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纤手香凝的日志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努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了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语文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在现实教学中难以切实执行。因此,非常有必要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状态,理清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与阐述中存在的问题,再依据科学的教学设计模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前语文教学界在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阐述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1、缺乏严格的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学习需要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教学的总目标。学习内容,就是为了实现这个总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学生特征指影响学生完成学习内容的知识准备,生理、心理准备,以及诸如智力才能、学习动机、生活经验、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因素。严密、完整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以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为前提和基础。由于语文教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系统较散,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

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也不是内部因素,而是主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学习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众多的学习论流派中逐步取得了主导地位,进而又发展为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导当代语文教学的强大武器。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是养成情感、态度,都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注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结合去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3、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并在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学检测的盲目性。

二、确立优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1、依据语文新课程教育理念

这次新课改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四大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要学语文,又要学做人。②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语文是母语教育的课程,母语的学习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学习,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③语文教育要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由于汉语言文字的形象性、隐喻性、意会性和信息冗余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语文教育要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结构、含义、用法整体的把握能力,要研究汉字学习的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开展学生合作学习,是想让学生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我们鼓励学生学会探究学习,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

2、依据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3、依据语文教材的特点

4、依据教师和学生关系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程序(1)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可以遵循三大步骤,即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分析教学目标的水平,陈述具体行为目标。

1、文道统一,确定教学目标的类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及其同僚把学生学习的结果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因动作领域三个大类,每一类又有不同水平的能力表现。参见表1。

表1.不同领域教学目标的各级水平

认知领域

情感领域

动作领域

1.知识

2.领会

3.运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接受(注意)

反应

价值化

组织

价值体系的个性化

知觉能力

生理能力

技能动作

有意活动

以《春》为例,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文中比喻、排比、拟人三种修辞手法描绘事物,写人记事,属于认知领域的学习结果;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唤起自身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则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结果。能够通过对发音器官肌肉的控制来诵读课文,则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结果。

2、层次分明,确定教学目标的水平

教学目标的水平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学习材料时的不同能力表现。

认知领域的目标主要发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具体而言,认知领域的目标可分为六级水平:

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认知领域的层级水平可以简化为理解、运用和评价三级水平。理解是指学生对课文意义的建构,它以知识为基础,融分析与综合于一体,学生能够运用与课文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课文的意义,例如在《春》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陈述比喻、排比、拟人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再现)或辨析文中三种修辞手法的不同作用,必须以分别找出(再认)这三种修辞手法为基础;运用是指学生将课堂所习得的知识运用于相似或不同的情境中,例如学生能够运用三种修辞手法完成一段短文写作;评价是指学生能够对课文的优劣好坏做出价值判断或选择,例如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程序(2)

(接上)

情感领域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态度是指个体对人、事和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持久性与一致性倾向。态度的形成与文化传统、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等因素有关。价值观则更具有综合性,它涉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目的,并不针对特定的事物和现象。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价值观比态度更难测量。因为态度可以通过学生对事物或现象的接受或拒绝来测量;而学生对一些价值观如诚实、自尊、宽容等往往不会公开拒绝。

具体而言,情感领域的目标可分为五级水平:

(2)反应(responding)。学生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不仅接受了有关信息,并表示愿意采取相应的行为,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并没有现出。

(3)价值评价(valuing)。这级水平意味着,学生理解一种态度或价值观念,并认为它是有意义的,同时已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这一级水平,学生能主动表明对问题的态度或观点,并公开讨论或支持某种态度。

(4)组织(organizing)。这一级水平表明,学生已经形成了抽象概念,并意识到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价值观念体系。

(5)个性化(characterizing)。这级水平意味着个体的各种价值观已经被组合成内部一致的体系,个体的行为受内部价值体系的控制,价值体系已经成为个体性格特征的稳定组成部分。

情感领域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学科教育中不太受重视。因此,它正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重点之一。

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情感领域的层级水平可以简化为注意、认同、生成三级水平。注意是指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例如《春》中所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认同是指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唤起自己对课文中所赞美事物的相应情感;生成是指激发出自己比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多的相应的情感,例如对春天里其它事物的赞美之情,或对其它季节的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动作技能领域

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这一领域可能是三大领域中最不受教师重视的领域。对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重视程度与教育的阶段和培养目标有关,换言之,不同阶段、不同学校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小学阶段比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更重视动作技能目标,培养特殊人才的学校(如体育学校)比普通中小学更重视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具体而言,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可分为四级水平:

