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地址,电话,邮编,简介,怎么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是隶属总政治部领导的中级任职教育院校,编制等级为正军级,是军队"2110工程”二期建设的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和全军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建设院校。学院面向全国全军招生,主要承担着为全军培养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政治指挥干部、政治机关干部、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人员、军事新闻宣传、军事心理、军事信息管理、图书档案管理干部等政治工作专门人才的任务,承担着政工人才培养、政治理论创新、为部队建设服务、为军委总部决策咨询服务的职能。南京政治学院

学院校区由南京院本部和上海分院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共1500余亩。南京院本部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市区,校园分为东、西两院,位于市区主干道中山北路两侧,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院内主体建筑红砖绿瓦、雕梁画栋,风格古朴浑厚,与周围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典雅壮观。上海分院地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位于杨浦区五角场地区,毗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院校,具有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南京政治学院一直是立志从军报国的莘莘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

南京政治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校,1977年1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立。1986年6月,改称南京政治学院。1992年8月,长沙政治军官进修学院转隶并入南京政治学院,改称南京政治学院分院。1993年6月,南京政治学院分院分离出南京政治学院,改称长沙政治学院。1999年4月,长沙政治学院转隶并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99年5月,空军政治学院转隶并入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政干部学校,1951年1月,在河南省洛阳市成立。1952年7月,改称空军干部学校。1952年9月,改称空军政治干部学校。1954年9月,学校迁址南京市中和桥,改称空军政治学校。1962年7月,学校迁址上海市五角场。1974年12月撤销,1978年3月重建。1986年6月,改称空军政治学院。1992年9月,整编为空军指挥学院分院。1993年6月,恢复为空军政治学院。1999年5月,转隶并入南京政治学院,改称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南京政治学院学院现设院本部、上海分院和12个教学管理单位,开设哲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国革命史、军事思想与军事史、军队政治工作、军队宣传工作、军事新闻、广播电视新闻、经济、外贸英语、政治等20多个专业。现有政治学、军队政治工作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军事思想、军事史、军队政治工作学、新闻学等12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具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军事学6个学科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心理学、政治学、军事历史、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等14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5个军官任职教育专业。教研部下设军事、科学教育、外语、中文、计算机等公共课教研室和电化教学中心。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队政治工作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新闻与舆论战、军事心理学与心理战4个“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闻学、图书馆学3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近年来,学院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对政治理论和宣传教育等政工人才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的需要,对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构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包容世界高新科技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突出关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新思想、新方略的教学与研究,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需要的各层次、各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院本部和上海分院的综合教学大楼设备先进,教育技术中心功能齐全,与军事训练信息网和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园区网颇具规模,拥有国内同类院校和专业一流水平的新闻编辑实验室、广播新闻实验室、电视新闻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心、政治工作作战指挥模拟中心、政治工作对抗模拟研发中心、军队文化工作专修室、战时政治工作专修室、心理学实验室、军事专修室和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教学中心、文献保护技术中心等。

院本部和上海分院两个图书馆藏书总量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2800余种,并与国内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信息交流关系。学院在全军率先建成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与全军和全国高校图书馆联网,拥有图书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缩微、复制等专业设备。

学院在南京市郊江浦建有占地约200亩功能完善的军事训练基地。基地依山而立,林木环抱,风景宜人。

学院在江苏张家港市、江苏茅山、上海浦东开发区、江西井冈山、南京军区某集团军以及部队各新闻单位建有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点,每年组织各专业学员深入社会和部队进行调查研究、当兵代职锻炼、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

军队政治理论教育二系是全军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军事法学与法律战专门人才的生长基地,也是全军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关系学、军事法学与法律战等学科专业现职教研人员和部队各级军官的培训和进修基地。该系编制有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军事法学与法律战等4个教研室,设有法律战专业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和经济与国防研究所,设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等本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军事法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10个硕士生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博士生专业,还设有和兄弟系共同指导的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学历与任职教育相结合,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研究人员相衔接的较完整的培养体系。

该系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年龄结构合理、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员中教授、副教授占56.2%,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70.6%,有1名教员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有2名教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3名教员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该系近年来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全军优秀政治理论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网络和多媒体制作大赛一等奖1项。"九五"以来,承担了25项国家、军队和江苏省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著作50多部。论文多次入选全军、全国性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科研成果获省以上奖励20余项,在军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该系坚持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方针,强化教书育人。历届毕业生政治信念坚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过硬、军事素质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欢迎。

军事新闻传播系是全军唯一的军事新闻人才培养基地,不仅在陆海空三军有广泛的影响,在全国高校新闻院系中也有良好的声誉,被誉为"军事记者的摇篮",现拥有新闻学专业博士学位及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系围绕我军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博采各新闻院系之长,建立了富有军事特色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不同规模相互配合的学员实践方式。第二课堂活动活跃,每届学员在校期间都有上千篇新闻作品发表,并有大量作品获奖。

