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及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1、传统的图书馆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书库的功能就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就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很少有藏书的任务。现在图书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朝着多层次、灵活性、综合型、高效性发展。现代图书馆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入口部分: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门卫管理等。入口处要求与其他部分联系方便,并且便于管理。图3.11厦门大学图书馆入口部分2,信息服务区:包括目录厅、出纳台、计算机检索区域等。读者可以由入口直接到达这个区域,并且能方便地到达各种阅览室。图3.12深圳南山图书馆计算机检索区3,阅览区:现代图书馆的阅览区是一个开敞的空间

3、避免噪声及振动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一般常设在地下或顶层。8,生活区:大型公共图书馆一般还设有职工食堂和职工住宅等,它们应独立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传统图书馆采用闭架管理方式,藏书区与阅览区互相分开,中间设置借书厅来联系借、阅、藏各部分,读者无法直接接触到文献资料。现代图书馆由闭架走向开架的管理方式使藏书区与阅览区合二为一,同时现代图书馆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所以那种固定不变的空间和分区形式必将由一个灵活可变的空间和功能分区所取代。它的目的就是要使读者尽快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接受相应的服务。图3.1-3,3.1-4,3.1-5表示几种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组成及功能关系。图3.13中小型公共图书

4、馆功能关系图图3.14大型公共图书馆功能关系图图3.15大学图书馆功能关系图建筑的内容就是它的功能。图书馆建筑是其功能的物质化,设计必须按图书馆的需要进行,这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现代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综合性、高效率的文献信息中心,随着图书馆的任务、地位、职能的变化,及其读者、收藏、管理的变化,其功能也在不断发展着,越来越多样和繁杂。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并解决好图书馆的基本功能要求。(1)紧凑性的要求一个高效率的图书馆设计,必须使它的建筑布局紧凑而有条理。藏、借、阅是图书馆的三个基本部分。它们的布局方式,决定着建筑的平面形式。在进行平面布局时,必须使书籍、读者和服务之间路线便

6、,避免彼此穿行、迂回曲折和互相干扰。内部区域主要是工作人员活动的区域,包括藏书区、办公区、内部作业及加工区等等。外部区域主要是读者的活动区域,包括阅览区、公共活动的报告厅和展厅以及为读者服务的餐厅、书店等商业用房。这两个区域既要区分明确,又要联系方便。内外分区是现代图书馆合理使用的最主要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带来管理上、使用上的不便和紊乱。一些大型的图书馆对内外分区的要求更为严格。它们不但工作区域划分清楚,甚至连楼梯、电梯、厕所、走道都是泾渭分明。但是,内外分区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区域截然分开。现代图书馆的开放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以及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采用,要求内外区域联系密切,交通便

7、捷。2)闹静分区读者需要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因此在图书馆设计中还要将闹区和静区分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图书馆建筑的一些用房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如装订室、印刷间、打字室等。有的在使用过程中人多嘈杂,如报告厅、展览厅及对外商业用房等。而有的房间则需要高度安静,如采编部门业务办公室及阅览区。就阅览区而言,一般的阅览室都应宁静,尤其是研究室、参考阅览室及视听阅览室等要求更为突出;而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相对就嘈杂一些,因此需要将它们分开布置,以便减少干扰。从“闹”和“静”的角度分析,图书馆设计一般将内部加工区与读者使用区分开,阅览区和公共活动区分开,而各区内部也应进行一些必要的分区,如

8、在公共图书馆中,要将成人阅览区与儿童阅览区分开。分区方式:分区方式一般采用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或者两者兼用。水平分区,就是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部分布置于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一般总是将内部用房布置在后,读者用房布置在前,“闹”区布置在前,“静”区布置在后,即前后分区;此外,还有左右分区的布局方法(即将内部用房、读者用房左右分开布置)。除水平分区外还有垂直分区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不同的区域放置在不同的楼层上。一般将闹区安排在较低层,将静区安排在较高层;人流量多的在较低层,人流量少的在较高层。通常单一分区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将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结合的布置方法。(3)灵活性的要求灵活性

