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作文:忙而有价,用而有趣(忙与闲)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22福建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用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材料先用周作人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忙”与“闲”这两者关系。“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不能分开。“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的辨证关系:“忙”是为了“闲”。

再用评价性话语“忙而有价,闲而有趣”,“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揭示了“忙与闲”的内涵:“忙”要有价值、有意义,“闲”要有趣味、有情义。这体现出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和真正的价值。

整则材料导向鲜明,引导学生通过对“忙与闲”的思考,追求积极有趣、有情有义的人生。学生可以结合个人或他人的奋斗经历或感悟来谈,如奋发进取是为了创造有品位的生活,从而谱写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之歌。

注意事项:

1.这是一则关系型作文,写作时“忙”和“闲”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能只写一方面,也不能肯定一个而否定另一个。

2.要体现“忙和闲”的辨证关系,切忌泛泛而谈,空谈道理,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或具体实例来谈。

4.既可以“忙与闲”为题目,也可以自拟标题,不做硬性规定。

审题:

可见,这是一则关系型作文,材料引用周作人的话,引导学生思考“忙”与“闲”这两者关系,通过对“忙与闲”的思考,追求积极有趣、有情有义的人生。“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是人生的一体两面,不能分开。“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告诉我们“忙”和“闲”的关系:“忙”是为了“闲”。再用评价性话语“忙而有价,闲而有趣”,“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揭示了“忙与闲”的内涵:“忙”要有价值、有意义,“闲”要有趣味,有情义。这体现出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和真正的价值。汇总起来说,“忙”和“闲”的辩证关系是:人生需要“忙与闲”;“忙”是为了更好的“闲”;忙中有闲才是人生的好状态;忙要有意义,闲在有情义。

立意:

1.忙闲相辅相成,方为人间至味。

2.忙闲相应,人生才有乐趣。

3.道是忙碌却悠闲。

4.忙着去奋斗,闲来赏月明。

名句:

1.“不忙不闲,为人生之最。”——杨绛。

2.“人生苦短,忙与闲皆有时。”——陶渊明。

3.“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叶圣陶。

4.“欲揽一切,须忙于无所得;欲舍一切,须闲于有所成。”——杨继绳。

范文展示:

忙闲相辅相成,方为人间至味

岁月如白驹过隙,呼啸而过;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四季无声交替,只留下我们静静思索:“人生当如何才能更有意义?”于我观之,忙而有价,闲而有趣,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此乃人生正道。

反观当下,“内卷”之风盛行,不少人被生活裹挟着向前奔跑,错失身边的美好。而另一面,“摆烂”之气甚嚣尘上,不少人打着“拒绝内卷、活在当下”的旗号安逸享乐、躺平摆烂。要知道,过度的闲散往往会让我们丧失斗志,一如温水煮青蛙,于温床中走向消亡;而忙乱的日子又常常使我们心浮气躁,既过不好当下,也看不见未来。青年立身于世,当学会忙闲相济,适时放松,不懈奋斗,如此方能一路高歌,一路前进。

《菜根谭》中有言:“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忙闲相济,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愿我辈青年既能追风赶月,又能吟风弄月,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愿随奔流忙事先,亦随云和享闲趣

周作人有言:“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此言得矣。时代飞速发展,充满机会与挑战,同样满溢出杂念与浮尘,手握当下,不囿躺平之嫌,奋斗,奔波实现人生价值;心怀正思,不懈碌碌之忙,安乐潮日闲逸,方为人生之道。

只争朝夕,坚定未来,拼搏奋斗方谓忙,追名逐利,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名为俗。忙一朝一夕,为生活美好。没有方向,不为奔赴前行之忙,当止矣。可视范仲淹,划粥居庙?日夜苦读,此忙是为积知博识,丰盈头脑,开阔眼界,岳阳起波,千古名诵,忙得以提升自己;可视黄大发开凿水渠,张桂梅躬身桃李?此忙是为造福后人,回报社会,贡献力量,清源淌淌,豆蔻琅琅,勋章闪耀,忙得以助人向善;可视于敏潜心钻研,黄伟芬日夜分析?此忙,是为大国重器,养飞天揽月之人核氢佑国,代代坚韧,忙得以护国安宁,追寻顶尖。

反观当下,西西弗斯推石,攘攘之人为利躁躁,终日奔忙,却无所得,伤心又费身,既然此,何不暂弃庸碌,骑白鹿,赏清湍?

