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事业志常德职院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而创立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常德农校、常德卫校和常德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常德农业学校创办;1951年,常德卫生学校成立;1977年7月,常德地区农业机械化学校成立。在这些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图书室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3年学院合并,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随之成立,郭丽任图书馆首任馆长。

二、历史沿革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05年,随原常德农业学校的创办而建立,和学校一样,它的创建经过了艰苦曲折的历程。

常德农业学校图书馆:常德农校图书室新馆舍于1988年正式落成,建筑面积2100平米,共有藏书8万余册,其中古籍线装图书4300多册,其余农业专业图书占一半以上,征订期刊320余种,共有工作人员6人,隶属于教务科管理,主要向学生提供图书借阅及期刊阅览服务;至2001年,图书室共有馆员7人,共有藏书10万余册,其中图书86123册,期刊合订本11300,工具书465册,图书馆建有比较完善的目录系统,能较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常德卫生学校图书馆:1989年,常德卫校图书室共有藏书约3万余册,其中医学类藏书占有60%以上,图书室隶属于教务科管理,设有采编室、社科库、医学库及阅览室4个面向师生服务的部门,共有工作人员4人;至1999年,全馆共有工作人员5人,图书册数增加到4万多册,图书室成为一个单独的组,年图书采购费用平均为8000元左右,征订期刊报纸共400余种,年增专业藏书500册以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藏书登记薄、总括登记薄、个别登记薄;2001年,图书室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和发展,曹世民任馆长,从湘潭大学录用了两个本科毕业生,购入了Ilas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进行全馆图书的书目数据录入和建库工作,实现了馆内的流通、采编的全自动化管理,实现了常德地区首个自动化管理中专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达到7人,流通借阅量大大提升,馆藏图书达到6.5万余册,过刊1.2万册,征订期刊200余种。

常德农机校学校图书馆:自1990年起,图书室逐步走上正轨,教务科一个科长专门负责管理图书馆工作;建立健全了图书室各项规章制度,如《采编制度》、《外借制度》、《图书室阅览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所购新书严格按照《中图法》分类编目,藏书到达13000余册,每年购书经费不低于5000元,报纸杂志经费1500元,图书室工作人员3名。至1995年,藏书达到近2万册,工作人员4名,改善了图书室的工作环境,设立了单独的阅览室、外借室和采编室,建立健全了目录体系,建立了个别登记帐和总括登记帐,重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目录卡片。至2001年,藏书达到2万余册,期刊1706册,工具书1317册,工作人员5名。

三、馆舍设备

1.馆舍建设: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新馆于2002年始建设,总投资1800多万元,总面积19620平米,于2005年5月竣工,7月学院图书馆完成整体搬迁并提供使用。新馆可同时容纳读者3000余人。

2.设备购置:搬进新馆后,除购买大量的文献资源外,学院又先后拨出专项资金200多万元,对图书馆设备与设施进行了大量地更新与添置,购买了大量的书架、阅览桌椅、防盗系统、电脑、自动化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备。目前全馆共有书架740余组,图书馆专用服务器2台,磁盘存取陈列一套(30个),工作用电脑20台;2019年项目建设了图书馆智慧空间,添置了朗读亭、太空舱、VR、阅读本等现代化设备和设施,提升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水平。

四、机构、人员、经费

1.机构:图书馆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读者服务部、信技术部等基本部室。流通部下设有社科书库、自科书库、教师阅览室等面向读者外借和就室阅览;阅览部下设有过刊阅览室、现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自修室等提供给读者就室阅览;信息技术部下设有数字阅读空间、影像播放室、古籍室(不对外开放)等,可进行信息检索和阅读大量电子信息资源。

2.人员:截至2022年底,全馆共有工作人员18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研究生5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8人,大专学历1人。2023年1月,左去媚接任图书馆馆长。

3.经费:搬馆后,学院共在图书馆投入经费600余万。其中2004

年投入60万购买了设备和自动化系统以及部分图书;2005年投入130万购买设备以及图书;2006年投入经费110万购买了资源库、电子图书以及部分图书,2007-2009年均投入70余万购买纸质版图书和续订数据库,2010年投入经费85万元进行资源建设,购买了超星读秀学术搜索平台;2014年投入经费200多万对全馆进行升级改造,使图书馆日益现代化;2015-2018年投入年均投入近80万购买纸质图书及续订数据库,2019年投入83万组建现代化数字休闲阅读空间,实现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卓越提升。2019-2020年,年均投入80余万元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五、基础业务工作

