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字印刷术说明文

掌握溶、帖、旋、拂、砥、讫等6个字。

能力教学:

初步学会翻译文言语句;能指出课文的说明顺序。

德育教学:

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难重点

活板的制作过程及活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与练习、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今天来详细学习其中的《活版》。

二、课文讲解

(一)结构划分:

讨论明确:

课文分3段:

第一段:介绍活板印刷术的前身雕版印刷。

第二段:说明活板的制作、使用方法和有关事项。

第三段:简要交代活字的下落。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介绍活版印刷术的前身刻版印刷有用处吗

2给第二段分层次。

这一段落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其法到字平如砥)说明活版的制作方法。

先介绍活字的制作:材料胶泥刻字;字形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处理火烧令坚。活字的制作说得很清楚。

再介绍布字成版,有四道工序:其一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其二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其三持就火炀之;其四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第二层(从若止印三二本到瞬息可成)说明活版的印刷方法。

先说活版印刷宜于多印,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次说印刷方法是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再说活字的贮存,每字皆有数印,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可以看出发明者对印刷方法和贮放字印的`方法设计得多么科学、适用,便于操作。作者说得也很明白、简洁。

第三层(从不以木为之者到本段末尾)说明木质活字不宜印刷的原因。

活版制作的程序或以工艺流程。也就是程序顺序

4.采用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布字成版的技术、过程说得极为清楚,了如目睹。从这一整套工序可以看出,发明者对排版设计得相当周密。

5.木质活字为什么不宜印刷为什么选用胶泥刻字

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所以不能用木质的。

可见,发明者在发明过程中做过多次试验进行比较,胶泥刻字以火烧加固是当时较好、较为适用的方法。

6.因为第二段已经交代很详细了,第3段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三、主题归纳

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四、写作特点

2.抓住事物特征说明:

《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的特点活:

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

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作法是活的

更互用之用法是活的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法是活的

这样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就从备字、排版、印刷、处理诸方面表现了活板,而不是刻板。

3.灵活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之内有重复者。

(2)列数字:数百千本,二十余印

(3)作比较:

A.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殊不沾污,通过比较指出木料的缺点沾水则高下不平,明确了不用木料而是用胶泥的原因。

B.若止印三二本则极为神速,这句话是针对雕版而言,准确说明了活板印速快的优点。

4.准确、简洁、平实的说明语言:

(1仅用了300多字,把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发明介绍的清清楚楚。

(2多次使用代词之,以减少重复,这是一种简洁的写法。

(3)如印,乃布字印中的字印,是名词;欲印为印刷,是动词。

(4)没有铺张的形容和绚丽的描绘,只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明活板的印刷过程,解释胶泥活字的性质、特点。寥寥数语,便将活字的材料、形状和加工的方法交代清楚。其中用常见的事物钱唇相比,说明活字的特征,通俗易懂。

五、课堂总结:这堂课我们分析了课文的结构,归纳了段意、主题、写作特点。课文在说明时采用的说明顺序是程序顺序。今后要学习这种写法。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模仿本文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自己的一个小制作的制作过程。

八、教学反思:课文的说明顺序是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反复讲述和分析。在段落分析和写法归纳中的分析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2.掌握为、就、火、印、之、以、则等文言词语的词义和用法,初步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介绍毕升和他的活板印刷术,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

2.疏通文意,朗读、背诵。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配以)

1、解题。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在《辞海》中,对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宋代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

可见,毕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毕升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板书:活板(科技说明文)

(设计意图:由解题导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学生自主查阅作者资料。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请同学朗读阅读提示的有关介绍。

(设计意图:所谓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等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积累意识。)

二、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参照注释,注意字音。

1、板书下列汉字(或出示卡片),提问学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学生连同词一起读。

升()和()炀()更()

帖()贮()燔()

(设计意图:对于重点词语,只有音读准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意思,多音字要求学生连同词一起读,方便学生更好的区分词意。)

2、注意句读。(提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清节奏。)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9)用讫/再火令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设计意图:学生读,区分节奏,使学生更好地读出文言文的味道。)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指名朗读第1段,疏通文意,教师指导学习。

总结:(一)专用名词:朝代、书名、人名、地名、官职等不译。(二)文言文省略较多,译为现代汉语时,要疏通上下文意,补上。(三)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译时有很多单音节词要补上一字变成双音节词。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1)照顾上下文,准确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这一种方法。

