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精选5篇)

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和挑战,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大数据正在逐渐改变着图书馆,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下是对其影响的具体分析。

1.对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数据技术是基于网络信息时代的,因此图书馆信息资源也将逐渐向智能化发展,这就意味着,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人为管理转换为自动化操作、计算机管理,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基本业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新型技术手段,实现图书馆数据分析智能化处理,这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因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馆员人才队伍要求的素质培养方向将会注重其对数据分析、管理以及应用能力,而非传统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简单整合和管理。基于以上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组织结构也会发生变化,馆员队伍的层次结构也会更加多样化,对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会逐渐提高,进而影响原有工作人员的职业规划。

2.对图书馆技术体系产生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也会面临硬件以及软件等技术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主要通过硬件平台来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和运算,因此图书馆原有的硬件系统需要更新换代,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下的硬件平台运行的高要求,实现信息服务功能。其次,据调查显示,现有图书馆运用的仍然是Web2.0技术基础,采用的仍然为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后台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的实现。原有的数据系统,很难应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数据的价值,进而对图书馆的效益产生影响。

3.对图书馆业务功能产生影响

大数据不仅对信息资源具有收集、储存的功能,还具有分析总结的功能。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业务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各种载体,如书、报、刊、音视频资源等进行收集、整合和保存,还需要对用户的信息和阅读的频率等数据进行收集整合,并建立数据库,综合展开分析,才能发挥图书馆时代性的业务功能特点。另外,大数据时代下,抓住有效的数据就能在众多竞争中找到突破点,因此图书馆为了提高本馆的服务特色,必须将图书馆原有基础查阅服务功能转变为对数据的加工和分析服务,了解阅读者的阅读频率和阅读偏重点,从而对原有服务进行拓宽和深化,让阅读者体验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三、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新方向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将面临增长迅猛的海量复杂的数据处理,在服务功能上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获得长远发展。由此,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图书馆服务的主体主要是用户,在大数据时代下,要求图书馆在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智能化程度,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复杂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处理基础,实现用户在查找图书时能够自动抽取关键词、智能化抓取数据,进而对用户的搜索需求进行自动分析和预测,最后根据图书馆已有资源给用户提供帮助。这样一来,避免了由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庞大而带来的搜索难度,提高图书馆给用户搜索服务职能的效率。另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还能够将用户潜在的信息需求转化为实际信息需求,扩大了图书馆知识资源的价值范围,同时也让用户实现发现知识、挖掘知识的功能。

2.查询中形成解决方案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给用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用户提供知识查找和阅读功能,还需要发挥图书馆对于知识解答的功能,让用户对于信息的获取更加简单和方便,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也更加容易。这就意味着图书馆信息服务需要在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搜索中,对同一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得到用户信息需求的解决方案,提供最佳的选择方式,完成用户的目标。

3.根据用户的阅读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

4.信息的知识价值体现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的知识价值体现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大数据技术能够让图书馆大量显性的、无序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为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在信息资源的获取上得到不同的服务。也就是说,根据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能够让图书馆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收集功能,并且加强从信息内部结构中深层次的提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价值。

四、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创新和发展的具体建议

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挑战。笔者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1.实现图书馆结构模式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下,要求图书馆结构模式进行转变,从传统的图书资源、电子资源以及机构库等模式,增加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和用户日志数据资源的结构模式。实现质变和量变同时发生。图书馆可以根据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网络化整合,对用户进馆信息形成电子化档案,进而将用户信息形成一个特殊数据库,掌握用户的搜索记录,进而通过先进化的软件技术让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匹配,为图书馆特殊化服务提供依据。

2.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转变

3.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和内容的转变

由于图书馆结构性质的变化,其数据性要求程度越来越高,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也需要进行转变。这就要求图书馆在给读者提供服务时,要从原来的点对点、面对点、线对点的传统服务模式转换为一体化服务模式,要求图书馆对用户信息进行有效追踪,挖掘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实现对每个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现今社会,大数据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信息的保存、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图书馆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保存和分析、如何通过对用户信息的识别和分析找出潜在信息需求、如何在新时代下创新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和模式,都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中首先考虑的问题。图书馆在应对大数据环境时,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特点,对原来的服务体系进行重构,进而全面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知识价值,得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茫,周力青,吕艳娥.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移动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01):117―121.

