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策略浅析传媒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概念、特点等进行阐述,分析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图书馆为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要进行创新和改革的服务内容,最后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出可借鉴性的意见和建议,以应对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服务体系带来的影响,制定出适合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体系。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随着电脑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带动了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全球进入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很多行业中,数据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主要生产因素,行业对于数据的采用和分析已经渗透到行业中的每一个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数据的优势已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过程中达到充分的体现[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对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等,为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提供准确的、及时的信息资料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科研人员表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必将发生改革和创新,这样才可以适应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大数据的概念和特点

1.大数据的概念

2.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海量信息,已经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模式、工作方式等产生了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等带来了一次改革和创新。总体说来,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信息的海量化、信息的多样化。首先,信息的海量化。目前,PB级别是信息海量化的一种常见形态;其次,信息数据的多样化[3]。在电脑编码技术、数据格式等的影响下,信息数据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现象,比如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都是普遍存在于信息数据之中的。同时,大数据也具备数据信息的价值密度低、信息的商业价值高、信息处理灵活、速度快、数据信息复杂化等特点。

二、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逐渐减弱

在互联网络还没有出现之前、或者是互联网络正处于发展的时期,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的主要集聚地,是文献资料的储存中心。图书馆的中心地位是其他机构不能替代的,学生、研究人员只有去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才能获得对自己论文或者科研项目具有帮助的文献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使图书馆的信息中心地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图书馆已经逐渐的失去了信息中心的地位[4]。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像很多文献资料数据库采取现代数字化的技术,建立起了规模巨大的数据库,并为读者提供检索的服务,最大程度地方便了读者进行资料的查询,这样就给图书馆的数据信息服务带来很大的竞争和挑战;另一方面,像百度、搜狗等网络搜索公司,在公司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下,通过网络技术和渠道打入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建立起诸如百度文库、搜狗文库等文献资料服务的系统,这也给图书馆的信息数据服务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图书馆信息中心的地位逐渐在缩小。

2.图书馆中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

在传统的图书馆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文献资料的采集、图书的保管、为学生和读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等。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将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整理,还需要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采集、整理等,给读者和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欠缺等现象,这就对图书馆进行服务的改革和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阻力[5]。

3.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落后

在大数据时代未到来之前,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都是以书为本,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包括文献资料的采集、整理、编目等都是围绕书来进行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读者对于图书馆服务发展的重要性,以书为本的服务理念也显得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而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所采取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知识信息的要求、图书馆的服务要求等都会提高。但是,在实际的图书馆服务中,还是没有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彻底地落实下去,还是普遍存在“以书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势必会给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改革带来阻碍[6]。

4.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单一、落后

三、大数据时代下,进行图书馆服务完善和创新策略

1.改变传统图书馆以书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要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合理利用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信息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对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全过程进行一个全程的跟踪服务,也可以通过建立读者的电子档案来对读者的爱好、知识需求等进行分析,实现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目的。图书馆主动服务的实行最大程度地拓展了服务的范围,让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更加多样化、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化。总之,不断地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的范围、让学生、读者等基层群体都能感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为增加图书馆服务的深度、扩大图书馆服务的范围等提供有利条件[8]。

3.发挥图书馆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4.不断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进行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和改革,就必须进行创新型图书馆管理人才的培养,创新型的管理人才是图书馆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让每一个管理人员认识到,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学生、科研人员对于图书馆的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总之,在以后的管理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手段和激励机制,来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管理人员进行创新研究的积极性,从各个方面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0]。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要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将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整理,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及时的采集、整理等,给读者和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四、结论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据统计结果显示:到2020年以后,全球产生的数据量是现在的45倍。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数据的90%都是在最近几年产生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图书馆应该正确对待大数据时代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合理地进行图书馆海量文献信息资料资源,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拓宽图书馆服务的范围、重视图书馆创新人才的培养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现代化技术完全融合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当中,从而对加强和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带来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一华.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11(9).

[2]刘秋林.高校复合图书馆用户服务探讨[J].现代情报,2009(1).

