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开展与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福建省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第一期

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制定了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措施。1997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计划”。2001年,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2008年1月,英国首相布朗与部分儿童作家,共同启动“2008全国读书年”活动,并投入3700万英镑用于全年的阅读推广活动。德国于1988年成立促进阅读基金会,其历任名誉主席都由德国总统担任[1]。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国民阅读水平的普遍重视,我国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树立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读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文化权利,也是人们最为普遍、最为持久的文化需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购书量、国民阅读率还有较大差距,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培育,阅读风气还有待进一步引导。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善全社会的阅读条件,大力培育全社会的阅读风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2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全民阅读活动指明了方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政党做了深刻论述,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全民阅读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这些都为我们深入开展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指明了方向。

自2006年起,全国开展了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各地设立了读书月、阅读节,全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2008年初,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规定2008年继续推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后每年将制定并发布全民阅读活动行动计划,推动指导活动开展。这有利于培养全体公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尚。各地的阅读活动多姿多彩,“深圳读书月”已坚持10年之久,上海读书节已举办9届,还有北京的“读书益民工程”、苏州阅读节、广东的南国书香节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展地方性读书节、读书周(月)活动,一些城市读书活动已发展成为当地城市文化的名片。

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倡导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不仅激发了我们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热情,而且对今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并把它作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行动,作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化自觉首先表现在读书自觉,没有读书自觉,就不可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读书自觉来自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并不是自然而然养成的,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培育才能实现。况且,在网络时代,传统的阅读习惯受到挑战,今天倡导阅读已有了全新的意义。

在世界经济面临严峻形势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的推广阅读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阅读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更可以振奋民心,使人们通过阅读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激发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信心。

3我国全民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全国阅读活动统一协调机制不够有力。我国每年的阅读促进活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组织的机构和参加的部门、机构很多,声势也越来越大。组织工作上虽然已经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协调机制,但力度还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和地方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活动的组织和操作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整合,还没有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国家层面的阅读促进机制,没有纳入国家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其次,阅读活动数量虽多,但实际成效还有待加强。自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在社会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数量上并不算少,但质量有待提高,阅读的影响以及活动的创新还有待加强。在一些地方,读书节和全民阅读活动还存在形式主义的色彩:口号多,实际行动少;形式主义活动多,实质性内容少;领导重视多、群众参与少。一些地方的读书活动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老百姓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许多地方,全民阅读活动还受到经费不足的困扰。

4开展和推广全民阅读活动的策略和措施

我国的读书立法主要是为了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的状况,加强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等。更重要的是,立法可以确立国家阅读节,这是抵达个人内心体验的庄严仪式。通过这一庄严仪式,让“读书为荣”、“不读书为耻”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促进全社会重视阅读、热爱阅读蔚然成风,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行为。2013年8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传出消息,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并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伴随10年来的执着呼吁,我国人均阅读率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的状况并未有太大的改观,以法律保障的方式为全民阅读创造条件,无疑彰显了政府主导的正能量。

4.2设立中国自己的阅读节,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

早在2003年,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提议选择具有纪念和文化意义的日子,设立中国自己的阅读节,以此提升国人对阅读意义和价值的认识,通过政府多渠道的宣传和推广,进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阅读热情,让阅读成为日常习惯。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也认为:“这不仅是一个节日问题,更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政府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抓手。”

4.3探索阅读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保障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

建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并不是要新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要与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倡导读好书,首先要求出版单位建立多出好书的工作机制,确保给读者提供优秀精神食粮。推荐阅读书目、倡导读好书等,首先找专家论证,其次了解出版信息,最后咨询读者,真正做到“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确保给读者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再比如倡导多读书,就要求发行部门改善服务,提高网点的辐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群众能够方便地买到自己想读的书。还有请权威部门定期推荐好书,也是长效工作机制;解决困难群体的阅读需求,就需要建设覆盖城乡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都是长效机制。2013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呼吁设立中国国家阅读日,这也是建立长效机制的一种思路。但是,即便设立了这样一个节日,也不能代替各部门的长期努力。