[2]黄春英.探究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J].才智,2014(06):290.

[3]彭文梅.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与发展[J].河北科技图苑,2014(03):14―16.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统计学挑战

二十一世纪属于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都涉及到大数据,例如图书馆、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企业的财务数据等各个场所都拥有庞大的信息量。大数据不断发展,给统计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利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对于大数据的处理无法有效的利用,有关于大数据的各种处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处理大数据的基础就是统计学。因此需要分析大数据影响下统计学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论述。

一、大数据时代给统计学带来的挑战

(一)对于教学内容带来的挑战

针对统计学的专业教学,主要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抽查等,其面临的处理对象就是结构化的数据,但是却不够重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也很少进行利用。在大数据时代当中,高端人士的对于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统计学内容无法满足含量数据研究和商业运用的需求。实施统计学教学需要结合时展情况,核心内容就是统计专业人士的各种现实需要,从而将其科目内容进行提升,适当的开设新的课程,这样才可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对于教育方法提出的挑战

我国长期利用的统计学教育模式的中心就是课堂教育,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要内容,理论知识的讲解比较注重,但是实际应用却没有重视,教师只是在讲解理论知识,却没有培养学生的技能。利用的方式比较单一,而教学方法也比较单调。利用这样的统计学教育方法对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培养人才的素养,因此需要改革其教学方法。

(三)对于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改革策略

(一)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的影响下,统计学对于统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企业需要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使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增强,使统计人员的思想认识进行提高,使统计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统计知识,可以学会更多的统计方法,对于各种新型的统计工具的实际操作流程进行熟练的掌握,企业应该为统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全面的提升统计人员的素质。针对学校的教育需要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的素质,统计学专业课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引导和教育学生,不断学习统计学的专业课程,不断掌握统计学的展业理论知识,使学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统计学,从而可以更好的和时代接轨,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形成自主的意识,将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二)加强统计人员掌握新技术

在当前的时代影响下,总是会出现各种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分析工具等等,利用这些新的处理工具和技术,对于当今的统计学来说这是一种挑战,因为统计人员不够了解这些新的技术和工具,这些新的技术也不够熟悉,但是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新计划,可以使统计学更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统计人员了解这些新技术。在大数据的影响下,需要改革统计学,重视培训统计人员的新技术,加强统计人员掌握新技术。企业需要将各种新的数据处理技术和设备进行引进,通过专题讲座和实训的方式,为统计人员提供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可以学习更多的数据处理技术,从而可以对于大数据时代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加强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改革统计学教学,需要有效的整改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结构安排等,从而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得到有效的提升,使课程目标具备科学性,使课程内容实现完整性,将统计学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突出。改革统计学内容,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从而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训教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结束语

大数据和统计学在探究目标。数据处理对象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大数据时展的速度不断提高,冲击了统计学的固定探究方式和价值观念,统计学教育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各种挑战,要想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潮流更好的适应,培育胡高素质、适应能力很强的统计专业人才,统计学教师和统计教育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实现有效的调整和改革、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安全;保护机制

1引言

2大数据的重要性

无论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在试图分析大数据挖掘其潜在价值。据统计,在使用谷歌搜索用户平均每秒200万次,用户数每天在脸谱网上的份额超过40亿。同时,其他行业也有大量的数据在不断地产生。有数据显示2012年产生了2.7zb的信息量,在其后3年可能会达到8zb的信息量,这将是何等大的数据量。在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成为原材料,已成为一种新型能源,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促进了创新,提高了生产力和效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科院视察时就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重要资源,数据被谁掌握了,谁也就获得了优先权,获得了主动权。”大数据将会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动力。

