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安远县创新实施“文化+电商”工程,将农家书屋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盘活农家书屋、基层文化信息服务点等资源存量,探索出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在“文化+电商”工程中,安远县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扩大服务半径,将服务触角向农村延伸,验证了县级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的可行性。

1“文化+电商”:安远县的实践模式

1.1“文化+电商”内涵

“文化+电商”是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县级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创新实践,它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支撑,提供公共文化及信息资讯、电子商务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基层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传统农家书屋与互联网电商融合在一起,通过有效整合、优化农村信息、物流和资金流通体系,全面解决农民面临的消费与销售困境,实现“工业品(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新渠道。

1.2“文化+电商”主要做法

采取盘活存量方式推进,以各地现有农家书屋为基础,建立“文化+电商”服务站点,将农家书屋全面升级转型为一个多功能的新型农村文化服务平台,不仅提供图书阅览、外借、数字图书下载等传统文化服务,还创新融入电商知识培训、商品网上代购、快递收发等功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电商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创建“文化+电商”总服务中心。建立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作为“文化+电商”总服务中心,负责全县“文化+电商”工程的建设、技术支持和信息推送。实行“派驻一名文化专员、设立一个技术部门、建立一个文化书屋”三个一制度,即:选派一名懂网络、爱读书的干部任文化专员,负责共享中心的文化信息管理服务;创立一个共享工程技术部,负责园区企业文化创意指导、培训,以及乡村站点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信息平台运营管理;创建爱尚书屋,作为安远县图书馆分馆,每个书屋设有特色资源区、数字资源区、纸质期刊区、纸质图书区、创客空间、信息共享技术部等6个功能区,供免费阅览和使用。

统一规范建设“文化+电商”服务站。按照“八个一”建设标准,在各乡镇建立“文化+电商”服务站,改造升级各乡村农家书屋。“八个一”建设标准即:完善一个办公场所,有用于文化服务的固定场所;建立一套网络系统,有电脑、网络等设备设施,能访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络系统和安远县图书馆数字资源;设置一块信息发布屏,服务站外有电子显示屏,用于发布电子信息及宣传农家书屋;设立一个图书阅览室,配置一定数量的实用书籍;购置一批货品展示柜,用于摆放文化产品、农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加盟一个网上交易平台;设立一台电子借阅机,方便群众免费阅读数字资源。派送一名站点管理员,从农家书屋管理员中挑选,通过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电子图书借阅机的操作和图书管理业务知识,负责服务站运行管理工作。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安远县把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列入重点民生工程,先后建成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采茶戏艺术中心“三馆一中心”,在全县151个村设立群众文化场所,基本建成以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中心户为核心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2安远县“文化+电商”工程的主要成效

安远县“文化+电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出了文化服务转型升级、文商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国经验。

2.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网络覆盖城乡、运行保障完善、效益显著提高的“文化+电商”服务体系,延伸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范围,使农家书屋成为安远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实现文化阵地的全覆盖。

2.2实现物质、文化双增收

通过将农家书屋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电商模式巧妙结合,突破网络和物流在乡村基层的覆盖难题,有效地将电商服务延伸至农村,实现了农村地区的电商普及与便捷化。大批农村人员投身电商创业,通过线上平台来销售产品,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了电商、文化、物流、包装等关联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全县范围内乡村发展网店的数量超过1800家,超过3万农户直接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超过28万名群众受惠。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迅速发展,为原本因市场闭塞、交通不便而难以销售的农副产品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让这些“土”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这种转变不仅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物质反哺文化,农家书屋因加入电商的功能,使知识和资讯的获取单纯从线下变为线上线下并举,更好地满足了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使农家书屋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实现物质文化双增收,富了口袋又富脑袋。

2.3延伸图书馆服务,激活农家书屋

3安远县图书馆借力“文化+电商”工程对县级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的启示

3.1寻求政府主导,是县级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保障

县级图书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流机构和重要提供者,其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决定了需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和财政支持才能生存与发展。县级图书馆应积极配合政府履行相应的职责,创新服务,寻求政府支持,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给予县级图书馆正确的价值定位,在政策、经费预算、宣传等方面,履行相应的责任,推动本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

3.2与时俱进,探索“图书馆+”,是县级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的有效途径

3.3以乡镇为单位,探索总分馆体系,是县级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的核心任务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节约成本,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办发〔2015〕2号),明确要求“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以农村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县域总分馆制建设,成为县级图书馆创新社会化服务、实现均等化服务的核心任务。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可探索不同模式的总分馆体系建设,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县级图书馆,可借鉴安远县图书馆借力“文化+电商”建立“县图书馆+乡镇服务站/城市书屋+农家书屋”总分馆体系实践经验,探索实行“县图书馆﹢街道/乡镇图书室﹢政府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党员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多元整合模式。

4从“文化+电商”工程看县级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方向

4.1创新服务体系,理顺管理体制

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政府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由于我国财税“分灶吃饭”体制的特殊性,在县级图书馆在创新社会化服务,建立、推进总分馆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县级图书馆争取政府支持,理顺管理体制,设立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培育分工明晰的多元主体,科学界定各主体角色,减少角色错位。

