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精选5篇)

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但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温暖、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据我们对全县36735名留守儿童调查发现,有24.6%的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顽皮任性,有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内向孤僻、自卑多疑、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三)缺乏有力的监管,不良行为多

监护人往往只管留守儿童的吃住问题,忽视其他方面的监管,致使一部分留守儿童抵制不住社会上的诱惑,出现了厌学、逃课、迷恋网吧、玩游戏等现象,有些甚至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逐渐染上赌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恶习。

(四)安全意识差,人身安全缺乏保障

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管理,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判断能力较低,不能对人身安全方面的隐患和危险因素作出准确的判断,对诸如交通意外、溺水等突发性灾难的应变自救能力差。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留守儿童存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和严重,我们必须尽快着手解决。笔者通过对横县留守儿童现状的分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旨在给当地政府、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使其以后更好地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一)政府要认真重视,加大投入,有的放矢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当地党委和政府要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除了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还要重视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净化社会环境,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如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别让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影响到留守儿童。

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严打、抓管各个帮派,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积极和健康向上的良好环境,让留守儿童共享同一片蓝天。

(二)学校教育应主动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极其重要,强化学校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应多方协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出效果的,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学校、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留守儿童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由于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所以社会各方也要配合留守儿童家庭抓好家庭教育工作。

>>图书馆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缓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基于居家养老导向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探究与分析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电力一线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思考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女性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研究察布查尔县堆齐牛录乡堆齐牛录村农村文化生活现状调研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西部乡镇图书馆建设农村学校撤并对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的影响绍兴县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贵阳市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浅谈如何丰富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基于留守儿童文化生活的农家书屋建设文化生活乡镇居民文化生活的统计调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图书馆建设问题探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6]沈红梅,吴荇.长三角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发展启示[J].图书馆建设,2008,(9):18.

[7]王坚方等.新农村建设:农民工信息能力弱势分析[A].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06年卷)[C].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40.

[8]王子舟等.基层图书馆现状堪忧[N].光明日报,2005-12-24.

[9]陈锡文.国家打算花多少钱建设新农村[EB/OL].[2006

-03-01]..cn/GB/1037/4152917.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境贫寒,且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又处于青春成长阶段,长久得不到父母亲的关爱,又与家中年迈的老人间存在代沟,难免有些隔阂,因此对于其身心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影响他们健康成长。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生活方面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多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才外出务工,因此,经济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些留守儿童家庭大多生活拮据,且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许多留守儿童不得不帮助年迈的长辈下地劳动。调查表明,在缺乏生活物资的条件下,许多留守儿童也因此引发外出随父母打工的想法,儿童在身心都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容易走上歧途。

(二)教育发展方面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有限,且自身家庭经济拮据,许多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甚至连基本义务教育也未能全部完成,加上留守儿童家庭的长辈本身文化水平有限,致使留守儿童很少得到除学校教育以外的教育辅导,其学习习惯和方法等也导致了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等问题,从而引发了留守儿童在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就停滞不前,产生厌学辍学等现象,这也成了留守儿童教育上的一个大问题。

(三)心理品行方面

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孩子大多心理敏感,很多儿童还是处于幼年期的启蒙阶段,正是明辨是非的懵懂时期。而处于此阶段的留守儿童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教育,又与家中爷爷奶奶存在隔阂,易产生逆反心理,学校教师也对此感到力不从心,导致孩子在社会认知的初级阶段就存在偏差,这就容易致使其误入歧途。有些留守儿童常年孤独,缺乏关爱,心理阴影越来越重,因此性格更加孤僻冷漠,缺乏自信,行为也会越来越离经叛道。

二、针对当前现状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

(一)家庭措施

(二)学校措施

本身已经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成长阶段接触最多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就是学校的教师。因此,在学校方面教师需要更多给予孩子关爱,也需要更加严格地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督导以及心理辅导,以预防孩子产生对社会认知上的偏见。

(三)社会措施

政府部门应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重视,并适当予以生活和教育补助,减轻其家庭经济的压力。干部应多走访关心留守儿童的家庭,让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感受到政府的关爱,使其对社会充满希望。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B848

【关键词】人格评价;儿童,留守;儿童抚养;农村人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河池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农村非留守儿童为对照进行比较。共选择该地区4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179名,农村非留守儿童222名。经问卷调查后,获农村留守儿童有效问卷160份,农村非留守儿童问卷213份。

