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广东图书馆学会面向公众发布《2019年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本报告以广东省图书馆业务数据统计平台数据为基础,从设施建设、经费保障、文献资源、队伍建设、服务效能、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呈现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整体蓬勃向上、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让我们一同回望属于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的2019吧!
2019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
本次数据报告共涉及:
广东省内149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其中包括5个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
22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
和122个县级公共图书馆
你贡献了哪些数据?
图书馆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
——习近平
1.发展概况
政策法规
广东省首次为“全民阅读”立法,《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于2019年6月1日实行,《条例》涵盖了全民阅读各项基本内容,从制度上解决阅读公共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场馆建设
随着广东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对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各地政府纷纷新建、改扩建公共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二期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中山纪念图书馆建成试运行,建筑面积达71459平方米,是近年来中山市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
韶关市南雄市图书馆建成粤东西北地区最大县级图书馆,建筑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
深圳第二图书馆正式开工建设,将建成国内最大的地下智能立体书库。
服务设施
各图书馆不断完善图书馆基础设施,同时重视特殊群体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努力为大家提供更舒适的阅读环境和阅读体验。
经费保障
广东省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财政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9年全省各级政府对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共计约22.5亿元,
新增文献购置费总额3.75亿元,
人均新增文献购置费达3.25元,
已提前达到《“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人均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2020年达1.8元的指标。
文献资源
2019年广东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普通文献馆藏量达16568.43万册件,比2018年同比增长18.58%。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的文献馆藏量差距进一步扩大。
2019年广东省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1.43册件,其中,珠三角地区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达1.9册件,比全省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高32%。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人均普通文献馆藏量分别为0.87册件、0.87册件、0.9册件,比2018年均有所提高,2020年有望按时完成《“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1册的目标。
队伍建设
广东省149个县级以上图书馆共有工作人员5062人,比2018年增加215人。
省级馆和地市级馆中,60%的员工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县级馆则在本科数量上有较大幅度提高,整体呈现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
省级馆和地市级馆员工中的38.1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县级馆33.07%的员工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可喜的是县级馆副高职称以上同比提高了21%,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倾斜和重视。
服务效能
“后评估时代”的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以效能为核心,更强调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并积极推动县级总分馆建设,不断提升图书馆基础服务和读者活动影响力。
亮点与成效
全民阅读品牌化
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全省各图书馆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精心打造出如“古籍修护技术体验与展示”、“未成年人‘21天阅读挑战书’活动”、“粤港澳共读半小时”等一系列“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与媒体合作推广全民阅读。
“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
“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暨广东省2019年“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是广东推广全民阅读,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品牌活动。活动以“悦读·为祖国喝彩”为主题,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组织开展“红色经典诵读”“我为祖国点赞”“少年中国说为祖国喝彩”等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
《岭南文化读本》新书首发仪式
岭南文化系列图书推荐会暨《岭南文化读本》新书首发仪式集中展示了广东省在传承和弘扬岭南文化方面的精品力作和最新成果。
书香暖山区项目第100间爱心阅览室启用
服务提升多元化
2019年,广东公共图书馆在新媒体服务、体系化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不断进步,通过新科技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并通过体系化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化领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推出“广东省文化E站”小程序
广东省文化E站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负责牵头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背景下的创新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公共文化资源聚合服务”为理念,结合广东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通过聚合广东省本地特色资源的优势,统一部署包含触摸屏、网站、小程序、移动应用等多种模式的应用终端,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解决方案,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佛山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佛山市初步建成“网络完善、运行高效、供给丰富、保障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从2015年152.67万平方米上升到2017年193.34万平方米,每万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2525.11平方米,处于全省地级市前列。全市6所区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6所区级以上文化馆100%为国家一级馆,覆盖市、区两级;32家镇街文化站100%为省特级站。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33家,村(社区)覆盖率达100%。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与会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直十分重视做好残障读者服务,近年来,该馆进一步加强对残障读者的服务,从制度上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主动提供服务,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全国聋人读书征文大赛、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散文创作大赛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定期组织开展无障碍电影讲解、“听爱”故事会、“无障爱”读书会、手语培训班等契合残疾人特点和需求的常态化活动;助力各类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弘扬全社会帮扶特殊群体的社会风尚。