4.2创新服务载体,提供数字化服务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深度融入并主导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资源和服务方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大众日益精细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县级图书馆应当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充分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加强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与服务,为公众提供更为广泛且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全国文化信息、本土特色文化信息和数字图书馆,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站点,通过网络,使公共数字化资源覆盖城乡,降低获取成本,在创新社会化服务的同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4.3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

4.4创新服务渠道,加强社会化合作

县级图书馆在坚守其传统社会角色的同时,也应当积极适应新的服务和发展环境,不断探索和拓展功能的多样化,以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服务方面多元化创新,以开放的心态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可与乡镇文化站、文化馆、电商行业等部门、行业进行合作,在服务渠道、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探索,根据自身需要去寻求最佳的合作方和合作模式,最终达到双方共赢的合作目的。以安远县为例,安远县平均人口密度为167人/平方公里,由安远县图书馆在各乡镇直接设立分馆,在成本和效率上存在明显的不协调,为此,安远县图书馆在县级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引导资助下,依托社会力量整合盘活现有存量资源,与电商行业联姻合作,在广大城乡基层合作建立“文化+电商”服务站点,实现文化和电商的双赢,进一步推进了公共图书服务覆盖全城乡,助推乡村振兴。

文化引领电商,电商传承文化。安远县通过实施“文化+电商”工程,巧妙地融合了文化传承与电商发展的力量,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电商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了双方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县级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功能,明确县级图书馆助力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转变服务理念。此外,在工作中还要学会借力打力,全面整合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和资源,让公共图书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增强自身话语体系的感召力。

THE END
1.峡江县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展望芝麻峡江县图书馆正在制定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和读者体验。规划内容包括扩大图书馆藏书规模,增设现代化阅读空间,推广数字化阅读服务,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图书馆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以满足读http://www.yitaichun.com/post/7184.html
2.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市图书馆的未来展望与发展规划关于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市图书馆的最新发展规划展望,未来该图书馆将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扩大馆藏规模,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并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读者阅读体验。市图书馆还将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市图书馆有望成为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http://www.jssmzscq.com/post/2367.html
3.县级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探析县级图书馆一般都面临资金匮乏的问题。由于经费有限,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和维护经费都相对较低,难以满足读者的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和图书馆的正常运转。 2. 藏书质量不高 由于购书经费不足、图书更新不及时,县级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常常不高,内容陈旧、品种单一,难以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满意度。 3.https://wenku.baidu.com/view/4f30ca5fd2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66.html
4.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精选十篇)维持图书馆的基本稳定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假如无法正常补充资金,那就很难谈得上发展了。另外,因为县级图书馆在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时存在滞后,图书更新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流失了较多的读者,以致于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县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2.2 图书馆信息化设施功能不够完善 自从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10yzp6.html
5.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只有顺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但是,目前我国的县级图书馆存在着许多问题,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图https://www.xuexila.com/lunwen/PM/library/43693.html
6.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人们阅读需求的增长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县级公共..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41465289
7.基层残联宣传文化体育工作的难点与创新发展(六)阳泉市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转型 阳泉市图书馆盲人阅览室配有盲文图书、电脑听书设备、放大阅读设备,盲人读者到馆借书、阅读人数较少。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纸质盲文图书数量、盲人出行便利、网络资讯发达程度、盲人读书兴趣爱好等因素相关。目前盲人图书室发挥另http://www.sxdpf.org.cn/press/press_info.aspx?info_id=900
8.浅议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以山西省为例二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 (一)人才严重短缺 山西省图书馆现有古籍保护工作人员18名,除承担本馆的古籍保护业务外,还要兼顾全省各藏书单位的古籍普查、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等,工作负担重。基层图书馆则更加缺乏相关从业人员,目前只有太原市、长治市和阳泉市三个市级图书馆有古籍保护专职工作人员,县级馆只有太谷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14/6398.html
9.第二季度工作总结(精选25篇)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坚实基础上,营销工作围绕“二季度业务突击活动”重点展开。在"活动"中,全体员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克服了诸多困难,努力拓宽市场领域,积极投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弘扬“求实、诚信、拼搏、创新”的创业精神,群策群力,为业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https://www.ruiwen.com/word/dierjidugongzuozongjie.html
10.浅谈西北贫困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困境及出路.doc问题亟待解决,如果没有国家的重点专项资金扶持,单靠地方政府财力来解决图 县级图书馆的馆舍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只有抓住国家把西部经济欠发达地 区图书馆建设列为西部文化发展的重点工程,争取专项建设经费,另外申请地方 政府配套部分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建成设计合理,宽敞明亮,能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文化知识需要的现代化https://wendang.xuehi.cn/doc/cen3d78uvlif9t923dep6h1w6zdqnrho-3.html
11.县图书馆XX年工作总结6篇(全文)综上所述,县级图书馆虽然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上无优势可言,但只要树立起“一切为了读者,一切服务读者”的服务理念,将读者服务工作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工作中紧密联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就能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找到在社会生活中的立足之地,从而彰显图书馆存在的价值和功能,推动图书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wr753pf.html
12.基层治理调研报告(精选16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村民没有真正参与到人居环境改善的行动中来,村民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加上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乱丢、乱倒、乱扔、乱堆等现象不绝,造成人居环境治理困难。二是大量有识青年都到外地工作,村内缺乏文明风尚的引领,乡村文化得不到良性发展。https://www.oh100.com/a/202301/589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