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赚钱的书店,为何那么招人喜欢

这是很奇妙的感觉。开书店是美好的事,又让朋友们牵挂。书店刚开业的时候,甚至有两个老同学给我转了钱。到今天,感觉书店已经开了很久,快要“开不下去了”,其实它才只有4个月。

三生有杏

夏季的成都,在朋友的茶室喝茶聊天。当我说梦想开一家小书店时,两位朋友的眼睛都瞬间亮起来了。他们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们都曾在媒体工作过,好几年前就辞职经商。

我们坐在一棵百年杏树下。朋友说,书店名字就叫“三生有杏”吧。三个书生,一棵杏树。没过几天,杏子成熟了,书店就正式开始筹备了,最终的名字叫“有杏”。这里有一个谐音,也有期待,而在古代,“杏林”指医学界,“杏坛”传说是孔子讲学的地方——总是和读书人有关。

书店正式开业后,举办了几次文化活动,我在“合伙人群”里说,“下面书店就进入日常经营状态了”。我说的日常经营,是每一天都好好卖书卖咖啡,争取能够挣到店员的工资,早日盈亏平衡。合伙人朋友说:你搞什么经营?书店的经营就是要保持一个独立书店的品位。

是的,书生又懂什么经营?过去几年,我流连于成都各个书店和咖啡馆读书写稿,对小书店的经营状态了如指掌。不管你多么努力或者有创意,一个小书店能够挣回房租和店员工资,就算是成功。如果小书店没有店员,只有主理人,是因为书店根本挣不回成本。

成都晚读书店曾经位于高新区的一个高档社区,每个月房租六七千。店主陈洋是理想的书店从业者,他在大书店干过好几年,对行业很了解。他曾雇一个店员和他一起打理书店,有一天店员告诉他,想转成“正式员工”,有五险一金。这不是什么高要求,但是却超出了书店的承受能力。陈洋只能恢复一个人经营书店的状态,仍然无法实现盈亏平衡。夏天,他骑着电瓶车穿梭于老成都的小巷子,最后找了一个更便宜的店铺。

野梨树书店的朱彦很懂精酿啤酒,他书店中的啤酒是成都最好的。但是有一天晚上,他骑车回到住处,感叹当天的营业额只有七十多块,想起店里的空调还没有关,只好骑车回去。我没有太同情他,而是问他:一天的电费要多少?

因为我的书店已经开业了,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没有哪一个书店是轻松的,当下,开书店还不是一个理想的“生意”或者“商业模式”。

书店自然成为中心

我理想的书店,要卖的书是以人文、社科为主,它就是我的书房的扩大版。选书的时候,我选的都是自己爱看的、想看的。这些书很多都是经典,现在都还在书店的书架上,没有人购买。因为读者要么像我一样,已经读过,要么更青睐新出版的和那些在排行榜上的书。

我没有进童书。在经营上,这是一个失误。童书很好,但那不是我要开的书店,从一开始我就没考虑过孩子进书店的事。书店开业,正好在暑假,很快就有小朋友来到店里。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男孩要小一些,店里没有一本他能看的书。他翻看了好几本,都不得不放弃。但是女孩已经可以阅读小说,她找了一本非虚构图书看了起来,一下子就入迷了。

此后的一周,他们几乎每晚都会来到书店。姐姐安静读书,弟弟到处玩耍,到开学的时候,姐姐就把那本书读完了。这对小姐弟成为书店的常客。开学后,一到周末他们就会来到店里,和店员混得很熟。有一次店员不在岗位,有人来买咖啡,姐姐大喊一声:快点,来生意啦。看来,他们是把书店当成自己的了。

小学生开学后,更小的孩子来到书店。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书店被幼儿占领了。三五岁的,在店里疯跑,让人很担心他们的安全。一两岁的,在店里蹒跚学步。还有更小的,他们坐在婴儿车上,由爷爷奶奶推着——书店成为夏日晚上遛娃的场所。

你没办法拒绝任何一个小朋友来到书店。这让我重新思考“书店的用途”,书店除了可以卖书,也是一个天然的“中心”。书店在一个园区,门口有大片空地可以供小朋友玩耍,而另一个原因是,晚上书店里的灯光,总是能够吸引人,给人安全感。

