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创新图书馆服务功能

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图书馆始终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中心,完善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息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注重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不断开创图书馆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开启智能化多层次服务新体系

五年来,我校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了资源存储数字化、服务手段现代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为师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目前,已建成以网络为平台、以电子资源为主体、以自动化服务为手段、以智能化发展为理念的图书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服务系统使用的4台高性能服务器、180T的存储空间采用最新的虚拟化平台进行管理;电子阅览室使用桌面虚拟化进行统一管理;图书馆大厅、书库共投入使用了12台学生检索机、4台自助借还机,保障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服务的开展和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丰富图书馆的媒体类型,学校引入2台报纸阅读机、2台龙源期刊借阅机、1台超星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1台云图有声读物借阅机。

五年来,图书馆不断进行空间转化创新工作。其中超星移动图书馆、超星云州域的引进,实现了全终端的学习交流与互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讨论的公众交流空间,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心得,发表个人感想。读者可以借助《智慧导航认知平台》系统,以虚实结合、任务闯关、自动漫游等趣味方式对图书馆的馆舍环境、资源状况、自动化服务等情况进行全方位了解。

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优势提高精准服务水平

加强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图书馆育人氛围

建设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注重馆内文化建设。通过精心设计,在二楼大厅为读者营造“一步一景,一景一境”的阅览环境。在八楼回廊不定期举办均出自于学生书画爱好者之手的书法作品及绘画作品艺术展廊。调整优化图书馆空间,建设信息共享空间。打破电子阅览室单一阅读功能,赋予其知识、学习和交流中心的新历史使命,对东校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进行重新设计、布局,在内部增设6个空间不等的公共研习交流厅,让图书馆真正成为个人发展的助推器、信息的获取地。

实施“精品工程”建设扩展和延伸图书馆功能

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素质的阅读推广活动。发挥义务馆员的兴趣和爱好,有计划、主动地结合图书馆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世界读书日”、“读者服务月”系列活动,安财诗词大会、“文艺沙龙”、优秀影视展播系列活动,“服务进院系”、读者交流会等系列活动。

立足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营造传统文化交流平台

为了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国学氛围,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在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础上,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在东校区三楼设立“图书馆+书院”的创新服务模式——龙湖书院。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去;在环境布局中选择以传统文化典籍、经典古乐器、水墨国画为主,设立琴棋书画、诵读、讲座、国学阅览等文化区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文化教育和服务。龙湖书院为传统图书馆阅读模式赋予新体验、新价值、新活力,满足读者多层次文化需求,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品味。

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将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我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遵循“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办馆理念,创新服务,突出特色,提升水平,全面推进图书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建设向学校文献信息中心、知识交流中心、文化传承中心三位一体方向发展。

THE END
1.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好书推荐、线上讲坛讲座、阅读分享等方式,促进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基层阅读站点建设。开展送图书进社区活动,向红旗、东正等社区赠送图书共783册,有效拓宽基层阅读阵地,满足社区群众阅读需求,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区文旅局 撰稿:黄莹 初审:黄莹 复审:靳苗勇 终审:宋崇明))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2.“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龙伟向记者介绍,“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完善的过程中,既需要文献整理,又需要进行数据加工、网络发布。“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各部门加起来有几百人在为这一项目提供服务。”龙伟指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数量巨大,与之相应,古籍数字化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加快古籍数字化和共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676831225111853&wfr=spider&for=pc
3.加强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校务公开为了加强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9月11日,我校图书馆与密云区图书馆对接,进行了新一轮图书置换。在这次图书置换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书籍,兼顾了学术性和实用性。这些精选的图书旨在提升师http://www.cuebmc.cn/index.php?c=show&id=1189
4.建设更高质量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八条的配套政策,《办法》对长期以来缺乏统一规范要求的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科学指引,是回应图书馆行业普遍期待、弥补现有政策缺失的一份重要制度文件,在图书馆界引起广泛关注。 馆藏文献信息处置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优化馆藏结构https://www.cacta.cn/m/article_bigdata.html?id=4487
5.高校图书馆如何深刻把握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此,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把高校学科与?中图法?主题词进行关联,建立了分层分级的分类文献资源与高校学科体系的映射关系,不但为本馆馆藏与学校学科建设匹配度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还为高校学科结构渗透到馆藏学科结构中架起了桥梁。三是聚焦文化记忆与红色基因传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EwNTM3NA==&mid=2247509751&idx=3&sn=a053a367e09f54060e76b8baf59811cc&chksm=90469ec6a73117d0bd5caf44debdeeb81913d449616d18d08edc3256199ee9958e80227c7125&scene=27
6.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探析图书馆管理论文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针对用户需求,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依托馆藏信息资源,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逐步形成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馆藏结构体系,有效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24006.html
7.馆藏资源建设(精选十篇)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第三章第十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 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注意收藏本校的以及与本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u7segt.html
8.刘兹恒: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去和未来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图书馆按照文献处理业务流程划分工作机构,组建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参考咨询等部门。当时文献资源建设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还叫藏书建设或者馆藏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注重收藏,追求“大而全”或者“小而全”;在藏书体系上,以个体馆藏布局为主,追求自己的藏书体系完善;在馆藏资源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750192
9.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11篇(全文)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第1篇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物理形态的馆藏建设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虚拟馆藏建设。从实体馆藏到虚拟馆藏的转变是由现代新技术形成的新环境所变化所引起的。实质上包括联机检索的数据库和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我们要把搜集来的各种信息经过技术人员的技术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梳理和筛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4p0ukte.html
10.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通用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1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351165.html
11.图书馆建设方案(精选6篇)二、建设目标 1.建立丰富全面的数字资源体系,涵盖各类文献、多媒体资料和特色馆藏。 2.打造便捷易用的数字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借阅、阅读和互动服务。 3.实现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加强数字资源的推广与利用,提高市民对数字图书馆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https://www.ruiwen.com/word/tushuguanjianshefan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