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建越多的图书馆,真的不适合读书

中国人不去图书馆,不代表他们不爱读书。图/unsplash

大学毕业之后,大家有多久没去图书馆了?

上一次为了在图书馆蹭网而办的借书证,丢在哪个角落了?

需要某一本书,你是想着去图书馆找,还是上网打个书名找pdf呢?

印象中,图书馆还是学生读书、老人看报还有家庭阅读的场所。如果不是需要考个什么证,想要找个让自己效率高一点的地方,谁还会去图书馆呀!

但实际上,城市图书馆的数量远比我们需要的多。

以深圳为例,到2018年年底,深圳市共有图书馆(分馆)650家,以2200万的常住人口来计算,深圳平均每3.38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

近五年来,广州和深圳都争着要做“图书馆之城”,前者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每八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后者也开始了筹建第二图书馆。

面对飞速建起的图书馆,去过的人却少之又少。广州市越秀区有118万人居住,但在去年开放的四阅图书馆,每天只有约578人前往。

除此之外,45.14%的人觉得找书、借还书太麻烦,44.4%的人觉得不去图书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阅读需求。

在地图上搜索图书馆,一下子就弹出附近的十几个定位点。但即使有图书馆就在你的步行距离内,网友们还是像猫面对铲屎官一样冷漠。

新图书馆盖起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还是提不起要去的欲望?

深圳高温来袭,读者在图书馆撑伞遮阳。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体验,实在太差了

用户体验不佳,是我们对图书馆避而远之的关键原因。

图书质量不敢恭维,查书找书的麻烦也可能把人劝退。不仅如此,有些特藏资料还不开放给公众阅览。

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数量都很震撼,但是藏书质量参差不齐。但这也不能全怪图书馆,看看国内目前的出版市场吧,畅销书榜上,长期占据高位的都是教你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鸡汤”学、成功学宝典,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小说。

选书是一个很专业的活,而很多图书馆的馆员往往由中老年人充当,缺乏必备的人文学科训练,更别提更专业一点的图书馆学了。于是,国内图书馆的选书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有知乎用户提到,县级图书馆选书是按照畅销书榜来弄的,所以名字像“夜宫天”“君临天下”和“王牌宠妃”这样的网络小说排满书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想找本社科类、经济类的专业图书,看见这样的书架,大概也就知难而退了吧。

目前部分城市的图书馆已开放了读者荐书:在书店里选到喜欢的书,办手续选为馆藏,就可以让图书馆来买单。盐城市图书馆、广州图书馆、上海金山区图书馆等都举办过类似的读者选书活动。

但这些征集活动多是一次性采购,并不作为图书日常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而且仅仅限于一二线城市,小城市的图书馆还是非常缺乏人力物力去做这样的人文服务。

2018年8月14日,广东省南国书香节茂名分会场。图/图虫创意

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很堪忧。在三四线城市里,图书馆里的书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读者借阅。

按2017年统计数据,江苏昆山有86万人,但在大众点评上只能搜到20个公共图书馆,其中的不少分馆,如九方城自助分馆只有6000余册图书。

而在对岸的日本,即使是町村社区图书馆,如长野县小布施町的町立图书馆,藏书量也达到了8万册。

撇开书本身的问题,找书的麻烦也把人拒之门外。查书网页形同虚设,有时候,即使你在网上查到了书,在书架也未必能找得到。

因为按索书号到指定的书架,才会发现书架上乱得像案发现场,书横着竖着乱放,想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只能看借书人的运气。

等真正想在图书馆找一本书时,才发现入馆教育根本没用。图/pixabay

这些都不是最奇葩的,起码读者还能进去找书,图书馆里有些分区你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比如特藏部和古籍部。

既然不允许外借,那拍照、复印总可以了吧?抱歉,没那么容易,就算给你复印,也要掏空你的钱包。

最近,微博认证为“人文艺术博主”的@弗虑弗为,就在吐槽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复印费高达8元一页,手抄本62元一页。

更夸张的是,学者林庆彰在编写《民国时期经学丛书》时,想去国图影印林履信著作,影印一本竟然要收人民币45000元。照这么算,影印10本的话,一套房子的首付都没了。

学者们借阅古籍都如此艰难,叫那些穷苦的文科生怎么做研究呢?古籍属于公版图书,如果怕损坏古籍,为何不出影印本?

图书馆内部研究员可以自由借阅,而外边的学者以及一般公众却轻易不能窥探,这难道不是一种学术垄断吗?

