,在国内图书馆界影响较大。作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著作,出版后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和信息技术进步不断修订,自2002年修订本起,由吴慰慈、董焱负责修订工作,2002年修订本获评21世纪高等学校核心课程教材,2008年的修订二版获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十一五”规划高等学校核心课程教材,2019年3月出版第四版。本书第一版荣获首届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情报学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本书第四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1986
民国时期总书目(全二十一册)
1986—1998年陆续出版。本书目收录1911年至1949年9月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不收录期刊、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外国驻华使馆等机构印行的图书、线装书),约10万余种,著录包括流水号、书名、著者、出版形态、丛书、提要附注、馆藏标记。按学科分类、分册编辑出版,参考《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再依据“出版年月”“著者”和“书名”三个项目进行编排。各学科都附有拼音字母为序的书名索引以及笔画检索表。胡愈之书名题字。
2018年起,《民国时期图书总目》陆续出版,已出版9种12册。《民国时期图书总目》大体延续了《民国时期总书目》的做法,同时根据目前书目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从书目的完整性、藏书机构的代表性等各方面都较《民国时期总书目》有了显著的提高。
民国时期图书总目
1987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全五册)
1987年出版。本书目是继《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京师图书馆善本简明书目》《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乙编及续编》《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之后,由北京图书馆编制并正式出版的第六部善本书目,为纪念新馆落成暨开馆75周年而出版。收录北京图书馆自建馆以来陆续入藏的古籍善本书。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丛书自为一类,列于子部之下。各部类图书按其不同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编排方法。著录包括书名、卷数、著者、版本、稽核、附注等项。除书目4册外,另附索引1册。包括书名索引和著者姓名索引,依四角号码检字法编排。书前有编例、四角号码检字法、索引字头笔画检字表。启功封面题字。
1989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全一百二十册)
1989—2000年陆续出版。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本《丛刊》共收古籍473种,近8000卷,分经、史、子、集四部。所收古籍有宋、金、元、明、清各代的刻本,元、明、清三代的抄本、稿本。《丛刊》中近四分之一为北京图书馆独家收藏的孤本。凡已收入《四部丛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同一版本古籍不再收录。《丛刊》中的方志部分也不与《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重出。各书分类及版本著录,均据《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
1996
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
1996年5月出版。杨殿珣编。增订本收《总录》《续录》《三录》,共计收谱4450种,参考文献645条,反映谱主2396人。本书所著录的除名为年谱者外,凡按年谱体例编制的,不论题为编年、年纪、述略、系年等,都包括在内,大都经编者亲自查阅。目录的排列以谱主的生年先后为序。书后还有《待访年谱简目》《谱主姓名别名索引》。本书2013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1997
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
(全十五册)
1999
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
(全二百册)
1999年4月出版。北京图书馆编。本丛刊收入1996年以前北京图书馆所藏中国历代人物的线装年谱,计1212种,谱主1018人。所收年谱的谱主卒年大体以1911年为下限,个别卒于民国及其以后的传统文化人士的年谱也酌情收入。另编有《年谱丛刊详目》,集中著录所收年谱的谱名、卷数、谱主、撰者及其版本。所收1200余种年谱中仅明清稿本、抄本就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多。所收年谱中有三分之一的版本是首次披露面世。其中许多年谱不仅自身版本珍贵,而且有历代收藏家及学者名人的印鉴、题跋、校语、批注。本丛刊首册附有3种索引:谱名(含异名)索引、谱主索引和撰者索引,均按笔画笔形顺序排列,分别注出相应的册次和页码。本书荣获第三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首届中国设计艺术大展装帧一等奖、全场优秀奖。
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全三册)
1999年12月出版。本书编委会编。本书收录了全国180个藏书单位和80位个人所收藏的1949年以前中国抄写、刻印的蒙古文文献,分图书经卷、档案资料、金石拓片和期刊报纸4部分,共13115条,并依照国际和国家标准进行著录,还做了必要的分析、考证,全面反映了中国蒙古文古籍的实际面貌和收藏情况。本书参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建立了符合蒙古文古籍特点的分类体系,并进行了题名拉丁转写和题名汉译,编制了蒙古文题名、题名拉丁转写、题名汉译索引。本书荣获第五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二等奖。
2000
图书馆岗位培训教材
45周年读者赠福袋活动
留言赠书和45周年纪念版藏书票
藏书票创作者:郑星球
为庆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成立45周年,我社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长、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郑星球先生设计并制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甲辰龙年专属藏书票”。郑星球先生是创作履历丰富的版画家,他的多件版画作品曾入选海内外知名美术展览,并被国家图书馆等机构收藏。
获奖者会收到后台通知,请将联系方式和邮寄地址发送至后台。留言未提供联系方式等信息,或提供信息有误而致奖品被退回的,视作放弃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