奔忙之余,当为闲,养心去乏,更得静心光华。生活得以光彩,人生得以继续,闲予你复忙的休憩与动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闲时赏花流觞,悟理明禅,是了却公家事后,快阁东西倚晚晴的欣悦,是偷得浮生的半日的欢愉,只为自己。雷海为工作之余,捧一本诗词细细品味,终有飞花令一日大放异彩,木心暇时的一曲肖邦,缓缓奏来,尽得艺术之美中徜游,安然迎接第二天的苦难与快乐。闲是我们生活的充电器、疲惫的解药、提升自己的好时机,养一身浩然养生之气。

虽闲可得,也思其度,若赏一日花鸟山水,一切不事事,不工作,不学习,则无异于本末倒置,安闲之后仍为忙碌,路途遥远仍将前行。

忙有价,不无为,忙出人生价值和意义。闲有趣,不过纵,显出生活情趣和逸致。忙于浮生,当以闲养身,不致过劳,闲了半日,当重归繁忙人生,不致懒惰,闲中有忙,忙中有闲,交而复始,车行辘辘,当停来坐爱枫林晚,然后复行,如此方得人生真理。

忙闲相应,人生得趣

周作人有言:“人生有必要的忙,也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趋行于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中,执着于忙,会使自己陷入利益的漩涡,贪逸偷闲,亦令自己堕落于无能的泥淖,唯有忙闲结合,才会使这旅途富有意义与趣味。

有目的的忙,是为了更有趣的闲。固然,有的人忙于谋生,有的人忠心于国之重器,有的人执着于某一技巧…但我们所行之事,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雄心、愿望、理想,也是为了自己可以在闲时有更为放松的享受生活。恰如于进江为了传统甜品废寝忘食,汗水付出后的成功是其闲时最好的甜点。恰似羽生结弦苦练冰滑十几年,闲时与维尼熊相伴,享受节目完成后的安逸。又如江梦楠身患残疾,寒窗苦读圆梦后,各地游览的清闲填补了身体的残缺。所谓忙是为个人的生存而奋斗,是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也是为更有趣的闲而奋斗。

适时的闲适,为了更好的出发。古语中便有“忙里偷闲”,也有“闲看云卷云舒”的淡然与宁静。适时的闲是为了更好的开始,为了更有意义的忙。爱因斯坦喜爱在工作之余偷闲听音乐来帮助其开发思维;钱学森先生也喜在忙里偷一些闲时来清醒大脑,活跃思维;袁隆平爷爷也常常拉小提琴,陶冶自己提升素养。适当的闲,是为了更加有意义的忙的准备,是拨动乌云的风,忙里偷闲不是要在工作时开小差、在关键时候投机取巧,而是在跋涉中适当休息。刀钝时仔细打磨,在临冬时,掸起被褥,在更为紧张的忙时重振旗鼓,奋力出击。

过忙则会失去人生趣味,过闲则会迷失人们人生价值。若言人生如酒,过浓烈烧喉,过浅淡无味;若言人生如画,过浓重艳俗,过淡抹枯燥;若人生如歌,过高调刺耳,过低音沉闷。忙与弦之间,不过如此,而当下,许多人或忙于奔命,担着一身疲累,行走于途,或是身无包袱,游乐嬉戏于世。这均不是正确的人生之道。吾辈理应忙闲相应,劳逸结合,不在繁忙中迷失自我,不在闲逸中丢掉使命,以实际行动铸就辉煌明朝。

忙时且全力以赴,闲时但饮茶静坐,人生志趣也不过忙中有闲、忙闲相应尔。

类题链接一: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康德)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梁实秋)

审题立意中的常见问题:

一、片面理解:

1.仅抓住原材料中的只言片语立意,以偏概全如将作文立意定为“生命(的价值、意义)”;“存在”;“活着”等。

2.只看其一,不看其二

只抓原材料两段文字中的一段立意,只写“忙”或“闲”中的一面,忽略另一面

二、错误地转化(偷换)概念:

如将材料中的“忙”与“闲”的主要概念、矛盾,转化为“动”与“静”、“动手”与“动脑”、“懒惰”与“勤奋”等概念。也有同学罔顾原材料中相互矛盾的主要概念(“忙”与“闲”),将之转化为“思考”。

注意:

矛盾型的作文材料,审题关键在于全面地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关系,并进行辨证思考、分析。

作文审题参考:

基本要求:兼顾“忙”与“闲”的前题下,可侧重谈一个方面。

思辨要求:“忙”的生存意义;“闲”的生命诗意。

发展要求:“忙”与“闲”的适时选择,矛盾统一。

关于文体及今后的作文方向

一、本学期开始,全面转向议论文的训练。

要开始学习写文体规范、特征鲜明的议论文。

二、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1.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主要区别

记叙文:叙述、描写为主(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感性思维为主。

议论文:议论为主。以议论见解、主张、观点的正确性、合理性,或驳斥别人观点、论调的荒谬性、错误性证。理性思维为主。

2.议论文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构成。

论点:又叫论断,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分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要写好一篇规范,鲜明的议论文,首先要学会提炼出一个鲜明,简洁,有力的论点。

如:生活必定有忙有闲,但只有忙碌的人生,才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生。

许多同学的作文,只有对材料的感性的想法、感触和笼统虚泛的描述,其中没有对核心概念和现象的价值判断、褒贬态度以及理性分析,因而是没有论点,或是论点不鲜明的,作文的文体特征,也因此变得模糊不明显。

要改变写记叙文时感性随意的习惯,对事物和现象形成清晰、有力、鲜明的论点,然后再想办法去证明这个论点,这是写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据:立论的根据,用于证明观点的正确,增强说服力。

道理(理论)论据:如名人名言,各种定律理论等;

事实论据:如社会热点,历史典故,人生遭遇等。

道理(理论)论据·名人名言

闲暇当然是一种幸福。因为,我们为了获得闲暇而工作,为了和平而战争。---亚里士多德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了一本书,其核心是“一万小时定律”。不管做什么事情,让你的人生保持“忙碌”,坚持上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理论论据)

如比尔·盖茨在开办公司之前,就已经是个大忙人。在别的年轻人乐得清闲,荒废光阴时,他已接触计算机编程一万小时以上,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先行者和年轻专家。年轻人更应该忙,忙事业,忙梦想,忙追求,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事实论据)

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都要求典型、有说服力。尽量避免使用作者本人、隔壁小明、三姑六婆等言论、事例作论据,这会立刻导致你的作文“画风大变”,堕入初中、小学生作文的层次。

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

类题链接二: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一、关于审题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不能超过四类中。

写作理想

记叙文:

议论文:

(1)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或者能敏锐地就材料的某一要害处进行理论或者反驳,且有相当的思想和写作智慧。

(2)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能对判断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

(3)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在议论或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

高分标题

《偷得浮生半日闲》

《建一座精神小屋》

《牵着精神去散步》

《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

《开启精神之旅》

《留一片思想的空地》

《为心灵减负》、

《亦静亦动,乐哉!》

《张弛有度,不亦乐乎》

【佳作赏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不能做到“坐忘”,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虚。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

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之时。”厘清概念本身,这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文中并不很妥贴。该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建议本文加一些合适的例证。

养壶琐事

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说起来,人退休了,总该停下来歇歇了吧,然而,爷爷却是一刻也闲不下来。

我抬头望着爷爷的茶壶柜,一把“曼生壶”的仿品,上面篆有梅尧臣的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再看另一把,上面是欧公的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我不由看呆了,爷爷从后面拍了拍我:“嘿!怎么看傻了?”语毕,便走到柜前,细细端详一番后,拿出了曼生壶,说:“今天就来养养这壶吧。”