2.1大数据影响生活方式

2.2大数据引领新的发展方向

数据是发展的产物,同时数据也会带动社会的发展,发展与数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生产资料,成为一种稀有资产和新兴产业。无论哪个行业和领域都会有数据的产生,而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都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面对大数据时代,强调:“机遇是短暂的,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2.3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

大数据是整个国家的大数据,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大数据。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拥抱大数据,五年计划中的提案已经说明了在大数据的到来,必须抓住机遇,抓住大数据、促进大数据的发展,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创造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生活,城市。大数据有利于整合与共享管理信息。我们每个人都会因大数据的爆发而受益匪浅。

3大数据带来的安全风险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的收集给我们带来隐形的财富的同时,也在悄悄地给我们带来信息危机,和对信息保护的挑战。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是沉浸在大数据带来的利益,而不想面对其带来的麻烦,日后我们必将会为此受到其惩罚。例如,“棱镜门”事件更加剧了人们对大数据安全的担忧,大数据下的信息安全战争一定会是不可避免的。大数据威胁的根本原因是归结到最后,是在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条件下,用户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其重要的市场资源之一,也就是说,信息对市场来说有刚性需求。这种需求是商业活动和犯罪分子实施的“下游”的犯罪活动。信息泄露的元凶主要是网络服务商、管理员、网站经营者、黑客、通信运营商。本文将对大数据的安全分析划分为2个部分,一是拥有数据的组织内部问题;二是数据外部环境。

3.1拥有数据组织的内部环境

3.1.1非人为因素

非人为因素带来的大数据信息安全主要是指自然因素和网络本身硬件因素所带来的信息安全。(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指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地震、水灾、火灾、台风等。大数据所依赖的服务器一旦出现自然灾害,便会导致服务器损坏,严重则会导致数据丢失,无法恢复。(2)硬件设备如今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量与日俱增,增长迅速。数据的存储需求越来越大,而硬件存储不在能满足要求,都有可能会引起数据的无从存储,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另外系统的漏洞会使数据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的数据风险加大,还有可能会造成计算机服务器的崩溃,造成已存储数据流失。

3.1.2数据管理问题

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对数据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在收集管理过程中造成的风险主要有操作失误,恶意泄露两个方面。(1)操作失误数据收集之后,数据管理人员面对繁多的数据或多或少会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或许删除重要的信息,或许更改重要的信息。面对众多的数据,操作失误的情况会各种各样。这样势必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从而影响数据的安全。还有就是组织内部没有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工作时没有规范,造成数据的泄露。(2)恶意泄露组织即使想要保护数据的不外流和用户的权益不被泄露,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并且被其滥用,从事不法活动。这样就会造成客户信息的泄露。

3.1.3技术漏洞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现在的技术难以确保大数据被安全的保存,加大数据的安全风险。

3.2数据的外部环境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的外部环境是指除内部环境外有可能因潮流所导致的信息泄露,外部环境主要包括:行业自律,法律法规,黑客攻击以及用户自己的个人隐私意识。

3.2.1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

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也尤为重要,目前,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健全和完善,这就导致了拥有数据的公司企业利用她们已有的客户资料进行非法交易,使自己牟利。现在目前约束企业对信息使用的权限,也仅仅是自己公司对自己制定的有利于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不能实际有效的对信息实行安全掌控,企业们仍然有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肆意出卖用户信息。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真正有效措施来保护数据安全。这些都使数据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3.2.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也将会是影响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为大数据下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黑客受到利益的驱使会去窃取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下,数据的繁多,背景的复杂,组织数据内部的缺陷,都为黑客的攻击创造了有机可乘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了大数据下信息安全的风险加大。

4面对大数据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4.2严厉打击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

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到目前还没有颁布,所以在大数据的时代下,各种数据发生爆炸性增长,个人信息也发生着空前的泄露。加强严厉打击非法窃取个人信息的行为尤为重要。

4.3健全监督机制

大数据时代,个人的信息是种无形资产。许多企业可能会对保留在其公司的个人信息进行商业化利用,从而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侵害用户权益。因此,建立健全政府的监督机制尤为重要,不容忽视。一是建立监督检查机构,专门对互联网的个人信息使用的情况进行监督。二是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限制个人信息拥有者对信息的使用权限,严格规范个人信息使用的标准,确保个人信息不被肆意使用。

4.4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张豪爽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1]涂子沛.大数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齐爱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研究[J].河北法学,2008(4).