近年来,各地长效机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市区建立了全民阅读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广东、河北、黑龙江、福建、重庆、陕西、新疆等10个省区都成立了由地方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教育厅、民政厅、文化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多个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民阅读组织领导机构在加强领导、制订规划、配置资源、组织活动、宣传推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国内首家城市全民阅读中长期规划,各地也陆续提出阅读规划。湖南、湖北等地正在积极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工作,进一步保障全民阅读的有效开展。

4.4设立国家阅读基金,推进国民阅读的持续深入开展

全民阅读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活动,需要投入较大财力并持之以恒地开展。目前虽然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倡导阅读并举行各种阅读节活动,但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力量非常有限,全民阅读工作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我们将阅读问题列为国家重要议题,由国家财政提供专项资金予以保障。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在人均阅读数量、阅读习惯还是在阅读设施及服务等方面,都普遍存在着较大差距。特别是部分地区阅读资源严重匮乏,社会上一些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要改变这种情形,必须依靠政府扶持和公益性阅读基金资助。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设立国家阅读基金,由公共财政提供资金推进国民阅读的持续深入开展。如:英国1992年成立图书信托基金会,每年由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并吸纳社会慈善资金,开展以“阅读起跑线”为核心的全民阅读;德国1988年成立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一直由德国总统担任名誉主席;俄罗斯也在1994年建立俄罗斯读书基金会。此外,美国、保加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也都设立了各类阅读基金会或国民阅读扶持工程。我国也应尽快设立国家阅读基金,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具体事宜由财政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办理,由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管理。国家阅读基金对阅读规划制订、阅读工程建设、阅读场所建设、阅读活动开展、优秀图书推荐、困难群体购书、重点群体阅读、阅读宣传推广等进行资助。基金规模每年应达到40-50亿元,每年对8300万残疾人群体、2.5亿青少年群体,特别是对6000万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儿童群体进行资助,基金规模增长速度应高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4.5发展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和志愿者,调动全社会力量推广阅读

在我国台湾地区,阅读推广特别是儿童阅读运动首先就是从民间开始的。1982年台湾有学者提倡“书香社会”的口号,鼓励以书柜代替酒柜,并开始有热心人士在社区推广家庭阅读。1987年,台北市成立了第一社区读书会——袋鼠妈妈读书会;1990年“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成立,提倡合作、多元、思考的阅读教学方式;1990年以后,全岛开始推行“故事妈妈”模式,成立了7个故事妈妈协会,还发展大量志愿者投身公益行动,给儿童讲故事,为儿童阅读作贡献。我国大陆地区全民阅读推广力量也日益多元,民间公益阅读推广组织蓬勃兴起。如朱永新教授创办的新阅读研究所,已在湖北、四川等地县乡成立了10家图书馆的立人乡村图书馆等,以及在农家书屋建设中涌现出的一批以己之力推动当地阅读的个人,他们自费购置图书,建立书屋或图书馆,为阅读推广付出可贵的努力。

4.6借势新媒体,努力探索全媒体宣传推广方式

媒体要担负起引导和唤起民众阅读热情的文化使命,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美丽中国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传单、讲座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型载体,深入开展思想发动,宣传阅读意识,认识阅读价值,激发全民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全民阅读品格的形成。同时,通过媒体开辟专栏专题,推荐各类优秀读物,报道各地活动动态,展示各类活动成果,扩大读书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2让阅读成为习惯.新华书目报·图书馆报,2009-10-18:C05.

5王波.对改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建议[N].图书馆报.年会特刊,2011-10-21:T02.

6高小军.公共图书馆推广活动的理念与机制创新——深圳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1(8):8.

金美丽女,傣族,云南省图书馆学会办公室主任,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云南图书馆》常务副主编,副研究馆员。

