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09上海

创建地点:中国北京创建年份:晚清时代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9月9日的京师图书馆,1931年,文津街馆舍落成(当时称“国立北平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最初的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87年新馆落成,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大门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文津街7号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建于1931年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图书馆分为总馆南区、总馆北区和古籍馆。位于文津街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主楼是上世纪初典型的以藏书为中心,兼阅览服务的闭架管理型图书馆建筑。国家图书馆一期工程的建筑设计,则体现了上世纪末国家图书馆“藏用并重、开架闭架并举”的服务模式。而处于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在继续秉承原有服务模式优势的同时,也迎合了“以人为本”、“服务立馆”、“数字化图书馆”的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馆藏文献3768.62万册,其中古籍文献近200万册,数字资源总量超过1000TB,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图书馆共设有阅览室25个、阅览座位5000余个,在编员工1529人,设有33个机构部门。

国家图书馆,一期加二期,一共南北方向474米,东西方向223米。二期地上高度27米,与古籍馆(一期)裙房高度一致,南北向90米,东西向120米。书库高度64米。地下三层到地下二层,柱网7.5米×7.5米,基座南北方向90米,东西方向120米。周圈(大)开间阅览室进深26-30米。内区的阅览中庭投影面积50米×50米,内部无柱,三四层南北方向112米,东西方向105米。(大)开间阅览室进深12-19米。

新馆(总馆南区)是由13个单体组成的建筑群,占地7.42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藏书2000万册,拥有3000个阅览座位。

新馆采用了高书库、低阅览的布局。低层阅览室环绕着高塔形的书库,形成有三个内院的建筑群。

工程吸取了中国庭院手法,在内院种植花木,布置水池、曲桥亭子等,呈现出馆园结合的幽美环境。

建筑设计采用对称严谨,高低错落,协调统一的方法,使之富有中国民族及文化传统的特色。外檐为孔雀蓝的琉璃瓦顶或大屋顶外墙面为淡灰色的面砖,白色粒状大理石线脚,花岗石基座和台阶,汉白玉栏杆。

这些淡雅明朗的饰面材料,配以古铜色铝合金窗和茶色玻璃,在紫竹院绿荫的衬托下增添了图书馆朴实大方的气氛和中国书院的特色室内环境设计着重考虑读者的阅览和馆员的工作条件,探求完整的空间处理,创造舒适安静的阅览环境。

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总馆北区)建设地点位于白石桥一期馆舍的北侧。

整个建筑外形像一本合上的书,内部中央阶梯型的中庭上下回环贯穿,互相交融,屋顶采用超应力板壳结构,没有支撑柱。

在地下一层的藏书区玻璃窗内,放置着镇馆之宝《四库全书》。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立柱、水平伸展的巨型屋顶和内院,这些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元素都被建筑师用现代的方式演绎,追求文化和历史的密切关系。

二期工程业务建设的重点是数字图书馆业务功能的实现,以及中文书刊和电子资源的服务扩展。其中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旨在构建数字资源采集、加工、发布和保存的技术支撑平台,通过软硬件系统的配备,满足公众对网络数字资源的需求。

新环境下的国家图书馆新馆(总馆北区)上让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国图二期的三个基本建筑元素: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支柱、水平伸展的巨构屋顶。以尊重一期老馆的姿态出现。在周围喧器紧杂的城市环境中,它显得简约、安静、低调、内敛、凝重,又极具现代建筑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

基座部分外立面双层结构:里层玻璃墙,外层石材百叶屋顶:钢结构屋顶三四五层巨型桁架东西立面玻璃幕墻,南北方向金属幕墻开若干窗

尊重一期老馆的姿态,材质本身颜色,简约、安静、低调、内敛、凝重,又极具现代建筑技术带来的视觉震撼。

位置:国家图书馆北侧

设计:德国KSPEngelundZimmermann建筑事务所

总建筑面积:77678平方米,其中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为64766平方米,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为12921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枢架核心筒+钢构架建筑层数:地下三层,地上五层

作为古典建筑结构的现代演绎,总馆北区追求的是文化和历史的密切关系。新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水平伸展的体态,和耳目一新的简约风格,在这些外观之下,人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四个基本要素:升起的基座和台阶、巨大的立柱,水平伸展的巨型屋顶和内院。新馆从水平方向可分为三段:基座内的传统式图书馆-中华文明深厚的基石;外型轻颖,表面光亮可鉴、让人感到悬浮于空中的“大屋盖”,代表着科技和文化发展新方向的数字图书馆;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通透的连接体-今天的人。

建筑物地下三层、二层为闭架书库,地下一层的中央部分是阅览区,也是中庭的底面,《四库全书》展示窗,在其中轴线上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底层平面东侧为学术交流中心和读者餐厅等配套设施,它们既为图书馆提供服务,又可在闭馆后仍能方便地独立使用。二层是整个建筑的主要入口层,人们沿大型台阶拾级而上,从东侧大厅的电梯、自动扶梯等到达不同的楼层,两侧为电脑检索,借还书柜台等。三层平面是四面通透的幕墙,人们可以走到基座的屋顶平台四面远眺,这里也是联系“历史”与“未来”的纽带,7.5米的层高为人们营造了宏伟开阔的气氛。处于“大屋顶”内的第四、五层为电子阅览、数字化图书馆等,中央阶梯型的中庭把历史、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上下贯穿,互相交融,是人们读书的最佳空间。

