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上海图书馆的数字进化论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行业在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展开了不少探索,上海图书馆便是全国最早试水数字化的图书馆之一。今年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后,将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带来怎样的发展指引,图书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近日,记者专访了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回溯上图探索路上遇到的障碍与瓶颈,收获的经验与取得的成就,为的是更能读懂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数字化未来。

——编者

数字化的昨天:提升了便利性,但遭遇数字阅读的挑战

说起数字化与图书馆的关系,人们形成的印象,就是挑战大于机遇。但其实,图书馆的数字化应用,早在数字化阅读兴起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图书馆行业信息化、数字化应对的水平,在目前整个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相对是处在前列的。”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坦言,之所以人们会有不同的观感,主要还是因为“承受的压力不一样,对这个行业数字化程度的期待与要求更高。”

1996年上图新馆开放,在全国首批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在电脑还是稀罕物件的时候,读者来到上图,已可以使用计算机检索书目借阅了。2000年开始,上海图书馆又在全国率先开始建设“一卡通”借阅系统,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一张IC卡,让纸质书的借还在上海这座城市互联互通起来,人可以走进所有图书馆,书也可以还到任何图书馆。”陈超介绍。

便利性的提升,带来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倍增。10余年来,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的流通量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上海市中心图书馆总流通量超过6555万册次。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图书馆行业是我国最早享受到数字化红利的行业之一,并不为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种阅读新载体纷纷涌现,大多是电子产品;各种阅读新样态更迭频繁,大多为数字呈现。公共图书馆,似乎正离读者越来越远。2017年,上海图书馆系统总流通量数据首次出现微跌,下降了10余万册次。对这个变化,陈超并不吃惊,“很大程度还是数字阅读带来的冲击。最近5年,上海的成人‘一卡通’流通量一直在负增长,之前整个数据没跌,是因为在校青少年的流通量一直很高,拉高了数据。”

顺应阅读方式的变化、离读者近些再近些,公共图书馆发展必须直面数字化的考卷。如今,多数国外图书馆都建成了数字内容管理平台,方便用户利用。而目前在中国,这一块正是如今图书馆行业的短板之一。

数字化的今天:资源海量,但整个数字出版呈现碎片化业态

说起图书馆的数字化,读者很容易想象的一个画面是:不用跑到图书馆,通过如今已有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终端,就能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海量服务内容。

这是一个相当理想而诱人的画面。这要求我国图书馆的数字化探索,将不再囿于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块,而是进一步展开数字资源的加工与传播,为公众提供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处理、图文查询等服务。简单地说,就是实现馆藏数据与数字化载体内容之间的链接,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图书馆。然而,这种变革,至今并没有真正出现。

不是没有努力。拥有全球数量最多中文家谱原件的上海图书馆,就将自己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2016年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公众足不出户,在网上就可以进行6000多种家谱的全文浏览和检索。

客观来看,以开放的姿态将馆藏资源充分进行数字化输出,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之义;但若想将外部数字资源整合接入图书馆,就很难了。

这也直接造成公共图书馆很难采购到市场热销、读者喜爱的数字内容。即便采购到,也难以提供远程服务。“上海图书馆每年的采购资金1.3亿,仅次于国家图书馆,其中30%—40%用于数字资源,投入的资金是足够的。”陈超感慨,“但花了钱,读者体验还不好。”

比如,上图很早就开始试水电子书,但几乎所有厂商都把阅读资源绑定在自己平台上,读者得先借阅读器,不同厂商还要主推自己的阅读器……“担心盗版影响纸质书销售,没有出版社愿意提供裸数据,于是都建自己的小平台。图书馆没办法整合,一个个信息烟囱高高林立。”陈超坦言。“数字阅读要做好,光靠公共图书馆单兵突进是不行的,市场规律摆在那里。”

数字化的明天:尊重规律、用好资源,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怎么理解公共图书馆法对于公共图书馆未来数字化发展的意义?或许,应该换个思路来看。

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明确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金武刚认为,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而言,更为现实的意义还是在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推广阅读,拓宽服务范围,覆盖更多人群。“公共图书馆法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要提供‘优质服务’,数字化能够帮助图书馆的,更重要的在这一点。”金武刚说。

“在数字化刚刚兴起时,我们的确很着急,希望自己赶快跟上去,要为读者改变。”陈超说,“但是现在,我们的想法更务实了,我们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了解市场,让市场为我所用,用好市场中已有的资源,而不是单打独斗。”