有朋友在遵义的老厂房里开了巨大的阅读空间,他们办了特别的“露营活动”,让小朋友晚上在老师的监护下,住进书店的帐篷里。这个项目非常火爆,每次推出的名额都会很快被抢光。小朋友还没到能够读墙上书的年纪,但是,这样的场景,无穷无尽的书和温暖的灯光,或许会潜入到孩子的梦境,给他们真正的滋养。

在书店遇见“人”

一个现实是,在中国没有哪家书店可以靠“好好卖书”存活。读者不可能仅靠爱心和情怀来支持书店,就性价比来说,网店的书永远比书店便宜,这就是苦涩的现实。

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访学时考察了一些美国的书店。作为经营者,他们要幸福得多。因为电商和书店的书价格几乎没什么差别,网购只是花快递费送货上门而已,很多人买书仍然首选实体书店。曼哈顿的几家书店都不卖咖啡,圣诞节卖一下贺卡,就算是重大“经营活动”了。

在中国,很多人甚至会通过看直播买书。有的直播间一场就可以卖好几万册,这不但重新定义了渠道,也重新定义了“畅销书”。你必须承认,书店已经不是图书交易的主场所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最近几年中国书店也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因为书店并没有消亡,在我所熟悉的成都,小书店也越来越多。

成都的“独立书店市集”举办了好几届,谢天谢地第一次参加市集的书店都还健在,而且每年都有新的书店加入。市集上书店的销售额很大(当然是和自己的日常营收相比),很可能这是一年一度的“读者回馈书店”的日子,而不是相反。年轻人愿意去支持自己喜欢的书店,很可能是在这有仪式感的场合中,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欠书店”的。

这几年,很多实体店的日子很艰难,书店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书店不仅是一个“商家”,也是一个可以坐下聊天的地方。人们以书墙为背景,或者以知识为背景,让现实中的话题走向深入。人们认识到,除了身体健康,还应该有心理健康,除了物质需求,还应该有精神需求。

很有可能人们不仅在书店找到了朋友,还找回了自己。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新型消费者,“书店会员”。书店不会像理发店一样鼓励充值,会员卡的折扣也总是很有限,但是书店会员卡似乎有别的价值:这是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喜欢某一个书店,喜欢某一类书,实际上可能就是某一类人。

书店成为“小共同体”连结的场所,这就是过去几年城市独立书店兴起的秘密,这也是读者和书店的新关系。人们在书店里,真正成为了“最好的自己”,关心公共事务,体察他人命运,探索新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拓自己的灵魂。人们来买书或者喝咖啡,并不是基于经济上的性价比考量,而是一种情感。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书店都是一个“共创空间”,不是店主而是读者真正“拥有”了书店。(新华每日电讯)