THE END
1.共塑读者之城共建书香兰州阅读中国创新打造以读者小站、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为代表的读者文化空间1000多个;捐建读者爱心书架200个;先后聘请千余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读者担任阅读推广人。 今年以来,全民阅读示范市(县)所在新华书店积极邀请专家、学者、畅销书作家进校园、进书店开展阅读推广活动42场,累计参与读者2万人次。其中,邀请葛剑雄教授、兰小欢https://www.nationalreading.gov.cn/ydzg/202412/t20241217_877558.html
2.全民阅读推广方案(精选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民阅读推广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全民阅读推广方案 篇1 全民阅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增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公共图书馆宣https://www.ruiwen.com/fangan/5271314.html
3.全民阅读推广中的问题及建议之所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地倡议设立国家读书节,大力倡导形成全民阅读的风气,是因为我国目前的阅读状况尤其是图书的阅读状况令人忧虑。综合起来,我国在全民阅读推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受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等因素影响,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全社会的阅读水平与国家、民族、http://jyfwpt.etjbooks.com.cn/post/1076
4.新媒体背景下全民阅读推广的问题和基层解决之策本次调研以山东省龙口市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具体实践为样本,分析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困境以及面对困难积极求变的工作方法与成效,同时展开了对全民阅读工作如何有效推广到位的思考。 基层阅读推广困境 (一)注意力转移。一是注意力的争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人们习惯看充满视觉冲击力的东西,即点即看即过,读书群体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1f58b6ee-a985-4c65-b5cf-2f1b2fa83362&categoryname=%E6%9C%AC%E7%BD%91%E5%8E%9F%E5%88%9B
5.阅向新时代为什么要阅读?来听听“全民阅读推广人”怎么说原创阅向新时代 | 为什么要阅读?来听听“全民阅读推广人”怎么说 4月21日-22日,“书香中国·悦读文学”中国作协第二届全民阅读季在重庆举行。本届全民阅读季聘请了21名著名作家、专家为“全民阅读推广人”,助力文学阅读推广,引领阅读风尚。 最是书香能致远。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全民阅读推广人”对阅读的理解和感悟!http://news.cqnews.net/1/detail/1231877125408784384/app/content_1231877125408784384.html
6.推广全民阅读新方式,掌阅科技持续发力短视频推广阅读近年来,“全民阅读”趋势上升,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回响。同时,“全民阅读”也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于推广“全民阅读”的重视程度。掌阅科技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持续探索全民阅读推广新路径。 从2014年的“倡导全民阅读”到2017年“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国家目前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全民阅读”的进展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506/7160623.shtml
7.北京全民阅读:彰显运河文化创新阅读推广中工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教授李海峰认为,通州区全民阅读推广特色明显,推广运河文化、推广传统的家教家风,推广国学经典的阅读等,相关部门、各方人士做出了努力。但也有专家认为,通州区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深入发掘大运河理念和大运河精神。此外,绘本馆、阅读空间等应该对接更多的社会资源,比如可以向市文化局、市https://www.workercn.cn/32873/201810/22/181022101639852.shtml
8.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坚持公益普惠,深入基层。全民阅读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必须加快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相统一,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保障全民平等享有基本阅读权益。 (三)主要目标 本规划期限为2016年到2020年。主要目标是:各类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全民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全民阅读理http://www.lib.lnnu.edu.cn/lib/yueduzc1.aspx
9.全民阅读活动总结15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广,不断提高群众对全民阅读的认识水平,积极与相关单位、镇办社区、学校等联合举办读书活动,探索形成全民阅读推广的长效机制;二是经常性地开展读书活动,扩大全民阅读的影响地域和人群,培养青少年群众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 https://www.yjbys.com/huodongzongjie/3811391.html
10.石篓社区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营造全民读书的良好氛围,提高社区居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建设书香石篓,10月28日下午,石篓社区开展“推进全民阅读、推广扫码免费读书”的全民阅读宣传活动。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可以提升人生境界。是书给了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使我们看到了广阔的世界,是书让我们的每一天变得丰富而充实https://www.meipian.cn/386woi3z
11.加强全民阅读推广队伍建设的经验与思考加强全民阅读推广队伍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了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其中当然包括深化全民阅读体制机制改革。全民阅读活动由于全民性的特点,其改革的关键主要在于能否将全民阅读的倡导和推广落到实处,应当从实处看全民阅读的普及程度,从实处看阅读活动的高http://www.wenming.cn/zg/20241115/3771fd08b1f949ed89a8558fa8c208d5/c.html
12.全民阅读活动总结在组织好日常免费开放工作和传统推广的同时,我馆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一是利用共享工程资源优势,与区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合作,播放共享工程秦腔、娱乐和科普等数字资源,让更多的人通过更广泛的形式享受到更多的文化资源,共计播出各类资源50场次;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zongjie/3529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