该系建有多个现代化专业实验室,为军事新闻教学适应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拓宽与丰富教学内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新闻编辑实验室不仅可完成《报版自动化编排》课程教学,还可供中高年级学员摹拟军队报社工作流程,编排各类实习报刊。电视新闻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电视节目摄制、编辑、收录设备。广播新闻实验室拥有专业播音间及先进的采编设备。

该系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教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员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中有长期从事新闻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来自军内外新闻单位的资深编辑记者。该系还聘请了一批军内外知名记者和军队媒体主要领导担任兼职教授。该系教员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在军事新闻研究领域开拓攻关,2000年以来,出版专著教材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多项成果获奖,每年出版一辑《军事新闻论坛》和当代著名军事记者军事新闻作品研讨文集。《解放军报》在该系设"解放军报奖学金"。近3000名毕业学员中,有不少人在解放军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和中央电视台军事宣传中心,以及军区军兵种报社任编辑记者,还有不少人担任部队宣传部门领导。

军事心理与心战系是为全军培养多层次军事心理与心战专业人才的教学科研单位,全军心理战专业研究中心设在该系。主干学科军事心理学被总部列入"十一五"期间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近几年来,该系以建设全军心理学专业人才最为集中、层次最高,成为具有军队一流水平的教学科研基地为目标,在教员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等三个方面重点建设,实现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其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曾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海军》、《上海国防》等多家媒体报道。

该系于2001年获准招收全军第一批军事心理学本科生,2003年成功获得应用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招收军事心理学方向博士生,现已基本形成了含博士、硕士、本科、任职培训、轮训等多层次的在全军军事心理学领域最为完备的培训体系。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占教员总数的45.5%,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员占教员总数的90.1%,45岁以下中青年教员占教员总数的90.1%。教学科研成果在全军赢得较高声誉。几年来,承担并完成了5项国家与军队重要研究课题,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4部,发表论文164篇,与国内外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协作关系,在军事心理学和心理战领域研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该系拥有在全军处于领先水平的心理学实验室,拥有信息化程度高、使用功能全的军人心理CBT教室,拥有具备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教学实习功能的军人心理咨询室,拥有信息资源丰富、功能强大的"军心"网站和专业资料室。

该系紧贴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紧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军人心理教育与疏导和心理战三个各具特色的方向。逐渐探索出了案例式、研讨式和开放式等多种教育方式,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随着心理学学科的迅猛发展,军事心理学呈现出地位日益凸显、领域不断拓展、服务部队能力越来越强的美好前景。

培养目标: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员和研究人员。

招生对象: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优秀士兵。

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教员和研究人员。

培养目标:中国革命史课教员和研究人员。

培养目标:军事新闻工作干部。南京政治学院

学制:本科四年,大专三年。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部队新闻工作干部。

培养目标:政治工作教员。

招生对象:具有大专学历的营连职政治工作干部。

学制:二年。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军队政工作专业教员,也适于担任政治机关干部。

培养目标:部队连队政治指导员。

招生对象:基层专业技术干部、部队排职干部。

学制:轮训半年;培训一年;大专二年。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部队连队政治指导员。

招生对象:飞行学院不适合飞行的学员和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连、排职干部。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部队和院校政治教员。

培养目标:军队图书管理干部。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军队图书管理干部。

培养目标:部队档案管理干部。

毕业学员适于担任:军队档案管理干部。

南京政治学院学院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军委的办学原则,强化教书育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根据军队建设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优化学员知识结构,强化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员独立从事专业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为适应部队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院实行"一张文凭两个专业合格证书"的主辅修制度,学员在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的同时,可以跨系选修第二专业课程,以取得第二专业合格证书,从而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人才。

学院以创造教学科研“重头产品”为龙头,已经取得一批在全军、全国有影响的高质量的成果,有效地带动了全院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学院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0余部,有6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全国性奖励、军队级和省政府三等以上奖励,军事新闻和军事社会学等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反响。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附属医院在学院的南门(师大附中对面,南京市察哈尔路10号),于1988年组建,医院是集科研、临床、治疗、保健指导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南京市医保定点单位。

2014年7月3日,南京政治学院2014届学员毕业典礼,毕业学子都领到了自己的军魂佩剑和军人身份牌。军魂剑由高强度弹簧钢纯手工打造,剑柄用红木钢丝缠绕装饰。身份牌牌芯由钛钢复合材料打造,边缘包裹橡胶消音圈,防水防火![1]