(一)馆藏资源建设

截至2022年,学院图书馆共有各类藏书近116万册,电子资源的容量有10TB。其中纸类图书453000册(含古籍线装图书和过刊),平均每年新购图书1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拥有中国知网资源库,万方医学资源库,超星期刊数字资源,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中科考试学习数据库,以及多个专业教学特色资源库等,可使用大量学术资源。为服务于学院的科研与教学及学科建设,我们建成与使用了机电汽车教学资源库与医药卫生教学资源库,英语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我馆藏书的特色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馆藏专业书籍占70%以上,护理、机电、药学和临床医学类藏书是我院藏书重点,能较好地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二是重点建设了古籍书库,目前共藏有古籍图书4123册,多为清末民初时期珍本线装藏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是我院的文化瑰宝;三是建设了一个较高规格的教师阅览室,藏有各类工具图书和珍藏本图书5000余册,并有一套新购的四库全书;四是联合开发了医学卫生数据库和机电汽车数据库,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五是于2019年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建成朗读亭、太空舱、VR、电子棋、阅读本于一体的休闲阅读智慧空间,深受学生喜爱。

图书文献分编全部采用《中图法》第五版,学院合并后,对全馆所有藏书均进行了重新分编、著录,重点建设了全馆文献资源数据库,并建设了一整套完整的计算机目录体系,可供读者检索使用。

(二)读者服务

近三年来,全馆纸质图书流通量逐年提高,2020年全馆接待读者118586人次,文献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利用,2021年接待读者123048人次,2022年接待读者119063人次。

(三)信息咨询服务

(四)书香校园建设

2009年开始我馆连续举行了面向全体新生的新生入馆教育活动,年均场次在15场以上,为了活跃校园学习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馆顺利启动了“大学生读书月”活动,并保持每年一届的惯例,举行了面向读者的“读书笔记有奖活动”“我心中的图书馆”“国学经典诵读”“读者之星”评选等活动,并制订和完善了《关于倡导并鼓励学生来图书馆自主学习的方案》,提升了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热情。2017年我馆的经典“读书月”系列活动参加全省高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案例大赛获得一等奖;2021年起重点打造“熠熠常职”系列读书活动品牌。

(五)智慧图书馆

2005年始我馆开始使用上海同济大学图书馆开发的TLLAS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管理软件,完成26万余册图书的电脑编目和回溯建库工作,实现了全馆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期刊管理、检索等工作的自动化。

2006年组建开放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共有座位200余个。

2006年购买了维普期刊数据库、书生电子图书12万册,购买了6个专业数据库,联合开发了两个专业数据库;

2008年购买CNKI部分博硕资源库和报纸全文资源库;

2010年购买了超星学术搜索平台和名师讲坛的访问权3年以及32万册超星电子图书;

2014年全馆经过搬迁及升级改造,建成现代化的影视播放室,配备有较先进的投影及视频播放设备;同时建设了一个有108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为学生利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创设了一个平台;

2015年升级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使用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进一步拓宽自动化服务范围,提高自动化服务水平;

2019年开始组建集数字阅读与电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双一流”数字休闲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空间服务水平,将图书馆打造成为学习、休闲、交流、展示为一体的知识共享空间。

六、学术、科研活动及成果

学院合并以来,我馆大兴科研之风,积极鼓励馆员进行学术

和科研活动。截止2020年底,我馆馆员共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在各类学术会议获奖40余人次,其中2人次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二等奖,1人获三等奖。近几年,馆员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近10项,1人次获省图书馆学会学术成果一等奖,2人次获二等奖,2人次获三等奖,2人次获市社科成果优秀奖奖励。

