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动力。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一度电能为我们做什么?一度电,能用吸尘器把房间打扫5遍;一度电,1匹空调能开一个半小时;一度电,能将8公斤的水烧开;一度电,电视机能开10小时……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节约用电,电量耗费完了,世界将有一天变成什么样……从小了说,没有电,我们晚上只可以点蜡烛写作业;没有电,晚上我们会失去看电视玩电脑的机会,只能早早入睡;从大了说,没有电,所有电子产品都将停止运转,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同学们,只要你平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节约用电的小窍门。例如:冰箱的门不要频繁的开关;在冰箱里放进新鲜的蔬果时,一定要把它们摊开,如果蔬果堆在一起,会造成外冷内热,就会消耗更多的电量;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节得太低,一般与室外温差四到六度比较合适;如果换下来的脏衣服太少时,就不要用洗衣机洗,可以用手来洗;电视看完时,要及时把总开关关上……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停了一天的电,我可过了一天“无电日”。一大早起来,天还蒙蒙黑,开灯却发现停电了,找到手电筒后,借着光洗漱完,即不能看电视,又不能玩电脑,还不能看书(因为光线太暗,毁眼睛)。妈妈本来要洗衣服,不能用洗衣机,只好用手洗衣服。下午,本来要在网上查一些资料,因为没有网络,我做作业的'效率都慢了半拍,妈妈因为实在找不到事做,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晚上,原本是灯火辉煌的一片,现在却“伸手不见五指”。当我看着屋外灰暗而阴森的景象,看着屋内墙上摇曳着蜡烛的影子,我心里顿时油然而生一种恐惧,不禁思念起有电的生活,怀念起有电的时光。我这时多么渴望来电呀!
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做节电的小主人吧!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开始监督浪费电行为,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做一份贡献吧!
尊敬的同学们:
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道和教室内打球、踢球。
二、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
上学、回家要做到文明行路,不骑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不乘坐农用车辆、无牌无证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得设置路障,不随意拦截车辆,不抛掷杂物,不并排骑车,一律靠公路右行。
三、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拒绝食用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随意在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四、注意保暖、加强锻炼,预防春季传染病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俗话说“春捂秋冻”,不要急于将冬装脱下,那样极易引发感冒。另外,要“常通风、晒衣被、喝开水、吃熟食”,并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预防各类春季传染病。
五、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
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私拉电线,不在宿舍内使用充电器、热得快、电热毯等电器;上下床铺注意安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老师。
六、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
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对待;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老师们、同学们,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上帝是用模型来造人的,他在塑造了我们之后,就把那个模型捣碎了。”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哪个人不愿笑语常在,哪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安全如同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百善文明为先,万思安全最重。文明在于细节的处理,安全在于未然的防患。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我们一定要时刻强化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常鸣,安全永记心间!
谢谢大家!
请留心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请留心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心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公德即社会公德的简称,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主要指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人格、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目前,在我们校园存在一些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公德失范行为,现将较为突出的问题概述如下:
1、乱丢垃圾。在校园公共区域内,扔弃的脚和吐出的痰迹随地可见。在道路,尤其是新楼的花坛里,基本上都发现有空饮料瓶、废纸片和食品包装袋等。随机询问一些学生,大多数认为这样做是无意识的,部分则是回答"方便"。
2、损害公物最典型的是在书桌、椅子上刻划"留言",用涂改液等在上面乱写乱画,在教室的墙壁上涂抹。上面写出的内容大都是消极颓废、甚至是思想不健康的语言垃圾。这不但破坏了公物,也污染了人们的视觉及心灵。
3、语言不美。少数学生说话便带出脏字,而且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也坦诚地说:“不是故意的,只是习惯而已。”一些学生当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同时,尤其是当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受到制止时,往往恶语伤人,庸俗不堪。
4、举止失雅。个别学生在教学楼道内大声喧哗,破坏了教学环境应有的宁静与和谐;少数学生在教室里只顾自己过足歌星瘾,不管他人的休息;极个别男女生在校园内疯打逗闹:这些行为,令视者极不舒服。
5、节约能源意识淡漠。一些教室,经常是用后无人主动将电火了、电扇等关掉。即使教师反复强调,学生也总是“想不起来这些事情。”另一种常见的情况则是教室中,总共只有几名学生午休,但灯也是全部照开不误。
上述现象看起来似乎都是些日常小事,而且这些行为确实只出现在我们校园小部分学生身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他们心目中,对对与错、美与丑、荣与耻等是非,轻则模糊,进而混淆,甚至颠倒。他们的上述行为,实在发人深省。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爱护自己学习环境的人能爱护更广大的社会环境吗
小学生的道德失去规范问题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其中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古人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少年才气超群,有的中年展露才华,有的大器晚成。为什么有的人才华横溢,有的人碌碌无为这其实就是因为道德的内在动力作用有所不同。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他不仅不会成为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人才”,还可能成为一个歪才。即使有本事,可能会因其更高的智力和才力而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请捡起地上的垃圾,请扶起倒下的桌椅,请关上滴水的笼头??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中学生成才的关键和根本。不能仅仅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智力为目标,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不断增强自己的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努力做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