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创新图书馆服务功能

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图书馆始终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完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注重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不断开创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启智能化多层次服务新体系

五年来,我校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了资源存储数字化、服务手段现代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目前,已建成以网络为平台、以电子资源为主体、以自动化服务为手段、以智能化发展为理念的图书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服务系统使用的4台高性能服务器、180T的存储空间采用最新的虚拟化平台进行管理;电子阅览室使用桌面虚拟化进行统一管理;图书馆大厅、书库共投入使用了12台学生检索机、4台自助借还机,保障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服务的开展和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丰富图书馆的媒体类型,学校引入2台报纸阅读机、2台龙源期刊借阅机、1台超星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1台云图有声读物借阅机。

五年来,图书馆不断进行空间转化创新工作。其中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云州域的引进,实现了全终端的学习交流与互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讨论的公众交流空间,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心得,发表个人感想。读者可以借助《智慧导航认知平台》系统,以虚实结合、任务闯关、自动漫游等趣味方式对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资源状况、自动化服务等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

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优势提高精准服务水平

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图书馆育人氛围

建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注重馆内文化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在二楼大厅为读者营造“一步一景,一景一境”的阅览环境。在八楼回廊不定期举办均出自于学生书画爱好者之手的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艺术展廊。调整优化图书馆空间,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打破电子阅览室单一阅读功能,赋予其知识、学习和交流中心的新历史使命,对东校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在内部增设6个空间不等的公共研习交流厅,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个人发展的助推器、信息的获取地。

实施“精品工程”建设扩展和延伸图书馆功能

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阅读推广活动。发挥义务馆员的兴趣和爱好,有计划、主动地结合图书馆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世界读书日”、“读者服务月”系列活动,安财诗词大会、“文艺沙龙”、优秀影视展播系列活动,“服务进院系”、读者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营造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为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国学氛围,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在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在东校区三楼设立“图书馆+书院”的创新服务模式——龙湖书院。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去;在环境布局中选择以传统文化典籍、经典古乐器、水墨国画为主,设立琴棋书画、诵读、讲座、国学阅览等文化区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文化教育和服务。龙湖书院为传统图书馆阅读模式赋予新体验、新价值、新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文化需求,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品味。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我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遵循“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办馆理念,创新服务,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全面推进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建设向学校文献信息中心、知识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三位一体方向发展。

THE END
1.北京城市图书馆创意创新不断信息提示首都之窗“如今人们获取一本书已经很便捷,那读者为什么要走进图书馆?我们希望把一些不同主题的馆藏资源提取出来,转化成可体验的、可互动的、可感知的场景。”在首都图书馆宣传策划部副主任李凌霄的生动讲解下,近日,记者开启了北京城市图书馆探访之旅。 走进古籍文献馆,“一息尚存书要读——齐白石图书文献展”正在展出。此次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12/t20241209_3960423.html
2.古代的图书馆与书院有人把书院与图书馆混为一谈。尽管古代的书院,比如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也有不少藏书,但它们与图书馆还不是一回事,图书馆是以藏书为主,这些书院是以讲学为主。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图书馆出现了,不过,那时不叫图书馆,叫“盟府”,主要保存盟约、图籍、档案等与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681903431148380&wfr=spider&for=pc
3.传统图书馆的英文传统图书馆翻译传统图书馆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传统图书馆的英文,传统图书馆翻译,传统图书馆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4%BC%A0%E7%BB%9F%E5%9B%BE%E4%B9%A6%E9%A6%86
4.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传统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传统 于鸣镝,于亚南 Keywords: 图书馆,图书馆传统,古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指出所谓“传统图书馆”这个提法本身并不科学,但图书馆传统则是客观存在的。图书馆传统包括古代图书馆的传统、近代图书馆的传统和现代图书馆的传https://www.oalib.com/paper/5162111
5.智能图书馆(精选6篇)关键词:图书馆;智能图书馆;物联网;RFID技术。 1绪论 1.1传统图书馆的现状 传统的图书馆图书管理大多采用二维码技术,需要人工扫描、分类、盘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大多数图书馆采用条码信息录入与磁条报警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图书在借阅和归还程序上,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服务,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扫描条形码,工作繁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zq8h08.html
6.传统图书馆的优点:1可以长久保存文献2传统图书馆的优点:1、可以长久保存文献2、无须借助阅读工具即可阅读图书3、开展读者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方便传统图书馆的缺点:1、印刷型文献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多.2、图书馆的开放和利用受限制.3、信息传递慢.4、资 存在问题:一是图书种类偏少。有的图书室图书为开办时所添置,加之缺乏专业人员采购,购买图书数量https://m.dianping.com/review/856375546
7.10座新亮相图书馆,也是戏剧又先锋的城市精神角落但随着世界各地充满活力的建筑工作室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空间,我们看到,传统图书馆设计上的“固有模式”和传递给人的“刻板印象”正在逐一瓦解。从以“国家文化地标”为目标的伯明翰图书馆,到隐匿在巴黎鸡尾酒吧里的藏书室,再到中国惠州以海为邻的“水滴图书馆”,一系列新近落成的空间与建筑正在颠覆我们的想象。它们保存https://www.douban.com/note/859662574/
8.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研究论文信息化管理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有效地配合,帮助图书馆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增强了读者的满意度。信息化时代的图书管理效率高,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图书馆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图书馆工作效率提高了,图书馆的竞争力增强了。信息化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实现https://www.unjs.com/lunwen/guanli/20190417144910_1977650.html
9.中国呼唤数字图书馆光明日报“假如,中文数字图书馆的中心建在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我觉得将会愧对子孙后代。”周副馆长说。 传统图书馆期盼减压 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变以馆藏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变为到馆读者服务为提供全球用户服务;变发展书刊形式的馆藏为发展数字式馆藏;变生产书目资源为生产增值的多媒体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立,https://www.gmw.cn/01gmrb/1999-03/12/GB/17993^GM10-115.HTM
10.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大,但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却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改变图书的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多种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图书管理需要适当地加入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图书管理人力资源,实施标准规范的图书服务要求。从而为信息的需求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11.浅谈计算机在图书馆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图书馆管理论文虽然数字化图书馆使用计算机技术取代了传统图书馆的繁杂的工作,但是以纸质形式存在的书籍与文献是不可能被其取代的。由此可见,数字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与互补性,要做好相关整合与衔接性工作。 2.创新管理观念与理念 现代化图书馆不仅具有特色环境与活动,同时还具有特色服务与馆藏,其拥有的藏书种类与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4847.html
12.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脱胎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除了资源形态、服务手段层面上的变化之外,DL基本上沿袭了传统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资源建设和服务理念。现在看来,DL在知识资源共享和增值利用方面的局限性大都产生于此。主要表现在: 1、DL缺乏实用的行业标准,业务局限于无序数字馆藏的二次传播,无法掌握信息资源市场https://www.cnki.net/gycnki/daobao/cnkidaobao15/gycnki015_05.htm
13.军队院校图书情报研究7篇(全文)目前数字图书馆的模式将是复合图书馆,它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的新模式。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要,这就需要构建新的读者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图书馆逐步由“重藏轻用”向“重用轻藏”转变,信息服务功能成为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ak44psmy.html
14.智慧图书馆建设,RFID图书馆自助借还的技术应用品牌解读在当代,图书馆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支撑,系统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图书馆的应用场景,分别有不同的效果。图书馆书籍的管理、图书借还的登记和管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图书的馆藏和分类,都是传统图书馆的痛点。传统图书馆的借还和管理,完全依赖于人工,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智能化图书馆管https://www.chinapp.com/pinpaijiedu/20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