请同学译出第1段

提问:课文这一段介绍了什么

归纳:简述我国雕板印刷发展状况。

2、疏通第2段文意。

这一段是全文主体,具体说明了活板的发明、制作、印刷及有关事项。

学习第一层。

指名学生朗读第一句,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为,动词,发明。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升,又发明了活板(印刷)。

提问:这一句十二个字,介绍了什么

疏通第二层文意。

指名学生朗读第二层(其法瞬息可就),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毕升;胶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个)印模,省略量词;火,名词,在这里是用火义。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胶质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铜钱的边缘,每个文字制作一个印模,用火烧烤使(它)坚硬。这句介绍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学们注意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的方法。

疏通第三层文意。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层教师指导,看注释,逐句疏通文意。

3、学习第3段。

指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看注释,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照书下注释及参考书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指导,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更好的翻译课文。)

四、重点分析第2段。

1、指名学生朗读或背诵这一层介绍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关内容。

提问: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骤

归纳:包括:设铁板、冒药物、置铁范、排字模、就火炀、平模面六个步骤。其中,密布、稍熔、字平如砥写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2、具体分析各项工艺要求怎么体现活的特点的,并用短语归纳各句大意。

1一字多印。2.按韵贮印。3.奇字旋刻。4.舍木取泥。

(设计意图:在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清楚活板制作的工序。再配以幻灯片演示,更形象直观,使学生记忆更深刻!)

五、总结。

1、本文介绍了宋代发明家毕升创造的活板印刷术,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和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精神。启发我们:中华民族有光辉的历史,也必将有更灿烂的未来。

2、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2)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说明。活板印刷是一种新工艺,按程序说明是合理的顺序。

(3)说明的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形容适度。为了说明清楚,用了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

国家图书馆是中国藏书最多的图书馆,这里古籍浩如烟海,许多孤本及绝版书往往可以在这里找到。前些年,国家图书馆中发现了一些古籍,这些古书不是用雕版印制的,而是用普通铅字排版方法印制的,只不过经过鉴定这些字用的不是铅字,而是用泥做成的单字模,经过排版组合而成。这一发现使专家们立即想起了宋朝学者沈括《梦溪笔谈》一书中记载宋朝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故事。于是专家们得出结论:这些活版印刷的古书证明了沈括记载的真实性。这样一来,中国早在千年前就发明了活版印刷术,不仅有了史料的记载,更有了实物的证明。

于是他又开始寻找别的材料,他找到了胶泥。毕昇用胶泥刻字,泥质又细又软,很好刻。刻完了,用火一烧,字模就变硬了。这真是个好办法!毕昇刻了许多单字,做成不少单字印模。他又准备好一块铁板,铁板上放着松香、蜡、纸灰,铁板四周围着铁框,铁框里密密地摆满字印模,满一铁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热,药熔化后,用平板把字压平。为了提高效率,他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这块板印完,第二板又准备好了。这样交替使用,印得很快。每一个单字,毕昇都刻了好几个印模,常用字就更多一些,以备一板里有重复字时用。至于没有事先刻好的生僻字,就临时写刻,马上烧好了用。这种方法印几本书当然显不出简便,但印得越多优越性就越显著,要是印成百上千册,那就是雕版无法比拟的简便了。

到了元代,农学家王祯也创制成功木活字,他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用简单的机械增加排字效率。他在《农书》中详细地说明了他的印刷方法和经验。王桢造的木活字共有3万多个,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用这套木活字排印自己编纂的《大德旌德县志》一书,全书6万多字,不到一个月就印出了100部。到了明清时期,木活字就普遍流行起来。清朝乾隆年间,政府曾使人刻成大小枣木活字253500个,先后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00多卷。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清朝还有一部书《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制的,当时金属活字已经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

中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成为推进欧洲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因为在这以前的欧洲,都是靠人手抄书的。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知识的普及,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印刷术的传入改变了这种状况,但当时欧洲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后来,15世纪欧洲也出现了一位如同中国北宋时期毕昇一样的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科斯特。