[3]冯登国.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1).

[4]瑞星.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安全风险[EB/OL].[2014-09-24].

关键词:网络教育;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技术是由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技术类型,它不但带给人们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知识,还将人们带进了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同时,在我国网络教育领域的学习和管理中,已经将大数据技术引用进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以此来推动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因此,“对于应用于网络教育中的大数据技术探析”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近年来,大数据一词被人们广泛的提出和认知,同时,在各个行业中也都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着行业应用,很多国家和企业也越来越多的提到大数据时代,那么,大数据时代是怎样产生,其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呢,本文在这里作简要说明。首先,大数据时代概念,是由麦肯锡公司提出的。他们指出,由于现今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很多数据成为了超大型数据,这些超大型的数据已经无法用原有设计出的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但作为社会发展中起主要因素的数据信息,仍然必须要经过技术来进行采集和运用,相当于人类要面对一个全新的、巨大的信息浪潮的冲击,这标志着一个新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就是大数据时代。其次,大数据时代中,原有的数据量计量单位已经无法满足信息量的需求,统计软件也已经无法完成数据的全部采集和整理,这是一种颠覆性的转变。IBM通过研究后指出,在两年间,人们就能够将以往涉及到人类问题的所有资料和数据信息收集完毕,这是何等庞大的工程,并且有学者预计,世界在5年后,所生成的所有数据将会是现今的近百倍,这说明大数据时代带给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无法想象的[1]。

2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1处理及转化问题

2.2数据存储问题

当前网络教育进行大数据技术应用,虽会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和便捷化起到帮助,但由于信息量的不断增长,网络教育平台的存储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巨大信息量。同时,在信息的存储和导出过程中,由于巨大的信息量,将导致计算机同时运算数据过多,也极易造成计算机死机或宕机等情况发生[2]。

2.3用户信息的安全问题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网络教育平台,虽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却为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带来了安全隐患。很多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教育平台,没有较为完善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和加密保管措施,加之由于计算机在处理网络信息时,巨大的课程信息和用户信息中也会夹杂着部分带有病毒、木马的信息,使得用户在进行网络注册后,填写的个人信息资料很容易被一些病毒信息或木马信息所窃取(包括用户年龄、工作行业、家庭住址等私密信息)。这就使用户信息得不到很好地保密,不仅会对用户的个人隐私带来很大的威胁,也为不法分子进行违法犯罪提供了信息资源。

3网络教育中大数据技术的改善措施

3.1增加运行机组

3.2设置网络屏蔽系统

3.3提高防范意识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应提高个人及网络教育平台的安全防范意识。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具有数量大、多样化等特点,这其中必然包含一些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只有人们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工作时,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有效地改变由大数据技术带给的不便。也只有网络教育平台将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才能通过网络这种媒介,将教育知识普及给更多需要学习的人。

4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虽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网络教育的平台带来了诸多问题,但比较而言,带来的好处则不胜枚举。同时,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仅处在初级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应用的进步,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只有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认知程度,相应的对网络教育应用中的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使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教育领域得以成熟和完善,才能为大数据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其他领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8-192.

[2]吴雷.大数据助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长效机制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22-125.

[3]方世敏.大数据时代网络教育创新研究[J].商业文化,2015(12):144-145.

