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书院学生报案家长不支持警方:调查困难但在查

11月14日,曾在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呆了三个月、现年24岁的刘鸿(化名)在学生维权群里宣布,打算起诉自己的父母。

刘鸿告诉澎湃新闻,2013年9月,父母串通“假警察”将他“骗”到了豫章书院,“警察是豫章书院教官假冒的,说我高空抛物,请我协助调查。”11月13日,他前往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豫章书院遭受非法拘禁和体罚,希望警方立案调查。但刘鸿很难拿出证据证明他在书院呆过:父母不支持他报案,藏掉了同豫章书院签的协议。

澎湃新闻梳理得知,吴军豹2007年成立戒网瘾学校“南昌龙悔心理教育专修学校”(下称龙悔学校),担任校长;2011年底,吴军豹又成立豫章书院德育学校,自称“山长”;2013年5月,在豫章书院德育学校及龙悔学校基础上,豫章书院修身学校成立,吴军豹继续担任“山长”。

豫章书院前身:戒网瘾学校

2011年年底,吴军豹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儒溪吴村成立豫章书院德育学校。历史上的“豫章书院”建于南宋,1898年停办,原为江西四大书院之首。吴军豹对外宣称此次豫章书院“复学”,是希望“通过传统的回归,唤醒社会风气的改良”,用国学启发“90后”“00后”。

吴军豹在以往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为建校曾向朋友筹措了100万元,“豫章书院山门上有的砖瓦、柱石、石花板都是吴家祖屋被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吴军豹自称“山长”,开设多门国学课程,招生对象为“全国各省市5-14周岁男女学生”。

“我们已经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但不管投入多少钱,投入多少人力,我一定要对得起豫章书院这四个字。”吴军豹显得“雄心勃勃”,“我们要把国学国际化,把心理学本土化,让教育成为伦理和人本主义并重的教育。”

吴军豹紧锣密鼓策划豫章书院“复学”时,也有人表示质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一名专家201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把豫章书院变成商品是很荒唐的事。”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官网查询可知,2010年6月,吴军豹申请注册商标“豫章书院”,2011年底成功。“豫章书院是南昌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大家共享的精神财富,这个主体怎么能被私人注册成商标?”上述专家评价吴军豹的“复学”行为就是“商业化运作的国学班”。

但“豫章书院”仍然在争议中“复学”。2014年10月接受中国江西网采访时,吴军豹称当中过程“很艰辛”,“除了教育部门,还要南昌市社科院认同。”但最终还是获得了批复。

而据江西商报2012年报道,这样一个充满“国学”味道的“书院”,师资却主要来自龙悔学校。2012年年初,当地媒体探访豫章书院德育学校校区时,发现“学生宿舍的阳台均围上了铁丝网”。校方的解释是,“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学生从阳台上摔下来”。

2013年5月16日,在豫章书院德育学校的基础上,豫章书院修身教育学校在距离吴村不到10分钟路程的万村成立,学生们搬至新校区。

而龙悔学校学生和老师随后也一并迁去。龙悔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龙悔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从2015年开始未按规定公布年度报告,呈“吊销未注销状态”。

豫章书院修身学校成立后,在当地颇受重视。2014年2月,该校获得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挂牌,成为江西省首家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同年,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基地也在豫章书院挂牌。

公开信息显示,2015年3月6日,江西豫章书院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业,吴军豹为其股东,并担任总经理一职。2017年6月-10月,该公司尚在招业务员、教学管理老师及青少年书法教学老师,招聘人数达20余人,月薪3000元~5000元。

学生:无处不在的体罚

无论是最初的龙悔学校,还是豫章书院,体罚始终存在。

吴军豹将龙悔学校学生称为“潜力生”。2012年4月底,吴军豹接受江西当地媒体采访时称,自己对“潜力生”采用三不原则,即“不体罚”“不贴标签”“不放弃”。

“(对于)如何挖掘潜力生的优点,我反对以往有些特训学校搞的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式,而着重从心理上引导。”吴军豹自称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述报道中,他对某些“问题少年”特训学校的“暴力”教学表达了不屑。

但在2011年7月接受中国青年报的一次采访中,吴军豹却又告诉记者,“体罚依然存在……学校最严重的惩罚就是挨龙鞭,对于不听话的学生,教官可以用龙鞭来惩罚他们。”

