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变化与发展转型”工作论坛

论坛:“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变化与发展转型”工作论坛

地点:仓前校区图书馆一楼大厅、城研院209报告厅

主办:图书馆(学术期刊社)

主讲嘉宾:刘炜,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所长;王余光,北京大学教授;陈凌,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叶艳鸣,超星集团总经理。

内容摘要:8:40-9:30,“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变化与发展转型”工作论坛暨“留春——丰子恺与浙一师”展览开幕式;9:40-12:00,论坛主旨报告;14:00-15:30,论坛交流报告;15:30-17:00,圆桌会议。

个人简介:刘炜:研究员,情报学硕士,计算机科学博士。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数字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上海市情报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国际图联信息技术分委会(Section)委员、都柏林核心元数据组织(DCMI)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创办国内最早的从事多媒体和光盘技术开发的公司,并研制出版了国内第一张CD-ROM光盘。其参加研制的“上海图书馆新馆计算机管理系统”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参与的《数字图书馆软件技术平台》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从事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开发维护、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等工作。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参与的课题项目曾获文化部创新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市新产品奖等奖项。著有专著一部(合著第一作者),参与著作一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王余光:北京大学教授,致力于在文献学、阅读文化与现代出版业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多部著作,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2002-2014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

陈凌: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叶艳鸣:理学硕士,研究馆员。现任中国索引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统计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出版与推广委员会委员,超星集团总经理。

THE END
1.平乡县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揭晓新闻资讯平乡县图书馆最新发展规划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丰富读者阅读体验。规划内容包括扩大图书馆藏书规模,增设现代化电子阅读设施,以及举办更多阅读推广活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读者借阅便利性,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http://www.qdndcc.com/post/28605.html
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50. 新户籍制度改革与我国户籍制度的功能转型 熊万胜 华东理工大学 51. 文本理解、自我理解与自我塑造 潘德荣 华东师范大学 64. 我国人口结构的转变及其对体育发展战略的影响 马德浩 华东师范大学 65. 阅读推广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分析 范并思 华东师范大学 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6395
3.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概览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图书室。历经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兴庆校区总馆为核心,多个分馆相配套的图书馆体系。本节将梳理图书馆从初创到现代的发展脉络,展示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与贡献。 1.2 图书馆的现代服务功能与设施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509720/article/details/144085978
4.第八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究竟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功能主义)?还是社会分层的受益者的需要(冲突论)? 1.马克思的阶级冲突理论 (1)马克思的阶级论 2.社会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社会整体向现代化转型 整个社会结构趋于弹性和开放。 3.社会分层结构出现新变化,原有阶层分化,新阶层崛起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107951578/
5.图书馆台州:以多元办学激发职教发展活力 发挥图书馆教育功能 助推高校“三全育人” “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职业行动能力培育的“五个意识” 创新素质培养体系 培养军工品格人才 在生产现场造就更多能工巧匠 上好花式选修课还需下真功夫 扬长教育 让职教学子定制人生之路 http://www.zdxy.cn/TSG/contents/185/918.html
6.发挥图书馆“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功能纵观图书馆发展史,从文字到文献,从文献到图书馆形成,从古代图书馆到近代图书馆,直至现代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逻辑,是图书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也是从服务少数人到服务社会大众的蜕变过程,更是图书馆功能从少到多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从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自身内涵与特征看,文字和文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https://theory.dahe.cn/2019/12-16/56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