9、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重要特征,一个好的图书馆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前的功能需要,而且还要适应今后发展变化的需要。灵活性是图书馆建筑发展的生命力,是现代图书馆建筑与传统图书馆建筑显著不同的标志。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馆内的房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变动;房间的大小亦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扩大或缩小;各主要用房的功能从单一性变为尽可能的多样性。现代图书馆建筑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藏与阅的严格界限。固定的集中式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阅览的空间则越来越灵活、可变、舒适、扩大。一个房间内往往是既有藏书又有阅览甚至有外借,达到藏、阅,借一条龙有机结合,体现出多功能性,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现代图书馆的另一特点是

10、,新技术、新设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且还需要不断的更新,它必将影响到内部房间的组成,面积的分配,而且影响到内部功能的关系以及空间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上,应该考虑这种变化和更新的需要。尽可能的延长建筑适用年限。(4)朝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光线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创造良好阅览环境和藏书环境的必要条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现代图书馆应坚持以自然采光通风为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能源,同时也有利于人的健康。因此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应结合基地具体的日照、方位条件,采用多样化的布局,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使图书馆的各部分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条件。特

11、别是阅览区和藏书区。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图书馆以坐北朝南为最理想,忌东西向。如果条件不允许,应尽量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东西晒的出现。从朝向,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一”字形及其变体的条形平面较好,可以避免东西向,各主要房间都可朝向南北。对于进深较大的块状形体,可以适当增设采光中庭解决采光通风问题。浙江图书馆从几个方面很好地处理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问题。(1)入口门厅中间的屋顶直到目录厅的中间4根大柱子之间设计了一条宽2m、长达73.8m的玻璃光带。从而使大厅、目录厅的自然采光柔和宜人,白天可以不用任何人工采光设施。(2)在大楼的东部、东南部的阅览区设计了部分落地玻璃光带和一些玻璃

13、阅览空间已不再是只有阅览功能,它已经集藏、阅,借等功能于一体。所以说管理方式的变革也为新的建筑布局形式创造了条件。现代图书馆的建筑布局一般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1)图书馆建筑使用的灵活性前面已经提到灵活性是现代图书馆建筑的重要特征,也是图书馆建筑的灵魂。为了达到灵活性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式:1)变分散的条状体型为集中的块状体型:传统的图书馆规模较小,布局都是以条状体为基础进行组合的,它提供的空间狭长,进深不大,以承重墙相隔,工作流线长,联系不方便。后来图书馆设计改为工、山、口、日、田、出等字形的平面,中间出现敞口或封闭的内院。为使平面紧凑,内院缩得越来越小,以致完全没有,变成一整块的几何图

15、间是3.65m,少数为6m,近年也有扩大到8m以上的。这样就提高了图书馆的适应性,增大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4)统一柱网、层高、荷载:在楼层结构方面,采用统一柱网、层高和荷载,按书库荷载设计,内部空间可任意调整和灵活安排。从图书馆使用上考虑,柱网的选取对今后书架、阅览桌等家具设备的布置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内有关家具布置的条款,双面阅览桌中距为2.5m,而开架书库中的书架中心距至少为1.5m,闭架书库中的书架中心距至少为1.2m,为了满足这些家具今后在柱网中的布置,5m和7.5m的柱网尺寸是较理想的,而根据国外资料分析,显然大尺寸的柱网效率更高,因此有条件的图书馆建筑建议用7.

