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纲、张春景、嵇婷、周江纯、张喆昱
1背景介绍(略)
2上海图书馆选择FOLIO(略)
3上海图书馆云瀚(FOLIO)项目的实施
因为“一卡通”联盟的庞大体系,上海图书馆项目团队2021年开始分阶段迁移“一卡通”成员馆到FOLIO流通系统。项目团队于2021年3月迁移所有流通参数、书目馆藏和借阅数据,并首先将上海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切换到FOLIO。根据不同的流通场景,2021年4月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的参考外借(闭架文献流通)切换到FOLIO流通系统、上海图书馆门户网站的检索功能切换到VuFind,同年7月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的普通外借(开架文献流通)切换到FOLIO流通系统。
FOLIO流通系统包含上海图书馆和“一卡通”联盟的近4000万馆藏,至2023年1月FOLIO流通外借最高16000余册次/日、VuFind最高检索280万次/月。FOLIO流通为上海图书馆东馆、淮海路馆的智慧服务场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线下服务:24小时不停车还书亭、自动分拣系统、自助借还机、预约柜、智能书架、服务机器人、盘点机器人、手机借书,线上服务:馆内导航、网借、索书。FOLIO流通系统除了为上海图书馆所有持证读者服务以外,后续还将为上海市“一卡通”图书馆联盟的所有成员馆提供流通服务。目前FOLIO流通系统和Horizon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之间保持流通数据的双向同步,“一卡通”联盟成员馆迁移前仍使用Horizon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直至全部成员馆切换到FOLIO。
4FOLIO中国社区——云瀚的组建
为了推动各级各类图书馆对基于FOLIO平台的应用与开发,促进国内图书馆向下一代微服务架构的开放的图书馆服务平台过渡,加速智慧图书馆应用生态建设,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江苏嘉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组建成立了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联盟(即云瀚联盟,云瀚是FOLIO的中国化),也就是FOLIO中国社区。云瀚联盟主要由联盟专家委员会、应用社区、开发社区和联盟秘书处组成。一年多来,云瀚联盟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联盟发布了云瀚logo,明确了治理模式,制定了云瀚产品技术与路线规划,发布了云瀚DEMO,着手云瀚产品核心套件的开发,并每月推出《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讲座》和《智慧图书馆技术应用动态》,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云瀚联盟已经有18家图书馆和18家公司加入社区,并汇聚了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加入联盟。除了在上海图书馆成功实施云瀚(FOLIO)以外,联盟成员常熟市图书馆也于2022年成功上线FOLIO平台。
5经验和教训
作为一家拥有巨大馆藏和几百万用户,又兼顾科研和公共服务两个主要功能的超大型图书馆,其流通量之巨大,书目数据之丰富以及系统需求之复杂可想而知。上海图书馆团队在进行系统迁移之前和之后都做了许多考量,以应对突发问题的出现。以下是上海图书馆团队实施FOLIO(云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国内外同行有所启发和思考。
实践表明图书馆参与项目的重要性。上海图书馆全程参与FOLIO全过程的调研、开发、测试、培训和上线,由此上海图书馆全面了解FOLIO架构和模式的特点,深入体会FOLIO解决方案的开放性、灵活性。根据上海图书馆东馆不同的业务场景和FOLIO原生应用的功能,上海图书馆采取不同的应用开发方式:尽量使用原生应用功能;在原生应用基础上扩展部分本地化功能;开发新应用满足本地化新服务。另外,上海图书馆云瀚FOLIO应用有多家开发商开发,需要上海图书馆协同项目进度、确认应用边界。
FOLIO的核心在于社区,上海图书馆积极参与国际社区和中国社区。社区是图书馆、开发商、集成商的多方的交流协作的平台,中国社区更集合了众多中国的图书馆和开发商。上海图书馆从社区受益匪浅,通过社区的开放会议、定期讲座、新闻通讯、特别兴趣组,上海图书馆了解了FOLIO最新进展和本土化经验,并应用到上海图书馆云瀚项目。上海图书馆联合社区成员整理中国化应用的需求、提出中国社区对于FOLIO技术架构的建设性建议。
特定条件下的双系统流通并行,对于特大型公共图书馆或联盟的迁移方式有一定借鉴意义。上海图书馆采用双系统流通并行方案,应对“一卡通”联盟的成员馆分阶段切换,虽然增加了开发和维护工作,但降低了项目实施风险。
5结论和展望
作为首家在中国上线云瀚(FOLIO)平台的超大型科研公共图书馆,虽然上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从目前的实施状况和服务效果来看,云瀚在上海图书馆的实施和应用是成功的。云瀚在上海图书馆的成功上线表明FOLIO平台能适应中国图书馆和图书馆联盟,云瀚社区的壮大表明了中国图书馆和开发商对于云瀚开放合作理念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