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

如果说当代信息社会进程中互联网是序幕和开端的话,那么人工智能将成为发展和高潮,诚如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所比喻的:“互联网是一道开胃菜,主菜就是人工智能。”[1]未来数年是人工智能释放巨大服务力价值的窗口期和发展机遇期,被誉为科技发展的下一个“超级风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发展应当在气象万千的人工智能时代,与变革重塑的洪流共进,紧扣重要发展机遇的新内涵,引领图书馆服务的新增长极。

1.1图书馆更新

1.2积极构建图书馆大脑

1.3建设人工智能的柔性图书馆

1.4适时组建图书馆人工智能中心

1.5把握人工智能提速的发展机遇

“人类正在步入智慧时代,号称智能革命,但是我们看到当前网络世界却远没有现实世界的智慧,原因就是我们现在还是用一个快50岁的网络来支撑高速发展的现实世界。”[6]作为第五代通信技术的5G商用化的步伐渐行渐近,将提供至少十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多样化应用需求,正在加速“屏民时代”并开启下一代沉浸体验。据预测,到2025年,5G将覆盖40%的全球人口,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市场。2025年,中国的“5G人口”将占全球的三分之一。5G将会带来一个新的互联网,让创新充满想象力[7]。5G所具备的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为稳定、更大连接的特点,将带来人工智能的提速。如何想方设法用好5G的发展机遇,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图书馆服务的提速奔跑赋能,是图书馆界应当直面的问题。

2.1着力于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

与日俱增的海量数据、超强提速的计算能力、创新迭出的优秀算法,以上三者的有机结合,正在推动当代图书馆事业全面迈向泛数字化、泛网络化、泛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呈现出不断向上的活跃度。如何让人工智能的应用更接地气,回答是需要着力于解决图书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对症下药”,回应读者的所需、所要、所盼,并注重在尽力而为中秉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握好实践推进的节奏。

在更为巨量的超载信息环境下,读者正面临信息回避与信息疲劳的痛点和难点,呼唤图书馆人工智能服务为其解痛释难。当读者被多个屏幕和平台的媒体内容淹没的时候,对于越来越多茫然不知所措的读者而言,需要图书馆员为其提供信息回避的路径和解除信息疲劳的方法[8]。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智慧数据和价值发现将为图书馆员增加服务读者的智慧。

在图书馆定位服务的最后100米方面,人工智能也可以有所作为。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10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图书馆,可以设计让机器人进行最后100米的定位服务,以解决图书馆超大空间带来的难题。

便携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关键突破,手机成为当下最为广泛的人工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遥控器,图书馆的人工智能普及应用也应更多地选择读者随身携带的手机。通过手机的智能应用,让自动识别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均能切换到相应模式并进行自动分类整序;语音助手能即时提供自动翻译;在图书馆举办的展览上,能够进行语音和可视导览讲解,如此等等。通过手机中的人工智能各类元素和功能化解图书馆各类服务中的堵点。

此外,人工智能的相对一致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图书馆员水平不同带来的服务差异,通过人工智能的一体化整合,也可以使图书馆分散而孤立的服务设备趋于整合。

2.2从通用普遍的一般应用转向专业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

我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已先后在服务中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用以门禁识别和刷脸借阅,如浙江理工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浙江嘉兴图书馆等,体现出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进程中由通用普遍的一般应用转向专业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这样的趋势应当深化,即让人工智能嵌入更多的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产品,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和效能。如可以按照读者需求设计更多的自主智能装备和设施,可以让人工智能技术嵌入读者与馆员的智能停车、文献与读者的空间定位、读者流量实时统计分析、人工智能增强导读的知识链接、智能读者满意度调查、书库文献盘点机器人、服务现场流动巡视机器人等各个专业特定的场景,还可以推进馆员与读者会话式人工智能的进一步自动化,通过更智能的咨询机器人或导借机器人实现读者问询和借阅服务的更高程度的自动化。

以图书馆员工招聘为例,现阶段不少城市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出现了十里挑一甚或百里挑一的员工招聘的可喜现象,给各图书馆面试官们带来了新问题。如果说,图书馆以往的招聘方式是求职者通过参加传统的招聘会接触用人单位或在网络上投递简历,则如今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招聘”的全新解决方案,其效率是以往面试官所无法相比的。如可用知识图谱方式描摹新进员工人才肖像,不同的人才必须匹配不同的用人部门评价标准和体系,把合适的人才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精准引才,并使得那些造假者无所遁形。这样的人工智能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还可以不断自我迭代,通过数据再挖掘,为更广范围的图书馆精准推荐人才,乃至全球揽才[10]。人工智能无疑将使图书馆员工的招聘更好更快,但最终还需要图书馆管理者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进行最终的分析裁决。