THE END
1.南京图书馆馆藏地:江苏作家作品馆/中文图书借阅 作者:薛冰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十朝都会 文化名城》,简要回溯南京城市的成长历程;下篇《成就卓著 特色优势》,从学术氛围、文化视野、人才优势、文化经典、艺术精华、科技成就、名胜建筑、非遗技艺等方面,简要介绍南京杰出的文化成就,并提炼、归纳为多元共生、https://jstsgxh.org/zy/hstj/jszp/202412/t20241205_297951.html
2.南京市图书馆新项目引领城市阅读潮流电气设备南京市图书馆最新项目的实施,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资源建设、多元化服务等举措,南京市图书馆引领城市阅读新风尚,提升了市民的阅读素养和文化素质,推动了城市文化建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相信,在南京市图书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投入到阅读中,共同营造书香浓郁的城市氛围。 http://qdscitech.net/post/4144.html
3.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当前站点 南京图书馆 城市选择:江苏省 江苏省 南京图书馆 南京市 南京市 金陵图书馆 玄武区少儿图书馆 南京鼓楼公共文化云 秦淮区图书馆 建邺区图书馆 鼓楼区图书馆 浦口区图书馆 栖霞区图书馆 雨花台区图书馆 江宁区图书馆 南京市六合区图书馆 江北新区图书馆 高淳区图书馆https://www.jstsg.org.cn/whhd/index.php?s=/home/activity/activity/id/15297.html
4.“南图展览”优质资源辐射全省公共图书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南京图书馆今年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南图展览”巡展活动。活动通过强化馆际交流互通,扩大南京图书馆优质展览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南京图书馆今http://wl.hubeitoday.com.cn/post/23034
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沿革PaulTsao南京大学于1940年成立图书馆学专修科,但不久就中止,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在4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停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图书馆开始大发展的70年代末期又得到恢复。1978年恢复建立图书馆学专科,招收学员共30人,这些人现在大多成为江苏省各类图书馆的骨干。1985年恢复图书馆学系;1988年更名为文献情报学系,1992年更名为https://www.cnblogs.com/PaulTsao/p/7470461.html
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图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军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南京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作为中国第三大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在古籍收藏保护、数字资源开发等方面特色显著。南信大是一所有情怀、有担当的高校,学校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助力师生更好地学习与科研。他希望与南信大进一步加深合作,借助高校的师资与学科力量,推动南京图书馆更http://www.huaue.com/unews2023/20231116103022.htm
7.科学网—“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开始于2004的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也已经建设了包括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数字化资源库、敦煌遗珍数字化资源库、民国图书数字化资源库、馆藏年画数字化资源库等多个数字人文资料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为我国数字人文研究与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大陆的人文学者对数字人文学科的发展关注不够,由此导致众多人文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55-275758.html
8.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简介一、沿革 迄今,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已走过百余年风雨历程。特色的馆藏、人性化的服务和现代化的设施,使她已成为上理莘莘学子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最早可追溯至创立于1908年的上海浸会大学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沪江大学的前身)图书馆,当时仅有价值100多美元的书刊。图书馆设在1908年末竣工的思https://www.yjbys.com/kaoyan/usst/193928.html
9.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校门 南京理工大学全景 工大学图书馆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 南京理工大学二月兰 所得荣誉 编辑 截至2023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是全国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6月,南理工加入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组成的工https://ispeak.vibaike.com/glopedia/543/
10.中国药科大学院校简介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相接,全部电子文献和馆藏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均可通过校园网实现24小时网上查阅,网上资源服务做到7*24小时开放,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童家巷24号(玄武门校区)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江宁校区)https://www.hntv.tv/2021gzzt/article/1/1406555215733329920
11.南京大学图书馆使用入门学习交流互助专区1、南大图书馆发展沿革? 南大图书馆历史悠久,前身为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数十年间曾先后更名,1949年改为现名。1952年南京学区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图书馆文理科藏书并入南京大学,调整后的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书73万余。 在图书馆历任馆长中有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洪范五、李小缘、施廷镛、桂质柏,国学https://3g.dxy.cn/bbs/topic/14143275
12.500多个全球及各国重要数据网站集锦(老素材,而且里面的内容需要思想图书馆http://www.idealibrary.com/servlet/useragent?func=showHome 包括Academic Press, Churchill Livingstone,W.B. Saunders, 和 BailliereTinda ll出版的期刊和百科全书 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www.ssrn.com/ 包括社会科学方面的论文,有5个专业研究网,涉及会计,经济,金融,拉美和法律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89667.html
13.南京大学金陵学院3.1万平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丰富,是学生汲取知识的不竭源泉。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地址坐落在南京大学浦口校区。 目录 1历史沿革 2办学条件 3科学研究 4获得荣誉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1998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创办。 2015年,成立金陵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启专硕培养新模式。 2019年3月16日,南京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084.html
14.中国数字图书馆关于我们历史沿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渠道。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发布信息资源,以适应互联网这种新的信息传播途径的要求,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美国最早提出数字图书馆构想,随后中国也掀起了数字图书馆研究、实践的热潮。由此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http://www.cdlc.cn/about/lsyg.aspx
15.南京十大图书馆南京最大图书馆排名南京十大最美图书馆2、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可上溯至二十世纪初建立的中央大学图书馆和金陵大学图书馆。在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上,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李小缘、施廷镛和国学大师胡小石等诸先生,先后主持过馆务。南京大学图书是国内较早从事计算机应用的高校图书馆。1986年在国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6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