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搭子离职了,比失恋还痛苦”,年轻人开始流行找各种搭子?主打精准陪伴

“饭搭子离职了,比失恋还痛苦”,年轻人开始流行找各种搭子?主打精准陪伴

“寻找学习搭子,能学到图书馆关门的那种。”

“饭搭子离职了,比我自己离职还难过。”

近日,“为什么年轻人需要搭子”的话题

引发热议

话题的讨论里充斥着

在互联网呼唤同伴的声音

什么是搭子式社交

搭子是一种新型社交关系,包括但不限于饭搭子、旅游搭子、咖啡搭子、运动搭子、追剧搭子等,主打的就是一种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也被称为是亲密关系的平替。

口味相同的人们组成“饭搭子”,这样既能够解决独自吃饭只能吃到单一菜品的弊端,也能够共同分担成本,做到花最少的钱吃最多样的菜;饮品店推出的“第二杯半价”,两人个喝比一个人更划算时,“奶茶搭子”便能够挺身而出,一起享用第二杯半价的奶茶;考研过程漫长而枯燥,搜集资料分身乏力时,“考研搭子”的存在既能够为枯燥的考研路增添一份陪伴,也能够在共享资料时缓解搜集压力……

《2023搭子社交小报告》显示,在收集的1431份答卷中,有95.8%的受访者表现出了对这种陪伴型社交的需求。可以说,“搭子”俨然已经构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支柱。

图源:DT财经

既然是“平替”那么为什么人们逐渐倾向只找寻“搭子”而不是朋友呢?

人们对友情的要求更高

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曾说“朋友是你能拥有的最大财富”;蒲松龄也曾提及“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由此可见,古今中外都对友情有着极高的评价,因此人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也自然更加苛刻。

相比之下,“搭子”的入选条件非常简单,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口味、相近的取向偏好,都可能成为年轻人搭伴的原因。

“搭子”的流行反映出当代年轻人社交的一大特点:相互陪伴,但又互不打扰。

我们的个性越丰富,社交需求就越多元。比如,演唱会搭子,只要你们有看同一场演唱会的目标,相隔千里也依然能相约到一起。上班网聊搭子,在上班期间可以聊的热火朝天,下班就进入到互不干扰模式。

搭子社交把生活中的事情细分,再根据各个领域的契合度分发给不同的人,而且双方更容易自带边界感。因此有人说,搭子社交是一种不需要特意维系的实用性友谊。

可以说,“搭子”式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社交关系,遍布全部领域,做到同事以上,友达未满,既兴趣相投又没有过度冒犯,简化和提纯了人际关系,也减小了交往的成本,这种纯粹的社交关系风靡在年轻人之间。

搭子关系是情感能力的降级吗?

有人说,与亲密关系相比,搭子关系显得很浅薄,是情感能力的降级。

九派新闻指出:其实并不然,搭子关系虽然是细分的、流动的,但绝不是浅薄的,萍水相逢的搭子关系友谊也是对良性情感关系的追寻,可以说搭子关系是亲密关系的平替,但不能称为是情感能力的降级。

近日,#饭搭子离职了是种什么体验##超一半的年轻人有搭子#等微博话题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说:“还有什么比饭搭子没了更痛苦的事吗”“工作苦可以坚持,饭搭子没了是真的会破防”“朋友没了可以再交,牌搭子魅力我去哪里找,真的,我哭死”等等。

可以看出,搭子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浅薄,不仅能够互相帮助,还能共同实现需求,甚至搭子关系还能转化为亲密关系。

总的来说,搭子关系与亲密关系都是对良性情感关系的追求,只是承担的情感需求程度和功能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而且,在寻找搭子关系的同时并不妨碍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探寻。

年轻人最新松弛相亲方式:

饭搭子转正?

不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互联网搜索“找搭子”关键词,有时会有进入赛博版人民公园相亲角的错觉。

有一次,搭子群里有个男生问有没有人想去钓鱼,北京人Riri没多想就去了。“其实我根本不会钓鱼,但搭子的好处就是,你不用真的会什么,只要一起玩高兴就可以。“

没有边界感的饭搭子,注定是一盘散沙,走两步就散了

越来越多的搭子,从精准陪伴开始,慢慢进入了彼此的生活,结成了朋友甚至是伴侣。但这并不代表,没能转正的搭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飞速变化的生活里,你的同事可能离职,朋友可能离开,室友也换了又换。搭子就像一条条线,把你和城市连得越来越紧密。

你在生活里有自己的“搭子”吗?