以读者证和押金制度为例,人工智能为全面无证化时代提供了可能,即图书馆的访问管理、借阅管理、活动管理等均可以通过图书馆手机APP扫码解决。图书馆云联网中“信用云”的建设将使个人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一体共享,读者身份的证明已无须出示读者证,未来图书馆读者服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完全可以告别读者证和约束性的押金制定,这在一些领域已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的方针,应用到图书馆中来。

以图书馆盲人服务为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盲人读者进行精准安全的导行和导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2019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上,新产品“脑洞大开”,其中就包括了残疾人用表情就能控制的轮椅[11]。2018年11月,清华大学—阿里巴巴自然交互体验联合实验室发布了一项人机交互研究新成果:一枚AI盲键,首次打通了语音和触感两大感官系统,为盲人朋友更好“玩手机”提供了一种新可能。据介绍,这种新的盲人触感反馈技术叫SmartTouch,具体做法是给手机贴一个新的“屏幕保护膜”,上面有支持触觉交互的“盲键”,通过低成本的屏幕盲键按钮提供触觉[12]。

未来人工智能还可以助力图书馆防盗。以往发现图书馆盗窃,安保人员需要通过观看监控记录,进行人工排查,耗时费力;而人工智能的新型安全摄像头已在日本研发成功,可以通过对人类动作意图的理解,在盗窃行为发生前就能准确预测,从而帮助识别偷窃行为,预防并发现潜在的图书馆偷盗案件[13]。

2.3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

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图书馆服务应思考如何让移动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走进图书馆,如何赋能老年读者、少年儿童读者、残疾人读者、进城务工人员、境外居住者等读者群。

以2001年后出生的青少年一代为例,他们是图书馆现在和未来的重要读者群,他们的信息装备已发展成手机、平板电脑与笔记本电脑,被称为“网络原住民”。这一读者群体对于人工智能具有更多的好奇心,已率先在智能服装、智能餐饮、智能出行、智能娱乐等领域进行了广泛体验。图书馆服务正面临需求导向的人工智能倒逼赋能,这为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环境和发展机遇,如儿童早教机器人、个性化学习、搜索引擎、人机交互、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均可以运用在图书馆服务上。2018年10月,由平湖市图书馆新仓分馆和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主办了“爱上图书馆”走亲活动——人工智能双语手工体验活动,活动通过扫描互动等人工智能交互来提高小朋友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提升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专注能力、创作能力[14]。法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形成了两大亮点:一是基于人本精神,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提供教育与关怀上的精准供给;二是基于审慎心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资讯鉴赏力与媒介鉴别力,避免负面及泛滥信息给身心带来消极影响[15]。这对赋能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读者而言不无启示作用。

3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数据驱动的关系

《荀子·正名》篇:“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意思是说,所以认识外界事物的在人的一方称为认知,人的认识有符合于外界事物的称为明智。从事外界事物的能力在人的一方称为本能,这种本能在活动中发展成为符合外界事物的称为才能。我国古代哲人在数千年前就讨论了人、知、智、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的认知与本能必须符合外界事物才能上升为智慧和才能的哲学命题,这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即从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而言,需要处理好以人为本与数据驱动的关系问题。

3.1人工智能助理

3.2人机融合的智能服务体系

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主要涉及三类资源:一是图书馆硬件设施等物质资源;二是图书馆服务主体和客体的人力资源;三是图书馆在万物感知环境通过全域空间所产生的数据资源。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重塑需要开放以上三种资源,处理好三种资源的关系。需要针对不同结构、不同地点、不同隶属的数据在流转和互操作中实现可控有序的汇聚,要实现这一目标,构建人机融合的智能服务体系和基于规则的开放生态十分重要。2018年4月日本发布的第5版《下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开发计划》中,对于下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布局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就包括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融合型人工智能”。开发计划中提出近年来数据驱动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然而大多数仍只能处理单一种类(如文本、图像、声音等)的静态数据,对多类型动态数据的分析能力尚待提升;与此同时,知识驱动型人工智能在检索系统、问答系统等领域也蓬勃兴起,前提是这些知识仍然源自人类的先验知识,并非来自自由传感器等直接采集到的原始数据。未来应探索这两个方向的融合型发展,研发将知识与数据相融合进行学习、理解和规划的技术,进而辅助人类进行推理与决策[16]。