爷爷首先拿出了台湾乌龙,撮几粒放入壶中,壶中发出“嘀嘀”的声响。随后,再将沸水注入,茶叶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宽容的壶肚里绽放,不一会儿,壶口便溢出了泡沫。只见爷爷动作娴熟,用壶盖将泡沫刮去,随即盖上了壶盖,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要温两分钟。”爷爷说道。而我却只是托着头,静静地看着爷爷,终于忍不住问道:“您每天反反复复做着这几步工序,不嫌麻烦吗?”爷爷笑了笑道:“其实,没事做的时候才是最腻的。别小看了这养壶,这也是在养人啊!”爷爷用一块细纱布轻轻地擦拭着壶身上氤氲的水汽,茶锈顺热吸于壶壁之上。爷爷说:“经常擦拭,紫砂壶才能更加润滑。”他将茶汤微微倾斜,倒入公平杯,又依次流入闻香杯和口杯。一瞬间,书房里茶香四溢。随后,他将茶汤浇于壶身,茶汤慢慢渗入紫砂壶,只一眨眼的功夫,壶色一下子变得古典又润朴。

然而,养壶的工序还不止这些,只见爷爷拿来一把“养壶刷”,在壶身上刷了起来。这道步骤我是知道的,《阳羡茗茶系》曾说道:“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也,入手可鉴。”爷爷常说的“养人”,也是这个道理啊!

如紫砂壶总要经历壶内高温的历练,壶外沸水的洗礼,才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人也要跨过风风雨雨,才能大放异彩。对于爷爷来说,他大概早已是人壶合一了吧。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爷爷每天忙碌这些琐事的原因。养壶虽繁琐,却可以修身养性,外表忙碌,内心恬静。而楼下那些无所事事的老人们,却是内心浮躁,整天忧心忡忡地过着日子。

壶闲置久了会黯淡无光,人亦是如此。

汪森曾说:“茶山之英,含土之精,养其德者,心怡神宁。”我欣赏爷爷这种忙碌而闲适的日子。

于忙碌处觅充实

福楼拜曾说:“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素以勤奋著书著称的福楼拜,自然每日忙碌,何来“每天按时看日出”的闲暇?

时下人们生活的疲劳与困惑与此问是缘起同一的:“因为终日忙碌,失去了生命的闲暇。”他们这么报怨着。殊不知,当我们开始抱怨起“忙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闲暇”的可能。

私以为,“忙碌”与“闲暇”并非有对立的概念之分,而只是个人的心态之别。正如海斯利特和西塞罗所言,“忙碌”与“闲暇”是相伴而来的。也许,这个“忙碌”所指的,是充实。

于是,生命便只剩下流汗与“忙碌”的苦难。

我想,昆德拉“此处”与“彼处”的概念是极契合“忙碌”与“空闲”的,这里蕴藏的深意也是生命的出路。因为“生活在别处”与人们对“空闲”的追求是一致的,太多焦虑不安的人往往是把“彼处”作为对“此处”的否定。然而,昆德拉的本意并非如此,没有“此处”的存在,是无法寻到彼处的,一味把“忙碌”当成痛苦,“空闲”也便成为天方夜谭。两者本是生命的两种风景、两种状态、两种美,割舍了任何一种,都会是缺失甚至是缺憾。惟有正视,平静地对待所谓的“忙碌”,将它演绎为“充实”与“满足”,才有可能在生命中找到“闲暇”,并感悟它,享受它,感谢它!

我们的心需要慢下来,不再被生活的琐琐屑屑牵着走,不再焦躁着赶路,不再抱怨生活。慢下来,也许无法改变所有,但至少,我们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不再紧张与困惑。

我想,海斯利特的话也许应该改为:“越是能感受忙碌给人们带来的充实,就越会有闲暇。”如此这样,从今天开始,好好去品味属于自己的“忙碌”,品味这充实的点点滴滴,偷得闲暇处,也不会因为空闲的短暂而患得患失,而是真正地感受岁月,感受风景,感受爱。

生命本是忙碌,我却用它来寻找充实和感动。

“繁忙”的日子

王麻子翻了个身,睁巴睁巴眼睛还是起来了。今天有信要来吧?!

