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报告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

2024年4月23日上午,在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一、本次阅读调查的基本情况

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二十一次。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于2023年8月启动,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同步开展样本采集、数据复核工作,2024年3月至4月开展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

样本回收后,我们运用SPSS社会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可推及我国人口13.29亿,其中城镇居民占57.2%,农村居民占42.8%。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二、本次阅读调查的主要结论

(一)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稳步上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成为主要增长点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

综合阅读率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9.8%,与2022年的59.8%持平;报纸阅读率为23.1%,较2022年的23.5%下降了0.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7.5%,较2022年的17.7%下降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电脑端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的80.1%增长了0.2个百分点。

(二)数字化阅读深入成年国民生活,听书和视频讲书受到越来越多成年国民喜爱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23年有78.3%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22年的77.8%增长了0.5个百分点;70.6%的成年国民通过电脑端进行网络在线阅读,较2022年的71.5%下降了0.9个百分点;25.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比2022年的26.8%减少了1.5个百分点;22.5%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阅读,较2022年的21.3%增长了1.2个百分点。

此外,听书和视频讲书等新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成年国民喜爱,2023年有36.3%的成年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有4.4%的成年国民通过视频讲书的方式进行阅读。

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三)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量上升,一成左右的人年均阅读十本书及以上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略低于2022年的4.78本。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合计为8.15本,高于2022年的8.11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3.34期(份),较2022年的14.76期(份)减少了1.42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89期(份),略高于2022年的1.88期(份)。

各类出版物阅读量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中,有12.3%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还有9.9%的人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各类媒介接触时长

(五)三成以上的国民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移动有声APP平台”是国民听书最主要的渠道

对成年国民听书习惯的考察发现,2023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从成年国民听书情况来看,有36.3%的成年国民表示在2023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高于2022年的35.5%。在0-17周岁未成年群体中,有33.1%的人表示自己在过去一年通过听书的方式阅读。

成年国民听书的主要形式

(六)各地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4.1%,较2022年的73.7%增长了0.4个百分点。其中,“本地读书月”的影响力最大,选择比例近三成(29.9%);“本地特色读书节(如大学生读书节、机关读书节等)”“本地大型书展、书市活动”“城市读书大讲堂”的选择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7.7%、27.5%和26.0%;“本地读书会”的选择比例为23.1%;“阅读竞赛类活动”和“主题阅读活动(如红色主题阅读、‘学习强国’应用推广等)”的选择比例分别为17.6%和15.7%。

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知晓率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达67.5%,较2022年的66.7%增长了0.8个百分点。其中,“本地读书月”的参与度最高,为29.0%;“本地特色读书节(如大学生读书节、机关读书节等)”的参与度位列其后,为25.5%;“本地大型书展、书市活动”的参与度为23.7%;“本地读书会”和“城市读书大讲堂”的参与度分别为19.9%和16.8%;“主题阅读活动(如红色主题阅读、‘学习强国’应用推广等)”和“阅读竞赛类活动”的参与度分别为14.5%和10.7%。

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参与度

对参与过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满意度的考察发现,在参与过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成年国民中,有72.8%的人对其参加过的阅读活动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较2022年的72.2%增长了0.6个百分点;有17.9%的人对参加过的阅读活动表示一般,有1.2%的人对参加过的阅读活动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还有8.1%的人表示“说不好”。

全民阅读品牌活动满意度

(七)公共图书馆、城市书房、书店等多元化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为城镇居民提供阅读便利,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满意度最高

2023年我国城镇成年居民对居住的街道附近有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报刊栏、书店、绘本馆等至少一种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知晓率为53.4%,较2022年的52.5%增长了0.9个百分点。其中,有超过四成(42.8%)的城镇居民表示在所住街道附近有书店,有31.6%的人表示在所住街道附近有公共图书馆;表示在所住街道附近有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和报刊栏的比例分别27.9%和22.3%;表示在所住街道附近有绘本馆的比例为5.1%。

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知晓率

从对各类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城镇成年居民中,超三分之一(35.9%)的人表示使用过书店;有15.5%的人表示使用过公共图书馆;分别有13.2%和10.7%的人表示使用过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和报刊栏;还有4.8%的人表示使用过绘本馆。

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使用率

在使用过以上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城镇成年居民中,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满意度最高,为78.7%;绘本馆的使用满意度为77.1%;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的使用满意度为73.6%;书店的使用满意度为69.8%;报刊栏的使用满意度为60.5%。

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满意度

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6.2%,较2022年的84.2%提高了2.0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4.7%,较2022年的73.4%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1.39本,较2022年的11.14本增加了0.25本。2023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阅读纸质图书35.69分钟。

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率来看,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高于其他两个年龄群体。2023年我国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3.8%,较2022年的73.5%提高了0.3个百分点;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9.4%,较2022年的99.2%提高了0.2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90.7%,较2022年的90.4%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

从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来看,14-17周岁青少年的人均课外书阅读量最多,较上年增幅相对较大。2023年我国14-17周岁青少年的课外书阅读量为13.71本,较2022年的13.15本增加了0.56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71本,较2022年的10.56本增加了0.15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43本,较2022年的10.32本增加了0.11本。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