读书的人,未必都去图书馆

所以,就算最爱读书的文化人,也不一定喜欢去图书馆。加上如今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要读书,完全不需要到图书馆。

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人均每年纸书阅读量只有约5本。有4.3亿人转投电子阅读的怀抱,2018年电子书人均阅读量达到了12本。

一年读5本纸质书,一天阅读大概20分钟,这样算下来,一本书看完怎么也需要两三个月了。

如果是从图书馆借书的话,岂不是要续借几次?对于日常需要应付繁忙工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网上办理续借的麻烦,一次性购买就可以解决。

一次性买下来,最方便就上各大电商书城,下单就等书送到家门。去年,某电商平台合计售卖图书超过了10亿册,人均一年买7本书。算起来,很多人买的书都没有看完,更加不需要去图书馆了。

同样,如今在实体书店里买一本书也并不贵。以广州联合书店为例,中文文学、翻译作品价格都在40到60元之间,原版的英文书、日文书百元就有交易。

相比之下,外国买书成本要贵得多。同一本计算机领域的书籍,在亚马逊网上,中文版是60块钱,英文原版却要330块钱。除非是专业学术书籍,定价是畅销书的20倍,才山长水远地坐车去图书馆借阅。

电子书更加便宜。虽然还没有成为主流阅读习惯,几百上千元的Kindle阅读器更多是美学、生活质量的追求,但各种线上阅读平台上的付费小说、漫画,人人都买得起。

以广州的90后媒体人老张为例,他表示,大学毕业这么多年了,自己走进图书馆的次数不超过5次,“因为没必要,去了要么是借绝版书、高价书,要么是情怀发作,去装个X”。

老张说,他就是豆瓣上那种“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人,家里堆了数千本书,每周都会购置新书,满100减50,买得不亦乐乎,跟女生逛街扫货似的。此外,手机阅读App、Kindle、专门阅读pdf的平板,老张也应有尽有。

“我家里的书房就是最适合我的图书馆,我的电脑、手机、Kindle也是一个图书馆,我还去什么图书馆?”

去图书馆的人,未必在读书

读书人不再光顾图书馆,图书馆里的人大多也不在读书。

每天开馆前半小时,准备占座的考研大军就已在门口等候,他们的背包看起来像是要搬家:电脑、复习资料、笔记、习题,还有几乎人手一本的《肖秀荣考研政治》。

除了这些图书馆的常驻人口,还有一批流动人口。他们被新图书馆的宣传吸引,就为了到里面吸收一下文化气息,到此一游。

比如去年开放的天津滨海图书馆,因“滨海之眼”的设计迅速在网上走红。中庭大厅里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型白色书墙,令图书馆一开业就成为了晒朋友圈的社交货币。

白色书架成为直播从业者、自拍爱好者的文艺背景墙,原本设计成读书座位的阶梯挤满了拍照的人,想看书的读者只能退到阅览室里。

文化景点想要吸引更多市民进入,这一点无可非议,但过分的是,图书馆忘本地没有把读者体验放在一位。

有网友评价称,这个供观赏的书山大厅,书架上大部分“书”都是假书摆设,根本不知道120万藏书量都在哪里,读者座位也仅有1200个。甚至有读者发现,检索系统找书没有具体位置显示,很多书籍也没有分类。

有钱堆砌出这样的恢弘建筑,难道没有钱分类整理一下书籍吗?

广州图书馆。图/wikipedia

注册读者占了广州常住人口一成以上的广州图书馆,建筑外观像一本立起来的书,玻璃幕墙映着进进出出的人影。

内部是商场式的开放设计,来这里自习的、吃饭的、拍照的、蹭空调歇脚的,齐聚一堂,儿童区传来的喧闹声可以传到五六楼。看起来,更像一个城市客厅。

对比起来,欧美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外表都很低调,建筑一般风格古朴典雅,给人文化沉淀的庄严感。馆内屋顶的玻璃窗户,墙边高大的木质书架,配上昏黄温暖的灯光,使得前来拜访的人们,也会进入看书沉思的气氛中。

许多欧美图书馆不仅提供书籍和报纸杂志的借阅,还可以借阅DVD、上免费阅读课程。图/unsplash

在馆内拍照、奔跑、大声说话都是会被馆员提醒的。这样营造出适合阅读思考的环境,既让来参观的游客不破坏气氛,又能留住读者。

新建一座图书馆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预计明年广州又有9座图书馆要开门迎客。

但是这些图书馆的人流量和借阅量,走势是否也是过山车开局?尝鲜完毕后的市民,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去这些新建的图书馆呢?

参考资料:

[1]广州不需要图书馆之城的虚名,证劵时报网,2014-01-08

[2]广州明年底文博场馆将超100座,广州日报,2019-07-08

[3]“网红图书馆”最要紧的是静下来,韩浩月,南方都市报,2017-11-30

[4]图书馆的“网红之路”,天津网-每日新报,2017-11-12

[5]日本社区图书馆服务及启示,叶蕊,《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0

[6]全球最颠覆的图书馆诞生了,煮饭租房唱K无所不能,殷紫,一条,2019-03-18

[7]广州建图书馆之城2020年每8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广州日报,2017-08-16

[8]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6-2020),深圳市文体旅游局,2016-08-15

[9]盐城市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网上借购服务,盐城市图书馆,2018-12-04

[10]上海基层探索“图书馆+书店”新读书模式:选书权交给读者,新华网,2017-04-21

[11]广州图书馆推出“你选书,我买单”读者选书活动,人民网-广东频道,2017-04-20

[12]昆山市图书馆九方城24小时自助图书馆试运行,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03-23

[13]我们应该向英美图书馆学什么,王波,《书香英伦》序[J].图书馆论坛,2016(2):136-141.