“龙鞭是外面一层竹子,里面是钢筋。”曾在龙悔学校就读的刘丽(化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称,有一次因为说脏话,被打了25下龙鞭。“打完之后,屁股都是紫的。”

2013年9月,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建成后不久,刘鸿就被父母送了进去。到豫章书院的第一天,他被扔进“小黑屋”,期间为示反抗他拿饭勺捅自己肚子,痛得不行,放弃了。关了7天,出来第一件事是签“生死协议”。和同学们一样,他也常挨戒尺或龙鞭,原因包括被子没叠成“豆腐块儿”,同学间传小纸条,站军姿不达标,或者接触异性等。

豫章书院德育学校成立后,拥有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历的姚江伟和妻子于玫(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2012年到该校教授国学课程。最近豫章书院修身学校“体罚”学生的新闻令姚江伟深感震惊:“这么多年了,还跟那时一样。”

那时姚江伟刚从南昌某大型国企退休,得知豫章书院招聘国学老师,因自己和妻子对国学“有所研究”,加之想了却“做老师”的心愿,为小孩子发挥余热,便欣然应聘。可呆了不到半年,因为见了太多学生被“体罚”,他们“愤然离职”。

语文、古筝、二胡、茶道、书法……这些课程姚江伟都有涉及。“古筝、二胡还是我提出来的。但我们这些老师就是过去装个样子,拿我们作招牌。”姚江伟称,吴军豹允诺让他当校长,自己躲在背后“掌权”。书院对外宣传是教国学,但这是掩人耳目,“重点还是打。”

“最初,学校教官当着我们的面还不会怎么样,我们也只是听学生诉苦,但后来愈演愈烈,打得很惨。”姚江伟称,对于教官打打不听话的小孩,起初觉得还无所谓,但后来吴军豹也亲自打,就“看不过去了”。

“一次有学生逃跑,被教官抓了回来,拿那个戒尺、皮带抽。”姚江伟想要阻止,吴军豹回他,“学校我办的,我说了算。”

姚江伟说,学生来了先关7天小黑屋的规矩彼时就有。吴军豹自称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证,但姚江伟从未见他或其他老师对学生有过心理辅导。

豫章书院前教官周文亮告诉澎湃新闻,在他印象里,吴军豹几乎没对学生笑过。“面对学生时,表情非常严肃。但他们几个管事的,(私下里)有说有笑。”

“学生也看得出来,知道我们跟那些人(教官)不一样,但我们当时也无能为力,就是打工的。想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但又投诉无门。”姚江伟说,妻子于玫被豫章书院吓得够呛,没敢多呆。现在,仍有学生同他们有书信往来,但彼此默契,不提那段往事。“噩梦啊,都不想讲。”姚江伟称。

同在豫章书院做过老师的焦洋(化名)向澎湃新闻证实了姚江伟、于玫两人当时确系该校老师,但对该校是否体罚学生不愿多谈。澎湃新闻就此向吴军豹求证,未获回应。

“纠结”的亲情

11月14日,曾在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呆了三个月的刘鸿在豫章学生维权群里宣布,他想了一晚上,决定起诉自己的父母。此前一天,他去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豫章书院遭受非法拘禁和体罚,希望警方立案调查。但刘鸿很难拿出证据证明他在书院呆过:父母不支持他报案,藏起了同豫章书院签的协议。

刘鸿告诉澎湃新闻,2013年9月,父母串通“假警察”将他“骗”到了豫章书院。“警察是豫章书院教官假冒的,说我高空抛物,请我协助调查。”刘鸿坚称自己是被“绑架”去的。“失望透顶,一辈子不会原谅他们。”刘鸿从未想过父母会这样做。

此前,面对媒体谈起缘何送儿子去豫章书院时,刘鸿的父母称,儿子在家很暴力,曾扬言拿刀杀双亲,并展示了被刘鸿打破的墙壁、房门。他们的态度是,如果书院没出事,还会把孩子送进去。

“我脾气大只对父母,对其余所有人都很好。”刘鸿称自己从没打人,只是摔东西。而脾气暴躁是受父亲影响。在小学时,他曾因为去小姨家住了一周,被父亲拿皮带抽了一顿。“他们教育方式有问题。”刘鸿说自己是留守儿童,跟父母感情淡薄,父母则觉得他像“冷血动物”。