七、表彰与奖励

建馆以来,我馆始终坚持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

加强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图书馆在为学院教学科研服务的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次受到学院的表彰和奖励,1人次被评为湖南省图书馆学会中青年人才库优秀人员,2人次受到市人民政府立功嘉奖,20多人次受到学院行政嘉奖,10余人次被评为市级和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自2006-2010年连续5年被常德市图书馆学会评定为“优秀图书馆”,2008年获省教育厅授予“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特色奖。2017年参加湖南省高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主办、超星公司协办的“超星云舟杯”专题创作大赛,我馆荣获优秀组织奖,1人获个人一等奖。2017年湖南省高职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知网杯”服务创新案例大赛,我馆案例获一等奖;2020年我馆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省教育厅、全国高职图工委“万方杯”信息素养大赛,获国家特等奖1名,二等奖1名,获省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3人,我馆获国赛、省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我馆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省教育厅、全国高职图工委“万方杯”信息素养大赛获省赛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教师组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2021年我馆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省教育厅、全国高职图工委“万方杯”信息素养大赛获省赛一等奖1名,三等奖7名,教师组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THE END
1.区图书馆多措并举推动馆藏资源建设与利用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好书推荐、线上讲坛讲座、阅读分享等方式,促进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基层阅读站点建设。开展送图书进社区活动,向红旗、东正等社区赠送图书共783册,有效拓宽基层阅读阵地,满足社区群众阅读需求,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区文旅局 撰稿:黄莹 初审:黄莹 复审:靳苗勇 终审:宋崇明))https://www.ahyingjiang.gov.cn/xwzx/bmxx/2024180409.html
2.“中华古籍资源库”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让珍贵典籍跨越时空龙伟向记者介绍,“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完善的过程中,既需要文献整理,又需要进行数据加工、网络发布。“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各部门加起来有几百人在为这一项目提供服务。”龙伟指出,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古籍数量巨大,与之相应,古籍数字化也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多方支持,继续加快古籍数字化和共享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4676831225111853&wfr=spider&for=pc
3.加强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校务公开为了加强学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数量和质量,9月11日,我校图书馆与密云区图书馆对接,进行了新一轮图书置换。在这次图书置换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书籍,兼顾了学术性和实用性。这些精选的图书旨在提升师http://www.cuebmc.cn/index.php?c=show&id=1189
4.建设更高质量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体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八条的配套政策,《办法》对长期以来缺乏统一规范要求的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处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科学指引,是回应图书馆行业普遍期待、弥补现有政策缺失的一份重要制度文件,在图书馆界引起广泛关注。 馆藏文献信息处置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优化馆藏结构https://www.cacta.cn/m/article_bigdata.html?id=4487
5.高校图书馆如何深刻把握服务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此,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把高校学科与?中图法?主题词进行关联,建立了分层分级的分类文献资源与高校学科体系的映射关系,不但为本馆馆藏与学校学科建设匹配度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还为高校学科结构渗透到馆藏学科结构中架起了桥梁。三是聚焦文化记忆与红色基因传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EwNTM3NA==&mid=2247509751&idx=3&sn=a053a367e09f54060e76b8baf59811cc&chksm=90469ec6a73117d0bd5caf44debdeeb81913d449616d18d08edc3256199ee9958e80227c7125&scene=27
6.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探析图书馆管理论文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是指图书馆针对用户需求,在长期的文献信息收集过程中,依托馆藏信息资源,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逐步形成自身的与众不同的馆藏结构体系,有效地、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8/124006.html
7.馆藏资源建设(精选十篇)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第三章第十条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 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 制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保持重要文献和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注意收藏本校的以及与本校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tu7segt.html
8.刘兹恒: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去和未来腾讯云开发者社区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图书馆按照文献处理业务流程划分工作机构,组建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参考咨询等部门。当时文献资源建设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还叫藏书建设或者馆藏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注重收藏,追求“大而全”或者“小而全”;在藏书体系上,以个体馆藏布局为主,追求自己的藏书体系完善;在馆藏资源类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750192
9.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11篇(全文)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 第1篇 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包括物理形态的馆藏建设和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虚拟馆藏建设。从实体馆藏到虚拟馆藏的转变是由现代新技术形成的新环境所变化所引起的。实质上包括联机检索的数据库和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我们要把搜集来的各种信息经过技术人员的技术处理,然后对其进行梳理和筛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4p0ukte.html
10.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通用9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图书馆建设方案 1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351165.html
11.图书馆建设方案(精选6篇)二、建设目标 1.建立丰富全面的数字资源体系,涵盖各类文献、多媒体资料和特色馆藏。 2.打造便捷易用的数字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的检索、借阅、阅读和互动服务。 3.实现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4.加强数字资源的推广与利用,提高市民对数字图书馆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https://www.ruiwen.com/word/tushuguanjianshefan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