王麻子没有孩子,四十岁,来岛上也有二十年了。等的那封信也有二十年了。他堂哥是当局政要,他被带走时,堂哥说好会把他渡回家乡来。他堂哥是否还有权?那封信到底会不会来?大家不知道,但王麻子确信会来。

王麻子坐在床沿上,仔仔细细地把衣扣扣好,穿上裤子,把褶皱抚平,又穿鞋,把鞋带正正当当绑上了。他站起身,在米袋里掏出一把米,又抖抖散了些,觉得少,又重掏一把,几下几下,终于把米掏精准了,霍地撒给鸡吃。鸡还没张嘴,他就一把抱起鸡,看它哪儿长了肉没,掉了羽毛没,精神还好没,这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王麻子却要每天做上好几十遍。他没有工作,他很闲。

他走出门,四下里望望。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一副兴冲冲赶路的样子。他没见到熟人,回身抓起一顶大草帽,低着头,背着手,做沉思勿扰状,走去了瓜地。

他拍拍这一只瓜,听听声响,又拍拍另外一只,再做做比较。他扯扯这一只瓜的藤蔓,把它撸直,手一松它又曲了起来。“哎!王麻子你干嘛呢?”是老洪。

“啊!我看看瓜。”王麻子答。

“你可真忙啊!”

“呵呵,是啊。”王麻子低下头,红了脸,就像是新制的酱烧猪头肉,烫得难着手。好不容易来个人,王麻子不能放过机会,他抬起头喊了一声:“这么早你干嘛去啊?”定眼看,人已走了。他向前几步,想把他喝住。想了想又觉得没啥要说的,绞足脑汁终于想出句话,前面没了人影。他环看四周,瓜地,田地,树林,没有人,只有他,他也不知道做什么,一动不动,盯着前面看,他看的是瓜地?田地?树林?也不知道,他只是盯着。

中午的时候,太阳正辣,麻子拽着草帽也不带,流了汗就抓起衣服擦,走到村口,衣服也要擦了几十回合了。村长站在村口,手里好几沓信,王麻子走到村长跟前,也不问,就看他发。边上的二狗拿了信就问村长有没有王麻子的信。“没有咧。”“你还没发完,你怎么知道没有?”王麻子涨红了脸,看村长把信都发了干净。

王麻子回到家,把鸡抓起来又仔细地看了一遍,随后走到米袋跟前,掏了一把米,又抖抖,又重掏了一把,又抖抖……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小说,而考场里的小小说现在已是凤毛麟角了。

中国文人的忙与闲

几百年前,从有人为了故乡的莼菜挂印而去时起,中国人便开始懂得了闲的意义和价值。治国平天下雄心固大,却为山野老叟所嗤嗤。与其为皇帝鞠躬尽瘁,名利场里战战兢兢,看人颜色,倒不如索性弃了这顶乌纱,一心一意打理自家心田,坐观山岚云气。

杜鹃之鸣从山野传来,悠悠回荡千年:不如归去……”指不定是哪个参透了的先贤变化了来的亦未可知。回归乡野,骑只野鹤,做个闲人,成了无数中国文人的最终归宿。

博物馆里看文征明的画,从来就是一副清闲气。日暮苍山,松间流水,墨汁层层浸染,铺开一遍又一遍。《雨景山水》中半山腰的云雾,蒸蒸腾腾。可别以为留白最不费功夫,那可不是光留着一片,不动就行;它要与蒙蒙雨雾中松林的墨色浑浑糅合,淡得极致的细笔,似白非白,似灰非灰,足以见画家功力。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得费一番大工夫。

这样一幅山水写意,定是这老头子午后悠然醒来,待小童沏上茶,摆好墨,从从容容画一个下午,不知西方之既昏,陶陶然伸个欠。画不完,留着明天接着画,不亦乐乎哉?