这种生活在2014年元旦后结束。刘鸿姥姥姥爷到豫章书院来看他,站在窗户外,隔了十多米,觉着他瘦了一圈,面色蜡黄。因为学校阻拦,俩老人家也没能跟刘鸿说上话。回家后,他们找刘鸿父母闹,把刘鸿给“哭”了出来。“2.2万元,一年合同,呆了三个月。”刘鸿说。

为戒“网瘾”,1999年12月出生的张玮彤(化名)在2015年4月底也被家长送到了豫章书院。在“小黑屋”里,张玮彤不服管教,多次踹门,被教官打老实了,伴着尿骚味和跳蚤度过了7天。

张颖(化名)曾因早恋被父母送进豫章书院呆了半年,幸得一名老师帮忙,把手机借给她向外求助,最终得以离开。11月17日,她告诉澎湃新闻,从豫章书院出来后,母亲曾向她道歉。“断不了的亲情。”张颖称,虽然父母送她去书院时并不知道其中黑幕,但她“现在很少跟他们谈自己的事”。

“那时候全国各地收学生,在互联网上宣传。有网瘾、早恋的,家长管不了,就送过来。学校也会派车去接。靠欺骗的手法,(学生)来了就失去自由。围墙上装着铁丝网,跟监狱一样。”姚江伟说,曾有一名银川籍学生告诉他,“家里人说是来南昌旅游,结果一来就进了豫章书院。为此,他非常恨自己的妈妈。”

精疲力尽的“维权”

刘鸿在豫章书院前学生群里宣布起诉父母的“决定”后,其他人劝阻他。刘鸿不甘心,托群友帮他找证据——2013年9月至2014年元旦,3个多月里的豫章书院照片。“那些照片里肯定能找到我。”

11月14日晚间传来了“好消息”,有人在几张活动照片里发现了刘鸿。其中一张照片里,刘鸿跟其他六位学生站成一排,手持奖状。后面是5名老师。墙上挂着两个横幅,写着“书院搬运表彰大会”“名媛大讲堂”。

刘鸿说,照片应是2013年10月拍的,彼时自己刚进去,挺胖,戴着眼镜。据他回忆,豫章书院山长吴军豹装修卧室,让学生挑水、搬水泥和砖块,自己“为人老实,为了避免被人打小报告挨打,不敢偷懒”,于是最后拿了“搬水泥大赛一等奖”。

那年他20岁,但在几十名学生中只能算“第二大的”。“最大的25岁,长得像熊猫,叫他国宝。”刘鸿说,“国宝”在豫章书院呆了两年,期间儿子出生时都没能出去。“真是悲剧。”他感慨道。

刘鸿所在的豫章学生群每天都很活跃。学生们聚在群里讲述不堪过往,埋怨专制蛮横、不负责任的父母,同时担心关停后的豫章书院“死灰复燃”。“我们可以办亲子班,跟豫章书院这样的垃圾学校竞争。”有人提议。“你觉得父母会去吗?”紧接着被否定。

“进度停滞。”面对“战友们”近乎精疲力竭后的“争吵”,刘鸿也有些无奈。在起诉父母的想法不了了之后,刘鸿继续在“翻找”证明自己曾在豫章书院呆过3个月的蛛丝马迹。尽管豫章书院已停止办学,但他希望有人能为学生们受到的“迫害”担责。

为张玮彤、刘鸿等学生和家长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师付建告诉澎湃新闻,学生口中的“小黑屋”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符合非法拘禁罪的组成特征”。

11月13日,付建告诉澎湃新闻,罗家派出所已受理报案,但称还需要调查、取证,方能决定是否立案。在一段录音中,民警告诉律师,学生目前没有足够证据,加上需要找书院提供学生信息,较为麻烦。

