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未来这样办读者大学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阵地。半月谈记者在各地走访时看到,针对当前大学生阅读率走低、图书馆空间资源紧张等问题,一些高校图书馆着力改造升级、优化服务,更好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推动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业内专家认为,在数字化浪潮、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还在路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对于高校而言,要让学生爱读书,首先要让学生爱进图书馆。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充分尊重适应当下学生阅读偏好与习惯的基础之上,着力提升服务、贴近读者,让更多学生“爱读书”“善读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外景

“引路人”提升阅读“方向感”。读“课外”小说多、读“专业”书籍少是目前“00后”学生借阅情况的一个典型特征。“我们问了一些学生,为什么不爱读专业书?学生们普遍回答,没有人指点方法,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没有人答疑解惑,拿起来读了也读不下去。”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丹说,为解决学生专业书“读不懂”的问题,学校图书馆定期开展专家导读、师生共读活动。

荣誉激励增进阅读“价值感”。东北大学图书馆自2016年开始,每年在本科毕业生中筛选借阅数量最多的学生授予“阅读之星”荣誉称号。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生郭长宁本科期间借阅了400多本书。阅读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他明确了自己的志向。“我对考研专业与院校的选择,就是在阅读中慢慢培养和发现的。”郭长宁说。

让图书馆空间和服务与时俱进

由于图书馆面积有限,馆藏空间日渐捉襟见肘。北京一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纸本图书近百万册,“上架的图书不到1/3”,其余大部分藏书只能存放在地下室“压箱底”。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自习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学期期末、考公考研考期将近等特殊时期,图书馆更是“一座难求”。

“大学生是年轻型、知识型群体,小组活动意愿强,具有依赖网络、重体验、重交流等特征,更倾向于可以自主使用的灵动空间。”浙江树人阅读研究院院长平静认为,大学图书馆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优化图书馆空间设置、提升空间利用率,与时俱进提供智慧化的学习空间,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24小时书房

2021年3月完成改造的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除了增设自习座位,还新设多媒体阅览室、休闲阅览区、研讨间、朗读亭等功能性区域,更好满足了师生的多样化阅读需求。

智慧化改造也成为高校图书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新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师生在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的任一书架,用手机扫描图书馆馆藏条码,轻松一点就能完成借书服务。

南华大学图书馆则引入图书盘点机器人,自动识别、上传摆放不规整或摆放错误的图书。机器人1小时可以盘点完以往需要一两天才能盘点完的图书,还不会出错,有效解决了图书馆盘点查找工作量大的难题。

让图书馆更好服务未来学习

2021年11月,教育部提出建设“未来学习中心”任务,鼓励一批高校依托图书馆试点建设一批“未来学习中心”。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建设方向。

高校图书馆应成为高校研讨的“阵地”、学术的“心脏”。“学生校内交流空间很多,可以是教室、宿舍甚至食堂,但图书馆更能促成学术性的深度思考与研讨。”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毛振华认为,未来学习中心将逐渐摆脱孤立的学习空间设施,更加注重用户、设备、环境的互联和共享。

毛振华说,高校图书馆的功能除了要为师生提供借书服务,更要为大家“谈书”“论书”提供一流的环境。“未来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上应当努力打造更优质的学术研讨集中式阵地,让图书馆不仅成为高校藏书的宝库,更成为高校学术的‘心脏’。”

高校图书馆也应成为数据利用更科学的“开放空间”。蒋耘中认为,当前全国高校图书馆都很重视图书数据库资源的购买和引进,一个学校有几十乃至几百个数据库资源供师生查询使用早已成为常态。未来优质的高校图书馆不仅比的是谁家的数据库多,更比的是谁能够把数据真正用好、管好。

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转换角色,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重庆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新涯等专家认为,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从知识服务的提供者,转变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学习和研究合作伙伴,把智慧图书馆空间融入到学校整体发展中,成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助力大学高质量发展。(参与采写:魏梦佳吴文诩)

THE END
1.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精选十篇)图书馆如何为读者服务 篇1 图书馆的读者工作内容丰富多彩, 但其根本任务还是为读者服务。因此, 任何图书馆都要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职能、特点和历史条件, 建立一套适用于本馆读者需要的读者工作服务体系。图书馆读者服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由单一到复合、由手工到计算机管理、由封闭到开放、由“重藏轻用”到“以读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v8p0f1p.html
2.图书管理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管理与服务帮助读者获取所需资源以及提供专业的图书管理服务,图书管理员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阅读和学习支持。这一职业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如果您对成为图书管理员感兴趣并具备相关素质,可以考虑申请这一职业,为图书馆事业做出贡献。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职场HR小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058090431669709&wfr=spider&for=pc
3.如何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如何做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摘要】本文根据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新变化,结合本馆实际,论述了如何加强读者服务工作,具体包括服务观念的更新、如何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人员素质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中心,服务是其工作的本质,给读者提供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https://www.docin.com/p-2490177025.html
4.图书馆通讯湘南幼专图书馆编2022年03月总第001期一、精心管理、强化素质,为读者服务 传统观念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无非就是买书、藏书、借书和还书,因此买为凑数、藏无特色、借无实用、还不及时。传统观念认为办图书馆因为上面有要求,是出于无奈,因此出现楼大而图书馆的使用面积不大,房间多而馆舍不多,书多而能看的有价值的不多。传统的管理模式陈旧,缺乏重视,将图http://www.xnyesz.com/info/5719
5.邵阳学院图书馆门户网站图书馆读者服务指南 一、本馆简介 邵阳学院图书馆由原邵阳师专图书馆、原邵阳高专图书馆和原邵阳医专图书馆合并组成,馆舍面积总计4.23万平方米。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图书馆逐步建成了以文、理、工、医、教育、艺术等学科为主的综合性藏书体系,覆盖学校所有专业。馆藏图书339.25万余册,其中中文电子图书97万册,外文https://lib.hnsyu.net/rgzn/zzzn/201705/t20170523_64349.html
6.图书馆的特色服务12篇(全文)除传统的图书期刊借阅、用户培训等工作, 医学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大学、公共类、科研类图书馆已经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工作方法, 开展一些特色服务, 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一些想法, 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特色服务方式 1.1 科技查新服务 医药卫生查新咨询工作是医学信息人员以高水平文献检索能力为基础, 通过相关文献的筛选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ltf3qa.html
7.以人为本树立图书馆服务新理念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因此,惟有发扬光大图书馆的宗旨—“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确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并让这种服务理念不仅融化在图书馆员的思想里,使图书馆员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而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而且应充分地体现在服务环境、服务方式、服务热情,使他们热爱图书馆。http://www.sass.cn/911064/3721.aspx
8.西安图书馆常见问题解答答:西安图书馆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期刊、数字资源等多类型文献的借阅、检索服务;提供现场和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举办各种讲座、展览、读书会、教育培训等读者活动,为少年儿童及残障读者提供各种专项服务。 6、西安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答:西安图书馆实行免证阅览、免费服务的服务模式,读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缴纳任何费用即可http://www.xalib.org.cn/node/447.jspx
9.德宏州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德宏州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还担负着“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社会重任。因此,德宏州图书馆将以“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 一、发挥阵地优势育民https://www.dhlc.gov.cn/Web/_F0_0_28D00JLCO449TVBXDU3J3A7MPU.htm
10.论图书馆管理中如何发挥读者的参与作用图书馆要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正确理念,完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多样化、全面性的服务,提供更加完整、准确的信息,让读者广泛参加到阅读推广活动中。若想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读者参与的价值,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读者作为服务主体,信任读者,尊重读者。 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314/10134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