智能服务智慧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领域创新科技层出不穷,正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融合。广东图书馆人善于利用最新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智能技术率先引进,逐步智慧化,提高用户满意度,引领图书馆智慧服务潮流。
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启用智能机器人分拣系统
佛山市图书馆应用软件系统完成验收,建成智慧型应用软件平台
湾区战略联盟化
广东图书馆界紧紧围绕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在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有序推进大湾区合作交流,为人文湾区和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广东智慧和广东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文献协作联盟”正式在省科技厅立项
该联盟于2018年10月成立,由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牵头组织,大湾区11城高校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主要城市图书馆42家共同倡议成立。联盟成立后,获得广东省科技厅正式立项支持,带动了湾区图书馆科学普及和文化活动的建设。2019年,联盟通过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科普化,面向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评议服务与第三方成果评价,开展文化科技融合讲座、湾区馆员培训、发布大湾区专利盘点智库研究报告等,促进了湾区图书馆的合作共建,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成立
联盟由广州图书馆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等12家公共图书馆和文献机构于2019年11月5日共同发起成立,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宣布启动粤剧文献联合目录编制,同时以《广州大典》的第二辑编撰出版为目标,共同开展大湾区历史文献整理保存工作。该联盟作为区域性图书馆协作机制,旨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承发展、全民阅读推广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促进图书馆事业共同进步。
学术交流国际化
2019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省图书馆学会,通过主办或参与组织系列高规格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粤讲学交流,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不断提高广东图书馆界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019广东公共文化研讨会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研讨会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更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立足广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场”和实践成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题聚焦热点难点,紧扣时代脉搏;二是形式开放融合,内容丰富多元;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作成果丰富。编印的《广东省2019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广东省2017-2018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汇编》,有效总结了广东省公共文化实践和经验,供全省学习交流。五年来,广东不仅大力推动研讨会成为公共文化对话交流平台、理论研究高地,更是强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和责任,对全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方向性和引领性。
国际图联当选主席克里斯汀·麦肯齐女士应邀来穗访问讲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共同邀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简称IFLA,国际图联)当选主席克里斯汀·麦肯齐女士来穗访问讲学。麦肯齐女士考察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和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给予高度评价,并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和广州图书馆分别作题为《国际图联:创建一个强大、联合的图书馆界》的学术讲座。国际图联当选主席麦肯齐女士来穗访问讲学,拓宽了图书馆业界和学界的国际视野,有助于广州乃至广东地区图书馆与国际图书馆组织间的互动与交流,以及进一步提升我国图书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未成年人阅读、学习与赋能国际研讨会
合作共享常态化
2019年,广东图书馆界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佛同城”精神,打破行政壁垒,充分利用各个学会的交流平台,使各系统图书馆合作共享,共谋发展,促进粤港澳、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区域合作与交流,有效促进相互间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成常态化。
广东图书馆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本次会议在深圳市盐田区政府盐田会堂举行。全省三百多名会员代表、特邀代表参加会议。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刘洪辉向大会作题为《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广东图书馆事业走在全国前列》工作报告。大会选举出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王惠君当选为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会上,吴建中以《追求同步:图书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向全体代表作了精彩的专题学术报告。
佛山市图书馆与广州图书馆开启“公共图书馆广佛通”合作项目
为践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新一轮广佛同城化发展要求,2019年4月,广佛两地启动“公共图书馆广佛通”合作项目,成效显著: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开展“广佛同城共读”系列活动,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实现两地图书馆阅读活动同城化联动合作;广佛两地实现读者证互认、两地市民互认、文献资源互通,已开通广图、佛图两馆作为文献互通点,其他网点将逐步开通;由广州图书馆、佛山市图书馆及第三方公司合作共建的南海天河城广佛通智能文化家项目开放体验区,以更便利地满足两市居民的阅读需求;佛山市图书馆与广州图书馆等12家单位共同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倡议书》,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开始走上联合发展道路。
2019广佛肇清云韶六市图书馆学会联合年会
联合年会由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韶关六地图书馆学会及图书馆共同主办,云浮市图书馆承办。六市图书馆业界同仁共200多人参会。本次联合年会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首席研究馆员刘洪辉作题为《融合: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六市馆长结合所在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特色与未来展望。本次联合年会是六市图书馆业界的学术交流盛会,助推六市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突破行政框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