科斯特成功了,他印出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的书。这个日期现在已经说不太准确了,有人说是1420年,也有人说是1428年,还有人说是1440年。不管怎样,活字印刷总算在欧洲出现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关于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明者,另外一种说法是德国的约翰·古腾堡。传说,欧洲在15世纪以前是没有扑克的。15世纪时,到中国旅行的欧洲人把中国的骨牌游戏带回了欧洲。当时骨牌在欧洲风靡一时,而制造骨牌也成为重要产业。欧洲制的骨牌,最初完全是用手工制做的,雕刻之后,涂上颜色。后来知道用印刷的方法,先把模样刻在薄金属板上,然后用有颜色的墨水印在纸片上。再以后便用木板代替金属板,工作效率更高了。据说古腾堡有一天晚饭后和他的妻子玩骨牌。他手中摸着骨牌,心中想:这牌我也会做!第二天他照骨牌的样子刻了块木片,再用墨水印出骨牌来。同时,他把妻子的名字也用同样的方法印出来,这使他妻子喜出望外。

有了这小小的成功,古腾堡进而刻印较复杂的东西。他又印了些圣像,挂在店门口,惹得行人纷纷争购,这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入。他更热心于印刷的研究,获得修道院的允许后,他刊印了《贫者的圣书》。

在实践中他逐渐体会到,在一块木板上刻上字,比起用独立的字模拼版来要困难得多。于是他开始用木头刻字模,然后创造出排列用的字框,活字印刷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时是1445年,古腾堡觉得喜出望外。

古腾堡最初印刷的只有《圣经》,都是拉丁文的,不适用于更广泛的地域,后来才开始翻印各国文字的《圣经》,《圣经》才进入一般民众的家庭。

从印刷术发明到现在,成百上千年过去了,发明者的许多事迹已经湮没无闻,发明权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说法,使我们难以准确地考证事实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印刷术对人类文明和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作用是每一个人都十分清楚的。尽管今天电脑排版和胶版印刷已经十分普及,我们却无法忘记我们的祖先为了这一切所作的艰苦努力。

知识点

王祯与《农书》

《农书》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它上续《齐民要术》,总结前人的经验,补充了大量实地考察的结果。全书37集,136000字。基本内容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谱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农业史与主要农耕技术;第二部分叙述各种粮食、蔬菜、瓜果与林木作物的栽培与管理;第三部分绘制各种农具与农业机械图281幅,并加以说明。《农书》是第一部兼论南北,力图从全国范围内对农业作系统性介绍,并把南北农业技术以及农具的异同和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的农业科学著作。

宋代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人们据此认为,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平民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他先用胶泥烧制出单字,在铺有松脂、蜡和纸灰的混合材料的铁板上排版,然后进行印刷。

据了解,我国古代不但有雕版印刷,还有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又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等多种印刷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升,是我国活字印刷术的鼻祖,木活字、金属活字等的印刷技术,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毕升发明的印刷术评价说,如果只印三两本,则看不出有什么好处;但成百上千本地印刷某一种书籍,用这种印刷术则显得极为神速。因此,沈括记载的这种出现于950多年前的印刷术,如果真的存在并投入实际应用,无疑会大大提高当时的印刷效率,并有利于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

