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进化论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展开了不少探索,上海图书馆便是全国最早试水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一。今年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后,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怎样的发展指引,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回溯上图探索路上遇到的障碍与瓶颈,收获的经验与取得的成就,为的是更能读懂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编者

数字化的昨天:提升了便利性,但遭遇数字阅读的挑战

说起数字化与图书馆的关系,人们形成的印象,就是挑战大于机遇。但其实,图书馆的数字化应用,早在数字化阅读兴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图书馆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应对的水平,在目前整个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相对是处在前列的。”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坦言,之所以人们会有不同的观感,主要还是因为“承受的压力不一样,对这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期待与要求更高。”

1996年上图新馆开放,在全国首批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在电脑还是稀罕物件的时候,读者来到上图,已可以使用计算机检索书目借阅了。2000年开始,上海图书馆又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一卡通”借阅系统,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一张IC卡,让纸质书的借还在上海这座城市互联互通起来,人可以走进所有图书馆,书也可以还到任何图书馆。”陈超介绍。

便利性的提升,带来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倍增。10余年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流通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流通量超过6555万册次。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图书馆行业是我国最早享受到数字化红利的行业之一,并不为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阅读新载体纷纷涌现,大多是电子产品;各种阅读新样态更迭频繁,大多为数字呈现。公共图书馆,似乎正离读者越来越远。2017年,上海图书馆系统总流通量数据首次出现微跌,下降了10余万册次。对这个变化,陈超并不吃惊,“很大程度还是数字阅读带来的冲击。最近5年,上海的成人‘一卡通’流通量一直在负增长,之前整个数据没跌,是因为在校青少年的流通量一直很高,拉高了数据。”

顺应阅读方式的变化、离读者近些再近些,公共图书馆发展必须直面数字化的考卷。如今,多数国外图书馆都建成了数字内容管理平台,方便用户利用。而目前在中国,这一块正是如今图书馆行业的短板之一。

数字化的今天:资源海量,但整个数字出版呈现碎片化业态

说起图书馆的数字化,读者很容易想象的一个画面是:不用跑到图书馆,通过如今已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海量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相当理想而诱人的画面。这要求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探索,将不再囿于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块,而是进一步展开数字资源的加工与传播,为公众提供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图文查询等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实现馆藏数据与数字化载体内容之间的链接,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然而,这种变革,至今并没有真正出现。

不是没有努力。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中文家谱原件的上海图书馆,就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2016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公众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可以进行6000多种家谱的全文浏览和检索。

客观来看,以开放的姿态将馆藏资源充分进行数字化输出,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但若想将外部数字资源整合接入图书馆,就很难了。

这也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很难采购到市场热销、读者喜爱的数字内容。即便采购到,也难以提供远程服务。“上海图书馆每年的采购资金1.3亿,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其中30%—40%用于数字资源,投入的资金是足够的。”陈超感慨,“但花了钱,读者体验还不好。”

比如,上图很早就开始试水电子书,但几乎所有厂商都把阅读资源绑定在自己平台上,读者得先借阅读器,不同厂商还要主推自己的阅读器……“担心盗版影响纸质书销售,没有出版社愿意提供裸数据,于是都建自己的小平台。图书馆没办法整合,一个个信息烟囱高高林立。”陈超坦言。“数字阅读要做好,光靠公共图书馆单兵突进是不行的,市场规律摆在那里。”

数字化的明天:尊重规律、用好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怎么理解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意义?或许,应该换个思路来看。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明确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认为,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而言,更为现实的意义还是在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推广阅读,拓宽服务范围,覆盖更多人群。“公共图书馆法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要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化能够帮助图书馆的,更重要的在这一点。”金武刚说。

“在数字化刚刚兴起时,我们的确很着急,希望自己赶快跟上去,要为读者改变。”陈超说,“但是现在,我们的想法更务实了,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了解市场,让市场为我所用,用好市场中已有的资源,而不是单打独斗。”

“这一轮数字化,一定会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图书馆一定要把准这一方向。”在陈超看来,人类的信息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发明后,一开始是没有电网的,要造发电厂。信息化也是这样,原来自己买服务器,现在是数据云——人类就是这么进步的。”(记者曹玲娟)