[4]何悦恒.国内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教育研究分析[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6-1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巨量的数据资源。大数据(BIGDATA)是从IT行业开始引发的又一轮的网络技术革命,自WEB2.0、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大数据再一次颠覆网络技术的速度和力量令人震惊,从宏观的国家治理到中观的企业管理,微观到社会的交往、甚至个人的生活,已经无不和大数据有着种种联系,大数据冲击、影响并改变我们的世界。随着新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推陈出新,国家、社会、企业、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整个世界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监测统计报告显示,到2011年时,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1ZB等于1万亿GB),增长速度变成每两年翻一番,如果数据持续以这样的速度激增,那么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总量将达到35ZB-40ZB,数据量惊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数据资源来袭,档案学领域将面临对巨量而复杂的数据进行高效管理的困难局面。历经信息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已逐渐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在政策制定、方法改进、技术提升、设备配置、人员结构等方面在不断进步和完善。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网络每天产生的档案信息的数量和种类与过去完全不可比拟,再加上国家各类型的档案馆(室)、电子文件中心、档案托管外包机构现有的档案数据数量和技术力量,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明显不负重压。因此,迎着大数据的热潮,档案界很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档案部门、档案管理者、档案工作者应该如何抓住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变化和机遇,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促使档案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2.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模式的新发展

大数据时代,档案部门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各种新发展,如新生的理论观念、增多的数据资源、变换的服务方式、难度增大的安全保卫等等,这些变化都需要档案部门对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重新进行认识和分析。

2.1档案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

2.2档案利用服务体系的新发展

档案作为真实的历史记录被悉心保存,最终的目的就是需要档案部门维护好党和国家利益,服务好人民群众,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的利用服务需求。大数据时代,档案服务利用工作将“朝着社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以企业、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为导向,提供人性化、智慧化服务”,因此,档案利用服务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目的上都将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国家更注重惠及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档案更倾向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为城市发展和市民服务,要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服务,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为农民老百姓服务。大数据时代也促使档案馆开启了档案人性化定制、智能化推送服务方式。

