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

如果说当代信息社会进程中互联网是序幕和开端的话,那么人工智能将成为发展和高潮,诚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所比喻的:“互联网是一道开胃菜,主菜就是人工智能。”[1]未来数年是人工智能释放巨大服务力价值的窗口期和发展机遇期,被誉为科技发展的下一个“超级风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应当在气象万千的人工智能时代,与变革重塑的洪流共进,紧扣重要发展机遇的新内涵,引领图书馆服务的新增长极。

1.1图书馆更新

1.2积极构建图书馆大脑

1.3建设人工智能的柔性图书馆

1.4适时组建图书馆人工智能中心

1.5把握人工智能提速的发展机遇

“人类正在步入智慧时代,号称智能革命,但是我们看到当前网络世界却远没有现实世界的智慧,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还是用一个快50岁的网络来支撑高速发展的现实世界。”[6]作为第五代通信技术的5G商用化的步伐渐行渐近,将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多样化应用需求,正在加速“屏民时代”并开启下一代沉浸体验。据预测,到2025年,5G将覆盖40%的全球人口,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2025年,中国的“5G人口”将占全球的三分之一。5G将会带来一个新的互联网,让创新充满想象力[7]。5G所具备的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为稳定、更大连接的特点,将带来人工智能的提速。如何想方设法用好5G的发展机遇,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图书馆服务的提速奔跑赋能,是图书馆界应当直面的问题。

2.1着力于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与日俱增的海量数据、超强提速的计算能力、创新迭出的优秀算法,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正在推动当代图书馆事业全面迈向泛数字化、泛网络化、泛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呈现出不断向上的活跃度。如何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接地气,回答是需要着力于解决图书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对症下药”,回应读者的所需、所要、所盼,并注重在尽力而为中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握好实践推进的节奏。

在更为巨量的超载信息环境下,读者正面临信息回避与信息疲劳的痛点和难点,呼唤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为其解痛释难。当读者被多个屏幕和平台的媒体内容淹没的时候,对于越来越多茫然不知所措的读者而言,需要图书馆员为其提供信息回避的路径和解除信息疲劳的方法[8]。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智慧数据和价值发现将为图书馆员增加服务读者的智慧。

在图书馆定位服务的最后100米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有所作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1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图书馆,可以设计让机器人进行最后100米的定位服务,以解决图书馆超大空间带来的难题。

便携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突破,手机成为当下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遥控器,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普及应用也应更多地选择读者随身携带的手机。通过手机的智能应用,让自动识别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均能切换到相应模式并进行自动分类整序;语音助手能即时提供自动翻译;在图书馆举办的展览上,能够进行语音和可视导览讲解,如此等等。通过手机中的人工智能各类元素和功能化解图书馆各类服务中的堵点。

此外,人工智能的相对一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图书馆员水平不同带来的服务差异,通过人工智能的一体化整合,也可以使图书馆分散而孤立的服务设备趋于整合。

2.2从通用普遍的一般应用转向专业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

我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已先后在服务中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以门禁识别和刷脸借阅,如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浙江嘉兴图书馆等,体现出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进程中由通用普遍的一般应用转向专业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这样的趋势应当深化,即让人工智能嵌入更多的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产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效能。如可以按照读者需求设计更多的自主智能装备和设施,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嵌入读者与馆员的智能停车、文献与读者的空间定位、读者流量实时统计分析、人工智能增强导读的知识链接、智能读者满意度调查、书库文献盘点机器人、服务现场流动巡视机器人等各个专业特定的场景,还可以推进馆员与读者会话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自动化,通过更智能的咨询机器人或导借机器人实现读者问询和借阅服务的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以图书馆员工招聘为例,现阶段不少城市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出现了十里挑一甚或百里挑一的员工招聘的可喜现象,给各图书馆面试官们带来了新问题。如果说,图书馆以往的招聘方式是求职者通过参加传统的招聘会接触用人单位或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则如今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招聘”的全新解决方案,其效率是以往面试官所无法相比的。如可用知识图谱方式描摹新进员工人才肖像,不同的人才必须匹配不同的用人部门评价标准和体系,把合适的人才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精准引才,并使得那些造假者无所遁形。这样的人工智能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还可以不断自我迭代,通过数据再挖掘,为更广范围的图书馆精准推荐人才,乃至全球揽才[10]。人工智能无疑将使图书馆员工的招聘更好更快,但最终还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分析裁决。