“这一轮数字化,一定会走向智能化、智慧化,图书馆一定要把准这一方向。”在陈超看来,人类的信息化进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电发明后,一开始是没有电网的,要造发电厂。信息化也是这样,原来自己买服务器,现在是数据云——人类就是这么进步的。”(记者曹玲娟)

THE END
1.华人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Beta版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5 13 F 1368 fang 方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650 1084 1428 fu 傅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551 1058 1368 feng 冯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502 911 1291 fan 范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445 782 1644 fan 樊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124 245 1644 fu 符 家谱文献先祖名人 https://jpv1.library.sh.cn/
2.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图)【置顶】上海地区“名医名家学术音视频库”上线通知馆内通知2024/3/15879 3【置顶】“名医名家学术视频、音频”资料征集函馆内通知2024/3/15670 4(图)CNKI移动端查阅功能开通啦!馆内通知2024/1/10716 5校外暂用vpn访问图书馆网站通知馆内通知2024/11/4711 https://lib.shutcm.edu.cn/Home/newslist?newstypeid=37
3.青浦市民学习网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9日 来源:青浦区社区学院 书研绘教,绽放青浦——2023-2024青浦区社区教育教研基地成果展示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来源:青浦区社区学院 课程 查看更多 家庭绿化与室内布置 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微课 活动 查看更多 “数智悦读,开启未来之旅”——2024年青浦市民终身学习数字https://m.qplll.net/qingpu/?returnUrl=%2Fqingpu%2Fnews%2Fdetail%2F21216
4.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官网,上海图书馆出品的家谱检索工具,踏上上海图书馆出品的家谱检索工具,踏上寻根问祖的文化之旅 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一个热门的酷站网站&程序、归属于无峰导航中的探索发现导航。目前已经有(13.5K)人浏览过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广受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感兴趣的朋友户,欢迎通过提供的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网址入口访问。实际体验! https://www.8kmm.com/sites/8927.html
5.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什么?上海图书馆出品的家谱检索工具,踏上寻根问祖的文化之旅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一个热门的 酷站 网站&程序、归属于无峰导航中的 探索发现 导航。广受网友们的一致.. 相关:AI平台导航站长利器导航程序员导航设计师导航自媒体导航其他导航临时短信临时邮箱壁纸导航酷站趣站BT磁力搜索云盘网盘https://7sucai.cn/zzdh/content/show/id/1620.html
6.上海图书馆升级家谱平台:用户可以在线上传家谱了中工文化上海图书馆馆员对用户上传的家谱进行审核 上海图书馆供图 本报记者 洪伟成 经过近期的升级改造,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日前在专家用户维护数据的基础上,新增上传家谱(在线捐赠)、在线识谱、在线修谱三种众包功能,向广大持证读者和网上注册用户开放,并以此在全网域范围内向全球征集家谱。 https://www.workercn.cn/32873/201905/22/190522082840312.shtml
7.家谱检索踏上寻根问祖的文化之旅SD分享导航站SD分享导航站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是由上海图书馆在2015年完成的家谱知识库,通过该平台你不仅可以了解每个姓氏家族的文化,还可以通过”姓氏寻根”,踏上寻根问祖的文化之旅 家谱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经济、移民、文化、民俗、教育、人口等资料,对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俗学、人口学、遗传学等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https://home.designshidai.com/7484.html
8.文汇报:上图推出“家谱知识服务平台”文汇报:上图推出“家谱知识服务平台”2016-02-18 07:42:29 看看新闻Knews综合基于逾3万余种馆藏的家谱档案,上海图书馆在近日推出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上海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家谱是馆藏的优势资源,收藏量位居全球第一。市民可以登录相关网站,踏上寻根问祖的传统文化之旅。关键词: 文汇报上图家谱知识服务平台上海https://www.kankanews.com/detail/6awWg7MlEwX
9.上海图书馆推出馆藏家谱数字服务新举措上海图书馆是全世界收藏中文家谱(原件)数量最多的机构。在2015年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之际,上海图书馆推出三大“互联网+”服务举措:中国家谱家训族规资料网上展览、精选500种家谱供读者在线阅览全文、推出面向数字人文研究的家谱原型系统,以展示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整理研究成果,促进馆藏资源的利用,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方便、更https://www.mct.gov.cn/preview/whzx/qgwhxxlb/sh/201505/t20150525_781667.htm