THE END
1.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是世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全面的英语辞典,它明确记录了英语语言的发展历程,通过1500多年英语语言历史发展过程中超过300万条来自多种资源的引文,对60多万条英文词汇的发展予以明确的记录。 牛津在线英语大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为用户提供了牛津最全、最新、最大的辞典https://library.xmu.edu.cn/info/1032/25050.htm
2.直走书店在你的右面用英语怎么说,持续设计解析方案摘要:本内容主要介绍了直走书店在你右面的英文表达,并提及持续设计解析方案的网页版。摘要如下:直走书店在你的右面用英语表达为“Keep going straight and the bookstore is on your right side”。我们正在设计网页版解析方案,版本号为81.27.31,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http://app.hbpdxcl.com/post/41769.html
3.数字时代语言学习新境界,在线英语访问探索植物保护所在线英语学习平台通常提供在线聊天室、论坛等互动功能,让学习者可以与其他英语学习者实时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这种互动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如何利用在线访问英语提升学习效果 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应对考试、提高职场竞https://hnjwwzy.cn/post/724.html
4.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优化12篇(全文)图书馆日常性工作就是为读者提供各类文献信息资源, 当前许多图书馆也对信息保障、知识发现、数据挖掘、进行有效的整合, 提供更深一步的知识服务平台。不论何种服务, 都是围绕读者需求变化, 帮助读者快速而简便地实现信息需求, 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价值。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2huxusr.html
5.英文写作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精选14篇)通过Internet,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在家、图书馆、办公室等场所享受理想学校的教师资源和知识资源,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医学专家的会诊,可以实现家庭网上购物、家庭网上营销等等,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87ic5ax.html
6.图书馆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必要性(精选13篇)具体高图书馆馆员也是一样的,如何使图书馆馆员的素养更适合图书馆的实际需要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图书馆馆员文学素养提升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馆员;文学素养;提升。 作为提高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wenxue/649176.html
7.香港特区法律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该馆包括高等法院图书馆、终审法院图书馆和区域法院图书馆,,收藏判例、法规、法例、其它政府官方文件和报刊等资料约160,000册。其中,绝大部份资料为英文,中文资料只有2,200种。高等法院图书馆收藏了1946年以来未经登载的判决书约40,000份。这3个图书馆地理位置不同,可以在网上(http://www.judiciary.gov.hk/jud/http://iolaw.cssn.cn/gyyd/200809/t20080929_4601418.shtml
8.承德市人民政府公告公示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德市委宣传部30.城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建成纪念馆、美术 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奥体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国际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文化旅游娱乐设施网络;建成游客旅游购物服务体系;建成1—2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内容新颖、便于游客参与的大型国际性娱乐场所;建成标志性建筑3处以上;实现城市https://www.chengde.gov.cn/art/2010/8/16/art_9943_312604.html
9.网络给人带来便利作文(通用37篇)网络给人带来便利作文 篇1 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人们带来方便! 作家写文章需要查素材;科学家做研究需要互相交流……这些通过网络都可快速实现!为各个群体提供方便。 以往找资料须抽空到图书馆查阅书籍相当麻烦,而且结果也不容乐观。现有“百度”、“谷歌”等网络上知名的搜索门户,只需要输https://mip.cnfla.com/zuowen/517804.html
10.法律图书馆vip在线数据库法律图书馆《VIP在线数据库》是法律图书馆网全新推出的法学资料在线检索高端产品,为从事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的专业人士精心打造,提供专业、便捷的法律服务的在线数据库。集理论性、学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可以有效的帮助您了解新的法律法规,法学动态,法律实务。独有的法律专题分类体系精准、权威,以法律实务为指向,对数据http://www.law-lib.com/vip/intro.asp
11.学术论文范例此论文中的关键词“图书馆”,用词太宽泛,作为关键词输入电脑检索,会跳出大量有关“图书馆”方面的文献,使其在提示该论文主题内容的'专指性方面的作用大大降低,失去该关键词应起的作用。 例6:电子商务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谢春枝//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xx。2 https://www.unjs.com/lunwen/f/20220923130709_5645602.html
12.视障女生起诉教育部:我就是想要一份盲文试卷东北网舆情频道该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为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残障考生提供了多种合理便利服务,如为听障考生提供免听力考试试卷及分数转换,为视障考生提供大字卷及延长考试时间等便利,2016年12月的四六级考试就有18位视障考生使用了大字卷。 小倩每天到图书馆学习,准备英语四级和研究生考试。受访者供图 https://yuqing.dbw.cn/system/2017/05/16/001198842.shtml
13.◇专题2019031◇两岸融合发展综述与报告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推进两岸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的参与度和获益面。研究出台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政策措施,积极支持台商台企在大陆更好发展,依法维护台胞权益。”这就要求从个体融合便利性角度出台政策,如采取18位数字台胞证、提供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1906/t20190627_429802.htm
14.图书馆藏书丰富,这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翻译是:Well[translate] a图书馆藏书丰富,这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The library book collection is rich, this has provided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student.[translate]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310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