(1)知觉能力。指对所处环境中的刺激所做的观察和理解,并做出相应调节动作的能力,包括动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协调能力等,如平衡、旋转、踢球、舞蹈等。

(3)技能动作。指训练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例如,弹拉乐器、艺术表演、调整机器等。

(4)有意活动。指传递感情的体态动作,亦称身体语言,涉及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即时活动等,如舞蹈或通过动作改变面部表情等。

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动作技能领域的层级水平可以简化为模仿、练习、自动化三级水平。模仿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控制自己肌肉动作的过程,例如字、词的正确发音,书法练习中握笔的正确姿势及运笔态势;练习是指在教师监控下学生重复控制自己肌肉动作的过程;自动化是指在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或监控的情况下,自己熟练管制自己肌肉动作的过程。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分析出各类教学目标的层级水平,能够促使不同学习水平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文学习获得认知结构和情意品质的改变。

3、行为确定,陈述具体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

(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见下表:

知识水平

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辨认,回忆,背诵,选出,举例,复述,列举,描述,识别,再认等。

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应用水平:包括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使用,应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技能水平

模仿水平:包括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重复,模拟,模仿,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表现,完成,制定,拟定,解决,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况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程序(3)

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见下表:

体验水平

反应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

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养成,形成,热爱,建立,树立,具有,坚持,保持,追求,确立等。

(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例如:

每个学生阅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为了陈述简便,在不引起误解或歧义的情况下,有时目标陈述会省略行为主体或(和)行为条件。例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四、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有效教学的策略目标

(二)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形成一个高参与度高认知的有效课堂

(三)构建有效课堂的策略

构建有效课堂应把握当代学习理论,根据加涅(R.M.Gagne)的学习分类、信息加工理论,有效教学策略可分成两类。一类是从策略的内容上分为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另一类是从教学过程来分,有激活动机,告知学习者目的,指引注意,刺激回忆,提供学习指导,增强保持,促进学习的迁移,引起动作,提供反馈等八种策略。

我国的有些学者认为有效课堂的策略包括:

1、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

2、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

3、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4、鼓励学生学业求助的行为

5、以学生学习的真实认知过程为基础展开教学

6、充分展开高层次的思维过程

7、充分展开课堂交互活动

8、达成对知识的深沉理解与灵活运用

9、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

10、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11、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他们需要的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12、以某种建设性、乐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

13、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

14、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行职责的能力

15、鼓励和接纳学生自治权、主动权

16、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五、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有哪些?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指的是评价的因素与内容,确定评价指标(即评什么),既是评价工作的基础,又是评价工作的核心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几个转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再一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相继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这些评价标准的表述方式和指标体系各有不同,但综观这些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评价带来的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评价,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

(二)新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确立的原则

1.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特征的原则

2.突出重点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又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认识与实践过程,评价很难全部反映这个过程的诸多因素及所有情况,因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着眼于教学全过程,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应以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来设计评价项目与要素,抓住主要矛盾,突出评价重点,反映教学活动的实质性倾向。

3.独立性原则

这也是对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科学性追求,既从事物的某一个分类基准出发,分解要素项目,各项指标之间互不相容,每个指标都独立地提供信息,不能有重叠关系,避免冗余指标的干扰,保证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4.可测性原则

评价是通过指标体系来判断既定教学目标的达到度,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是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其表述语言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项目和要素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定、可评价的,语言要简洁、准确、便于操作。

5.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具有普遍意义,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一致的标准。但是由于教学活动诸要素的多变性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从这个意义上讲,用一把固定的尺子去衡量个性不同的教师或发生非预设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状态是有困难的;课堂教学既有共性、有规范,同时也有个性、有创新、有特色,因此,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中要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形成个体的教学风格留有空间和余地。

(三)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

评价课堂教学应该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块.

教师的教:

1、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其所占比重应当大一些。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

2、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和气质,能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能引导学生与他人、社会和睦相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信息量科学合理、全面、准确,体现单元要求,体现学科特色,课程开发利用意识强;作业布置适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探究性;注重实效(学生想学、会学);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行课堂常规训练,注意读写姿势;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粉笔、铅笔、毛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

5、组织协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注意创设情境,活而不乱;课堂结构疏密有致,各环节衔接紧密,主动学习。

6、教学机智:灵活处理偶发事件;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善于尊重学生、发现学生、欣赏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灵对话

学生的学:

1、注意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的目光是否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是否针对所问;倾听是否全神贯注等。