THE END
1.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高校图书馆发展不是追求成为更专业、更先进的图书馆,而应是一个具有或融合了图书馆功能的教学机构和学习支持机构。馆员是“战士”,图书馆(资源、空间……)是“武器”,是“弹药”。高校图书馆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每个高校图书馆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5/6690723_1141550696.shtml
2.科学网—圕人堂话题: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1)开篇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3641.html), “理一分殊:图书馆多样性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CADAL项目年会”,杨新涯先生作《初论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图书馆治理体系现代化》报告,报告中提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高职高专图书馆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4387.html
3.付费自习室野蛮生长至近7万家,用户都是哪些群体?在自习室的学习作为一名互联网程序员,我觉得周末的公司是个很好的学习室,几乎没人,网速快,夏天空调冬天暖气,转角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29520200/answer/50666033104
4.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还有必要存在吗有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市民想借阅图书,不必跑图书馆,不受图书馆开、闭馆时间的限制,在街边的一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上,就能完成借书、还书、办理读者证等相关服务。早在2011年,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就出现在海南三亚街头,随后逐渐铺开,到2012年11月份,三亚市共建造了18台24小时自助图书馆。然而,记者近日走访三亚市多个https://www.hi.jcy.gov.cn/Wap/WModule/M001/wap_view.aspx?i=539073
5.数字化时代,你认为图书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存在仍然有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数字资源未能完全取代纸质资源。虽然电子书、数字期刊等资源越来越丰富,但纸质图书与期刊依然占据一定比例,它们包含了众多珍贵的历史与文化信息,需要图书馆来收藏、整理和提供。 2. 阅读体验不同。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提供的体验不同,部分读者更https://www.jianshu.com/p/44eae519ec36
6.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1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7.2022年雅思大作文真题及范文:图书馆有必要存在吗IELTSOnline今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因此图书馆不再必要。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探讨了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增加,图书馆是否还有必要存在。 如今信息获取更加便利,因此图书馆不再必要。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 雅思大作文真题及范文: https://www.ieltsonlinetests.com/zh-hans/writing-recent-actual-tests/18887733.html
8.诶?听说很多人羡慕“现代”的图书馆!求真图书馆XianDai LibraryLIBRARY一片隔绝了喧嚣浮躁的净土一隅充满书香的静谧之地等待着每一位求知者的心灵归宁虽然无法走遍世界在一页页翻阅间也能窥察万物以沉默的姿态述说千年的智慧和文明拿上好奇心的钥匙欢迎来求真图书馆开启智慧大门踏入图书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UzMzMwMw==&mid=2678783959&idx=2&sn=1a42f2c0e4ee1bffd5b031fb4908eefa&chksm=8b7ac1fefa0ade218e15a88370a9f8ca3be49b5df1c368e865ff0b7a5ac1d1d63a3818d801da&scene=27
9.10个司机8个不会开,尤其女司机!手动挡车型还有存在必要吗?手动挡车型还有存在必要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经历,那就是身边很多朋友考完驾照后要么做了很久的“本本族”,要么买车直接买的自动挡车型,他们已经完全忘记手动挡是如何开的了。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十年之前的时候,身边很多亲戚朋友拿到驾照后,基本都会买车,而且大多数买的都是手动挡车型。但也就最近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663036708867345312.html
10.土木工程实习报告3000字(精选13篇)1)中山图书馆简介 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位于文德路。原为广州学宫旧址。由美洲华侨集资捐款25万元兴建。林克明建筑师设计,1929年12月动工,1933年10月建成。该建筑布局紧凑,功能合理。主体建筑设在原高地上,四角尽端以小亭屋顶形式处理。四周采用回廊式,构成一个正方形平面。中央有一个大跨度的八角形大阅览室。主体https://mip.ruiwen.com/word/tumugcsxbg.html
11.而缘分又在彼此之间失去意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的心,已经被a假如相遇只是一种缘分,而缘分又在彼此之间失去意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的心,已经被伤过一次,我害怕再被伤一次,只能心锁起。 If meets is only one kind of fate, but the fate dwindles between each other, but also has the existence necessity? My feelings, have already been hurt one time, I 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1390062
12.雅思写作大作文真题+范文:有了数字资源,图书馆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今天给备考雅思的同学们带来的是一篇雅思大作文题目,题目是:因为今天有了数字资源,图书馆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意或者不同意 Topic:Libraries are not a necessity anymore because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available today (agree/disagree) Writing Task 2 http://www.ieltschn.com/study/writing/34748.html
13.这100句文案,陪我度过夏天红星来自HomeFacialPro与单向街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女性是一座图书馆”成分诗歌展。 用灯的亮度来区分烟酰胺成分的浓度,无论是萤火虫的微光、独行的灯火,还是燎原的火把,都是值得被看见的女性力量。 对别人来说,也许这些光亮微不足道,但对自己来说,每一个都是值得纪念的高光时刻。 https://i-d.cn/16550.html
14.移动应用开发(APP开发)市场调研报告12篇(全文)此外, 馆藏结构也不同,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都是以纸质载体为主, 数字图书馆则是以电子出版物为管理对象, 其存储介质不再受限于印刷体, 而是具有图像、声音、光、影视等多种媒体。通过多媒体等技术向读者展示各种生动而具体的信息, 不存在复本和拒借率的现象。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15bgpe9.html
15.图书馆安全工作总结3、我们的监控系统己初具规模,但图书馆书库仍然存在盲区,因此,还需围绕今后发展这个主题,做好争取经费增添设备的工作。 总之,xxxx年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些设想因为条件所限没有实现,还需继续努力。我们要再接再厉,使2010年的安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全校的安全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https://www.qunzou.com/gongzuo/1077678.html
16.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精选8篇)篇1: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管理现状研究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逢备考阶段因图书馆座位资源紧缺而产生大量的占座现象。本文通过对以安徽大学为例的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的调研,探讨高校座位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xkmf7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