以读者证和押金制度为例,人工智能为全面无证化时代提供了可能,即图书馆的访问管理、借阅管理、活动管理等均可以通过图书馆手机APP扫码解决。图书馆云联网中“信用云”的建设将使个人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一体共享,读者身份的证明已无须出示读者证,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可以告别读者证和约束性的押金制定,这在一些领域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方针,应用到图书馆中来。

以图书馆盲人服务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盲人读者进行精准安全的导行和导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2019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新产品“脑洞大开”,其中就包括了残疾人用表情就能控制的轮椅[11]。2018年11月,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发布了一项人机交互研究新成果:一枚AI盲键,首次打通了语音和触感两大感官系统,为盲人朋友更好“玩手机”提供了一种新可能。据介绍,这种新的盲人触感反馈技术叫SmartTouch,具体做法是给手机贴一个新的“屏幕保护膜”,上面有支持触觉交互的“盲键”,通过低成本的屏幕盲键按钮提供触觉[12]。

未来人工智能还可以助力图书馆防盗。以往发现图书馆盗窃,安保人员需要通过观看监控记录,进行人工排查,耗时费力;而人工智能的新型安全摄像头已在日本研发成功,可以通过对人类动作意图的理解,在盗窃行为发生前就能准确预测,从而帮助识别偷窃行为,预防并发现潜在的图书馆偷盗案件[13]。

2.3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

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图书馆服务应思考如何让移动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走进图书馆,如何赋能老年读者、少年儿童读者、残疾人读者、进城务工人员、境外居住者等读者群。

以2001年后出生的青少年一代为例,他们是图书馆现在和未来的重要读者群,他们的信息装备已发展成手机、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被称为“网络原住民”。这一读者群体对于人工智能具有更多的好奇心,已率先在智能服装、智能餐饮、智能出行、智能娱乐等领域进行了广泛体验。图书馆服务正面临需求导向的人工智能倒逼赋能,这为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环境和发展机遇,如儿童早教机器人、个性化学习、搜索引擎、人机交互、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均可以运用在图书馆服务上。2018年10月,由平湖市图书馆新仓分馆和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主办了“爱上图书馆”走亲活动——人工智能双语手工体验活动,活动通过扫描互动等人工智能交互来提高小朋友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提升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专注能力、创作能力[14]。法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形成了两大亮点:一是基于人本精神,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教育与关怀上的精准供给;二是基于审慎心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资讯鉴赏力与媒介鉴别力,避免负面及泛滥信息给身心带来消极影响[15]。这对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而言不无启示作用。

3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数据驱动的关系

《荀子·正名》篇:“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意思是说,所以认识外界事物的在人的一方称为认知,人的认识有符合于外界事物的称为明智。从事外界事物的能力在人的一方称为本能,这种本能在活动中发展成为符合外界事物的称为才能。我国古代哲人在数千年前就讨论了人、知、智、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的认知与本能必须符合外界事物才能上升为智慧和才能的哲学命题,这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即从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而言,需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数据驱动的关系问题。

3.1人工智能助理

3.2人机融合的智能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涉及三类资源:一是图书馆硬件设施等物质资源;二是图书馆服务主体和客体的人力资源;三是图书馆在万物感知环境通过全域空间所产生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重塑需要开放以上三种资源,处理好三种资源的关系。需要针对不同结构、不同地点、不同隶属的数据在流转和互操作中实现可控有序的汇聚,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人机融合的智能服务体系和基于规则的开放生态十分重要。2018年4月日本发布的第5版《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计划》中,对于下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布局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就包括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型人工智能”。开发计划中提出近年来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然而大多数仍只能处理单一种类(如文本、图像、声音等)的静态数据,对多类型动态数据的分析能力尚待提升;与此同时,知识驱动型人工智能在检索系统、问答系统等领域也蓬勃兴起,前提是这些知识仍然源自人类的先验知识,并非来自自由传感器等直接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未来应探索这两个方向的融合型发展,研发将知识与数据相融合进行学习、理解和规划的技术,进而辅助人类进行推理与决策[16]。