THE END
1.豫章师范学院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24457827613180453/?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28641745&use_new_style=1&req_id=202410111815455C2BCBF63CF207D87AFD&group_id=7424457827613180453&share_token=8317C407-48DE-4197-A848-59D7414D47EB&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https://www.yuznu.edu.cn/html/202410112125093655.html
2.豫章书院办学资格被注销,官方调查确有打戒尺打龙鞭等行为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正和教育,不过,应当由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而多位学生和家长则表示,进入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并不需要经过此程序。 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豫章书院脱胎于一家戒网瘾的“龙悔学校”。通过“天眼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1001
3.豫章书院官网智择优未实地考察该校,对学校环境,师资团队整体水平等并没有客观观察和评测结果。 0分 教学特色 智择优未与该校教学老师深入沟通,无法给出详细说明! 0分 毕业保障 未核实该校对于毕业后学生的跟踪回访/特训后教育情况。 0分 南昌市豫章书院师资团队看下一个 http://www.zhizeu.com/school/201706268854/
4.冠军男孩想做女孩被送戒网瘾学校后“消失”做了18年的男孩子,2020年夏天,张小乾(化名)决定要做女孩“可橙”。他曾代表学校参加亚洲机器人锦标赛拿下冠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NOI)一等奖得主。当他有这个想法后,一切都被颠覆。 19岁药娘1年内被家人两次送改造:“她”不断逃出 戒网瘾少年噩梦:臭名昭著的"豫章书院"怎么判的 https://zx.sina.cn/sh/2020-12-16/zx-iiznezxs7143110.d.html
5.豫章书院电话,豫章书院电话多少电话号码是:0791-88367097我要删除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6日 豫章书院的更多信息 所在城市:南昌 青山湖区 详细地址:南昌市青山湖区 所属分类:培训中心、培训学校 关于豫章书院的完整信息 找“豫章书院”电话号码的网友也在找: 乐丁堡幼儿园 电话号码是: https://dianhua.mapbar.com/MAPIZBFWXRQBXWJBQOXAC.html
6.豫章德育文化专修学校在法人肖斐经营下,我公司以其他的模式经营传统文化教育; 心理教育; 戒网瘾; 厌学教育; 少年教育; 叛逆教育; 心理教育; 戒网瘾; 厌学教育; 少年教育; 叛逆教育,员工人数11 - 50 人。豫章德育文化专修学校办公地址为江西 南昌市青山湖区 江西省江氨生活区一区10栋后豫章书院,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有http://www.likuso.com/city250/26904.html
7.《飞越13号房》:被囚禁的飞鸟一场反抗“杨校长“的牢笼斗争在我看到杨永信的戒网瘾机构以及类似“豫章书院”等各种戒网瘾学校的曝光新闻时,我发现里面的种种现象跟电影《飞越疯人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电影里的精神病院中,病人被病院的制度束缚下,开始习惯这里的一切事物,习惯被压迫,习惯被束缚。直到被完全同化,开始被迫“自愿”,永远地被困在牢笼里,自由的翅膀被永远折https://www.357.com/article/12905
8.离开豫章书院后17岁女孩在新校吐血又查出癌症晚期法制晚报·看法新闻:你什么时候到的阳光学校? 小静: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豫章书院事情发生后把学生分流,我们去了这个学校。但我听别的学生说这个学校不好,两个教官一直在给我们洗脑,我们还是去了。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为什么会被送到戒网瘾学校?你网瘾很大吗? https://www.cqkz.cn/article/article_72229.html
9.突然兴起的电竞劝退业务,能“戒网瘾”吗?“这种想法其实就是豫章书院这类地方存在的土壤。”侯先生感叹。“那些所谓的书院,包装出一个所谓‘网瘾’的概念,然后将这个概念兜售给不了解情况的父母,让他们相信孩子所有的错误都来自于这个‘网瘾’。然后这类学校就投其所好,用极端的手段对待孩子,让他们呈现出一个表面上的效果”。 https://36kr.com/p/1069377771251592?ivk_sa=1024320u
10.送孩子进网瘾学校的父母戒网瘾学校的少年。图片来自网络 口述者:王刚,个体户 “如果豫章书院不搞小黑屋、龙鞭,我还想把他送进去” 我是2013年9月份把儿子送进豫章书院的。 不把他送进去不行啊,那段时间他脾气极其暴躁,生气起来在家里大喊大叫,乱砸东西,把墙和门都砸坏了,还会打人,拿着椅子就往他姥爷身上扔。他从小是跟姥姥、姥爷长https://www.douban.com/note/652824992/?_dtcc=1
11.豫章书院案将重审受害学生发声沉寂一年多的江西“豫章书院”案,因多名举报者称遭受报复恐吓,再度引发关注。 被舆论称为“豫章书院”的学校,全名为“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曾以“戒网瘾”出名,2017年被曝出非法拘禁、体罚学生后,学校停办。一些学生在志愿者帮助下向警方报案。 https://www.bzx1688.com/g/34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