1.2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等[1]修订的卡特尔14种人格问卷,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该问卷简称CPQ,适用于8~14岁的中小学生,被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儿童人格测验量表。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卡特尔14种人格因素,标准分为5分和6分的因素可以不做解释。由次级人格特征得分而划定的类型,以3分以下和8分以上为标准,3~8分之间的为中间型。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轻松性、敢为性、自律性因素上得分在4.5以下,而忧虑性因素得分高于6.5,其余因素得分都在4.5~6.5分之间。次级人格特征的3个因素也都在3~8分之间,属于中间型。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严肃审慎、寡言、行为拘谨、任性、矛盾冲突等性格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缺乏自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遇事往往不顾大体,不拘礼俗和规章,易冲动行事,而并非故意;或凡事持观望态度,遇到威胁容易畏缩退却,处理事情显得幼稚,易动感情,忧虑不安,抑郁,好冲动。

2.2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由表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敢为性、充沛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素上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忧虑不安,抑郁、易心烦意乱,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遇到威胁容易退缩;而农村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自信、热情,更乐于与人交往,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另外,在次级人格特征上,农村留守儿童显得激动、焦虑,比较内向。

3讨论

4参考文献

[1]祝蓓里,卢寄萍.CPQ测验指导手册:中国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3]汪明峰.对农村“留守孩”现状分析与思考.教学与管理,2005,4(2):31-3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现状分析

二、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因素

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首要原因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制约,在这种户籍制度的限制下,农民工的孩子不能够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如果离开原户籍读书将受到不公平的教育。虽然我国政府规定公立学校不能够拒绝接收农民工孩子上学,但是一些变相的条款仍然阻碍农村孩子的流动。由户籍制度引发的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政策都形成了留守儿童融入城市的制度阻碍。

(二)经济因素

(三)家庭因素

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于家庭的,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逐渐发生改变,很多家庭出现角色错位的现象,从而形成了许多单亲家庭、寄养家庭、隔代家庭等。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场所,他们的思想将会受家庭的影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家庭存在问题,从而给孩子身心、情感等方面带来消极的影响,他们长期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情感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不良习惯的产生。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资源使用少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看,城市经济明显高于城市,而且这一差距正在逐渐扩大,收入的差距在政府财政中仍然存在,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方财政收入较少,而微薄的财政收入还必须用于维护地方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教育投入较少,因而不管是教师配备,还是日常教学设施的配备都存在严重不足,从而不能够使留守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心理问题较强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与父母的沟通较少,这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根据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不能够得到父母的有效引导,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孩子任性的性格。如果在遇到大问题时不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那么他们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他们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孩子会因为得不到父母的照顾而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甚至误入歧途,或者父母回家的时候表现出厌恶的思想,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较大。

(三)医疗救助缺失

社会医疗救助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另一大问题,医疗救助体系不健全,很容易在留守儿童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有效的救助,从而让他们的伤害加重或这种伤害会影响他们一生。目前,我国专门的社会医疗救助机构较少,如博爱救助金项目的实施为解决衢州籍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根据该协会的规定,对于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或患重大疾病当年住院医疗费累计5万元以上,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留守儿童进行救助。但是绝大部分地区缺乏相应的救助体系,因而不能够有效保障留守儿童的利益。

(四)安全保障措施缺乏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

鉴于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关键,那么我们必须突破现有的城乡二元体系,促进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同步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二元经济转为一元经济,成功实现制度上的完善。同时,政府应该大力引导农业向高端发展,根据外部市场引导农业向增收、增效的方向进步,以此增加农业人口的收入,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二)发挥家庭及学校的作用

家庭与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实践最长的两个区域,那么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引导作用。从家庭来讲,家长应该时常关心孩子,不仅仅是每月按时给予他们生活费,还应该通过通讯工具与他们谈心,进行生活、思想,甚至情感上的沟通,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从学校来讲,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他们应该承担学生在思想、生活上的责任,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父母就在身边,同时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祖强、谭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与前瞻[J].教育导刊.2006(6).

[2]刘霞、范兴华、申继亮,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3).