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将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海量读者接受优质服务,提供可规模化的个性咨询与体验,并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优质人力资源稀缺和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图书馆服务。机器人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高度融合共生的,图书馆服务重塑的目标就是将人工智能发现力与图书馆员的洞察力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同时发挥人工智能和图书馆员两者的潜能。

3.3人的智慧化

4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学情报学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图书馆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挑战原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架构,呼唤专业理论的思考与学科体系的进步,学科素质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的命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

4.1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全球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研究的热点

4.2人工智能发展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原有理论架构

4.3图书馆学情报学新发展已引起业界重视

5人工智能推进中的价值引领

人工智能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已经并将渗透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方方面面,必然与图书馆运行、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如何科学有度地拥抱人工智能,如何在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的进程中注重价值的引领,是我们应当深层次思考的命题。

5.1注重智能伦理

5.2注重规避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5.3注重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尽管经过多年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城乡和地区还存在严重差别。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应当十分注重覆盖读者群中的弱势群体,以体现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引领。人工智能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可以超常规的速度向老少边区和贫困人群进行阅读推广的渗透。人工智能的普遍切入,注重广大读者的体验,为弱势群体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获取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应成为公共文化普惠大众的新切入点,让更广大的读者有图书馆服务的获得感。

同时,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的进程中还应注重能级非对称图书馆的共建共享,以开放共享、万馆互联、协同一体、智能互利的价值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向纵深发展。

6结语

本文讨论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应该说,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新问题还远不止以上所述的这些。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30]。根据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31]。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兴盛努力奔跑,为成为图书馆人工智能应用的世界领先者创新前行。

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转变,即图书馆更应当成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掌握算力与算法、以读者新需要为本、乐于从变革重塑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机构,这是人工智能成功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变革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在昭示我们应当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数字转型和人工智能的浪潮势不可挡,图书馆服务只有顺应科技革命的趋势,通过人工智能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断重塑来赋能提质,让百年老馆恢复青春,让年轻新馆放飞梦想,在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的进程中打造最具连接度,最富于智慧、读者最有获得感的图书馆。

