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图书馆阅读服务延伸模式探析.pdf

(3)信息获取方式与阅读体验。我国已经迎来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方式更加广泛,各种媒体的出现与不断调整,使文化、知识与信息传播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使用也呈现了很好的势头,也预示着未来阅读地点的走向。传统的阅读场所如图书馆、书店等吸引力有所降低,读者对阅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与传统图书馆的有机结合,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推广效果。

三、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不足

在“图书馆+”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更应当借助互联网的翅膀与时俱进,适应数字阅读时代发展趋势,力争实现“让阅读无所不在”的愿景。在读者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与创新图书馆数字阅读的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以满足读者在“图书馆+”时代背景下的阅读新需求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合理化与规范化建设、服务平台及用户跨平台与多终端持续阅读建设等方面仍然落后,导致数字化阅读服务受到以下局限:

(-)数字化资源不足

(二)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在“图书馆+”趋势下,服务平台建设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方面。在线下建设方面,虽然目前存在着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等多种方式并用的状况,但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针对纸质阅读率较高这一现状,城市图书馆应从读者需求入手,健全线下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适合阅读的舒适环境。而面对数字化阅读率日益上升的趋势,图书馆需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服务方式,整合数据资源,建立线上图书馆,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随时随地连接线上图书馆,免费查询图书馆各类书目和借阅信息,免费观看讲座、展览等视频、音频资料,免费下载各类数字资源,让阅读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便捷的阅读服务深入人心。

(三)缺乏读者互动及精准化、个性化服务

读者需求的多个性化与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趋势下的服务不能只是千篇一律,以往普及式的阅读推广和服务内容己无法满足读者数字化阅读的需求。目前很多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服务仍旧无法通过信息公众平台向读者分类推送作品推荐、阅读提醒、活动邀请等消息,无法有效激发了读者潜在的阅读欲望吸引读者参与阅读活动。而传统的图书服务工作也还停留在一对一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工作量大、服务效率差,不能及时有效地接收读者的反馈信息,读者参与互动的热情自然降低。

四、图书馆阅读服务模式延伸策略

(一)将以图书为主的阅读推广,向纸质图书与多种数字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改变

(二)加强阅读推广工作

阅读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方式,是一个国家文化、精神与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不断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义务承担起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在积极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需要不断创新阅读推广的形式。阅读推广不再单」的“读书节”,而应是常态、长期和固定的系列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推广形式的同时,努力开发新模式,将传统的读书讲座、专题书展、读书征文等传统阅读推广模式与新型的移动阅读、经典图书影展等结合起来推广。

(三)利用“互联网+”公共平台,创新服务方式

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和提供者,肩负推动全民阅读、提升知识传播效率的重大责任,更应发挥出应有的领航作用,加强国民阅读方向上的指导服务,积极探索数字化阅读服务的新思路、新模式,努力深化服务范围,满足“互联网+”时代不断扩大与变化的读者需求,不断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把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建成数字智慧型的图书馆,推广数字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国内图书馆移动阅读虽然提供了多种移动阅读服务途径,但方式固化内容单一没有从用户体验与内容质量上提升服务,下一步应在扩大数字化阅读服务面和服务内容专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移动阅读服务的含金量。例如用导读的方式向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以推送信息的方式宣传和推荐图书,有目的、有计划、分类别地影响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内容,影响他们对书籍的选择和取向。从而利用公共平台促进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并有效延伸读者服务。(下转第153页)

THE END
1.传统图书馆有哪些不足?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表现在:知识信息载体存诸密度小、体积大,需要充足的存诣空间和较多的人去管理。服务质量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及态度等,都会影响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从服务对象来说,它的服务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服务于本单位、本地区的读者,并受时空、数量限制。服务手段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44325249.html
2.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9篇)图书管理信息化论文2 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图书管理的重视度逐渐减弱。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很多信息都可以从网络上来获取,网络具有便捷性与丰富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其来进行信息搜索与知识学习;这就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该种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不能再沿用传统管理方式,而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guanli/733603.html
3.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精选11篇)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篇2 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意义 关于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的意义, 较多的文献对此已经进行了论述, 笔者比较赞同潘雪华老师的论述:“第一, 解决或缓解了图书馆的一些具体困难, 诸如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解除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隔膜、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等;第二, 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https://www.mingkanw.com/w/filel4k34p3v.html
4.2024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总结(精选17篇)又一年即将过去。在20xx年里,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安稳有序的开展,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我们工作人员和学生馆员的共同努力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阅览室的各项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有成绩也有不足,在这做一个总结与思考,以便下一年更好的开展阅览室工作。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1709706.html
5.公共图书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体系构建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多次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使命,也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要主题。 公共图书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与不足 https://www.jxlibrary.net/contents/247/15918.html
6.图书馆的发展方向11篇(全文)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资源共享化已成为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它改变了传统文献资源的存储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存储、检索, 拓展了文献信息服务领域的新层次, 也促使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模式由单一封闭循环的内部网络向开放式、多功能、高速化、智能型的综合广域网络模式发展。传统图书馆的各种经典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kugrzvp.html
7.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总结(通用14篇)这对于数字图书馆中的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传统图书馆员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一批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员,将成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环境下图书情报领域的主力军。作为图书管理人员,既要熟悉传统检索工作,又要熟悉数字图书馆全文检索的查询。网络为检索人员查询资料提供了新的可选择的https://www.jy135.com/guanli/131343.html
8.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设计本设计将以网络建设和大数据分析为目标,将云计算技术合理运用到图书馆系统网络建设中,合理、高效地完成实践教学,解决整个图书馆应用系统在运行维护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 设计目的 2.1非分布式集群的不足 互联网的相关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日益习惯于经由互联网查阅和获得信息资源,传统图书馆的业务范畴是以纸质资源为基https://blog.csdn.net/nguever15/article/details/71190774/
9.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比较分析看中国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从古代的藏书楼到对外开放的图书馆,图书馆事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点,图书馆的数字化也好,或者建立所谓的数字图书 馆也好,都不能把传统的图书馆抛在一边。并且所谓的传统图书馆与所谓的数字图 书馆提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如果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就更不足取。图书馆以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43365_58750271.html
10.图书馆阅读史研究从涓涓细流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凝聚了研究者的智慧,也离不开关心阅读史研究的同仁的帮助。在“阅读传统与书香中国建设研讨会”之后,《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的刘平博士向我提出创办“阅读史研究”专栏的想法。这一专栏在我国图情期刊中尚属首创,在学术风气略显浮躁的今天,能够坚持人文底蕴,支持基础研究,足https://shaolinkungfu.edu.cn/Department/info/id/17387.html
11.中国呼唤数字图书馆光明日报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变以馆藏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变为到馆读者服务为提供全球用户服务;变发展书刊形式的馆藏为发展数字式馆藏;变生产书目资源为生产增值的多媒体资源。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将极大缓解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日益沉重的压力。 一方面,是馆藏文献不断增长的压力。据统计,自1916年成立至1949年,31年https://www.gmw.cn/01gmrb/1999-03/12/GB/17993^GM10-115.HTM
12.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也称电子图书馆或虚拟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手段将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和软件等信息资源数字化,并在网络上传递和检索,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数字图书馆,为文献查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检索服务,不再像传统图书馆主要是收藏书面文化资料。数字图书馆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