2、参与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程参与学习;是否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是否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还可以看有没有一些学生参与教学,比如,在小组学习讨论时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也可以看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如语文:听、说、读、写;数学:操作、演示推理、计算等。

3、交往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友好的合作;也可以观察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愉悦、主动;还可以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是否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4、思维状态

5、情绪状态

6、生成状态

我们可以看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否在自主、合作、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还可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没有独特的表现,是否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或得出不同寻常的答案,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THE END
1.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x接下来,本文将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图书馆的布局问题 现代图书馆的标准布局一般是按照书库、阅览室、处理室、会议室、讲座室、展示室、休息室等功能进行规划设计。但是现实中,很多图书馆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如阅览室不够宽敞、论文阅览区域过于拥挤、借阅处难以找到等。这样的问题直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7/5202304220011011.shtm
2.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10篇(全文)图书馆是一个电耗较大的场所,节省电能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窗墙比例设计要合理。按照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应在0.4与0.7之间,所以透光比应以大于0.4为标准,窗墙设计比例合理可保证自然采光、通风和降低热辐射。 (2)幕墙材料的使用上尽量使用透光效果好、无辐射、无污染并能开充分开启的玻璃窗户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vu2jpjg.html
3.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范文(精选9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字图书馆的存在问题以及策略研究论文 篇1 https://www.ruiwen.com/lunwen/1747432.html
4.图书馆设计时要注意什么?在进行图书馆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需求:详细了解图书馆的功能需求,包括阅读区、借还区、学习区、多媒体区等,确保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和设施设置。2. 空间规划:要合理规划图书馆的空间,包括分区划分、流线设计等。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连接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988516671242141&wfr=spider&for=pc
5.图书馆工作总结(精选16篇)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书馆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2034821.html
6.北京大学学科建设与事业规划专辑北京大学的成人教育,自56年开始招生以来长年没有解决固定用房问题,现只能在临时房,活动房,地下室内游动,困难甚大。规划难以在校本部内作出具体安排,建议另行考虑。 综合上述,逐步改造成府居民区,作为规划预留教学科研及图书馆区的发展用地。 (二)学生生活区 https://zys.pku.edu.cn/zlgh/bdghsjk/htmlsub/h33.html
7.图书馆建设的几个问题(精选十篇)摘要:文章结合图书馆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规划组织问题、基础理论研究问题、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用户界面设立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人才匮乏问题、用户教育问题等,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21-03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0148ce.html
8.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手册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7 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7 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 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8 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8 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8 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8 http://www.iwuchen.com/a-88/
9.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资源浏览查阅9次。数据库课程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以解决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量过大、人力和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等问题。该系统将实现图书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feijiaogu7393/85522897
10.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 持续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打造完善一流服务体系 3. 扎实推进广州“博物馆之城”建设,彰显广州历史文化 4.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 5.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共建共享 (七)做强做大广播电视舆论宣传主阵地,把握正确引导力 https://www.gz.gov.cn/zwgk/ghjh/fzgh/ssw/content/mpost_7845329.html
11.建筑规模变化与原有施工图设计文件关系解析——评一起建筑工质量纠纷案本案中,就乙方设计行为与建筑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之间的关系看,若甲、丙严格按照乙方的设计建造四层图书馆,建筑的施工与设计活动之间存在呈上关系,其间存在因果关系尚可自圆其说。这种情况下,鉴于设计文件严格遵照有关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进行,若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一般不会出现类似质量问题。但事实上,从乙方依法如约https://www.66law.cn/domainblog/104442.aspx
12.计算机数据库论文15篇优秀软件系统中自带的问题也会对数据库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由于设计环节或编码环节中存在一些隐患,软件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数据库管理出现严重的问题,影响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3用户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用户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数据库问题的产生,用户只有严格按照操作守则进行操作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https://m.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230721071337_3075651.html
13.降本增效工作总结(通用12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降本增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gongzuo/4258697.html
14.崔允漷:新教学模型——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在早期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受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教学设计中任务分析的思路与课程开发领域中目标分解的理念高度契合。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陈述,即学习目标的靶向。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目标分析,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及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2.作为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任务成为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追求。在https://www.meipian.cn/4yu2ksb4
15.图书排查整改报告范文(通用10篇)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校为学生的阅览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加上规范、自主、有序的管理,相关活动的推波助澜和评价机制的行为跟进,保证了我校图书馆藏书的利用率,起到了图书馆应有的资源共享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 https://www.oh100.com/a/202212/569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