THE END
1.图书馆,新气象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多样的馆藏文献资源,肩负着向学生宣传、展示、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提供文献服务的重任。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品德的熔炼,情操的熏陶及学识的拓展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精神,图书馆加强与学校各系部的协同合作,在合作之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U1MjIzMw==&mid=2247487155&idx=1&sn=0e04218f988d796f70788cdb4f78550a&chksm=fa0c5375cd7bda633ac80cfa3989183913721f0e562a89b8df6b96835a029c551123f0e0bd4e&scene=27
2.番禺区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展望人工搬运番禺区图书馆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和读者体验。规划内容包括扩大图书馆藏书规模,增设现代化阅读空间,推广数字化阅读服务,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图书馆还将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这些举措旨在满足广大http://www.dlcsfbj.cn/post/5712.html
3.兴山区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展望成功案例湖北轻质砖隔墙兴山区图书馆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与读者体验。规划内容包括增加数字化资源,如电子图书、在线数据库等,以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将优化空间布局,增设阅读区、儿童活动区及多媒体学习区。图书馆将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专业素养http://clongee.com/post/7634.html
4.冬日图书馆里“充电”忙2024年12月7日,读者在国家图书馆内阅读学习,充电休闲https://tech.huanqiu.com/gallery/4Ka9KdxJKgQ
5.猇亭区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揭秘五金产品猇亭区图书馆作为地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功能和形态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猇亭区图书馆特制定最新发展规划。 http://m.weiwengd.com/post/1711.html
6.中国图书馆年会,广泛的解释落实方法分析经典版29.100.69### 中国图书馆年会概述 中国图书馆年会是中国图书馆界一年一度的盛会,旨在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年会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主题报告、专题论坛、展览交流等多种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图书馆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参加。 ### 落实方法分析 中国图书馆年会的https://www.gitccc.com/post/5423.html
7.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迎江区图书馆切实发挥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加强资源建设,持续推动图书资源建设与利用。 一是纸质资源建设。面向来馆重点读者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提高采购图书期刊资源的针对性,今年采购了价值4万余元、共1000余册图书期刊,有效满足来馆读者阅读个性化需求。同时重视安庆地方文献资源搜集、整理,保障了安庆优秀历史文化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8.科学网—圕人堂话题: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1)开篇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3641.html), “理一分殊:图书馆多样性与未来学术研讨会暨CADAL项目年会”,杨新涯先生作《初论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图书馆治理体系现代化》报告,报告中提出什么样的图书馆是好的图书馆?“双一流”大学图书馆和高职高专图书馆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64387.html
9.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docx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图书馆作为一个传统的阅读场所仍然在我们身边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接下来,本文将对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一、图书馆的布局问题 现代图书馆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117/5202304220011011.shtm
10.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现状与路径探索经济视点强化监管引领,推动养老金融试点业务有序发展,针对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研究相关改进措施,加强试点业务的数据统计分析,密切跟踪监测风险苗头,守牢风险底线。加强政策激励,推动北京市政府通过财政贴息、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增信等政策工具,加大对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激励和扶持。继续将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从试点转成正常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jjsd/202403/t20240304_475795.htm
11.文旅融合引导下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高质量提升培训班暨2023年陕西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解决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结合起来,以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为契机,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围绕深化做优公共文化“服务链”,加强创新谋划,驰而不息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在奋力推动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http://www.xibujuece.com/m/view.php?aid=156735
12.台州市基投公司重点在建项目探访记唯有苦干巧干。“我们申请了夜间施工许可,现在,我们获批的施工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5点,只有通宵施工抓进度、日夜兼程往前赶。市图书馆东南侧停车库项目建设不止土方外运难,还包括规划调整难、施工工艺难,好在我们一一攻克了。”项其贲说。 市图书馆东南侧停车库,地下2道支撑架已初现雏形。李昌正/摄https://m.loupan.com/tz/news/201808/3478778
13.漯河职院:院长邢淑婕深入图书馆开展调研9月24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邢淑婕深入图书馆开展调研。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朱晓红以及办公室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邢淑婕仔细查看了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阅读环境以及各服务窗口工作情况,听取图书馆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图书馆的工作现状、存在的难点堵点、未来发展规划以及馆藏的种类、数量,对各院系借阅情况进行查https://lib.lhvtc.edu.cn/info/1123/3193.htm
14.海西州图书馆海西州图书馆是地市级二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2月,隶属海西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新馆始建于2008年8月,2010年5月竣工,位于德令哈市格尔木西路北侧,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https://hxztsg.mh.chaoxing.com/
15.高校宿舍不够用了,“一床难求”怎么破?此外,一些高校宿舍还存在建设年代久远、硬件失修、设施老化等问题,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居住体验,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调查发现,2023年研究生宿舍满意率仅为63.1%,在图书馆、学术管理等8个指标中排名倒数第一。 (二)高校靠自身力量新建或改造校舍,难以解决问题 https://m.gmw.cn/2024-02/29/content_1303674839.htm
16.直播:老有所养?如何破解养老堵点痛点难来自闪电新闻【直播:老有所养 如何破解养老堵点痛点难点】#问政山东# 10月24日19:00,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袭燕、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时培伟、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张孟强将走进山东广播电视台演播室,就群众关心的养老问题,接受电视问政、网络问政。跟#闪电直播#一起问“厅长” L闪电新闻的微博视频 . https://weibo.com/1893761531/Id0iDtEcV
17.基于创新力标准的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员队伍现代化建设新探2018年以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大图书馆)坚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的基本理念和“斯文在兹、道隐无名”的基本方针,树立和坚持“价值引领、馆员为先”的重要理念,凝聚共识,集智育能,全面改革,全面发展,全面创新,馆员队伍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建成规模适度、素质过硬、结构合理、发展有道的专业馆员队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416/216074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