闲下来,方有这番情致。闲着闲着,不觉也竟忙了起来。文征明出道的年纪,也是花甲之年,闲得很。

闲者,固然以耕心田之用。然而,倘若以为中国文人只是闲以自适,仍是不对的。即使置身云山,还是跳不开探听庙堂之事的本能。

身处宦海,心忧身劳,人事倾轧,耳蔽目塞;放逐青崖间,又困于距离不够。不过,中国人是向来善于调和的。

书院便是这么一个调和的产物。一群书生,聚而论道。鹅湖之会成了中国哲学史上一大盛事,而明季的东林书院,更是架大势足,结成一派,发志士之悲,而敢与阉竖争,即便隐逸如文征明公,依旧少不了和各路权贵藕断丝连。

这群书生,说他们闲,不闲,可说他们忙,亦不甚忙。不在朝廷,却又不愿默于村野。

其实,忙与闲,在这些文人士大夫这里,恰恰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忙时不忘人间烟火,存野心一颗;闲时又铮铮呼号,心怀天下忧。变的不过是距离,不变的则是对自我与天地统一的执着追求。担当自我,亦担当苍生天下。至于忙或不忙,闲或不闲。随性自适。即可。

忙与闲

海斯利特曾说:“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忙碌与闲暇,无疑是一对极端对立的矛盾。若要将一根木棍的两极重合,使忙碌变为闲暇,这在任何人看来都充满了天方夜谭的意味。

诚然,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日,小山似的堆叠的工作任务正一点点压弯了人们的脊梁。与“亚历山大”谐音的网络新词“压力山大”一经出现,就引起了都市白领们的强烈共鸣。与此同时,空闲之时强大的难以挣脱的空虚感又将现代人置于阴影之中。如今,人们在忙碌与闲暇的急速转换之中失去了心灵的平衡。

事实上,忙与闲可以表现为小山一样堆叠的工作与阳光红茶之间的外在对立,然而忙与闲更是内心对生命状态的主观感受。因此,海斯利特的话语或许正向我们阐释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真理,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之下,我们依然可以感到内心世界的闲适从容。这与一句英语谚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你喜爱你的工作,那么你工作时就如同鸭子在水中游泳一样欢快。”一旦热爱自己的工作,将原本令人厌烦的工作转换为自己所热爱的兴趣,那么忙碌之时装载的是满满的充实与喜悦,在看似忙碌的外表之下,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趣。

如何在世事的重压之下依然有着如苏轼所说,“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意趣,如何将忙与闲间的矛盾相互转化,使我们越忙碌时越有闲暇呢?

其转换条件即为一种热爱、兴趣,或曰投身其中的激情。美国一位中学校长曾说:“若孩子热爱他们的学习,那么即使学习也会和度假一样。”这对于“压力山大”的一族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启示。如何在忙碌之中仍然保持着闲暇时悠然从容的心境,而在空闲之时亦不感到空虚和索然无味?热爱与从容或许是一种生存的必需品,是点燃生命意义的火把。

若是这样,法学家西塞罗所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不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吗?

类题链接三

①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梁实秋

②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张潮

③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某中学某班班训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1.读懂材料的内涵。

这是一则围绕“忙与闲”展开讨论的思辨作文,①②侧重于“闲”可以带来的益处;③强调高三学子须“不闲”,即“忙”。

2.理清隐含的思辨关系。

写作要求“以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考生必须立足三则材料、理清材料的关系:梁实秋强调“工作之余”的闲静、张潮强调“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的闲雅,都没有一味强调“闲”而否定“忙”。

3.注意写作的情境限制。

最佳立意

忙闲相宜,人生至佳;

忙闲得法,张弛有道;

忙于外而闲于心;

于快节奏中享受慢生活。

学生考试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审题游离,辞不达意,完全置“忙”与“闲”的辩证统一关系于不顾。如:

“于为人做事中仰望星空”,立足于“为人做事”与主题无关;

谈“忙”的意义和价值,只字不顾“闲”等。

这些都是偏题立意。

【佳作展示】

忙于外而闲于心

亲爱的同学们:

“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就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但是“忙于外而闲于心”并非“闲事”,只是换一种方式去体验生活。用心感受,不是放空一切、把所有事都闲置下来,而是让心灵去反思沉淀。

放眼望,天下熙熙攘攘,路人步履匆匆。生活的琐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一天一月一年,有些人都在重复着一种疲惫的生活方式。在你身体感到超负荷时,不妨停一停脚步,因为生命不止是劳碌奔忙,未知的生活角落等着你去发现和探索。“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所以,慢下节奏,将行动停下,去另一个世界畅游一番。