未来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将会是人工智能+人的智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让海量读者接受优质服务,提供可规模化的个性咨询与体验,并有助于解决目前存在的优质人力资源稀缺和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图书馆服务。机器人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高度融合共生的,图书馆服务重塑的目标就是将人工智能发现力与图书馆员的洞察力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同时发挥人工智能和图书馆员两者的潜能。

3.3人的智慧化

4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图书馆学情报学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图书馆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挑战原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体系架构,呼唤专业理论的思考与学科体系的进步,学科素质必须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的命题已摆在我们的面前。

4.1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全球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研究的热点

4.2人工智能发展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原有理论架构

4.3图书馆学情报学新发展已引起业界重视

5人工智能推进中的价值引领

人工智能是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已经并将渗透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方方面面,必然与图书馆运行、文化价值观紧密联系起来。如何科学有度地拥抱人工智能,如何在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的进程中注重价值的引领,是我们应当深层次思考的命题。

5.1注重智能伦理

5.2注重规避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负效应

5.3注重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尽管经过多年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但城乡和地区还存在严重差别。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应当十分注重覆盖读者群中的弱势群体,以体现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引领。人工智能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可以超常规的速度向老少边区和贫困人群进行阅读推广的渗透。人工智能的普遍切入,注重广大读者的体验,为弱势群体提供了相对公平的获取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应成为公共文化普惠大众的新切入点,让更广大的读者有图书馆服务的获得感。

同时,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服务的进程中还应注重能级非对称图书馆的共建共享,以开放共享、万馆互联、协同一体、智能互利的价值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公共图书馆发展道路向纵深发展。

6结语

本文讨论了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重塑的五个问题,应该说,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发展的现实新问题还远不止以上所述的这些。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30]。根据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31]。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当顺势而为,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化兴盛努力奔跑,为成为图书馆人工智能应用的世界领先者创新前行。

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转变,即图书馆更应当成为一个以数据为中心、掌握算力与算法、以读者新需要为本、乐于从变革重塑中获取优势的文化机构,这是人工智能成功发展的关键。人工智能变革的规模和速度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在昭示我们应当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数字转型和人工智能的浪潮势不可挡,图书馆服务只有顺应科技革命的趋势,通过人工智能对图书馆服务的不断重塑来赋能提质,让百年老馆恢复青春,让年轻新馆放飞梦想,在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的进程中打造最具连接度,最富于智慧、读者最有获得感的图书馆。