(原标题:“饭搭子离职了,比失恋还痛苦”…年轻人开始流行找各种搭子?主打精准陪伴)

THE END
1.4.2020年9月大学英语四级作文真题第3套——在线图书馆在线图书馆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乘客在地铁里用手机看书,,很多学生滑动着电脑的屏幕,寻找论文所需的信息。多么美妙的时代啊! 我们之所以喜欢在线图书馆而不是传统的离线图书馆阅读,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线阅读可以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此外,通过在线图书馆阅读对我们来说非常方便,我们可以毫不https://m.ximalaya.com/sound/367397075?ivk_sa=1024320u
2.移动阅读:电子书与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其次,电子书的普及也与电子设备的普及有关。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方便快捷。第三,电子书的普及也与其自身的优势有关。电子书可以提供更大的便利性、经济实惠、高效舒适和环保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欢迎和喜爱。https://www.0577qiche.com.cn/html/yidong/sm/2024/1129/21457.html
3.为什么在线图书馆如此受欢迎?在线图书馆越来越受欢迎,我想主要是两个因素,一是时代背景大环境的发展,二则是跟我们现在年轻人特性有关。首先,现在全球都在提倡绿色与环保,而网络图书馆则刚好能做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破坏。电子图书实现了无纸化出版,我们通过网络来阅读,这就减少了因造纸、印刷等带来的资源损耗,节约了自然资源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7755141361941059.html
4.英语四级作文(精选46篇)在线图书馆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和电脑阅读书籍和查阅所需内容,以供研究。 我们之所以喜欢在线图书馆而不是传统的线下图书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线图书馆非常便利,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快速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数字设备搜索所需信息。而且,使用在线图书馆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去做其他https://www.ruiwen.com/zuowen/qitaleiyingyuzuowen/6421925.html
5.加强监管促进“剧本杀”行业降发展综述与报告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解说导览、专题讲座、互动游戏、角色扮演、动手实践等方式,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引入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形式让观众全情投入于馆内活动,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rdzt/202208/t20220831_470403.htm
6.解放军生活2016年06期 No.376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服务·资讯_战友沙龙_生活图书馆 《张学良口述历史》孙学勇; <正>在张学良印象里,张作霖吃饭,四菜没汤;张作相节俭,一个鸡蛋分两餐;蒋介石只剩下了个派头;孙中山一句话论东北局势;郭松龄宁折不弯;阎锡山见风使舵;以及溥仪溥杰,没落的皇室家族http://jfsh.cbpt.cnki.net/WKD/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16&st=06
7.网络购物市场的现状和趋势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据分析,首先,书籍音像这类商品成本一般不会很高;其次,这类商品的质量真伪比较容易辨别,消费者不易上当受骗;再次,超大全面的信息流使从网上寻找这类商品比在图书馆或者书店寻找更方便,真正体现了网上购物的优点,既方便快捷,又简单明了。 第四,用户对目前电子商务网站内容还有较大意见。 https://yjbys.com/diaochabaogao/562840.html
8.基督教图文百科1000问第1章基督教的历史在线免费阅读查理下令建立的修道院图书馆非常简陋,藏书也不过几百册,但却是文化史上的一个创举,最重要的是,这些图书馆,不仅为图书馆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且还保存了一些濒于散失的古代文献。 059 为什么说“12世纪文化复兴”是中古欧洲基督教文化复兴? 加洛林王朝文化复兴以及基督教社会地位的确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04766078902209536
9.又一年世界读书日,喜马拉雅线下有声图书馆见证听书生活方式流行近年来,以听书为代表的新型数字阅读已逐渐成为年轻人群的流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现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有声书屋、24小时城市书房等线下听书空间,方便市民用听的方式接触更多好书。 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 不久前,喜马拉雅与扬州市政府合作,在原有标准化书房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在https://www.p5w.net/roll/complex/202204/t20220422_5541908.htm
10.国际国内公共卫生情报信息2023年第11期“今年较往年约晚2个月进入流感流行季,本次流行的流感病毒以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为主,其次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王大燕表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同时对季节性流感防控也非常有效,使得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病毒流行受到一定程度压制;二是由于近3年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未在我国流行,https://www.pzhcdc.com/Article/View?id=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