行动停下了,心灵才能开始出发。心灵是感受世间万物的根源,用心观照。“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静下心来,隔绝尘世的纷扰与喧闹,探求一片心灵的净土。一个人的价值不一定用脚步丈量,可以用思想深度去衡量,越是愿意去探索发现,你的生命就越是厚重。用心出发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你外在的忙碌虽然停下了,但是你的心灵却一直在路上。用心享受生活,去体悟生命中的美好与确幸。

暂时搁下身上的重物,怀揣着一颗澄澈的心灵去寻悟月光美景,忙于外而闲于心。

点评:

不足之处:

第一,思辨性不强。标题虽有思辨性,但正文部分没有把“忙”与“闲”的对立统一关系阐述透彻。

第二,通篇除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外,基本没有事例论证。故而,得分不高。

张弛有度,忙闲相宜

琴瑟有弦,须张弛有度,紧一分则琴弦易折,松一分则乐调难成,调弦适度方能悦耳动听。弦之张弛亦如人生,人生太忙虽得充实,但容易错失风光;人生过闲虽自得,却容易跌入空虚。因此,人生一世,当张弛有度,忙闲相宜。

忙,让人生获得元气,走向充实。

某中学某班班训:“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诠释了高三学生的奋斗状态,高三学子唯有不闲,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试问,哪一项发明不是无数次忙碌实验的结果?人类的哪一次进步不是忙碌奋斗的结晶?

但是,忙碌奋斗不是只顾埋头苦干,忘记抬头看路,人生亦需闲暇时的观照。

闲,让生命处于静思,获得沉淀。

梁实秋先生说:“人类的最高理想应该是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如果人生只剩下忙碌,那么人恐怕只会沦为异化的机器,重复机械的劳动。人需有闲暇调剂,就如一杯咖啡,加块方糖、调以牛奶,味道绝佳。懂得忙碌奋斗的人应该懂得生活,懂得让生命获得安闲。

忙碌会让我们只顾赶路前进,而错失明月清风和沿途风景,生命若无静思何以产生厚度?若无观照何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印第安人有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灵魂趋于忙碌,生命便只剩行尸走肉。忙闲相宜,才是人生佳境。

张弛有度,忙闲相宜,生命既得充实,亦有观照。

东晋名将谢安临危受命,率领八万将士抵抗前秦“百万雄师”,敌强我弱,情势危急,好友谢玄慌张问计,谢安神情泰然,毫无惧色,宴请亲朋好友,与谢玄对弈赌别墅,运筹帷幄,棋局操胜,大战亦捷,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绩,也将岌岌可危的东晋王朝挽狂澜于既倒。无他,实为忙闲相宜之果,谢安达到了忙于外而闲于心的境界。

忙,让人生活得充实;闲,让生命获得观照,真正做到张潮所说的“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忙中有闲,闲不忘忙,两两相宜。

这样我们的人生不只有眼前的“忙碌”,还有诗意和远方的田野。

本文脉络清晰,采用先分后总的结构,开头段以比喻论证开场,用“调弦适度”引出“忙闲适度”的观点,照应标题。

分论点一基于“不说闲话,不干闲事,不做闲人”的班训,阐述“忙,让人生获得元气,走向充实”,主要采用引用论证。

分论点二基于梁实秋的名言,阐述“闲,让生命处于静思,获得沉淀”,主要采用正方对比论证。

分论点三阐述“张弛有度,忙闲相宜,生命既得充实,亦有观照”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结尾总结全文,再引张潮的话突出“忙闲相宜”的主旨。