THE END
1.书店作文800字(7篇)书店坐落在L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和另一条要塞步行街的T字形交点处,但不知为何还是会有更多到人喜欢舍弃了就近原则,选择在车站附近的区中心书店,又或许是现在我们这个海傧城市发展快吧,私家车多了,愿意不吝惜这点车油钱。书店是很具人性化和都市话的场所――里面有书吧,有专门阅读的房间,U形转椅,一,二,三楼都设置https://m.dddot.com/zuowen/c10/452baabc74365993f33f243c365170e7.html
2.走进书店的人,心中自有远方昕为分享的书,凑齐了麦浪书店的“那不勒斯四步曲” ↑走进麦浪书店的昕为爸妈↓ 超级有乡村教师范的培华 ↑蓝C的花↓ 悄然的花 本周的读书会,是周末带来的“亲密关系的核心是友谊” 如果喜欢,欢迎点“赞”和“在看”; 要是再“转发”和“留言”,那麦浪要请你喝咖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6718240_1141568330.html
3.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钟书阁~好喜欢逛书店,细微美好? ?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2624087621/p9c686645027018q8k
4.实体书店发展,这是“关键一招”!#长白时评#从开设“青年夜校”到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从专注销售特色书籍到尝试文商旅融合发展,当前,不少实体书店正不断拓展业态模式,打造自身品牌,满足市民读者精神生活需求。在快节奏的城市中,越来越多实体书店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将书店定位为城市里的“歇脚处”,为附近居民和远道而来的读者提供可以放松身心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8216550796907397&wfr=spider&for=pc
5.中学生阅读现状(精选十篇)应当承认, 大多数中学生还是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 但根据调查仍有20%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他们中有的认为这些名著对于他们来说“太古老了”, 他们更倾向于那些现时流行的、能够让他们放松一笑的书, 例如郭敬名的《幻城》、萧鼎的《诛仙》等。有的同学认为这些名著太难读懂, 一本书翻了几下就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8kx9zg.html
6.小班幼儿教师读书笔记14篇(全文)半数以上的家长对阅读的兴趣一般,但非常喜欢的家长所占比例也较高,只有少数家长不喜欢看书,可见家长对阅读还是存在一定的兴趣,只是因为生活工作等多方面原因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需要进一步的激发和挖掘。 2.了解绘本吗? 多数家长对绘本有所了解,在信息社会,媒体、书店、交际圈等都让家长们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vo5dlm9.html
7.夜读“金句流浪汉”沈巍:我不是精神病李胜利事件背后的女性其实我不喜欢捡垃圾,我希望路上一点垃圾都没有,我倡导的是不浪费的行为。 我是在劳动不需要救济 上游新闻:您从审计局病退后就开始流浪的吗? 沈巍:不是的。我被要求病退后,仍然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有时去听曲、有时去看戏,有时去书店看书。我记得是1993年,离开审计局那天,我本计划去听费城交响乐,但心情太沮丧https://www.cqcb.com/headline/2019-03-21/1512003_pc.html
8.你更喜欢逛书店还是在网上购书?为什么?我喜欢逛书店,书店的气氛浓厚,去到那里就感觉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内心会产生一种想法:这一辈子我要读很多很多的书。看到书架上那么多的书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如果去不了更远的地方看看世界,那就多读一读书。通过读书看世界。不过我一般不会在书店买书,我会选择看电子书,因为电子书会比较便宜,有的书甚https://weibo.com/p/2313474347181749397209/wenda_home
9.大班绘本《小猪变形记》说课稿(通用15篇)第一、《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那如何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呢,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一些开放性、猜想式的提问,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289489.html
10.书店创业计划书(通用17篇)书店创业计划书(通用17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接触到创业计划书的地方越来越多,创业计划书可以帮助创业者对外宣传,获得融资。拟定创业计划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书店创业计划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店创业计划书 1 一、执行概要 书吧是新兴的服务业,以提f供符合知识分子的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3411.html
11.线上读书会纸的细节,就是生活的细节翻书党澎湃新闻地点:鹿森书店微信3群 主讲人:皮国立(台湾“中央”大学历史所副教授) 中医是中国本土医学,呵护中国人的健康几千年,功莫大焉。在近代西医细菌学的冲击下,它经历了艰难而又成功的蜕变。比较中西医不是为了争胜,而是充分发挥各自优长,一切以民众健康为福祉。12月4日,同光行动特邀台湾“中央”大学历史所副教授皮国立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249412
12.乔布斯永恒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如何做事,代表着对自己的态度和要求。 09 简单,再简单些 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大。 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清晰明了,让它变简单。到最后,你会发现它值得你去做。 https://www.meipian.cn/551347fu
13.HenderScheme:带你发现浅草手工制革匠人之魂当你尝试去改造自己喜欢的鞋子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我一直都把鞋子当成一种媒介,然后再去潜意识的表达出我当时的感受。在制作的时候,我会去平衡每一季的设计理念。但从来不会去刻意打造一个具体的主题系列。很多时候我都会从一个更加抽象的角度去思考设计,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让每款鞋子都更加自然https://www.thetigerhood.com/hender-scheme-2/
14.大学生市场调查报告15篇(1)了解目标大学生的对于卫生纸用品(包括卫生巾、卫生护垫等)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以探求她们购买该类产品的直接和间接的原因。 (2)了解大学生对于不同的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以获取大学生对卫生巾、卫生棉球、护垫等产品以及其具体类别(如日/夜用、护翼/直条等)的使用率、使用情形、使用频率、使用量等基本使用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49085.html
15.在书店工作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在书店工作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书店工作的心得体会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堂上,我们初步学习了很多关于编辑出版的理论知识https://www.jy135.com/xindetihui/912072.html
16.我非常喜欢读书毛牧青/文这些年俺常常出公差,养成了一种对出差情有独钟的特别喜欢。先前俺对出差很不伤风,乃至还十分恶感。缘故原由嘛。呵呵~~听俺逐步道来: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俺还在企业事情。由于事情必要便常常出公差,一样平常都是去外地跑业务啦取经啦外调啦等等什么的。当时出差可不象如今,既没有飞机坐,也没有软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3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