[14]經學研究四十年:林慶彰教授學術評論集,張曉生,孫劍秋

[15]我国阅读指数首次发布人均纸书阅读量为4.66本,新华网,2018-04-18

[16]2019读书报告:人均买书7本,王俊凯出书销量超莫言,广州日报,2019-04-23

THE END
1.2024年下学期第二次业务检查情况通报(2)架位问题:1西校区个别书库有极少量乱架现象;2东校区个别藏阅室图书排列不整齐。 请各岗位以业务检查为契机,提高工作质量,展现图书馆良好的服务风貌。 馆办 2024年12月12日 附件: 图书馆(东校区)人员责任区域检查结果 注:最终得分=交叉自查分*50%+复查分*50%。 https://tsg.hynu.edu.cn/info/1041/6508.htm
2.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于2024 年 10 月 23 日-25 日举办“AI 时代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暨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文献资源建设专业委员会 2024 年年会。参会同行给我分享了几张报告PPT(详见延伸阅读部分)。北京大学原副馆长陈凌《AI时代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思考》提出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9/15/6690723_1141550696.shtml
3.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x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图书馆作为一个传统的阅读场所仍然在我们身边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接下来,本文将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图书馆的布局问题 现代图书馆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7/5202304220011011.shtm
4.城市书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城市书房作为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由于其自身服务特征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目前已在温州、杭州和济南等多个城市得以实践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通过对城市书房服务案例和服务模式的研究,阐述城市书房建设和服务中在资金保障、开放时间、建设数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参与主体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TSGY202009015.htm
5.以街道名义作出说明: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 **图书借阅和返还操作不便**:如果街道图书室没有自动化借还书系统,借阅和归还书籍的过程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导致借阅者不满和排队等待的问题。2. **图书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图书馆新书进馆速度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可能导致书籍数量和类型不够丰富https://wen.baidu.com/question/1457108940226570380.html
6.图书馆自查报告10篇图书馆自查报告3 本学期开始在图书馆工作,一个学期结束了,现在特对本人的工作进行自我检查汇报: 存在问题 1.对图书馆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深刻,与有关专业人员接触少。 2.随着年龄增加,体育锻炼减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3.虽然在图书信息传播中做了一点工作,然而不够全面、深入、细致。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30211161218_2371070.html
7.社区图书室工作汇报运行情况 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文体局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区图书馆紧紧围绕服务宣传、读书活动、业务交流和岗位培训等重点业务工作,积极探索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经全体馆员的共同努力,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进步,读者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 https://m.oh100.com/a/201701/448667.html
8.年报全年完成并支付图书馆运行经费195万元,书架购置30万元,消防、安防系统维护工程15万元,图书采购400万,共享工程经费(信息网络构建)22.75万元。健全、规范和完善各项财务制度及内部监控制度,重新修订“西安图书馆工作人员差旅费报销制度”、“西安图书馆设备物资采购、报销制度”,增设报销流程示意图。继续严格全面的推行公务卡http://www.xalib.org.cn/info/71957.jspx
9.书店管理制度(通用14篇)一、民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及服务运行机制有限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图书馆是教学的辅助单位,一般情况下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行政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沟通过程中也存有障碍,学科馆员制度的推进也必然遇见瓶颈。当前民办高校的图书馆中普遍存在共同的特征是:日常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流程较为清https://www.jy135.com/zhidu/677615.html
10.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精选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篇1 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zhicheng/612998.html
11.图书室工作总结四、存在问题 学校图书馆虽然发挥了它应用的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班级阅读量参差不齐,有班级班主任不够重视,学生借书不够积极,还有学生不借书。有的学生不能够及时还书,希望今后班主任能够重视学生借、还书工作,我们一起把工作做得更好。少数学生不够爱惜图书,图书破损现象时有发生,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096464.html
12.图书馆部门工作总结15篇五、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图书总量不足,纸质图书缺口较大。目前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明显不足,难以达到常住人口人均购书费不低于元的评估要求, 2、人员队伍薄弱,目前图书馆在职在岗共4人,其中有2人是临聘人员,1人在借调在其它部门。节假日要照常开馆,现有https://mip.wenshubang.com/gongzuozongjie/2656312.html
13.图书馆读书的活动总结14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读书的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zongjie/3772793.html
14.融合生物与技术在程序运行的第一天,道金斯度过了兴奋的一小时,他把他的博尔赫斯图书馆里最临近的书架翻了个底朝天。在一次变异中,他发现茎、枝条、干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排列。这是些自然界中从未有过的奇异的树。还有那些世间从未出现过的灌木、草和花的线图。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一书中从进化和“库”的角度对此作了双重解释https://blog.csdn.net/qq_39384184/article/details/889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