2.3档案数据资源体系的新发展

2.4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新发展

档案管理工作安全至上,确保档案安全,就是保障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的安全,档案安全高于一切。大数据时代,数据数量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信息化程度高,都在对传统的档案安全体系形成压迫和挑战。档案数据随时面临着因保存条件、管理方式、关键技术、安全保密变化而带来的种种威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信息载体形式,丰富了档案的类型,从纸质、音像、光盘、电子软硬盘到数码缩微档案,信息有几种形式档案就有几种形态,这些档案除了基本的“八防”外对保存的条件和场所有了更高的要求,音像档案要远离磁场,光盘要防磨损,硬盘要防震,电脑要保持电源稳定,档案馆在新建、改扩建时既要考虑档案数据保管基础条件设施安全可靠,另外还要购置专门专用的设备来保护类型各异档案的安全。数据时代,档案应急管理不仅要从突发事件类型入手,更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制定精细化的应急预案,将应急管理制度标准化,行为常态化,减轻或避免档案因遭遇紧急事件带来的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THE END
1.数字图书馆行业调研:2023年全国各省市级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量已从细分领域来看,网络文学已成为数字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三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程度显著提升,其综合影响力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被国内外知名图书馆收藏,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强劲增长点。 四、未来趋势:数智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843/digital-library
2.向大数据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2.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和挑战 大数据是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行业深层次分析了数据,并挖掘了其价值,而且数据形态呈现多样性,也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处理数据成为了新兴产业[3]。目前,图书馆数据对象、应用技术、价值流向等都和大数据具有一定共性,可见,大数据时代会对图书馆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5/30806.html
3.2013年度高校图书馆论文获奖名单1、文献检索课程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影响 (吉林化工学院图书馆 迟艺欣 曹禹) 2、借助新媒体提升我省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之我见 (吉林大学图书馆 洪湛) 3、吉林大学图书馆《国内外化学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比较研究》系列成果之五:国内外化学教材比较分析及馆藏分析分析 (吉林大学图书馆 韩爽 刁云梅 位红) 4、外国http://tgw.jlu.edu.cn/info/1003/1248.htm
4.大数据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商、社交网络等电子网络服务迅速普及,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2008年,大数据概念正式提出,在政府管理、社会保障等多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图书馆的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及其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大数据时代下,建设数字图书馆已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318/4980865.shtml
5.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定位与服务价值提升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智慧社会建设对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图书馆须与时俱进,从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打造出更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因此,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倡导者,也是技术进步的受益者。在馆藏建设上,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规模,图书馆的数量在https://www.cacta.cn/DSJ/HTML/20221202084757.html
6.大数据与图书馆发展12篇(全文)1 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1.1 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图书馆的发展最先作用于人,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是对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和整理、分析的主体,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结构发生的变化也最直接地影响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众所周知,传统的图书馆对信息和资料的搜集、筛选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w8umvon.html
7.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帮助图书馆完成哪些事,意义有多大?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系统能深入数据体系建设,关注借阅情况、图书价格和读者行为等关键指标,通过工具如Yonghong Z-Suite提升服务体验,并进行大屏展示。图书馆在选择工具时要考虑便捷性、易用性和服务商的解决方案能力。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图书馆现在都已经数据化,电子化了,如果图书馆能够进一步的搭建大数据分析系统https://blog.csdn.net/qq_42097182/article/details/80167998
8.探究大数据在图书出版中的应用理论大数据在图书馆出版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其他行业的不断融合,这也给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纸质版的图书销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大数据技术可以结合消费者的行为对消费者的习惯和喜好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扩大图书的涉及范围,而且有助于实现对消费者的精准定位和营销,降低图书推广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https://www.workercn.cn/c/2023-05-23/7849562.shtml
9.大数据的发展背景和研究意义由于大数据隐含着巨大的深度价值,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因此,在未来,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的占有、控制和运用也将成为国家间和企业间新的争夺焦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902/08/2088748_406426813.shtml
10.科学网—圕人堂周讯(总第396期20211210)(7)高校图书馆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研究问卷 (8)闲话图书馆工作的价值 1.4圕人堂专题 (1)圕人堂周讯(总第395期 20211203)内容提要 (2)圕人堂加群二维码 (3)圕人堂微信公众号用户突破5000人! (4)世界艺术鉴赏库定制台历捐赠圕人堂 (5)圕人堂服务体系对《2020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基本统计数据报告》科学普及的“成绩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13646-1316014.html
11.关于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资料与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统计和评价《大数据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统计和评价》:这篇公共图书馆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公共图书馆;统计和评价 摘要:大数据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统计和评价有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统计和评价工作的特点.大数据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的统计和评价工作带来了变革,也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http://ntch50www.anydaily.com/zhichenglunwen/121411.html
12.图书情报硕士真不是你想的那样!9、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10、企业竞争情报的作用? 11、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挑战? 12、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异同? 13、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 14、大数据对图书情报工作的挑战? 其实这些题目无非还是围绕图书情报的一些重要概念、热点来提问,你们可以多上网查查资料,多关注一下。比如:大数据、电子商务https://www.mbachina.com/html/mbachina/20240717/590631.html
13.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系统图书馆大数据统计相比2018年同期,读者的借阅总量略有下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选择数字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多,市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证持有量和数字资源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因此,对传统纸质文献的借阅数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2019年图书借阅量最大的前三类依然为:文学、历史地理和工业技术。https://blog.51cto.com/u_16099324/7069984
14.王伟玲王宇霞高婴劢︱基于“新基建”情境的大数据中心:意义[2]首先,大数据中心是海量数据的“图书馆”,为“新基建”运行提供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其次,大数据中心是海量算力的“发动机”,为“新基建”运行提供数据计算处理服务。再次,大数据中心是海量服务的“发射器”,为“新基建”各类场景优化提供数据应用服务。一言以蔽之,大数据中心既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粮仓”,https://www.ccps.gov.cn/bkjd/xzglgg/xgglgg2020_10/202010/t20201017_144050.shtml
15.建设基于新一代系统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NLSP)打造基于读者需求驱动的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新图书馆系统平台除了为读者提供资源发现、全文阅读的基础服务,还通过读者荐购服务(PDA) 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服务。另外,大数据处理技术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运用到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上,反馈给读者更智能的服务形式。 https://www.tuya.com/cn/industry-details/Kb719fxx89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