THE END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展 2024-09-12 国家图书馆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 2024-09-12 “亘古巨制 煌煌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开展 2024-08-28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字节跳动公益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二期启动仪式举行 https://www.nlc.cn/web/dsb_zx/
2.国家图书馆國家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以保存文化、弘揚學術研究為主,提供圖書、電子書、期刊、論文、政府公報、古籍、手稿、家譜、漢學、藝文、資料庫等學習資訊服務,及閱覽證、自修室預約、活動報名、研究小間、團體討論室、導覽及會議場地等線上申請服務。https://www.ncl.edu.tw/
3.中国图书馆学会喜报|中国图书馆学会获准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近日,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设立第十三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有关事项的通知》(人社厅函〔2024〕142号),中国图书馆学会获准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为本批次25家单位中唯一的一家行业性社会组织。 https://www.lsc.org.cn/
4.中华图书馆协会图情档学科信息门户Fandom编辑出版有《图书馆学季刊》(1926~1937)、《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 1925~1948)两种刊物,并出版了目录学丛书等图书、关于中国图书馆概况的报告以及图书馆学专题论文集等。该协会曾对全国、各省、重要城市和中学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以及书店、新书、期刊、善本、雕版印刷文献的版片等进行过调查。http://libraries.fandom.com/zh-cn/wiki/%E4%B8%AD%E5%8D%8E%E5%9B%BE%E4%B9%A6%E9%A6%86%E5%8D%8F%E4%BC%9A
5.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前身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于1925年,1927年成为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16日,本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81年5月,本会恢复了在国际图联(IFLA)的合法席位。 https://baike.sogou.com/v56016263.htm
6.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出版社:中华图书馆执行委员会 出版年:1925 作者:中华图书馆执行委员会 资源类型:期刊(装订的) 细分类型:期刊外借 收藏单位馆藏地卷期描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流通库1931, V.6:4-6在架上40/Zh75 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流通库1931, V.7在架上40/Zh75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489c7536bd2612b587f2b7030631736d
7.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新闻发布会 我国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发展迅速|贵州推广数字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简介 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前身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于1925年,1927年成为国际图联(IFLA)的发起单位之一。1979年7月9日至16日,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同年8月加http://kejiao.cntv.cn/program/tushuguan/
8.梁启超与中国的图书馆学提出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 为了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925年,梁启超促成了中国图书馆界第一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华图书馆协会的成立,在其成立大会的演说中他提出协会第一要“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这一主张的提出是有着强烈的现实关照的。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和影响的逐渐深入,全盘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4/1511.htm
9.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提供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报纸等全文文献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是专门针对生物医学领域量身定制、开发的专业医学信息数据库。收录了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等医学期刊,提供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年鉴、工具书、人民军医、外文文献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https://chkd.cnki.net/
10.中华国学经典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及资源数字图书馆 覆盖了全分类、全行业的优质 PDF 与TXT电子图书,200 万种的中文藏书量函盖了从 1949 年到现在的大部分图书,极大的 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高职高专、中职、医院机构 、企事业单位、公共馆 6 中华古籍数据库 该馆收录自先秦至民国原版古籍(孤本、善本)约 18 万册,许多影印http://tsgsbw.com/Products1/Show_18_22.html
11.欢迎访问《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网站!读者决策采购在纸质图书采购中的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估[J].图书与情报,2014(4). [17] 本刊通讯员.中文图书采购招标与中文图书编目外包工作研讨会简讯[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0(2):61-62. [18] 陈新红.高校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在中文图书采购中的博弈与合作[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11(6):13-15. [19]https://www.jlis.cn/jtlsc/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19570104
12.中国数字图书馆产品服务中国数字图书馆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服务于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文化传媒及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完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专注于数字资源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化加工、专业信息提供、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服务、数字内容整体解决方案及数http://www.cdlc.cn/about/xy_index.aspx
13.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2024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于9月11日至1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本次年会以“新征程 新使命: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图书馆力量”为主题,旨在深化图书馆领域的改革,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技术创新成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http://www.yayuetek.com/news1/459.html
14.中国盲文图书馆的微博中国盲文图书馆 9月24日 10:09 来自微博网页版 用触摸感受历史变迁,让科技丰富阅读体验。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向视障人士展示北京中轴线的丰富文化内涵,传播古都北京的发展历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盲文图书馆特于国庆佳节到来之际推出“触摸中轴 指尖云游”北京中轴线主题馆藏展览。本次展览是迄今https://weibo.com/zgmwtsg
15.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简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 网站人气:9720次 百度权重:4 网站状态:200 收录时间:2020-2-18 更新时间:2024-11-29 站长邮箱:*** 本页网址:http://www.023pbx.cn/showurl-11039.html 附相关查询 百度一下中国国家数字 查看http://6.023pbx.cn/showurl-1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