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曾经脱口而出:所谓维持现状,就是与美国政府的立场一致。这大概是最能够让姚嘉文等绿营“自己人”安心的说法。
【摘要】蔡英文公开的两岸政策主张是“维持现状”。“维持现状”或许符合前总统李登辉所教诲的“创造性模糊”,然则,在面对绿营头人的质疑时,蔡英文曾经脱口而出:所谓维持现状,就是与美国政府的立场一致。这大概是最能够让姚嘉文等绿营“自己人”安心的说法。蔡英文本人后来对于“维持现状”即使还有多种解释,但是“与美国政府立场一致”,大概是最直接,最真实,也可能是在台湾当前格局下获取选票最有利的说法。
蔡英文访美,最重要的,其实不在于她“说”了什么,而在于她“听”了什么。
许多人关切她访美期间的发言,逐字分析,逐句条理,意图微言中挖掘大义,破解民进党阵营外交、两岸决策的玄机。主要是这位总统候选人,距离大位已是如此接近,对于关键性议题的主张却越是固执地模糊飘渺。大家期待她用中文讲不清楚(或不讲清楚)的,用英文或许会比较直接明朗。
结果呢落空了!访美结束,所有媒体还是绕着“维持现状”、“求同存异”等四字诀说文解字。访美前,访美后,没有更为清楚。
因此,蔡英文大老远、大阵仗跑到美国去“说”些什么,其实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究竟去“听”了什么
会影响大选,影响台湾未来发展的,是她所听到的,不是她所说的。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她“听话”的场合有哪些。最关键的当然是国务院!蔡英文6月4日在民进党祕书长吴钊燮、立法委员萧美琴及民进党驻美代表处执行主任彭光理等人陪同之下,被安排进入华府国务院,拜会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台湾媒体视此为极高规格的接待,比起往昔民进党高层访美饱受冷落的际遇,蔡英文得以进入国务院,见到副国务卿等级人物,这当然是高度“礼遇”。不过,这里隐藏着一个玄机:双方固然依照默契,民进党方面不证实蔡英文与何人见面,美国务院也不予证实。面对记者的询问,蔡英文表示,“所有行程安排包括餐会,是『成功』的;不过,所有在华盛顿DC的开会、拜会,只是『顺利』的。”最后,对于这项绿营为之雀跃的“外交成就”,蔡英文在媒体前的反应是,面带笑容回答,“事实就是,我走进去了!”
与美方高层的晤面,堪称“顺利”,而不能谓之“成功”,这究竟是怎样的场景最后,就只能把走入国务院的“事实”,做为具体外交成果!显然,蔡英文一行在国务院“听到”的话,可能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矣的难堪。
副国务卿布林肯何许人也他1962年出生于犹太富庶家族,父亲是纽约极具影响力的投资客,也是民主党幕后重要金主;母亲领导一个芭蕾舞团。父母在他八岁时离异,继父是国际知名律师皮沙尔(SamuelPisar),曾经担任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顾问。布林肯后来跟随母亲与继父落脚巴黎。阶级背景因素,布林肯在法国交往的伙伴多属豪门望族。
在巴黎唸完高中,讲得一口流利法语,他回到美国进入哈佛大学,后来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国际关系学位。特殊家世加上名门学府,他很快就被柯林顿总统的班底网罗,进入政府外交部门。《华盛顿邮报》当年对他的评价是“既聪明,又有国际视野”。在婚姻方面,布林肯也有其布局。他的妻子伊婉雷恩(EvanRyan)同样出身政治世家,祖父曾经是情治单位首脑。伊婉很年轻时就被安排担任第一夫人助理,目前则在国务卿约翰凯瑞(JohnKerry)底下工作。
布林肯在外交界不算资深,却是颇受瞩目的明日之星。一旦希拉里当选总统,他必然有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法国《世界报》驻华盛顿记者对他的描写是:“不认识他的人纷纷询问他是谁;认识他的人不知道他与权力是如此接近。”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领袖拉登在巴基斯坦藏身处被射杀。白宫发布了一张照片:奥巴马总统伴随十二位政府最高层人士,在一个强化防护系统的碉堡中紧盯整个特遣部队斩首头号恐怖分子的过程,其中有副总统乔拜登,有国务卿希拉蕊......一群老臣当中,有一位年轻亮眼的帅哥,那就是布林肯。