10.上海圖書館家譜知識服務平台上海圖書館家譜知識服務平台 家譜中記錄了大量的人物、經濟、移民、文化、民俗、教育、人口等資料,對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民俗學、人口學、遺傳學等人文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的研究,有望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上海圖書館的家譜專家們在長期的整理研究過程中,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業界影響力的成果:主持編纂https://www.zmt.wiki/sites/20647.html
11.西安决策参考西安图书馆编 ----------------- 5、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 一、时事热点 1、习近平总书记谈民法典 西安招商云平台是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倾力打造的一个开放型、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投资服务平台,是西安一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7.jspx
12.族谱网族谱网(zupu.cn)打造百家姓档案馆,专业的姓氏族谱大数据平台,覆盖超过亿人的家族档案!拥有“阴阳(八卦)修谱法、世系图” 等核心专利技术,通过十年沉淀,已成为族谱电子化领域专业品牌,寻根问祖,上族谱网!https://www.zupu.cn/
13.的深度挖掘与可视化开发维普期刊官网摘要 以中国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的提要式目录为基础,应用本体和关联数据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对家谱文献中蕴含的迁徙信息进行知识提取和发掘利用,设计并开发了以迁徙时空数据进行叙事的交互式可视化展演项目,在多终端多场景中实现服展开更多 This study utilizes the synoptic catalog from Chinese Genealogy http://cstj.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11812968
14.上海图书馆持续对家谱进行数字化数据化挖掘湖北日报讯 (记者王晶、通讯员竺佳怡)7月23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长刘炜,在首届华夏晒谱节暨湖北第十四届晒谱节开幕式嘉宾对谈环节,分享了上海图书馆在家谱的数字化、数据化挖掘方面做出的一些探索。 上海图书馆于2016年推出全国家谱联合目录服务,目前收录10万余种家谱。该平台家谱资源的收录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1655286.html
15.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图书馆立足科学院、面向全国,主要为自然科学、边缘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 截至到2015年6月底,文献情报中心(包括三个地区中心)通过集https://www.qwbaike.cn/doc-view-5111.html
16.上图馆藏3万种家谱是怎么来的今年,上图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基于关联数据开放的数字人文服务——“华人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预计到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之际,将有2000至5000种家谱通过互联网开放。 上海图书馆东馆项目已正式立项,东馆中将设立“中华家谱中心”(暂名),这将是上图家谱收藏、研究、开放新的开始。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10138
17.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数据库全8603册(90.4GB)百度网盘资源下载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数据库 全8603册 16.9GB 总目录.docx 243KB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_10407233.pdf 86.3MB 7968-8565 16.8GB 8565.上虞雁埠陆氏宗谱: 六卷.pdf 60.4MB 8564.陆氏世谱: 正编九十卷,首一卷,後编五卷.pdf 225.5MB 8563.陆氏世谱: 一百二十六卷,首一卷.pdf 2.2GB 8562.陆氏家史: https://www.iizhi.cn/resource/detail/c652cf73e546e86134167c8614788ed7
18.自费出书个人出书上海出版社夜莺出书网十余年老企业,高口碑企业,提供个人自费出书,企业定制出书写书服务,出版、印刷、发行、宣传一条龙,上海出版社,协助广大作者实现著书出版的愿望,线上发行到当当网、京东网,线下新华书店等3000余家书店,全国图书馆系统配书。全媒体宣传推广,迅速扩大作者的品牌IPhttp://www.yychushu.com/
19.从家谱到祠堂——记上海图书馆研究员王鹤鸣先生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家谱,增设家谱阅览室,在全国的图书馆中第一个向读者开放;组织专人编纂《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举行中国家谱国际学术研讨会,他自己撰写许多有关家谱的文章; 将家谱整理、开发、研究和普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策划编辑《解冻家谱文化》。所谓封建糟粕的家谱开始“为人民服务”了,人们说“查家谱,http://www.ewen.co/sjcb/bkview.aspx?bkid=241572&cid=732438
20.中国国家图书馆据2023年11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由古籍馆、总馆南区、总馆北区构成,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3]。古籍馆主要提供普通古籍、外文善本、地方志家谱文献服务和临时主题展览服务;总馆南区提供外文文献、中外文专藏文献的专业性服务和国家典籍博物馆展陈服务;总馆北区提供以中文普通文献借阅、电子https://baike.sogou.com/v64485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