16、5m的柱网,同时为了使家具在纵横和都易布置,柱网在纵横向的尺寸应相同。图书馆的层高按照汤普逊的观点,在正式阅览区,站在入口处要能够环视整个房间顶棚至少需要2.5m的高度;有条件时,为了避免压抑感,2.75m的层高比较合适。在国外,一些图书馆层高均在2.5m左右,当然由于国外图书馆采用了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等现代化设备。在我国基本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条件下,层高应有所增加。层高的选择既要考虑读者的空间感受又要考虑经济性。根据我国的国情目前认为图书馆净高可采用33.3m,这是比较节约合理的。5)模数式图书馆:模数式图书馆是针对传统式图书馆缺乏灵活性这一弊端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图书馆的布局模式。早在20世

17、纪20年代初,美国便出现了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思想。第一座模数式图书馆是于1943年开始设计、1952年建成并开放的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图书馆。“模数式设计”是指不带天井、形状方整、柱网统一的块状布局。美国著名图书馆建筑专家梅特卡夫为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所下的定义是:模数式建筑物是以按固定间距设计的柱子做支撑,除掉柱子,在建筑物内就没有任何支撑重量的东西。“在模数式图书馆里,用四根柱子围成的矩形或正方形的方格是基本单元,在其中任何基本单元布置阅览桌椅都可以作阅览区域使用,安上书架就可以作书库使用,摆上办公桌椅还可以作办公室使用。而且,今天为某种目的使用的单元,再想转用于其他目的而进行改变时,在结构上没有

18、任何困难”。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是从以下两点着眼:一是使读者和书籍的关系更密切,实行开架;二是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空间具有使用的灵活性。设计力求解决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灵活使用问题。在使用产生变化时,除了电梯、楼梯、厕所、风道、竖向管道井位置不易改变外,其他都可以根据需要对空间的用途和布置予以调整。这种模数式图书馆一般是建筑平面方整,由整齐的方格柱网组成,其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枢纽及厕所和竖向管道都力求集中。楼板荷载统统按书库要求设计,这样就能适应变化的要求,灵活地安排各个房间,又能保证各个房间布局的紧凑。模数式平面柱网整齐,层高、柱网、楼面荷载三统一,使用灵活、可变性大,室内空间流动畅

19、通,并结合人流路线和使用要求,灵活安排,保证了大空间的弹性使用。结构系统简单规整,施工方便,适应图书馆建设工业化的要求。“模数式”图书馆已经成了西方、特别是美国图书馆设计普通应用的一种方法,但在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仍有其局限性。模数式设计为图书馆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灵活性越大,功能越多样,则必然要提高建筑造价。图书馆的灵活性只对远期计划有用,对于近期,重点只能考虑近期适用性,我们不可能在新馆刚建成的时候,就考虑灵活的区域变换。因此在开始设计新馆时我们就必须在强调近期适用性兼顾远期灵活性的这一前提下,依照图书馆各部分的功能进行分区,不同的分区可以按其空间需要设计不同的柱网,这样既可以保

20、证图书馆的经济性又可以保证其空间多样性和适用性。(2)图书馆建筑分层布置及原则现代图书馆由于信息容量的要求,规模往往较大,加之垂直运输工具的发展,一般为多层甚至高层。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必须考虑图书馆建筑的分层布置问题,即决定哪些用途的空间必须布置在底部,哪些可布置在上层,哪些空间必需靠近并布置于同一层。分层布置就是垂直分区,其分区的基础就是将功能关系密切的用房布置于同一层,或上下相同的层面上,而将不同性质的房间置于不同的层上,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技术条件确定其垂直方向的位置。首先,应考虑主层的设置问题。主层是图书馆的一个主要部分,是全馆服务的中心。目录厅、总出纳台、信息情报中心以及主要的阅览室和交通枢纽一