THE END
1.慢一点更好作文(通用20篇)慢为更快是一种技巧。拳头要收回来,打出去才更有力。蛇咬人时,也要缩下头。如果在看书中你慢慢地领悟到了书中黄金屋,而后你再领悟,便不是难事。 家长们啊,再大的困难也要一下下解决啊!大山一锄挖不倒,要一锄锄挖。慢下来吧。你们眼中的成功,名与利不论快慢,都可以得到,为何不慢下来,去享受这学习之乐https://www.ruiwen.com/w/200280.html
2.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慢下来,会精彩标题点评: 标题“慢下来,会精彩”简洁明了,直接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慢生活的美好与重要性。标题富有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内容点评: 结构清晰:文章从清晨、午后到傍晚,通过三个时间段的描述,展现了慢生活的不同场景和体验,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16/00/85202280_1142079137.shtml
3.有关于慢的议论文(通用25篇)有关于慢的议论文(通用2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慢的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慢的议论文 1 https://www.yuwenmi.com/zuowen/yilunwen/2623808.html
4.关于慢生活作文(通用18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慢生活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慢生活作文 1 生活,有时就要慢下来。慢节奏,慢生活,不是很不错吗?为何要让自己被快所折磨呢?天天飞跑着学习,疯一般地写作业,匆忙https://www.oh100.com/a/202108/3521750.html
5.慢下来初三高分议论文(精选4篇)慢下来初三高分议论文(精选4篇) 篇1:慢下来初三高分议论文 慢下来的时光初三抒情作文 携一壶清酒,听一曲长歌。等时间悄然静寂,岁月苒荏隽永,连流水落花也悠悠缓缓。人生原来是一首诗,看孤云出岫,如品香茗。 清明夜雨 也如鉴花赏月般品读古诗,不思量,自难忘。长河冷月,我最喜欢的节日,无疑为清明。“清明时节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folq2y6.html
6.以“在路上”为题的议论文800字(精选30篇)在学习、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在路上”为题的议论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在路上”为题的议论文 篇1 在路上生http://zuowen.yjbys.com/yilunwen/4035202.html
7.2024高考语文作文模拟题:青春的瞬间,汇聚时代风华主题及范文【文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一段材料的理解和思考,以及从材料中提炼出的主题进行阐述。这段材料以生命为过程,强调青少年成长中的许多瞬间,包括顽强拼搏、担当奉献、温暖感动、灵感迸发和好奇探索等。考生需要从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进行阐述。 https://www.gaokzx.com/c/202312/88019.html
8.以慢亦是快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三段式@百度文库满分作文以慢亦是快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三段式 百度文库满分作文 慢亦是快:在快节奏世界中的智慧选择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速度与效率被推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习惯于快餐文化,追求即刻满足,似乎慢下来就意味着落后和失败。然而,在这一片疾驰之中,我们是否曾停下脚步,思考过“慢亦是快”的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c5bffe31e2baa8297d6b2212
9.读书的作文900字议论文(18篇素材参考)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准确。在写作之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和主题思想。小编给大家分享读书的作文900字议论文参考,方便大家参考读书的作文900字议论文怎么写。 读书的作文900字议论文篇1 其实,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发现乐趣,勤于观察生活,乐于欣赏美好,并时常怀着一颗http://www.jiaoyubaba.com/zuowenzhidao/66331.html
10.广西贵港市三年中考(20202022)语文试题及答案24.请以“前行的脚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 ③不得抄袭2020年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7分) 一、积累与运用(12分)I.B 2.D 3.C 4.C 二、议论文阅读(9分) 5.A 6.D 7.D 三、古诗文阅读(https://www.yxfsz.com/view/1559365622340620289
11.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实用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 写作技巧一、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40527155324_3856226.html
12.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河南中考作文真题“我的成功密码”或议论文第二篇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一定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围绕材料中提炼的四个核心词,阐明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向前看目标、回头看成就、慢下来调整和坚持等登山的经验,这些“成功”“奋斗”类的关键词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引领学生链接生活学习中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经验,学生应该不陌生,且素材储备http://zy.21cnjy.com/20683561
13.专题08:议论文阅读202317.议论文阅读。 让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 康岩 ①近日,第58届“亚广联奖”评选揭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电视娱乐节目奖”。这档节目能获此殊荣,在于它挖掘古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提炼、展示,为古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范例。 ②古籍是中华文明的https://www.0516ds.com/65843.html
14.议论文领跑者与追随者这正是领跑者的伟大之处。和追随者不同,领跑者或者说探路者的肩头承担了两个责任:一个是自身企业生存的责任,一个是为别人探路的责任。而追随者不必承担探路的责任。 任正非说,“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高速度,会逐步慢下来,创立引导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da140489c77b48836074b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