THE END
1.在农村没有图书馆,想看书了怎么办?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冷嘲热讽。我看到有的答主推荐付邮费借阅图书馆的书,对于需要纸书阅读体验的人来说这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393359/answer/53043240886
2.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乡村图书馆设计:乡而不俗,土而不粗】一抹茶香润心田,淡淡书香伴成长,乡风文明,乡韵淳朴,除了田园景观的内在气息之外,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是一种升华,更是一种闲适,一种体验。美丽乡村也好,休闲农庄也罢,亦或者特色民宿,巧设“图书馆”,大看区域,小成一角,似乎都别有一番风味。但乡村图书馆设计不同于都市https://weibo.com/1816086123/P4FmGu8iU
3.王学斌:让乡村阅读的光芒持久绽放第三,乡村图书室是与乡村其他文化产业联动的重要平台。放眼全国,如今不少地方已经开始探索甚至走出一条集阅读推广、文化交流、娱乐休闲、文旅融合等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的新型乡村公共阅读空间。外来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之际,也可以在优美静谧的乡村图书室(馆)打卡、品书、小憩;当地农民在辛勤劳作之余,也能够在此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851411637750940&wfr=spider&for=pc
4.农村小学图书室使用现状与建设策略——江安县教师优秀论文选推《规程》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应当设专职管理人员并保持稳定性,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但目前,农村小学图书室几乎没有设置专职管理员一职,大多数为学科教师兼任,甚至是“挂职”,空有管理员头衔,未履行管理员职责。有的学校采用临近退休人员https://jyj.yibin.gov.cn/ybsjyxxhzdzx/zhxx_7203/202110/t20211022_1655357.html
5.学校开展课外活动计划6篇(全文)2.开放教育资源。学校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学校图书馆(室)、实验室、艺术、体育和计算机室及各种文体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发展提供帮助。学校的体育代表队、艺术团(队)要认真组织好暑期训练、排练工作,做到时间、内容、场地、人员的落实。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iuh63dr.html
6.关于农村学校教育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通用8篇)一、调查中农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教育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村财政比较紧张,各种经费异常是教育经费是严重的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与城市学校相比有着天壤之别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3304668.html
7.农村小学学校现状分析报告20240515.docx一、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农村小学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普遍存在不足,许多学校教学楼陈旧,教室数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例如,一些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计算机配置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此外,体育设施、图书馆等也较为缺乏,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师资力量与专业发展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8354737.html
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我国图书馆视障阅读推广服务案例研究——以甘肃省图书馆为例 中标单位:甘肃省图书馆 主持人:纪实 2.我国图书馆视障阅读推广服务案例研究 中标单位:北京市盲人学校 主持人:赵瑜 3.我国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读推广服务案例研究——以湖南为例 中标单位:长沙市图书馆 https://www.cdpf.org.cn/zwgk/ggtz1/6031769776a54aa38bd4bd7b22dbbc28.htm
9.浅谈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文(精选13篇)总之,针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教师应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建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施来实现辅助教学的目的,通过这些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目标。https://www.hrrsj.com/jiaoxuelunwen/qitalunwen/680110.html
10.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必备5篇硬件设施:许多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设备,甚至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的设备也不能满足需求。 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设备普及率低,部分学校连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没有。 图书资料:图书馆藏书量少,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https://www.ruiwen.com/word/nongcunjiaoyuxianzhuangdiaozhabaogaoktoq.html
11.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和方法((22)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资源匮乏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可以向政府申请增加图书资源配置,同时也可以通过募集社会资源等方式丰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33)开展阅读活动和比赛等,)开展阅读活动和比赛等,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小学生的阅读热情学校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566221739
12.中国乡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例如,1951年10月3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农村流动图书馆,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指示,指出:自1950年11月—1951年10月,山西全省已建立500多处农村流动图书馆,并要求各级文教部门应配合新华书店开展大规模的通俗书画下乡运动,发动群众建立小型图书馆;1951年,广西图书馆在桂林市市郊试办乡村图书流通站,截至https://special.chaoxing.com/special/screen/tocard/85472371?courseId=85472349
13.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从调查情况看,xx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1028095726_5823014.html
14.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精选12篇)从调查情况看,xx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https://www.oh100.com/yuer/5772142.html
15.教育资源配置现状是什么?短缺是哪里?全面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改变农村教育设施陈旧现状。通过政府支持、社会捐助等形式,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图书馆、实验室、机房、操场等,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及时跟踪设备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校进行教师集中培训,确保教学设施能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高资源利用率,不能资源闲https://m.grazy.cn/article/12885.htm
16.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农村小学,仅仅几间教室,在其中存在着不少危房,缺少修缮,严重威胁着学生的安全。小学教学器材奇缺,显微镜、酒精灯等等其他最基本的实验室设备,还有很多地方都不具备。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性教室,很多地方都没有,有的只是空名头或者设备过旧,图书馆缺乏新书,计算机缺少更新维护。学生体育活动用http://mip.yuwenmi.com/lizhi/jiaoyu/775947.html
17.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论文(通用7篇)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也有学校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只是靠外出务工人员或留守儿童单方面就可以解决的,应该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50519155408_29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