(九)2023年全国阅读指数为70.76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3.25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8.47点

经测算,2023年全国阅读指数为70.76点,较2022年的70.64点提高了0.12点。其中,个人阅读指数为73.25点,较2022年的73.13点提高了0.12点;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8.47点,较2022年的68.36点提高了0.11点。

THE END
1.提高数字素养减少对算法的过度依赖进入“算法时代”,个体到底如何自处,如何与算法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在享受算法“红利”的同时,也尽量规避其带来的弊端,这实际上也是提高个人数字素养的内在要求。这需要通过大众讨论唤起更多人的重视。同时,学校、教育机构和社会公益组织等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的数字素养的教育和科普,让更多人对算法的影响有更理性http://m.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9_2111285295_wap.html
2.数字化治理背景下老年人数字失能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在数字化治理的背景下,老年人的数字失能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深入探讨了该问题的现状与成因,重点分析老年人在接入、使用和知识三个维度的数字鸿沟。研究发现教育水平、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提出对策包括定制化培训、用户友好设计、提高技术可及性及建立全面支持网络,以促进老年人http://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paperID=82479
3.社区图书馆现状与发展(精选十篇)社区图书馆现状与发展 篇1 在城市社区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就是居民的就业、教育、培训等知识更新需求, 也逐步提上了政府的社区建设的日程。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优化人文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努力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对于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市民道德伦理体系和价值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z4s0rf.html
4.我国老年人阅读行为调查.docx例如,可以开发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数字阅读APP,让他们能够轻松地享受数字阅读的便利与乐趣。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阅读需求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方面。了解老年人的阅读需求、习惯和资源,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推广阅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调查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老年人阅读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 目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98130676.html
5.信息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现状及发展.docx一、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现状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学习资源日益丰富,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学习途径。 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逐渐普及,各类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涉足老年教育领域,如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等,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这些平台上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14/8047033017006126.shtm
6.文献详情首先,利用网络调查法从顶层设计、教育开展时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宣传推广五方面了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基于调查结果和相关研究分析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其次,通过访谈法面向老年人以及图书馆员进行调研,了解公共图书馆老年人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以及老年人对公共图书馆https://libnew.zcmu.edu.cn/articlesearch/web_searchingDetail?id=20475719236
7.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6凌征强;我国大学生数字素养现状、问题与教育路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0年07期 7王贺;付少雄;赵海平;嵌入用户信息素养的信息服务实践研究——基于类型理论与活动理论视角[J];图书馆;2019年02期 8高山;樊姗;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与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9年10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QBKX202009007.htm
8.留守老人调查报告通用12篇>> 图书馆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缓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分析 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基于居家养老导向的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探究与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研究 电力一线员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对策 当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思考 当前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https://jdsb.xueshu.com/haowen/40975.html
9.老年人信息素养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市2399个样本的调查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通过对上海市五个市辖区2399位老年人的信息素养现状和需求的调研发现,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通过对上海市五个市辖区2399位老年人http://www.sqjy.ha.cn/lunwen/qita/1488.html
10.老年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中工理论按照这个逻辑,老年群体和非老年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老年群体接近或使用信息基础设施机会不足和数字素养水平较低,难以跟上社会经济科技转型的结果。然而,不管是老年人接近或使用信息基础设施的机会,还是其数字素养水平,都并非由其自身因素单独决定,而是由个人、家庭、社会和科技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https://www.workercn.cn/33935/202010/30/201030110135169.shtml
11.谈图书馆如何做好弱势群体服务工作10篇(全文)摘要:本文从弱势群体的定义及其构成分类两方面来谈弱势群体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谈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对未来图书馆弱势群体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弱势群体;服务 社会弱势群体,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已成为社会学、伦理学、法学和人权理论研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主流性概念。在中国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0q5i4y8.html
12.理论课题基金项目论文选题热点选题2021最新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互联网+’环境下代际学习的模式设计及信息素养培育研究”(编号:SK2016A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向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及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ZDB12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原住民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的纵向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631) 国家自然科学基https://xuantibao.com/subject/detail?sid=9&wid=10827
13.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建议和对策 员工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还是比较关注的,许多员工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典型的几条摘录如下: ---外文图纸及文字说明要配中文释文; ---加强对借出档案的管理; ---建立计算机查询系统,像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那样,输入关键词,就可显示出你要查找的资料档案; ---1)、https://www.jy135.com/diaochabaogao/1508360.html
14.教育强国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弥合老年人数字素养鸿沟,需要外赋动能(政策赋能、技术赋能、教育赋能、资源赋能)与内生潜能(家庭赋能、自我增能)的双轮驱动。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水平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将政府、企业、老年服务机构、图书馆、家庭以及老年人自身融为有机的统一体,探索形成https://cssn.cn/jyx/jyx_jyqg/202305/t20230523_5639812.shtml
1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6.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根据人口、产业和城市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重点补足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扩大优质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覆盖,健全家门口服务体系,将更多资源下沉到城乡社区,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便利可及。强化https://www.gzpma.com/newsinfo/230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