THE END
1.晋中市图书馆图书馆功能布局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晋中市图书馆馆舍建设实际情况和馆藏文献特色,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具体分布如下: 负一层: 设置非遗及摄影制作室录音室、音乐厅、电影厅等3个功能区,具体如下图所示: 一层: 设置幼儿阅读区、少儿阅读区、亲子阅读区、儿童阅读区、自助检索区、视障阅读区、老年http://jzstsg.com/node/397.jspx
2.书里书外:理解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小编推荐波士顿公共图书馆相信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都应该坚持终身学习,并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公众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其中,作为美国第一座开设儿童阅读区的图书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重视培育儿童对阅读的热爱以及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对儿童及家长的教育支持始终走在前列。同时,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针对其他年龄群体的https://www.cet.com.cn/ycpd/xbtj/10079113.shtml
3.《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辰图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最新《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就上当当辰图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818256713.html
4.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为了保证读者阅览空间和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能力,总建筑面积、阅览室用房使用面积的比例、总阅览座位数应按建标108-2008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执行。并为残障读者的无障碍服务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5·1·2 建筑功能总体布局 公共图书馆建筑功能总体布局应遵循以读者服务为中心,与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http://www.nanao.gov.cn/stsnaxwhgdlytyjgkml/stsnaxwhgdlytyjgkml/zwgk/whjgxxgk/tsgwzgwgk/zcfg/ggtsgfwgf/content/post_2317793.html
5.贵州省公共图书馆条例警察网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传承人类文明和多彩贵州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设立、运行与服务等活动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706054
6.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内在契合和主要路径【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旨、功能和基本理念等方面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高度的内在契合,能够有效应对“基础建设薄弱”“贫困文化蔓延”“文化矛盾频发”等乡村文化建设困境,从而助推我国乡村文化振兴进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可行路径,需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出发https://ccrs.ccnu.edu.cn/List/H5Details.aspx?tid=16051
7.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分析现代图书馆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整体化建设的新阶段,现代化图书馆应具备自动化系统,各种检索系统、局域网络以及Internet等多种功能。面对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为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图书馆的服务,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课题。 https://www.yjbys.com/bylw/jisuanji/95990.html
8.全文做好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图书馆论文)公共图书馆要做好线上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我们这里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发布相关书籍以及图书馆的相关活动,这样读者在线上就可以参与相关的读书活动。读者不用出门就能够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且为了更好地激发读者的兴趣,可以完善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增加更多模块,例如图书荐书功能,为用户推荐更多有趣https://www.91xueshu.com/l-tsglw/64436.html
9.深化图书馆公益教育职能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之彩摘要:公益性的社会教育是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内容。公共图书馆具有的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使其在文化知识传授中起到提升公民文化素质的作用。图书馆可以采用公益性文化讲座、读者信息素养培训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教育手段,来更好地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 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30517131056_216726.html
10.专访广州图书馆:打造和谐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间您认为理想的图书馆在城市中的定位是什么?应具备哪些功能? 刘双喜:我理想中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读书和学习的地方,更是所有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图书馆还应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者。“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公共图书馆的初心,从这一初心出发,其功能包括传播知识、传承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5122378727496.html
11.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探索大到工业生产中流水线的机器人,小到家里的扫地机器人都开始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公共图书馆中机器人的使用是彰显智慧服务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除了协助馆员完成日常基础工作以外,还应当体现出一定的趣味性和科技感,让更多的读者因为其而更愿意走进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智能机器人按功能区分大致可有两类。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16/16749880.shtml
12.杭州图书馆读者使用手册杭州市民卡网上服务厅l非杭州市户籍居民凭身份证到杭州图书馆或本馆的基层服务点办理借书证,每证收取押金100元。 l杭州市户籍未成年人可持市民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由监护人陪同到馆开通借阅功能(监护人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监护人须为子女的行为承担责任。 l非杭州市户籍未成年人办理借书证。监护人持户口簿到馆https://www.96225.com/smknet/service/show_findByIdCon.action?webcardarticle.webcardarticleid=ff8080814069689e0140bd56ef0d0807
13.图书馆的特色服务12篇(全文)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第1篇 除传统的图书期刊借阅、用户培训等工作, 医学图书馆应借鉴国内大学、公共类、科研类图书馆已经形成的相对成熟的工作方法, 开展一些特色服务, 下面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一些想法, 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特色服务方式 1.1 科技查新服务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ijltf3q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