[3]王天泥.知识咨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增长点[J].图书与情报,2013(2).

[4]王捷.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对策[J].现代情报,2013(3).

[5]朱静薇.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

[6]姜山.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4).

[7]刘琼.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与重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

[8]李凤念.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受到的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3).

[9]杨海燕.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浅析[J].图书与情报,2012(4).

[10]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J].图书与情报,2012(5).

THE END
1.超星移动图书馆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一直都是图书馆服务追求的目标,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使用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新趋势。为此,我校图书馆推出移动图书馆服务。 目前我馆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主要功能: 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阅、预约、续借; https://lib.gznc.edu.cn/info/1083/1016.htm
2.厦门市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十三五”时期厦门市图书馆的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 1.集美新城馆区建成开馆,服务功能不断多元化。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集美新城馆区于2018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是目前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公共图书馆建筑,成为厦门岛外公共文献信息中心、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文献编目与文献配送中心、厦门市https://www.xmlib.net/fwsj/gzjh/202208/t20220808_1248956.htm
3.[收藏]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模板精选30年来图书馆在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队伍建设、服务方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完成了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图书馆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管理办公自动化、服务功能现代化、服务形式多样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大学图书馆格局,成为xx大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https://www.liuxue86.com/a/4722178.html
4.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总结(通用14篇)图书馆是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多功能知识服务场所。计算机将成为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之一,利用其管理数据库,不仅方便了读者的借用,还简化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流程,减轻了管理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迅速、准确、灵活地为读者检索资料,满足读者的需求,有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https://www.jy135.com/guanli/131343.html
5.图书馆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第二,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图书馆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是社会公众的共享资源,其服务基本都是免费的,公众不会因其经济原因而失去共享知识资公的权利,也不会因其他社会差别而受歧视或享受特殊服务。 所谓服务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图书馆始终处在稳定的之久开放的状态,其服务不是阶段性的,而是一种永久性的http://www.sass.cn/911064/4480.aspx
6.图书馆个人年终工作总结(通用10篇)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图书馆正好为学生的课余读书生活提供了一段较为宽裕的时间和一个较为宽绰的空间,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更凸现了图书馆的育人服务功能,素质教育把图书馆提升到现代化学校三根支柱之一的重要地位。我校在“以育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图书馆馆https://www.ruiwen.com/gongwen/gongzuozongjie/474937.html
7.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探索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应该是什么样子?借用上海图书馆刘炜馆长《智慧图书馆十问》中的表述,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主要是指通过软硬件设备设施向用户提供智慧服务,而不完全是一些智慧图书馆研究者提出的“技术通过人提供的智慧服务”[3]。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图书馆的服务是否智慧一般可从两个方面来度量:(1)是否能自动感知读者的需https://www.fx361.com/page/2023/0116/16749880.shtml
8.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精选17篇)在新的一年中,定期对小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对他们进行多方位介绍,介绍我校图书馆藏书工作及分类、编目的常规工作,学习图书馆的管理规程,并展开学习讨论,实地参观学校图书馆的各个科室,参观图书文献资料的排架,进行现场培训,以积累如何进行图书管理的经验,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https://www.unjs.com/z/1046695.html
9.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评价指南政策法规馆藏评价(Collection evaluation)也称藏书评估、藏书计量,就是对图书馆现有馆藏体系所具有的各个属性进行检测、评定,包括对馆藏数量、馆藏结构、馆藏本身的学术价值以及馆藏使用效果等各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总体评价。通过馆藏评价,图书馆可以了解馆藏发展是否符合本馆的方针任务,是否可以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是否https://www.gxaqzy.cn/lib/zcfg/content_3418
10.基于安卓手机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ET手机图书馆不仅可以使用户更便捷地访问图书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1-2]。图书检索、馆藏管理、借阅管理、个人图书馆等几乎所有的数字图书馆功能都将在手机平台上实现。目前国内基于安卓平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客户端还不成熟,在整体的系统设计上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03214