做为“人道主义鹰派”,布林肯还被授命处理伊斯兰国(ISIS)和俄罗斯的棘手问题。在叙利亚,布林肯主张武装在地民兵,以抵抗伊斯兰国的扩张。2015年6月初,在路过欧洲寻求国际联盟时,他宣称其武装在地民兵的策略奏效,“在短短九个月之内,已宰杀了上万名伊斯兰国的人员。”然则,布林肯似乎忘了,伊斯兰国的崛起,当初也是美国以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不人道”为名,透过沙乌地阿拉伯和土耳其,大量提供在地反抗军武器粮草而豢养出来的基本教义派武装势力。执行“人道”义务的反抗军与伊斯兰国只不过是一线之间。当初资助利比亚反抗军拉下格达费政权,也是一样的结果。利比亚于今成为北非乱源,无数难民被驱赶上船,船难悲剧不断发生,美丽的地中海竟成为令人惊心的“海上坟场”。
同样的,美、俄之间因为乌克兰问题引发矛盾,华盛顿当局操作“孤立”俄罗斯战略的就是布林肯的团队。布林肯同样以“人道”协助乌克兰为名,连结欧盟主要国家,中止与俄罗斯的各项合作协议,甚至禁止俄罗斯银行在美国营运,冻结俄国菁英海外资产,开列一大串亲普丁的俄罗斯官员黑名单,禁止其入境。由于当今全球化经济的高度整合,美方认为经济是俄罗斯的“阿基里斯腱”,经济制裁即得以打到俄方痛脚。
然则,国务院团队没算清楚的是,俄罗斯在美国的贸易总额占不到2%,而欧盟诸国传统上又高度依赖俄方的石油和天然气,要欧盟全面配合制裁有其难度,而美方为了拉拢乌克兰,又必须满足其狮子大开口,贷款一下子就拨出10亿美元。何况其间还有中国作梗,于美、俄交恶之际趁虚而入,习近平和普京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频繁往返,双方签下的多项合约足以打通欧、亚大陆任督二脉。今年6月8日甫结束的七国高峰会(G7,原本是包含俄罗斯的G8,自从美、俄交恶之后,又回复到G7),美、欧之间虽然同意持续孤立俄罗斯,但是,一谈到要升高对俄罗斯的制裁,欧盟主要国家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搞得欧巴马当场发飙,大骂普丁“意图重建苏维埃帝国荣光的荒谬欲望”。显然,由约翰凯瑞和布林肯主导的国务院,这些年来左支右绌,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到处受到挑战。
布林肯的任务似乎渐渐转移到亚洲。今年2月9日到14日之间,他一口气走访了南韩、日本和中国。4月16日,布林肯又在华盛顿召集日本和南韩的外交高层,共同讨论南海问题,试图在美国和其亚洲重要联盟之间取得一致的策略和立场,抵制中国在南海的主权诉求和填海造陆工程。布林肯强调南海海域是国际重要航运通道,海底的资源蕴藏又极其丰富,不容中国在此海域恣意扩张。韩、日的外交官员确切见识到这位“人道主义鹰派”的副国务卿强悍坚定的一面。
美国国务院对于台湾的政局了如指掌,台湾朝野领导人的意见、主张,乃至政商关系,他们本来就有管道定期汇报。蔡英文进入国务院拜会布林肯,自然不是陈述其政见,而是听取美方的建言。副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外交、军事领域均是核心中之核心,他的意见当然也是权威中之权威。
蔡英文公开的两岸政策主张是“维持现状”。“维持现状”或许符合前总统李登辉所教诲的“创造性模糊”,然则,在面对绿营头人的质疑时,蔡英文曾经脱口而出:所谓维持现状,就是与美国政府的立场一致。这大概是最能够让姚嘉文等绿营“自己人”安心的说法。蔡英文本人后来对于“维持现状”即使还有多种解释,但是“与美国政府立场一致”,大概是最直接,最真实,也可能是在台湾当前格局下获取选票最有利的说法。
蔡英文究竟在国务院中“听”到了什么“人道主义鹰派”的布林肯究竟有那些指点她当然不会告诉我们。对此,我们也不宜使用近年流行的“黑箱”用语来指责,毕竟华盛顿、北京和台北的关系错综曲折,难免有“不可说”、“不能说”或者“说不明白”的难处。不管怎样,蔡英文的美国之行,“听”的,比“说”的重要,这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