THE END
1.广州广州图书馆天气预报,历史气温,旅游指数,广州图书馆一周天气预报携程天气预报,为您及时准确发布中央气象台天气信息,便捷查询广州广州图书馆实时天气预报、明天天气预报、一周天气预报,提供天气现象、气温状况、实况温度、风向情况、风力等级、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日出/日落时间https://you.ctrip.com/weather/guangzhou152/1486015.html
2.广州图书馆·分布地图广图https://www.gzlib.org.cn/allPoint.jhtml
3.#数字资源推荐#科普频道《拍摄技巧》了解物体在不同的#数字资源推荐#【科普频道 | 《拍摄技巧》】 了解物体在不同的灯光条件形成的光影效果,以及如何构造一幅有平衡感的图片,这些对于摄影师来说是基本的技能。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会探索光照、构图和拍摄技巧是如何通过结合从而创造出最终的图像的。 广州图书馆数字资源精选#科普视频#,为你展现科普知识,呈现多彩世界。 https://weibo.com/1924039383/P42nyek0u
4.可於文化局公共图书馆网站AAA 繁簡PortEng 登入長者 所有圖書館澳門中央圖書館何賢公園圖書館何東圖書館下環圖書館沙梨頭圖書館紅街市圖書館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青洲坊圖書館望廈圖書館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氹仔圖書館路環圖書館石排灣圖書館議事亭藏書樓所有圖書館 https://www.library.gov.mo/
5.广州地铁直达5大免费遛娃胜地,亲子游玩好去处!#广州遛娃好去处在繁华的广州市,有一个遛娃的绝佳胜地——广州图书馆。它坐落在美丽的珠江新城,交通极为便利。无论是乘坐地铁、公交还是自驾,都能轻松到达。 如果你选择地铁出行,可以乘坐地铁 3 号线或 5 号线,在珠江新城站下车,从 D 出口出来后,步行几分钟就可以看到广州图书馆那宏伟的建筑。公交也有多条线路可以到达,周边的http://www.91tun.com/wenzhang/e067a440-b6da-11ef-a841-b73a5c775b1d
6.我去广州新华书店走了一圈,发现这里正被AI教育硬件包围除了广州购书中心之外,我还走访了三四家其他新华书店,店面格局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体验却大抵是差不多的,就连比较偏僻的市桥新华书店,店门口摆放的同样是步步高词典笔的宣传。 (图源:雷科技) 原因很好理解,现在的新华书店本质相当于一个线下的体验店,毕竟大家都知道新华书店是卖书的,即便现在买实体书的人已经越来越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08514
7.“南粤一家”专藏上新,《文学的长河:封面·构成》新书发布广州图书馆为此专门设立“南粤一家”专藏,立足于展现一个画家、雕塑家、设计家直系大家族的创作成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通讯员:苏晓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https://news.dayoo.com/gzrbrmt/202412/15/170636_54761299.htm
8.2023年广州图书馆5月有什么活动,5月活动排期表旅游2023年广州图书馆5月举行众多活动,包括讲座、展览等等,感兴趣的朋友就千万不错过啦,下面带来广州图书馆5月活动排期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23年广州图书馆5月活动排期表广州图书馆2023年5月活动安排(活动仅供参考,如有变更,请密切留意公告)活动名称活动简介/主讲人https://gz.dushiquan.net/gz/ly/20230518/714.html
9.GitHubZebinHong/GzhuCampus广大校园导览小程序 广大导览小程序,是由Gzhu蒟蒻堆打造的一款导览服务类的小程序,在这里尽现广大校区,包含了景点、生活服务、教学楼、宿舍、餐饮、图书馆等。 在首页,你可以点击进入导览功能或搜索功能,同时还可以查看当前位置的七天天气预报。 点击学校,你可以看到声情并茂的校园介绍,让你身临其境般感受广大的校园https://github.com/ZebinHong/Gzhu-Campus-Map
10.少林寺景区导览图,少林寺景区导览图高清?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是个比较普通的佛教图书馆,并没… 烤飞的羊 刚刚点评了 达摩院 少林寺景观的真正开始,著名电影少林寺给人印象最深的大门拿上一份导览图,上方有表演节目及地点,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在园区内观看精彩的表演及大型演出,尤其是大型的室外演出,非常的精彩,景区主要是https://www.youtupa.com/gonglue/785668.html
11.位置在珠江新城广州图书馆隔壁,坐地铁的朋位置在珠江新城广州图书馆隔壁,坐地铁的朋友可以沿着珠江新城地铁站D出口,顺着友谊国金一路走过来,比转APM到大剧院站,要方便点 门票有两种,一种是关注微信公众号预约,来到门口,到预约中心取票,可以人工去,可以机器取。如果没预约,可以现场排队,不过数量有限,每天限流哈。 来到当然直接冲到3楼夹层,从上往下看,上面https://m.dianping.com/review/560684483
12.设计讲座的新闻稿(精选14篇)2.1医院图书馆服务导览 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服务项目是每个读者最开始要了解的,这是获取医学信息的基础,但笔者发现很多读者对医院图书馆并不十分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图书馆馆藏特色及空间布局情况;图书和期刊的查找方法和借阅规则;图书馆网站的主要功能;电子资源的种类及如何选择;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92oimbh.html
13.耳挂式导览耳机导览机消费机门禁系统广州中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https://zywlkx.gys.cn)主营产品包括耳挂式导览耳机、导览机、消费机、门禁系统等,广州中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广州中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与您成为合作伙伴https://zywlkx.cn.china.cn/
14.沙井千年古墟“变身”网红小镇,周末等你来打卡!本次展览特邀深港双城/双年展发起人之一张宇星作为策展人,并结合“在城市现场中创造现场”的概念,联手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副教授刘庆元、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部主任沈少民等23位艺术大咖,共同打造这座“时光美术馆”。 展览精选了沙井墟市的700米示范段,以光影、时间、痕迹为三条主线,伴https://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19-12/21/content_22722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